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驚蜇行動
關燈
小
中
大
度不同,間距不同,似是新手所為,但在劉邦這等高手眼中,便知這三箭互為犄角,力道各異,若是避開了第一箭,第二箭射來的時間正是舊力未盡、新力未生之際,很難閃避。
劉邦心驚之下,身體硬生生地倒折過去,兩腳似在屋檐邊上生了根一般,整個人倒折九十度角,作了個大回旋的動作,堪堪讓過這角度奇異的三箭。
這“鐵闆橋”的功夫用得如此精妙,觀者無不叫好,但劉邦的身形并未因此打住,反而借這一旋之力,攻向了暗伏于屋頂上的那三名箭手。
然而他的人還未到,在他兩邊的暗處中突現出一杆長槍、一把長刀,同時向他的腰間襲至。
單聽這勁風之聲,劉邦明白,敵方的高手終于出擊了。
還未出手,自己已先陷險境。
攻來的長槍變幻莫測,槍芒如雨,勁氣飛旋;長刀重達數十斤,卻在一名大漢的手中使出,舉重若輕,渾若無物,在輕重有度間殺機盡現。
劉邦知道這兩人均是敵方高手中的佼佼者,雖然比及華艾、趙嶽山略遜一籌,但刀槍合并,珠聯璧合,于攻防之道熟谙在心,絕不容自己有半點小視之心。
“呀……”劉邦情不自禁地一聲暴喝,宛如驚雷,長劍劃出,陡生三尺青芒,呈一種扇面橫掃向迎前的這兩大強敵。
他才一出手,始知不妙,原來這屋頂之上的幾名勁敵似乎早有默契,當劉邦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到眼前的兩名強敵時,那三支猶如不散的陰魂之勁箭已然标空。
劉邦心裡不由“咯噔”一下,如明鏡般锃亮,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竟與自己如此接近。
劉邦已無法閃避,更無法抽身而退。
也許換作平時,他憑着自己超強的感應未必就不能逃過此劫,但經曆了一段時間的拼殺之後,他漸漸感到了自己的内力後續不接,直接影響到了應變能力。
他似心有不甘,卻又力不從心,就像是一個溺水者掉入了一個具有強大吸扯之力的漩渦中,已經無法自救。
對于死亡,他本無畏,隻是想到霸業未成,複國無計,他心中多了一股不可名狀的悲情。
他已無法換回這既定的敗局,隻能接受這殘酷的命運。
“呼……”然而就在這時,在他身後的虛空中,突然生出了兩道強大至極的殺氣,伴着兩聲長嘯,同時化去了即将降臨到劉邦身上的殺機。
兩條人影同時出現在劉邦的視線之中,以玄奇莫測的步法,一人使拳,一人用劍,恰如下山過林的猛虎,攻向了來勢洶洶的敵人。
來者不是别人,竟然是紀空手與龍赓。
這實在是一個讓人無法想到的結果,誰也沒有料到,紀空手竟然會救劉邦! 抛開紀空手與劉邦從前的恩怨不說,單是五音先生之死,就在他們之間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紀空手完全有一千個理由擊殺劉邦!然而,他不僅沒殺,反而救了對方。
難道說他已徹底忘記了這段恩怨,還是因為…… 沒有人明白紀空手心裡所想,就連龍赓也未必知道。
龍赓之所以要救劉邦,并不是因為劉邦的緣故,而是他相信紀空手,相信紀空手這麼做就必然有讓人信服的道理。
“多謝!”在劉邦的記憶中,這兩個字他從來就沒有說出過口,但此時此景,已由不得他不說。
他打心裡對“陳平”與龍赓的援手充滿感激! 同時他的精神為之一振,背對一彎明月,他的長劍躍空。
這一刹那間,天地仿佛陷入一片肅殺之中,就連紀空手與龍赓也感到了劉邦劍上所帶出的酷寒之氣。
經曆了生死一線間的驚魂,劉邦似乎徹悟到了什麼,竟将體内的潛能迅即提升至極限。
雖隻一劍之勢,卻如千軍萬馬,仿如大山崩裂般爆發開來,殺氣如嚴霜,令屋頂上的每一個敵人如墜冰窖,呼吸不暢。
