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戰魔之甲
關燈
小
中
大
藥鼎山。
别之棄得知師一格、荊樹未能找到白辰與小草,心情頓時有些沉重了。
他之所以将白辰、小草斷然拒之門外,并非因為他絕情絕義,而是因為他對殺妻之恨刻骨銘心。
其實他又何嘗不知上一代的恩怨,與小草并無多少關系?與白辰更是毫不相幹? 别之棄最終還是忍不住道:“我對藥鼎山甚為熟悉,還是由我親自去找一找吧。
” 師一格望着對方,未曾說話,但眼神卻在表達着他的意思。
别之棄頹然道:“不錯,如果她真的想不……不開,此時也已無法挽回了。
” 師一格沉默了片刻,輕歎一聲,道:“求死谷隻怕已從此煙消雲散,若是墨門南北之争以南支徹底覆亡而結束,那麼這種結束,是否又是我們所希望的?” 他像是在問别之棄,又像是自問,更像是在質問墨門中的每一個人。
别之棄動容道:“求死谷已……覆滅?” 師一格緩緩點頭,道:“花輕塵的女兒本是惟一的幸存者。
” 言下之意,若她有了不測,那麼求死谷就從此在江湖中消失。
别之棄愕然道:“求死谷一向極少與外界接觸,除了我們北支的人外,外界的人本不可能知道求死谷實際上是墨門的一支,難道……難道是北支當中有人……将消息透露了出去?” 墨門南北兩支雖然紛争不息,但這種紛争一向不願驚動外人,更不會将對方出賣給墨門共同的敵人。
别之棄問罷,心中頗有些忐忑,擔心師一格告訴他的事實印證了他的猜測。
所幸師一格搖頭道:“此事與北支并無關系。
” 别之棄暗自松了一口氣,他自功力盡廢之後,便終年在藥鼎山中,對墨門中人他已知之甚少,惟有師一格進山時,方會對他說起門内大小事宜。
求死谷被水族所滅,隻是近些日子的事,别之棄對此自然一無所知了。
當下,師一格将求死谷如何被水族所滅的經過大緻說了一遍。
聽罷,别之棄良久無語,雖說墨門自八十年前内部紛争以來,南北兩支不和已久,但畢竟是一脈相承,如今求死谷遭遇滅頂之災,北支的弟子竟不加過問。
此刻别之棄的心潮起伏,感慨萬千。
師一格輕聲道:“其實,墨門弟子都知道南、北之争,是沒有任何結局的,無論誰占了上風,對墨門而言,在紛争不息中隻會不斷削弱自身的勢力。
隻是,雙方誰也不肯退讓,不肯示弱,曠久之争,大傷元氣,終于給了水族可趁之機,各個擊破……” 别之棄緩聲道:“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卻未必有人能摒棄舊怨。
”說完苦苦一笑,接道:“一隻碗破了,無論怎麼修補,都是有裂隙的。
譬如我,我與南支的仇,可謂……不共戴天,我無法做到那分超脫,與他們盡釋前嫌。
” 想到求死谷已慘遭滅門,他不願再說下去。
非議已死去的人,終非大丈夫所為,他轉過話題道:“無論是師父,還是大師伯,都對師弟你贊賞有加,說你具有墨門‘兼愛’之心,可惜生不逢時,未在墨門精誠一緻、榮辱與共之時投身本門,而是處在這内讧不息之際,否則以師弟之能,必大有作為。
這些年來,所有墨門中人似乎都已習慣了門内的四分五裂,唯有你一人,還在疲于奔走,欲使墨門各力量重歸一統。
師兄我與你雖然道不相同,但對你的心志,卻是極為折服的。
其實,你這麼做的結果,也許終會将自己推向尴尬之境,南、北兩支都不能容你。
