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藝出同門
關燈
小
中
大
男子前來求匡,請他務必全力相助,别之棄對師弟的救命之思一直念念不忘,故對師一格一向是有求必應。
此刻他心想若是以實相告,師一格必怨自己那般對待小草,于是道:“昨夜起了大風,就将它吹成如此模樣了,我已吩咐荊樹設法将之補好。
” 師一格的目光掃過落在地上的斷草,心知别之棄所言不可信,心中疑團頓生,突然道: “師兄,是否你已将那一對年輕人送走了?”言罷直視别之棄,暗觀他的神情變化。
别之棄道:“師弟所言可是信中提及的兩位?我可是久侯他們而不至,師弟這一次上山,不會是因為擔心師兄不肯鼎力相助吧?” 師一格此次趕赴藥鼎山的确是為了白辰與小草而來,小草尋機與他分道而行後,師一格放心不下,亦趕赴藥鼎山。
隻是他在途中有所耽擱,而小草卻是日夜兼程,沒有片刻滞留,故反而比師一格早些到達藥鼎山。
師一格聽了别之棄的話,道:“原來他們還落在我之後。
”他的目光掃過尚未來得及收拾的刀、叉、錘、剪、針之類物針,驚訝地道:“師兄這麼早就為人治病療傷了麼?” 别之棄見自己竟真的瞞過了師弟,心中反倒有些不安了,按行程計算,小草下山時應與師弟相遇,因為自山下上山,惟有一條山道,但聽師弟口氣,似乎并未遇到小草與白辰,莫非是……是小草絕望之下,尋了短見? 此念一起,别之棄頓時坐立不安了,額頭亦微微滲出了絲絲冷汗。
他本是仁義之人,方圓百裡衆口皆碑,隻是亡妻之恨刻骨銘心,乍見仇人女兒,頓時大失理智,冷靜下來後,已略有悔意,想到因為自己的絕情,可能已使一年輕姑娘走上絕路,心中的惴惴不安自是難免。
面對師一格的問詢,他如被驚吓般“啊”了一聲,方回過神來,支吾道:“不是…… 是……是,昨夜未收拾好。
”他擔心師一格再問下去會讓他無以回答,當下立刻轉換話題道: “近日我在山中挖得一株奇藥,一株花開三色,極不尋常,藥書有雲:花開兩色,必有奇性,那麼花開三色,又當如何?我與你去藥圃中走一遭。
” 師一格見師兄顧左右而言他,心中暗存疑慮,隻是他深知這位師兄的脾性,對别之棄一向敬重有加,相信他縱然對自己有所隐瞞,亦有不得已的苦衷,當下便道:“我對藥理隻知皮毛,邀我賞藥,豈不是盲人秉燭?” 未等别之棄開口,門外忽然傳來荊樹的聲音:“師父,那瓶‘歸宗露’既然未給那位姑娘服用,是否由弟子将它重新收好?” 别之棄與師一格同時一震。
别之棄立即明白過來,冷笑道:“你是有意提醒你師叔麼?”語氣雖冷,卻并無太多責備之意。
荊樹深知師父性情,知道他怒氣一消,對方才之舉多半有了悔意,才敢有意以“歸宗露”為借口,提醒師叔,他知道師父與這位師叔頗為投綠,若由師叔婉勸,或許能勸得師父回心轉意。
師一格立時猜出其中端倪,心中一沉,強自鎮定心神,道:“師兄,荊樹所說的,是否就是我信中提及的花姑娘與白公子?” 别之棄沉默了良久,方緩聲道:“她是墨東風與花輕塵的女兒!” 說到這兒,他看了師一格一眼,接道:“其實你早已知道了這一點,是也不是?否則你不會先飛鴿傳書,随後又親自趕到藥鼎山。
你這麼做隻是擔心我不肯出手相救,若非他身分特殊,你絕不會有這種擔心的。
” 師一格鄭重地道:“不錯,我的确已知道她的身分,乃墨門弟子。
” 别之棄道:“你……”他重重—跺腳,歎道:“師弟,你為何總是這般執迷不悟?墨門分化成南北兩支,已是不争的事實,而南支之祖冷嚣其心入魔,為墨門帶來滅絕性的災難,墨門從此一蹶不振,他們南支不肯迷途知返,歸依北支,我們又何必屈尊去奉迎南支?” 師一格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墨門南北兩支積怨數十年,要想化幹戈為玉帛,需要衆人以
