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漕劫

關燈
李衛回返總督府,并未立即行動,隻派幾人監視漕幫、聖幫狀況,侍養足精神,次日恢複體力後,立即走訪河督顧琮,追問其奉旨追拿欽犯,為何尚未建功,顧琮回答已掌握目标,隻是不願打草驚蛇。

     李衛冷道:“何謂打草驚蛇?昨日本人已查明兇手在漕幫總壇,若非左仲儀擋駕,早已拿人歸案,昨夜更在玉皇山百仙洞中差點将人逮捕,若非漕幫一把暗火突然燒起,叛賊項上人頭早挂在城牆,你是裝不知,還是包庇,失職?” 顧琮官位和其相當,原不必買帳,然此事似有理虧,且對方受皇上寵信,不得不防,拱手為禮道:“老夫确有疏忽,但全因漕幫勢力龐大,牽一發動全身,故處理上特别小心,免生事端,倒讓李爺失望了。

    ” 李衛冷道:“立即出兵封鎖漕幫,任何責任,本爺來擔!” 顧琮動容:“除非确信朱石二人仍在漕幫,否則如此恐引起民怨,甚至一發不可收拾。

    ” 李衛冷笑:“縱兩賊已走又奈我何?漕幫已目中無人,看準新帝登基,胡作非為,不給教訓,以後如何控制?快下命令,要是朱石二人真的逃了,爾之官位難保。

    ” 顧琮确有顧忌,然既李衛要負此責,派兵封鎖就是,畢竟李衛乃小厮出身,江湖手段防不勝防,終下令大軍出動,封鎖漕運去了。

     李衛這才滿意道:“共同逮捕叛賊,有功算你,出錯算我,如此亦夠意思,挺着,莫擅自撤軍,我且叫程元章一并出兵封鎖陸路,非得掐死漕幫不可。

    ” 顧琮既已出兵,隻有配合行動,是禍是福亦由天定。

    實猜不透,李衛此次竟如此沉不住氣,顯受莫大刺激,看來杭州将風雲變色,無法安甯了。

     李衛不但派出自家軍,連同浙江巡撫程元章手下人馬一一召出。

    程元章失去理親王弘皙依恃,唯有倚附李衛,故行動特别來勁,竟然展開逮捕行動,隻要任何稍有嫌疑者,立即扣押入獄,惹來不少民怨。

     大捕頭洪威雖不屑為之,然另有其他補頭卻為巴結升官,逮得甚兇,尤其八旗兵全是滿人編組,對漢人甚為歧視,漕幫卻全是漢人,且為前明後裔,暗中反清活動不斷,且平日作威作福,藉此機會自該教訓,以挫銳氣,故八旗兵逮得更兇。

     漕幫霎時進入惶動黑暗險境,亦激起強烈反擊意識,已現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态。

     若非幫主下令極力安撫忍讓,恐激戰早起。

     然若官方不斷逼迫,屆時連幫主恐也控制不了,災難将因此發生。

     情勢危急萬分。

    連百姓皆受波及,閉門關窗,不敢出門一步,商家生意大受影響。

     聖幫亦感受氣氛不對,左仲儀已下令錢莊先收攤,且派重兵把守,以穩固金庫,至于其它商鋪待命行事。

     李衛動怒如此之烈,實非左仲儀所能料及,想勸他恐難了,畢竟漕幫根本不可能交出朱石二人,如何能搪塞李衛面子?一場戰争勢已難免。

     青逸飛、柳碧玑亦為此事焦切,匆匆趕至經緯書房問個明白,在知狀況後更擔心。

     柳碧機道:“聖爺不是有皇上玉佩,拿去請李衛撤軍,行麼?” 左仲儀道:“這次恐不行,陣前作戰,君令有所不受,李衛深知此理,故意鬧大,自有借口塘塞,我看除了皇上親自前來,誰也阻擋不了,尤其李衛想借此挫漕幫銳氣,他勢在必行。

    ” 柳碧玑道:“要漕幫交出朱石二人也是不可能了,這場戰恐有得打……” 青逸飛急道:“快修書請皇上來此,若真的開戰,聖幫豈能安然度過,幫了漕幫,準被李衛入罪,不幫将被漢人責備,生意怎做?” 左仲儀苦笑:“皇上又非神仙,說來即來,且現在傳書,恐也得數天之後方能抵達,待他至此,亦要數天,緩不濟急。

    ” 青逸飛道:“我有飛鴿,當時鄂龍下江南帶了兩隻,還在籠子裡,傳予鄂龍,要他轉達,飛鴿快者一天可抵達,皇上再快速趕來,三天也該夠了。

    ” 左仲儀道:“你以為皇上說來即來?且是拚命式的趕來?” 青逸飛道:“寫嚴重些,說是江南大戰,或李衛造反,他不來都不行。

    ” 左仲儀苦笑:“别的可亂寫,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