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瑜亮
關燈
小
中
大
。
” 左仲儀知其未敢強敵,心緒稍安,道:“其實朝廷不在兵力不足,而是無法适應當地高山地形,地物和氣候,官兵一到,大群土匪躲入山區,捉不勝捉,官兵一退,他們又出現為非作歹,如此不斷循環,卻勝不易。
” 弘曆笑道:“正如你所言,你既知狀況,必有方法應付,小弟向你讨教了。
” 左仲儀窘困道:“不妥不妥,說得‘小弟’二字,折煞臣下,實是罪過。
” 弘曆笑道:“此乃尊敬兄長之意,若左兄不習慣,我仍以‘朕’字相稱,但此‘朕’字即含有‘小弟’之意,如何?” 左仲儀道:“莫說‘小弟’二字即可,否則傳出去,恐違君臣之禮。
” 弘曆呵呵笑道:“看你是吓過頭,老是難習慣你我兄弟交情也罷,日後一久,自然習慣,你且說說看,如何治理雲南番邦?” 左仲儀道:“該以其人制其人之道。
” 弘曆道:“怎解?” 左仲儀道:“以苗制苗,以土司制土司,大清軍終究外行,難在此處讨便宜。
” 弘曆道:“朕也想過此法,隻是執行上甚因難,苗人層層相護,又怎肯聽我等指揮?” 左仲儀道:“非也,苗入亦有正義者,被欺侮,壓榨者,隻是未将他們聯合起來抗争,故蕩個徒勞無功。
” 弘曆道:“左兄說來甚内行,若派你卧底,可否組織苗人反抗軍,配合大清軍隊,一舉收拾野蠻土司。
“ 左仲儀暗付弘曆既然親自請托,若拒人千裡亦不妥,盤算後但覺秘密進行,倒也可行,尤其那些野蠻土司,近期多少騷擾幫礦脈,總該施予教訓,進額首道:“雲南苗人,我長識得幾個靠得使者,或可派上用場。
” 弘曆聞言欣笑道:“好極;隻要左兄出馬,必定建功,在此先敬你幾杯。
”說着拿起玉棋即敬酒。
左仲儀陪他暢飲,随又說道:;對付雲南土司一事,恐得延到明年春再出兵,将較為有利。
” 弘曆詫道:“怎麼不立即行動?越快完成先帝心願,豈非更妙?” 左仲儀道:“欲速則不達,畢竟雲南山多險多,冬天一到,風雪連連,中原士兵恐受不了,戰力大打折扣,何不過得嚴冬,于春寒乍暖之際,一股作氣拿陣地,将可事半功倍,而此空檔期間,臣下可以回江南整頓聖幫,且暗中派人前往雲南布樁,此亦即大軍後行,計策先謀,方法雖異,效果卻相同。
” 弘曆恍然,笑道:“有道理,冬天出兵,凍都把人凍死,哪還談何戰力,便依左兄所言,軍後行,計先謀,尤其你的聖幫危機未除,是該回去料理,聯暗中派大軍支持你,誰敢造反,先斬後奏,不信那些野心分子能作怪。
” 左仲儀道:“多謝皇上支持,臣下銘感五内,若有需要,必請求支援,然聖幫既以生意立幫,一切講求和氣生财,若無必要,大動幹戈乃犯重忌,故請皇上多擔待,給臣一些時間處理即可。
” 弘曆恍然,笑道:“你确是不可多得之才,能屈能伸,朕該多多向你學習,畢竟治國之道和經商差不多,皆以和氣生财為原則,四處開戰恐也不妥,依你就是。
” 左仲儀謝言再起,兩人相談甚歡,敬酒連連,瞧得遠處小德子已分辨不出誰是君誰是臣,終知左仲儀在皇上心中地位匪淺,日後得多多逢迎,千萬得罪不得。
弘曆經過多日分析判斷,已知左仲儀心性,的确可堪信賴和重用,縱其涉及先帝事件,然那亦以和為出發點,根本和叛國反清無關,在乾隆年代之初,又豈可任意大開殺戒,實有違“仁孝義”治國之道,自該敞開心扉,再創大清盛世方為正事,核對左仲儀這南霸天寵信有加,如此既可收為己用,且可控制南方,何樂不為。
左仲義亦知弘曆心态,他更懂得伴君如伴虎之道,自己隻顧經商,則一切将無問題,若他日危及大清江山,則一切交情皆是枉然,故自始至終保持君臣之禮,不敢稍稍稽越,否則哪天弘曆翻臉不認人,恐帶來無妄之災。
此也是聖幫曆經三帝仍能生存之道,千萬疏忽不得。
酒過數巡,弘曆顯得寬心,忽而想及青逸飛,急道:“青姑娘怎麼未跟來?難道怪罪我麼?”仍為逼死段小芹一事耿耿于懷。
