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論儀表,教主不輸小羅,若論潇灑,似乎……似乎小羅稍勝半籌。
” 童翎點點頭,又道:“依你看,孩子是不是有點像小羅?” 潘奇心頭大震,的确有點像小羅,他怎麼敢講。
“潘兄,我說過,我不喜歡口是心非的朋友。
” 潘奇心中盤算:不說似乎不成,看來他自己也已看出孩子像小羅,似在向我求證,我如果說不像,分明是口是心非,要是說像又會如何? 童翎負手踱着道:“潘兄,看來你不想與童某深交了,如想深交,這是不必隐瞞的。
” 潘奇稍一考慮,呐呐道:“是有點像小羅。
” “潘兄,這才是好朋友。
” “教主擡愛……” “潘兄,你守在這兒一兩個月,必然看到小羅到此處來過。
” 如果說了此事,就等于表示他知道童翎戴過綠帽子。
這話是不能說的。
“潘兄,你這人也真迂,孩子像小羅敢說,這句話就不敢說?這不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嗎?” “教……教主……我看到過一次……隻一次……” “潘兄,千萬别再叫‘教主’,這就是疏遠見外了。
小羅來過也無妨,說得再白一點吧! 就算他們之間有關系也無妨,因為他們早就認識了。
” 潘奇道:“教主,其實潘某發現小五子姑娘及軟軟姑娘和小羅打得火熱,不是在這兒,在這兒我隻看到他來過一次,是軟軟引他來的,我看到他們三人睡在一張床上是數月之前,也就是小五子尚未懷孕時……” 童翎的平靜大出潘奇的預料。
這是不是暴風雨前的平靜呢? 童翎道:“年輕人發生這種事,也算不了什麼。
潘兄看到那次三人同床的事之後,可曾對任何人說過?” “沒……沒有!” “潘兄,好朋友就是無阻無礙,不隐藏半句私話,因為我說過,這都算不了什麼……” “潘某隻怕教主一怒而小五子會……” “不會的,有所謂:花不可見其落,月不可見其沉,美人不可見其夭。
小五子以前所做的任何錯事,我都能原諒她。
” 潘奇呐呐道:“在下隻是對……隻是對……” “潘兄似乎很不了解在下的為人……” “隻對‘獨角鳌’也就是“飛天鳌”齊大俠說過。
” “噢!隻是對他說過,沒有别人了?” “絕對沒有了!” “潘兄,以你的聰明及細心,一定也知道或者已猜出我真正的身分,或者我的本名叫什麼來對不?” “這個……不……不,在下怎麼會……” “潘兄,看來你是真的在拒絕這份友誼了?” “教主,我真……真的猜不出來!” “潘兄……”語音中有一種像冰屑的東西。
潘奇打了個冷顫,他知道未離此之前,他的小命一文不值。
但是,他不敢說出來。
他以為說出此事的嚴重性遠超過知道小五子的孩子像小羅,以及那孩子極可能是小羅播的種。
隻不過童翎在等他回答,停了一會,潘奇終于用一塊黑木炭在地上寫了三個字,而且擡頭望着童翎。
童翎沒有表情。
童翎此刻沒有表情就是很大的表情,他一直隐瞞了身分,最初使人以為是童羽,以後又說是童羽之兄童翎。
但童羽無兄弟,他的身分仍是個謎,大家隻好去猜。
有的人能猜到,如龍、羅、周、秋等絕頂高手。
潘奇居然也知道,這是因為昔年他為這個人治過被火器的灼傷。
他已經說對了而對方居然一點表情都沒有,潘奇才知道他的命運了。
“潘兄,還有一件事你知不知道?” “教主請問。
” “有兩個小羅的事。
” “我……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潘兄一定也知道,這孩子是哪個小羅的了?” “我以為真小羅愛小仙蒂至深,連對身邊的秦茜茜那小美人都能絕對保持君子風度,那孩子必是假小羅的。