“師一格的臉上出現了少有的凝重之色,他的眼中有堅毅的光芒:“墨門傳承數千年,絕不應在我們這一代手中消亡,千年的風雨先人都一一承受下來了,為何我們不能承受區區數十年的磨砺?” 說到這兒,他意識到自己有些激動,以至于忘記是在與自己的師兄說話,于是便住了口。
别之棄卻并無不悅之色,他歎了一口氣,道:“我隐于藥鼎山已十幾年,一直在暗中查尋‘戰魔甲’的下落,幾乎找遍了藥鼎山方圓十裡之内的每一寸土地,卻仍是一無所獲。
” 聽他提及戰魔甲,師一格頓時有所警惕,他的目光迅速四掃,見荊樹、壹二都不在附近,這才低聲道:“大師伯精通五行遁甲之術,他推算出戰魔甲在藥鼎山一帶,應不會有錯。
戰族中人對戰魔甲百般珍視,當然會藏得極為隐蔽。
師兄在藥鼎山采取醫病,懸壺濟世,已為世人所共知,沒有人會懷疑你深居藥鼎山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戰魔甲,相信師兄終有一日能找到它!” 難道,世所共知的“藥癡”别之棄深居藥鼎山,吸引他的竟不是藥鼎山的奇藥,而是所謂的戰魔甲? 一個連門下弟子也要刻意隐瞞的秘密,又會是一個怎樣的驚人秘密呢? 别之棄對師一格略顯神秘地道:“師弟随我來,我讓你看一樣東西!” 師一格滿腹狐疑地跟随别之棄進入附近一個山洞,洞中收拾得幹于淨淨,亦很千燥,裡面擺放着一些不宜見光的藥草,藥草栽在盆中,長勢頗好。
别之棄在山洞的一側洞壁上輕輕一拍,本是極為平整的洞壁上忽然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孔洞,别之棄伸手從中掏出一物,用油紙包着。
别之棄将油紙打開,卻是一張折疊好的布幅,他将它小心展開,平攤于地上,隻見布幅上畫着一些彎彎曲曲的線條,又有幾條被畫了
别之棄得知師一格、荊樹未能找到白辰與小草,心情頓時有些沉重了。
他之所以将白辰、小草斷然拒之門外,并非因為他絕情絕義,而是因為他對殺妻之恨刻骨銘心。
其實他又何嘗不知上一代的恩怨,與小草并無多少關系?與白辰更是毫不相幹? 别之棄最終還是忍不住道:“我對藥鼎山甚為熟悉,還是由我親自去找一找吧。
” 師一格望着對方,未曾說話,但眼神卻在表達着他的意思。
别之棄頹然道:“不錯,如果她真的想不……不開,此時也已無法挽回了。
” 師一格沉默了片刻,輕歎一聲,道:“求死谷隻怕已從此煙消雲散,若是墨門南北之争以南支徹底覆亡而結束,那麼這種結束,是否又是我們所希望的?” 他像是在問别之棄,又像是自問,更像是在質問墨門中的每一個人。
别之棄動容道:“求死谷已……覆滅?” 師一格緩緩點頭,道:“花輕塵的女兒本是惟一的幸存者。
” 言下之意,若她有了不測,那麼求死谷就從此在江湖中消失。
别之棄愕然道:“求死谷一向極少與外界接觸,除了我們北支的人外,外界的人本不可能知道求死谷實際上是墨門的一支,難道……難道是北支當中有人……将消息透露了出去?” 墨門南北兩支雖然紛争不息,但這種紛争一向不願驚動外人,更不會将對方出賣給墨門共同的敵人。
别之棄問罷,心中頗有些忐忑,擔心師一格告訴他的事實印證了他的猜測。
所幸師一格搖頭道:“此事與北支并無關系。
” 别之棄暗自松了一口氣,他自功力盡廢之後,便終年在藥鼎山中,對墨門中人他已知之甚少,惟有師一格進山時,方會對他說起門内大小事宜。
求死谷被水族所滅,隻是近些日子的事,别之棄對此自然一無所知了。
當下,師一格将求死谷如何被水族所滅的經過大緻說了一遍。
