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捍衛尊嚴

關燈
龍赓看了他一眼,搖搖頭道:“為人君者,當知用人之道,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龍某既然為漢王所疑忌,又焉能再在漢王左右?” 劉邦的臉上頓現尴尬之色,道:“本王隻是無心之失,倘若龍公子不能見諒,本王隻有在你的面前請罪了。

    ” 他說着話,人已作勢向前欲跪,龍赓與紀空手趕忙搶上,扶住他道:“漢王何須如此?” “若不如此,隻怕龍公子是不肯原諒本王了。

    ”劉邦苦笑着道。

     他此話一出,心中仿佛靈光乍現,突然悟到,假若龍赓真是敵人,昨夜一戰,就根本不會相救自己。

    如果說這還不足以釋疑,那麼此時此刻,由龍赓與陳平聯手,隻怕自己也難有活命之機。

     “看來,我的疑心的确太重了。

    ”劉邦不由得在心裡暗自對着自己道。

     不知為什麼,自從到了夜郎之後,劉邦的心頭便有一股不祥之兆,這讓他總是心神不定,疑神疑鬼,像這種簡單的思維上的錯誤,換在平時,他是不可能犯的。

    他隻能将這一切歸于自己神經短路。

     龍赓忙道:“漢王何需這般自責呢?換作我處于漢王的位置,也必會小心謹慎。

    ” 他與紀空手擁着劉邦坐下,這才緩緩而道:“其實漢王之所以從未聽說過我的名字,是因為我這是第一次踏入江湖,若非陳兄誠心相邀,我隻怕依然還在山林中逍遙,又何必為這凡間俗務而煩心?” 紀空手與龍赓早已設計了一套對付劉邦的說辭,這時點頭道:“的确如此,當時棋王大賽開賽在即,若無龍兄這等高手的壓陣,憑我陳家這點實力,要想保證棋賽順利進行尤為困難,所以我才會遠赴大理,将之請出。

    ” “龍公子原是大理人氏?”劉邦素知大理處在夜郎以西,是個富饒美麗的地方,山川靈秀,是歸隐的絕佳去處。

     龍赓搖了搖頭道:“我在大理也不過十數年,隻因避禍,才舉家遷到那裡,其實我也是大秦子民,自小生在巴蜀。

    ” “避禍?避什麼禍?”劉邦奇道。

     “當年家父乃始皇派往巴郡的文武将軍,治理巴郡足有七年之久。

    正因如此,所以才得以與夜郎陳家結下深厚的交情。

    ”龍赓若有所思,緩緩而道:“家父這一生中,為人仗義,愛交朋友,是個重性重義的真漢子,又有一定的才情,在巴郡一帶有着良好的口碑。

    可惜的是,他有一個緻命的弱點,就是好賭,不僅愛賭,而且最喜豪賭,所以常常賭得一文不剩,欠下了一身債務。

    ” 劉邦不免有些詫異地道:“就算他喜歡豪賭,以他文武将軍的身分,也不至于有多少虧空啊?怎麼會欠下債務呢?” 龍赓苦笑道:“别人做官,是為了撈錢,家父做官,則是老老實實地做人,所以在任七年,并沒有積攢下多少錢财。

    不過,他雖然不搜刮百姓,膽量卻大得出奇,仗着他與夜郎陳家的關系,開始販賣起銅鐵。

    ” 劉邦驚道:“這在當年始皇期間,可是死罪!” “誰說不是呢?”龍赓淡淡而道:“這買賣做了不過半年,便有人告上朝廷。

    始皇大怒,便派人緝拿家父進京,家父一看勢頭不對,幹脆棄官不做,遠走高飛,這才遷到大理國去。

    ” “這麼說來,你的劍法竟是出自家傳?”劉邦猶豫了片刻,還是問道。

     龍赓淡淡一笑道:“家父對賭術一道,尚且不精,更遑論劍道上的成就。

    隻是我當年拜師之時,曾經發下毒誓,絕不向任何人洩露師門消息,所以還請漢王體諒一二,恕我不能說出。

    ” 劉邦微微笑道:“原來如此,看來确是本王多心了。

    ” 龍赓與紀空手相視一眼,道:“如今我們身在險地,前有高手攔截,後有追兵,形勢十分嚴峻,漢王要考慮的,應該是如何面對強敵,而不是疑神疑鬼,否則,這夜郎西道便是你我的葬身之地。

    ” 劉邦的臉上流露出一絲非常自信的笑意,道:“經過了昨夜的一戰,我想,無論前面的敵人有多麼強大,都難以應付你我三人的聯手攻擊。

    對于這一點,本王充滿信心。

    ” 他顯得是那般意氣風發,又顯得很是胸有成竹。

    看他此刻的樣子,顯然是忘記了昨夜那生死懸于一線的時刻。

     當時若非紀空手與龍赓及時出手,一代漢王也許就從此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如此深刻的痛,劉邦怎能說忘就忘呢? 面對劉邦剛毅自信的表情,紀空手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裡猛地“咯噔”了一下,突然覺察到了劉邦的良苦用心。

     那就是昨夜的一戰,劉邦根本就未盡全力,他将自己置身于險地,無非是想進一步試探紀空手與龍赓。

    這樣一來,既可以試出這兩人的忠心,亦可以繼續深藏自己的實力,顯示出劉邦超乎常人的心計。

     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劉邦做人的原則。

    他更明白,站在自己背後的朋友,遠比面對千萬個敵人要可怕得多,這已是屢試不爽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