” “小五子知不知道?” “這件事潘某就不便臆測了……” 童翎道:“潘奇,你盡力狂竄,盞茶工夫你能奔出多遠?” 潘奇面如死灰,呐呐道:“教主,請念在我照料及為小五子接生份上,饒我一條狗命吧!” 童翎道:“潘奇,我說一段有關信陵君的故事給你聽…… 你也許會知道為何會有此後果與下場。
” “信陵君的故事?”潘奇對此人真是莫測高深。
“不錯!”童翎道:“魏王的異母弟弟信陵君在當時是‘四大公子’之一。
有一天信陵君正在宮中和魏王下棋,忽接報告,說是北方國境升起了狼煙,可能是敵人來襲的信号……” 潘奇很聰明,但由于不知這個典故,很難猜出童翎的用意。
童翎道:“魏王聞報,立刻放下棋子準備召集大臣研商對策。
信陵君卻不慌不忙地阻止了魏王說:先不要急,或許是鄰國君主行圍狩獵,我們邊境守備一時看錯,誤以為是敵人來犯而升起狼煙示警。
魏王半信半疑,停了一會,又有人報告,剛才升起狼煙敵人來襲的報告是錯誤的,事實上是鄰國君主行獵。
于是魏王很驚訝地問信陵君:你怎能預知此事?信陵君很得意地說:我在鄰國布有眼線,早知鄰國君主今日會去狩獵的。
從此信陵君逐漸被魏王冷落了。
潘奇,這就是鋒芒太露,知道的事太多并不是好事的道理,誇耀小聰明的人很難成大器!” 教主又道:“潘奇,由現在開始你盡全力狂奔,盞茶工夫以後我才追你,這機會已經很不錯了。
” “教主,我……” 童翎手一揮,表示這是他最後的決定。
潘奇以為,以盞茶工夫狂奔,可奔出七八裡,在山野中到處可以藏身,捉迷藏是找的人比較吃虧些。
于是他抱拳後掠出廚房後牆,連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
他想好了大約奔出五六裡之後,再轉向,甚至再轉幾個方向,他以為還有一半的希望。
他以為教主太托大了些,這也合該他五行有救。
但是當他向北奔出六裡左右,轉向西奔出一裡許又轉向南時,忽然雙腿一軟仆在地上,是太緊張所緻的嗎?他知道不是。
他一躍而起,忽然沒站穩又仆了下去。
這一次他知道人家既然要殺他,就不會讓他幸存,人家有百分之百,千分之千的把握。
人在死的時候也許會看透一切,他想起臨行前教主輕輕地拍了他的肩胛一下,當時無感覺,現在痛徹骨髓。
他以為一生作惡多端,空有一手高超的醫術,未善加利用而造福人群,卻用以害人,正是報應不爽。
他吃驚的是這種獨特的手法,能讓他狂奔七八裡才發作開來,倒地不起,免得還要把他的屍體弄走添麻煩。
稍後小五子問起潘奇為何一天不見,童翎說他溜了——
” 童翎點點頭,又道:“依你看,孩子是不是有點像小羅?” 潘奇心頭大震,的确有點像小羅,他怎麼敢講。
“潘兄,我說過,我不喜歡口是心非的朋友。
” 潘奇心中盤算:不說似乎不成,看來他自己也已看出孩子像小羅,似在向我求證,我如果說不像,分明是口是心非,要是說像又會如何? 童翎負手踱着道:“潘兄,看來你不想與童某深交了,如想深交,這是不必隐瞞的。
” 潘奇稍一考慮,呐呐道:“是有點像小羅。
” “潘兄,這才是好朋友。
” “教主擡愛……” “潘兄,你守在這兒一兩個月,必然看到小羅到此處來過。
” 如果說了此事,就等于表示他知道童翎戴過綠帽子。
這話是不能說的。
“潘兄,你這人也真迂,孩子像小羅敢說,這句話就不敢說?這不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嗎?” “教……教主……我看到過一次……隻一次……” “潘兄,千萬别再叫‘教主’,這就是疏遠見外了。
小羅來過也無妨,說得再白一點吧! 就算他們之間有關系也無妨,因為他們早就認識了。