聽罷,别之棄良久無語,雖說墨門自八十年前内部紛争以來,南北兩支不和已久,但畢竟是一脈相承,如今求死谷遭遇滅頂之災,北支的弟子竟不加過問。
此刻别之棄的心潮起伏,感慨萬千。
師一格輕聲道:“其實,墨門弟子都知道南、北之争,是沒有任何結局的,無論誰占了上風,對墨門而言,在紛争不息中隻會不斷削弱自身的勢力。
隻是,雙方誰也不肯退讓,不肯示弱,曠久之争,大傷元氣,終于給了水族可趁之機,各個擊破……” 别之棄緩聲道:“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卻未必有人能摒棄舊怨。
”說完苦苦一笑,接道:“一隻碗破了,無論怎麼修補,都是有裂隙的。
譬如我,我與南支的仇,可謂……不共戴天,我無法做到那分超脫,與他們盡釋前嫌。
” 想到求死谷已慘遭滅門,他不願再說下去。
非議已死去的人,終非大丈夫所為,他轉過話題道:“無論是師父,還是大師伯,都對師弟你贊賞有加,說你具有墨門‘兼愛’之心,可惜生不逢時,未在墨門精誠一緻、榮辱與共之時投身本門,而是處在這内讧不息之際,否則以師弟之能,必大有作為。
這些年來,所有墨門中人似乎都已習慣了門内的四分五裂,唯有你一人,還在疲于奔走,欲使墨門各力量重歸一統。
師兄我與你雖然道不相同,但對你的心志,卻是極為折服的。
其實,你這麼做的結果,也許終會将自己推向尴尬之境,南、北兩支都不能容你。
“師一格的臉上出現了少有的凝重之色,他的眼中有堅毅的光芒:“墨門傳承數千年,絕不應在我們這一代手中消亡,千年的風雨先人都一一承受下來了,為何我們不能承受區區數十年的磨砺?” 說到這兒,他意識到自己有些激動,以至于忘記是在與自己的師兄說話,于是便住了口。
别之棄卻并無不悅之色,他歎了一口氣,道:“我隐于藥鼎山已十幾年,一直在暗中查尋‘戰魔甲’的下落,幾乎找遍了藥鼎山方圓十裡之内的每一寸土地,卻仍是一無所獲。
” 聽他提及戰魔甲,師一格頓時有所警惕,他的目光迅速四掃,見荊樹、壹二都不在附近,這才低聲道:“大師伯精通五行遁甲之術,他推算出戰魔甲在藥鼎山一帶,應不會有錯。
戰族中人對戰魔甲百般珍視,當然會藏得極為隐蔽。
師兄在藥鼎山采取醫病,懸壺濟世,已為世人所共知,沒有人會懷疑你深居藥鼎山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戰魔甲,相信師兄終有一日能找到它!” 難道,世所共知的“藥癡”别之棄深居藥鼎山,吸引他的竟不是藥鼎山的奇藥,而是所謂的戰魔甲? 一個連門下弟子也要刻意隐瞞的秘密,又會是一個怎樣的驚人秘密呢? 别之棄對師一格略顯神秘地道:“師弟随我來,我讓你看一樣東西!” 師一格滿腹狐疑地跟随别之棄進入附近一個山洞,洞中收拾得幹于淨淨,亦很千燥,裡面擺放着一些不宜見光的藥草,藥草栽在盆中,長勢頗好。
别之棄在山洞的一側洞壁上輕輕一拍,本是極為平整的洞壁上忽然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孔洞,别之棄伸手從中掏出一物,用油紙包着。
别之棄将油紙打開,卻是一張折疊好的布幅,他将它小心展開,平攤于地上,隻見布幅上畫着一些彎彎曲曲的線條,又有幾條被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