第十二章 異功天成

關燈
此時的漢王府中,燈火通明,熱鬧喧天,随着遠赴上庸的十萬大軍回歸南鄭,有關湖底神迹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傳遍了巴、蜀、漢中三郡,但凡是漢王子民,無不群情振奮,奔走相告,結合到江湖上流傳甚廣的劉邦乃“赤帝之子”的傳說,沒有人會對這湖底神迹提出;質疑,而是堅信此時的劉邦雖然偏居于蠻荒之地,但有一日,必将逐鹿中原,一統這亂世天下。

     而與此同時,陳平代表夜郎王出訪南鄭,不僅帶來了數百萬兩黃金,而且還帶來了可供二十萬大軍裝備使用的鋒銳兵器(這些黃金和兵器來源于登龍圖寶藏,被紀空手的洞殿人馬取出之後,一部分運至齊國,由車侯、扶滄海用來扶植田橫,而另一部分,則由紅顔派人将之送往夜郎,然後由夜郎王的名義、借陳平之手,送往南鄭,幾度易手之後,這寶藏最終歸于紀空手所用),這些東西正是大漢軍隊急需之物,所以運抵兵營之後,頓時引起大軍轟動,數十萬将士鬥志空前高漲,為即将開始的東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今夜的漢王府内,名義上是為了宴請陳平,實際上卻是紀空手召集群臣,商議東征事宜。

     在王府花園的禦事台前,數百名精兵列隊而站,百步之内不容有任何閑雜人等走近,戒備森嚴,猶如鐵桶一般,而在台上,上百盞大紅燈籠高挂,亮如白晝,聚集了大漢王朝最重要的九名人物,除了張良與陳平之外,餘者全是劉邦在位時的心腹重臣。

     這是紀空手以劉邦的身分第一次在群臣面前亮相,他深知,要想不讓任何人引起懷疑,這首次見面至關重要,在座的諸位都是這天下中最精明的人物,隻要自己稍有破綻,就很可能洩露天機,功敗垂成,為了預防萬一,他甚至将陳平帶來的家族高手盡數埋伏于花園之中,以作不測之需。

     而且為了突出自己身為漢王的威儀,起到震懾群臣的作用,他故意在群臣之後登上禦事台,雙手背負,踱步而來。

     随着他的到來,群臣無不肅立一旁,屏聲息氣,惟恐打擾了他的思緒,等到紀空手緩緩地入座之後,說了聲“請坐”,群臣方敢依序落座。

     紀空手雙目電光隐現,冷冷地從每一個人的臉上掃過,這九人之中,張良、陳平除外,蕭何、曹參、樊哙這三人都是紀空手的舊識,而另外四人都是漢軍将領,紀空手雖然從未謀面,但他們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乃是周勃、劉賈、孔熙、夏侯嬰,這四人追随劉邦已久,骁勇善戰,戰功顯赫,劉邦得以登上今日漢王之位,這幾人功不可沒。

     當群臣坐定之後,紀空手環視衆人一眼,然後将目光盯注在張良身上,看見張良微微點頭,這才放下心來,淡淡一笑道:“雖然上庸之行,本王空手而歸,然而今日,陳平受夜郎王之命特意送來黃金與兵器,以資我軍東征,也算是解了本王燃眉之急!” 陳平站将起來道:“這是我夜郎國理所應當的本分,隻是在微臣臨行之前,我王再三囑咐,希望漢王不要忘記了當日的夜郎之約。

    ” 紀空手示意陳平坐下,沉聲道:“這是當然,本王自起事之初,能夠走到今日這一步,全仗對信譽二字十分看重,人無信而不立,治國也無非如此,我豈能失信于你們大王!” “如此最好!”陳平微笑而道。

     “不過,本王還有一事相求,不知你們大王是否允準?”紀空手道。

     陳平一臉驚詫道:“若是漢王要向我國借兵,此事隻怕難以答應,畢竟我夜郎乃是蠻荒小國,又有漏卧、大理等國虎視眈眈,一旦兵力北上,勢必造成國境空虛。

    ” 紀空手擺了擺手道:“本王的确是想向你們大王借兵,不過,本王但求一将,不求千軍!” “哦?”陳平奇道:“不知漢王所求之人是誰?” 紀空手笑了笑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陳平一臉惶恐道:“陳平有何德何能,怎能蒙漢王如此看重?” 紀空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你無須自謙,本王既然認為你是一個難得的人材,當然就有用你之道!” 他頓了頓道:“本王已經修書一封,用八百裡加急送呈你們大王,估算三天之後必有回音,你隻需安心追随于我,倘若東征有成,異日封侯拜相,你定名列其中!” “如此多謝漢王!”陳平擡起頭來,慷慨激昂道。

     紀空手安撫了他幾句,轉頭望向張良,剛才的那一幕隻是他與陳平唱的一出雙簧,惟有如此,才能讓陳平名正言順地追随自己左右,接下來,就應該看張良的了。

     張良緩緩站起來,踱步離開座席,先向紀空手行了個禮,然後雙手抱拳,與衆人打了個招呼,這才沉聲道:“今日漢王召集各位,想必大家心中也隐隐猜到了些什麼,不錯!今日的聚會就是為了東征大計,各位都是我大漢的棟梁之材,不妨各抒已見,共商國事!” 蕭何首先站了起來道:“東征自然是勢在必行,但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我巴、蜀、漢中三郡乃是苦寒之地,民間貧弱,官庫空虛,以我之能,隻能保證我數十萬大軍半年用度,就算加上夜郎國送來的數百萬兩黃金,即使精打細算,也未必能維持太長的時間,所以這東征之戰,隻能速戰速決,一旦戰事拖得太長,後勤軍備就難以維系!” 蕭何乃漢之丞相,他之所以能受到劉邦如此重用,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