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面臨戰火

關燈
人嘿嘿笑道:“不過老夫卻懂得這湖魚的另外一種吃法,一經烹調,味美無窮,與之相比,這些菜皆是不入流的粗物。

    ” “這倒是頭回聽說,倒要請教此菜大名?”紀空手淡笑道。

     “此菜名為竹筒魚,取鮮美湖魚一尾,破肚去腸,再取新嫩青竹一段,從中剖開,然後将湖魚置入竹筒内,加酸湯汁少許,幾片鮮羊肉,一應佐料俱全之後,将竹筒封好,上籠蒸兩個時辰,便成絕世美味。

    ”那人顯然是大嘴食客,說到動興處,已是唾液四濺。

     “原來竟有這種吃法,光聽聽已是讓人食興大發,若是真能嘗到如此美味,也算不虛此行了。

    ”紀空手來了興趣,湊過頭去道:“不知要到何處才能吃到這道菜肴?” “這種吃法已成孤品,除了老夫之外,隻怕天下再無第二個人能做。

    ”那人傲然道。

     “這麼說來,你能否為本公子一展廚技呢?”說完紀空手已從懷中取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推了過去。

     那人将銀錠收下,一口幹完了手中的酒,趁着興緻道:“難得你我投緣,老夫就獻一次醜。

    走,老夫的船就在樓下,泛舟烹魚,何等快哉?” “慢!”紀空手一擺手道:“竹筒魚,竹筒魚,無竹怎能成魚?我們先在岸上砍根竹子再下湖。

    ” 那人淡淡一笑道:“老夫既然敢請公子下湖享魚,船上又怎會少了竹子?不瞞你說,這竹子還是老夫一大早帶上船的,又新鮮又水靈,乃是做竹筒魚的上佳材料。

    ” 紀空手拍掌道:“看來本公子的确有緣吃上這等美味,既然如此,陳義,你先回去吧,待我吃了這竹筒魚之後自己回來。

    ” 陳義見他二人說話古怪,弄不懂他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又不好問,隻得匆匆回館,向陳平回禀去了。

     當下紀空手随這老者下得樓來,上了一艘小船。

    槳翻橹動,破水而行,一船二人向湖心悠然劃去。

     澄雲湖湖在城中,足有數千畝之大,湖中小島不少,大船更多。

    船隻穿梭來往,極是熱鬧。

     兩人相對而坐,都沒有說話,那老者雙手搖槳,黑槳出沒于白水之間,蕩起道道波紋,擴散開來,煞是好看。

     在前方百米處的一個小島邊,停泊着一艘巨大的樓船,船上裝飾豪華,燈籠無數,可以想象夜間的燈景。

    紀空手所乘的這條小船正是向樓船飛快駛去。

     “嘿嘿,你的膽子果真不小,所謂藝高人膽大,想必你的身手一定不弱。

    ”眼看就要靠上大船時,小船突然停了下來,那老者緩緩擡起頭來,露出了竹笠下的真面目。

     竹笠下的這張臉已有了幾分老相,笠下散落的幾縷發梢與臉上的胡須俱已花白,隻有當他的眼芒暴閃而出時,才可以看到那眼芒深處的點點精光。

     紀空手淡淡一笑,看他一眼道:“膽大,藝高,與這竹筒魚又有什麼關系?難道為了吃這道竹筒魚,你還要考驗我的武功不成?” “你無須插科打诨,既然敢上我這條船,我們就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你到底是誰?”那老者厲聲道,在他的手上,已然多出了一副魚叉。

     紀空手連老者的臉都不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水中的波紋,沉聲道:“你又是誰?” “老夫張樂文乃北域龜宗的七壇使者之一。

    ”老者冷聲道,聽在紀空手的耳中卻吃了一驚,因為他曾經聽車侯說過,在北域龜宗除了李秀樹之外,能位列七壇使者的人無疑都是厲害角色,相傳每壇之主都有一門絕技,比及江湖上的一些掌門有過之而無不及,無一不是勁敵。

     紀空手并不為張樂文的身分感到震驚,事實上當他一進八裡香茶樓時,就預感到了這是李秀樹布下的一個局。

     事實上,靈竹公主的失蹤,隻要是明眼人,便知肯定與李秀樹一幹人有關。

    而他們的行動似乎有些反常,好像是故意留下線索讓紀空手找到一般,不過,李秀樹算定,就算紀空手他們明知是個陷阱,也一樣會睜着眼睛往裡跳,因為,紀空手等人已别無選擇。

     讓張樂文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來者隻有紀空手,并沒有李秀樹所說的龍赓與陳平。

    雖然他不清楚這是為什麼,但是對他來說,無論是來一個,還是三個,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來者必須死,這無異是一次地府之行。

     湖風吹過,并沒有帶來盎然的生機,反而多了一種令人窒息的死寂。

    小船不長,隻有兩丈,在紀空手與張樂文相距的空間裡,風不能入,全是肅殺。

     張樂文的臉上已有了一絲怒意,他原以為對方聽到了自己的名字,至少會有一些反應,因為“山海夜叉”張樂文在巴蜀武林可說是衆所周知。

    但是,他失望了,因為紀空手的目光依然在看着那起伏有緻的水紋,淡淡而笑,竟然沒有一點反應。

     “你難道從來沒有聽過老夫的名字?”張樂文的提高了聲調,似乎有些不甘心,而他的手則緊緊地抓住魚叉,骨骼關節發出咯咯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