” 左仲儀知其未敢強敵,心緒稍安,道:“其實朝廷不在兵力不足,而是無法适應當地高山地形,地物和氣候,官兵一到,大群土匪躲入山區,捉不勝捉,官兵一退,他們又出現為非作歹,如此不斷循環,卻勝不易。
” 弘曆笑道:“正如你所言,你既知狀況,必有方法應付,小弟向你讨教了。
” 左仲儀窘困道:“不妥不妥,說得‘小弟’二字,折煞臣下,實是罪過。
” 弘曆笑道:“此乃尊敬兄長之意,若左兄不習慣,我仍以‘朕’字相稱,但此‘朕’字即含有‘小弟’之意,如何?” 左仲儀道:“莫說‘小弟’二字即可,否則傳出去,恐違君臣之禮。
” 弘曆呵呵笑道:“看你是吓過頭,老是難習慣你我兄弟交情也罷,日後一久,自然習慣,你且說說看,如何治理雲南番邦?” 左仲儀道:“該以其人制其人之道。
” 弘曆道:“怎解?” 左仲儀道:“以苗制苗,以土司制土司,大清軍終究外行,難在此處讨便宜。
” 弘曆道:“朕也想過此法,隻是執行上甚因難,苗人層層相護,又怎肯聽我等指揮?” 左仲儀道:“非也,苗入亦有正義者,被欺侮,壓榨者,隻是未将他們聯合起來抗争,故蕩個徒勞無功。
” 弘曆道:“左兄說來甚内行,若派你卧底,可否組織苗人反抗軍,配合大清軍隊,一舉收拾野蠻土司。
“ 左仲儀暗付弘曆既然親自請托,若拒人千裡亦不妥,盤算後但覺秘密進行,倒也可行,尤其那些野蠻土司,近期多少騷擾幫礦脈,總該施予教訓,進額首道:“雲南苗人,我長識得幾個靠得使者,或可派上用場。
” 弘曆聞言欣笑道:“好極;隻要左兄出馬,必定建功,在此先敬你幾杯。
”說着拿起玉棋即敬酒。
左仲儀陪他暢飲,随又說道:;對付雲南土司一事,恐得延到明年春再出兵,将較為有利。
” 弘曆詫道:“怎麼不立即行動?越快完成先帝心願,豈非更妙?” 左仲儀道:“欲速則不達,畢竟雲南山多險多,冬天一到,風雪連連,中原士兵恐受不了,戰力大打折扣,何不過得嚴冬,于春寒乍暖之際,一股作氣拿陣地,将可事半功倍,而此空檔期間,臣下可以回江南整頓聖幫,且暗中派人前往雲南布樁,此亦即大軍後行,計策先謀,方法雖異,效果卻相同。
” 弘曆恍然,笑道:“有道理,冬天出兵,凍都把人凍死,哪還談何戰力,便依左兄所言,軍後行,計先謀,尤其你的聖幫危機未除,是該回去料理,聯暗中派大軍支持你,誰敢造反,先斬後奏,不信那些野心分子能作怪。
” 左仲儀道:“多謝皇上支持,臣下銘感五内,若有需要,必請求支援,然聖幫既以生意立幫,一切講求和氣生财,若無必要,大動幹戈乃犯重忌,故請皇上多擔待,給臣一些時間處理即可。
” 弘曆恍然,笑道:“你确是不可多得之才,能屈能伸,朕該多多向你學習,畢竟治國之道和經商差不多,皆以和氣生财為原則,四處開戰恐也不妥,依你就是。
” 左仲儀謝言再起,兩人相談甚歡,敬酒連連,瞧得遠處小德子已分辨不出誰是君誰是臣,終知左仲儀在皇上心中地位匪淺,日後得多多逢迎,千萬得罪不得。
弘曆經過多日分析判斷,已知左仲儀心性,的确可堪信賴和重用,縱其涉及先帝事件,然那亦以和為出發點,根本和叛國反清無關,在乾隆年代之初,又豈可任意大開殺戒,實有違“仁孝義”治國之道,自該敞開心扉,再創大清盛世方為正事,核對左仲儀這南霸天寵信有加,如此既可收為己用,且可控制南方,何樂不為。
左仲義亦知弘曆心态,他更懂得伴君如伴虎之道,自己隻顧經商,則一切将無問題,若他日危及大清江山,則一切交情皆是枉然,故自始至終保持君臣之禮,不敢稍稍稽越,否則哪天弘曆翻臉不認人,恐帶來無妄之災。
此也是聖幫曆經三帝仍能生存之道,千萬疏忽不得。
酒過數巡,弘曆顯得寬心,忽而想及青逸飛,急道:“青姑娘怎麼未跟來?難道怪罪我麼?”仍為逼死段小芹一事耿耿于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