此刻他心想若是以實相告,師一格必怨自己那般對待小草,于是道:“昨夜起了大風,就将它吹成如此模樣了,我已吩咐荊樹設法将之補好。
” 師一格的目光掃過落在地上的斷草,心知别之棄所言不可信,心中疑團頓生,突然道: “師兄,是否你已将那一對年輕人送走了?”言罷直視别之棄,暗觀他的神情變化。
别之棄道:“師弟所言可是信中提及的兩位?我可是久侯他們而不至,師弟這一次上山,不會是因為擔心師兄不肯鼎力相助吧?” 師一格此次趕赴藥鼎山的确是為了白辰與小草而來,小草尋機與他分道而行後,師一格放心不下,亦趕赴藥鼎山。
隻是他在途中有所耽擱,而小草卻是日夜兼程,沒有片刻滞留,故反而比師一格早些到達藥鼎山。
師一格聽了别之棄的話,道:“原來他們還落在我之後。
”他的目光掃過尚未來得及收拾的刀、叉、錘、剪、針之類物針,驚訝地道:“師兄這麼早就為人治病療傷了麼?” 别之棄見自己竟真的瞞過了師弟,心中反倒有些不安了,按行程計算,小草下山時應與師弟相遇,因為自山下上山,惟有一條山道,但聽師弟口氣,似乎并未遇到小草與白辰,莫非是……是小草絕望之下,尋了短見? 此念一起,别之棄頓時坐立不安了,額頭亦微微滲出了絲絲冷汗。
他本是仁義之人,方圓百裡衆口皆碑,隻是亡妻之恨刻骨銘心,乍見仇人女兒,頓時大失理智,冷靜下來後,已略有悔意,想到因為自己的絕情,可能已使一年輕姑娘走上絕路,心中的惴惴不安自是難免。
面對師一格的問詢,他如被驚吓般“啊”了一聲,方回過神來,支吾道:“不是…… 是……是,昨夜未收拾好。
”他擔心師一格再問下去會讓他無以回答,當下立刻轉換話題道: “近日我在山中挖得一株奇藥,一株花開三色,極不尋常,藥書有雲:花開兩色,必有奇性,那麼花開三色,又當如何?我與你去藥圃中走一遭。
” 師一格見師兄顧左右而言他,心中暗存疑慮,隻是他深知這位師兄的脾性,對别之棄一向敬重有加,相信他縱然對自己有所隐瞞,亦有不得已的苦衷,當下便道:“我對藥理隻知皮毛,邀我賞藥,豈不是盲人秉燭?” 未等别之棄開口,門外忽然傳來荊樹的聲音:“師父,那瓶‘歸宗露’既然未給那位姑娘服用,是否由弟子将它重新收好?” 别之棄與師一格同時一震。
别之棄立即明白過來,冷笑道:“你是有意提醒你師叔麼?”語氣雖冷,卻并無太多責備之意。
荊樹深知師父性情,知道他怒氣一消,對方才之舉多半有了悔意,才敢有意以“歸宗露”為借口,提醒師叔,他知道師父與這位師叔頗為投綠,若由師叔婉勸,或許能勸得師父回心轉意。
師一格立時猜出其中端倪,心中一沉,強自鎮定心神,道:“師兄,荊樹所說的,是否就是我信中提及的花姑娘與白公子?” 别之棄沉默了良久,方緩聲道:“她是墨東風與花輕塵的女兒!” 說到這兒,他看了師一格一眼,接道:“其實你早已知道了這一點,是也不是?否則你不會先飛鴿傳書,随後又親自趕到藥鼎山。
你這麼做隻是擔心我不肯出手相救,若非他身分特殊,你絕不會有這種擔心的。
” 師一格鄭重地道:“不錯,我的确已知道她的身分,乃墨門弟子。
” 别之棄道:“你……”他重重—跺腳,歎道:“師弟,你為何總是這般執迷不悟?墨門分化成南北兩支,已是不争的事實,而南支之祖冷嚣其心入魔,為墨門帶來滅絕性的災難,墨門從此一蹶不振,他們南支不肯迷途知返,歸依北支,我們又何必屈尊去奉迎南支?” 師一格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墨門南北兩支積怨數十年,要想化幹戈為玉帛,需要衆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