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箭嘯山林

關燈
樊哙的話音一落,頓時引起各大門派的子弟紛紛響應,數千人中,倒有十之八九對劉邦起了臣服之心,雖然還有人坐觀不動,但也生出了随大流的心思。

     這些人之所以對劉邦感到信服,并非是因為劉邦确是英雄之故。

    這些人過慣了在刀頭上讨生活的日子,生死尚且不懼,又怎會輕易服人?實在是因為他們今日所見之事太過詭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個懸念緊扣一個懸念,已然吊起了他們的胃口,認定劉邦乃是貴人之相,更是赤龍帝君的化身。

    有了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加之有人推波助瀾,大勢漸成,公推劉邦為首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劉邦眼見事态的發展盡在意料之中,臉上不自禁地流露出了一絲笑意,與紀空手相望一眼,卻見他微微一笑,默不作聲。

     在劉邦的提議下,楊凡頂替章窮,順利入主青衣鋪,登上會盟台來。

    當各幫派齊聚到劉邦的身後時,此刻的劉邦,俯瞰台下,見數千子弟群情激憤,鬥志高昂,他頓有一種躊躇滿志之感,大聲喊道:“今日我們七幫會盟,群英聚會,何不趁機高舉義旗,先攻沛縣,再擊退慕容仙的秦軍,然後投奔陳勝王?!” 他的話猶如一道閃電,更似一團火焰,燃起了衆人的激情,在西陽湖濱,數千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似已按捺不住。

    樊哙适時揚起一杆事先準備的大旗,“呼啦……”一聲,風卷旗揚,飄在了會盟台的上空。

     劉邦大手一揮道:“今日起義,有進無退,不是大秦滅亡,就是你我封侯拜相!” 當下在他的指揮下,數千子弟列陣整裝,按照事先計劃,分布停當,迅速向沛縣進發。

     等到劉邦率隊趕到沛縣之時,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的反抗。

    義軍起事之初,未經一戰,便旗開得勝,占得一座城池,頓時軍心大振,群情激昂。

    劉邦的聲望一路飙升,如日中天。

     經過短時間的整頓之後,劉邦嚴明軍紀,号令三軍,開始着手準備守城事宜。

    畢竟這是義軍第一次與大秦軍隊作戰,劉邦忙上忙下,直到天色将晚,才把一切事宜安排妥當。

     在樊哙等人的簇擁下,劉邦回到了烏雀門總堂。

    此時的烏雀門總堂已被義軍設為中軍大營,衆人剛剛坐下,忽然門外響起一聲尖銳的鴿哨,接着便見一隻健鴿撲騰着竄入大廳,落到了劉邦的肩上。

     劉邦從鴿腳上取下一根竹管,吹出一團布條來,借着燭火一看,整個人的臉色豁然變了。

     “劉大哥,是誰傳來的消息?”樊哙見他臉色不對,急忙問道。

     “是蕭何從泗水傳來的。

    ”劉邦一臉陰沉地道,顯得心事重重。

     “莫非情況有變?”樊哙驚問道。

     劉邦臉色極是凝重,眼芒從衆人的臉上劃過道:“也許我們要孤軍作戰了,因為蕭何在信上說,就在昨日,大秦名将章邯率十數萬大軍與陳勝王在陳地作戰,陳勝王兵敗逃亡,已是自顧不暇了。

    ” 在座的七幫首腦無不色變,就連紀空手與韓信,也萬萬沒有料到一時風頭正勁的陳勝王,竟然會在一夜之間變得如此慘淡。

     形勢陡然變得嚴峻起來。

     對于沛縣這支新興力量來說,如果沒有一股像陳勝王的張楚軍這樣雄厚的勢力作為靠山,那麼它不僅在今後的發展上,還是生存上,都會異常艱難,陷入舉步維艱之境。

    因為這是一個亂世的年代,群雄紛争,逐鹿中原,弱者不是被人吞并,就會有滅亡之虞,根本不可能憑借自身的力量發展壯大下去。

     而以沛縣義軍來說,放眼天下,這應該是絕對的弱者。

    當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自己的曆程将是一路坎坷,因為就在明日,它還要遭受一次重大的存亡考驗。

     威脅來自于慕容仙的數千大秦軍隊,既然情況有變,劉邦他們的計劃也就相應發生了變化,隻能将堅守改為主動出擊。

    否則,他們就是坐以待斃。

     劉邦的眼芒從每一個人的臉上掃過,似乎看到了少數人臉上的驚懼與懷疑,但是這并沒有動搖到劉邦在一日之内樹立起來的至高無上的威信。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張楚軍既然自顧不暇,也就不可能履行諾言,為我們遙相呼應了。

    大敵當前,我們千萬不可自亂陣腳,必須上下擰成一根繩,以度過當前難關。

    ” 樊哙昂然道:“劉大哥,有話你就盡管直說,我們七幫子弟既然已經決定追随于你,就已是義無反顧。

    ” 其他的六幫首腦也紛紛附和。

     劉邦的眼中流露出一絲感激之色,但他知道,此刻并不是表達謝意的時候,當務之急,是如何打敗慕容仙這支大秦軍隊,隻有将之擊潰,自己才能最終得到七幫子弟的認同。

    否則的話,就算不死在慕容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