有一劍,但這一劍在虛空中劃出一條奇異的曲線,猶如幻痕,雖是瞬息之間,但劍勢每向前移動一寸都有加速的迹象,随劍勢而生的氣流亦更趨猛烈。
劉邦心驚之下,身體硬生生地倒折過去,兩腳似在屋檐邊上生了根一般,整個人倒折九十度角,作了個大回旋的動作,堪堪讓過這角度奇異的三箭。
這“鐵闆橋”的功夫用得如此精妙,觀者無不叫好,但劉邦的身形并未因此打住,反而借這一旋之力,攻向了暗伏于屋頂上的那三名箭手。
然而他的人還未到,在他兩邊的暗處中突現出一杆長槍、一把長刀,同時向他的腰間襲至。
單聽這勁風之聲,劉邦明白,敵方的高手終于出擊了。
還未出手,自己已先陷險境。
攻來的長槍變幻莫測,槍芒如雨,勁氣飛旋;長刀重達數十斤,卻在一名大漢的手中使出,舉重若輕,渾若無物,在輕重有度間殺機盡現。
劉邦知道這兩人均是敵方高手中的佼佼者,雖然比及華艾、趙嶽山略遜一籌,但刀槍合并,珠聯璧合,于攻防之道熟谙在心,絕不容自己有半點小視之心。
“呀……”劉邦情不自禁地一聲暴喝,宛如驚雷,長劍劃出,陡生三尺青芒,呈一種扇面橫掃向迎前的這兩大強敵。
他才一出手,始知不妙,原來這屋頂之上的幾名勁敵似乎早有默契,當劉邦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到眼前的兩名強敵時,那三支猶如不散的陰魂之勁箭已然标空。
劉邦心裡不由“咯噔”一下,如明鏡般锃亮,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竟與自己如此接近。
劉邦已無法閃避,更無法抽身而退。
也許換作平時,他憑着自己超強的感應未必就不能逃過此劫,但經曆了一段時間的拼殺之後,他漸漸感到了自己的内力後續不接,直接影響到了應變能力。
他似心有不甘,卻又力不從心,就像是一個溺水者掉入了一個具有強大吸扯之力的漩渦中,已經無法自救。
對于死亡,他本無畏,隻是想到霸業未成,複國無計,他心中多了一股不可名狀的悲情。
他已無法換回這既定的敗局,隻能接受這殘酷的命運。
“呼……”然而就在這時,在他身後的虛空中,突然生出了兩道強大至極的殺氣,伴着兩聲長嘯,同時化去了即将降臨到劉邦身上的殺機。
兩條人影同時出現在劉邦的視線之中,以玄奇莫測的步法,一人使拳,一人用劍,恰如下山過林的猛虎,攻向了來勢洶洶的敵人。
來者不是别人,竟然是紀空手與龍赓。
這實在是一個讓人無法想到的結果,誰也沒有料到,紀空手竟然會救劉邦! 抛開紀空手與劉邦從前的恩怨不說,單是五音先生之死,就在他們之間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紀空手完全有一千個理由擊殺劉邦!然而,他不僅沒殺,反而救了對方。
難道說他已徹底忘記了這段恩怨,還是因為…… 沒有人明白紀空手心裡所想,就連龍赓也未必知道。
龍赓之所以要救劉邦,并不是因為劉邦的緣故,而是他相信紀空手,相信紀空手這麼做就必然有讓人信服的道理。
“多謝!”在劉邦的記憶中,這兩個字他從來就沒有說出過口,但此時此景,已由不得他不說。
他打心裡對“陳平”與龍赓的援手充滿感激! 同時他的精神為之一振,背對一彎明月,他的長劍躍空。
這一刹那間,天地仿佛陷入一片肅殺之中,就連紀空手與龍赓也感到了劉邦劍上所帶出的酷寒之氣。
經曆了生死一線間的驚魂,劉邦似乎徹悟到了什麼,竟将體内的潛能迅即提升至極限。
雖隻一劍之勢,卻如千軍萬馬,仿如大山崩裂般爆發開來,殺氣如嚴霜,令屋頂上的每一個敵人如墜冰窖,呼吸不暢。
有一劍,但這一劍在虛空中劃出一條奇異的曲線,猶如幻痕,雖是瞬息之間,但劍勢每向前移動一寸都有加速的迹象,随劍勢而生的氣流亦更趨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