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三合武館獲全勝

關燈
二行開始,然後數第六字、十三字、第八字、三十——字、十五字、二十七字、十六字、十二字,并将它們寫了下來。

     那是“元足但吾何事必吏”八個字。

     石楓搖搖頭道:“如果這就是圖中的隐語,咱們隻怕還是同樣的失望。

    ” 水紅邊道:“不要着急,再由第三回第二個字開始數數。

    ” 結果是“對禍進苦今使皆之”八個字,依然隐晦難明。

     月兒道:“也許那個大三字是指第三頁,咱們何不由第三頁試試?” 石楓道:“好的。

    ” 由第三頁開始,記下的文字是“夜雨習張為疫太喚”,還是無法理解。

     再由第三頁第二字開始往下數,仍然義理不明。

     石楓閣上書本,長長一籲道:“我餓了,咱們吃過飯再慢慢研究。

    ” 飯後他們再反複推敲,多方試驗,費了無數的心力,還是一個失望。

     至第四日的傍晚,石楓已放棄了由三國演義尋找圖上秘密的想法,他認為水紅蓮這偶然觸發的靈感,隻是為他們帶來幾天的困擾而已。

     他瞅着水紅蓮攢眉苦思的情形,不由啞然一笑道:“紅蓮,不要浪費心力了,這種事是急不來的。

    ” 水紅蓮面色一整,道:“不,你再查查。

    ” 石楓道:“怎麼查法?” 水紅蓮道:“查第二頁,第六行,第十三字。

    ” 秋兒搶着查出,道:“是個揚字。

    ” 水紅蓮道:“好,再查第二頁,第八行,第三十一字。

    ” 秋兒查過後道:“是一個州字。

    ” 石楓啊了一聲道:“這回有意思了,快查下面。

    ” 水紅蓮道:“查十五行二十七字。

    ” 秋兒道:“還是第二頁麼?” 水紅蓮道:“是的。

    ” 秋兒查出道:“是一個魯字。

    ” 水紅蓮道:“再查十六行十二字。

    ” 秋兒道:“是一個靖字。

    ” 石楓瞧着秋兒記下的是“揚州魯靖”四字,不由眉頭—皺道:“這回可能沒有錯,但揚州十分之大,找一個素昧平生,而又沒有詳細地址的人,與大海撈針又有什麼兩樣?” 水紅蓮道:“也許忠王另有安排,咱們到了揚州再作計較。

    ” 石楓道:“話是不錯,但你的武功未複,我想赴揚州之事,還是以後再說。

    ” 水紅蓮道:“不,此事刻不容緩,至于為我療毒之事,到揚州和到别處沒有什麼兩樣。

    ” 在北門附近的後湖州,他們找了一個較為清靜的房子租了下來,為了尋找魯靖,不得不作長久的打算。

     不過此時的揚州并非善地,地方上龍蛇混雜,比任何碼頭都要紊亂。

     原因是排教的總壇設在揚州,潛力極大,連官府也對他們裝聾作啞。

     除了排教,還有洪門的三谷,清幫的青龍全,三幫聚于揚州,自然免不了發生磨擦,時間一久,就由暗鬥而變為明争了。

     洪門的勢力,原是在長江上遊的,但揚州當地出了一個武林大豪路敬德,他早年闖蕩江湖之時,加入了洪門,現在在揚州開設了一個三合武館,洪門的勢力也就伸到長江下遊來了。

     青龍會在揚州隻是一個分堂,由于形勢需要,這個分堂的力量也頗為強大,因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分庭抗禮之勢。

     石楓到達揚州,正是排教、三合武館及青龍會一年一席的武會之期。

     石楓猜想他人要找的魯靖可能是武林中人,這個武會他勢必前往參觀不可。

     這天辰初時分,他們便已到達會場,但見一座極為寬廣的高台,聳立在廣場的一端,場中萬頭攢動,情況熱烈已極。

     再過半個時辰,八騎怒馬才風馳而來,他們是官府派來鎮場的,也算是這場武會的證人。

     随後三幫之人陸續到達,陪着兩名身着官服的校尉登上高台。

     三幫之中以排教來人最多,由教主胡慕大領頭,以下的是排教老柳觀泉、湛秉坤、尚小雲等,及十二名藝能出衆的門徒。

     三合武館來了七人,青幫會隻來了四人。

     當排教教主胡慕天向台下觀衆宣布比賽開始之際,石楓忽然目光一亮道:“紅蓮,你瞧……” 水紅蓮道:“瞧什麼?” 石楓道:“台上那人你還記得麼?” 水紅蓮道:“你是說那姓雷的?當然記得。

    ” 石楓道:“我不是說他,你瞧那位虬髯繞腮,面貌威武的大漢……” 水紅蓮啊了一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