” 潘奇道:“教主,其實潘某發現小五子姑娘及軟軟姑娘和小羅打得火熱,不是在這兒,在這兒我隻看到他來過一次,是軟軟引他來的,我看到他們三人睡在一張床上是數月之前,也就是小五子尚未懷孕時……” 童翎的平靜大出潘奇的預料。
這是不是暴風雨前的平靜呢? 童翎道:“年輕人發生這種事,也算不了什麼。
潘兄看到那次三人同床的事之後,可曾對任何人說過?” “沒……沒有!” “潘兄,好朋友就是無阻無礙,不隐藏半句私話,因為我說過,這都算不了什麼……” “潘某隻怕教主一怒而小五子會……” “不會的,有所謂:花不可見其落,月不可見其沉,美人不可見其夭。
小五子以前所做的任何錯事,我都能原諒她。
” 潘奇呐呐道:“在下隻是對……隻是對……” “潘兄似乎很不了解在下的為人……” “隻對‘獨角鳌’也就是“飛天鳌”齊大俠說過。
” “噢!隻是對他說過,沒有别人了?” “絕對沒有了!” “潘兄,以你的聰明及細心,一定也知道或者已猜出我真正的身分,或者我的本名叫什麼來對不?” “這個……不……不,在下怎麼會……” “潘兄,看來你是真的在拒絕這份友誼了?” “教主,我真……真的猜不出來!” “潘兄……”語音中有一種像冰屑的東西。
潘奇打了個冷顫,他知道未離此之前,他的小命一文不值。
但是,他不敢說出來。
他以為說出此事的嚴重性遠超過知道小五子的孩子像小羅,以及那孩子極可能是小羅播的種。
隻不過童翎在等他回答,停了一會,潘奇終于用一塊黑木炭在地上寫了三個字,而且擡頭望着童翎。
童翎沒有表情。
童翎此刻沒有表情就是很大的表情,他一直隐瞞了身分,最初使人以為是童羽,以後又說是童羽之兄童翎。
但童羽無兄弟,他的身分仍是個謎,大家隻好去猜。
有的人能猜到,如龍、羅、周、秋等絕頂高手。
潘奇居然也知道,這是因為昔年他為這個人治過被火器的灼傷。
他已經說對了而對方居然一點表情都沒有,潘奇才知道他的命運了。
“潘兄,還有一件事你知不知道?” “教主請問。
” “有兩個小羅的事。
” “我……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潘兄一定也知道,這孩子是哪個小羅的了?” “我以為真小羅愛小仙蒂至深,連對身邊的秦茜茜那小美人都能絕對保持君子風度,那孩子必是假小羅的。
” “小五子知不知道?” “這件事潘某就不便臆測了……” 童翎道:“潘奇,你盡力狂竄,盞茶工夫你能奔出多遠?” 潘奇面如死灰,呐呐道:“教主,請念在我照料及為小五子接生份上,饒我一條狗命吧!” 童翎道:“潘奇,我說一段有關信陵君的故事給你聽…… 你也許會知道為何會有此後果與下場。
” “信陵君的故事?”潘奇對此人真是莫測高深。
“不錯!”童翎道:“魏王的異母弟弟信陵君在當時是‘四大公子’之一。
有一天信陵君正在宮中和魏王下棋,忽接報告,說是北方國境升起了狼煙,可能是敵人來襲的信号……” 潘奇很聰明,但由于不知這個典故,很難猜出童翎的用意。
童翎道:“魏王聞報,立刻放下棋子準備召集大臣研商對策。
信陵君卻不慌不忙地阻止了魏王說:先不要急,或許是鄰國君主行圍狩獵,我們邊境守備一時看錯,誤以為是敵人來犯而升起狼煙示警。
魏王半信半疑,停了一會,又有人報告,剛才升起狼煙敵人來襲的報告是錯誤的,事實上是鄰國君主行獵。
于是魏王很驚訝地問信陵君:你怎能預知此事?信陵君很得意地說:我在鄰國布有眼線,早知鄰國君主今日會去狩獵的。
從此信陵君逐漸被魏王冷落了。
潘奇,這就是鋒芒太露,知道的事太多并不是好事的道理,誇耀小聰明的人很難成大器!” 教主又道:“潘奇,由現在開始你盡全力狂奔,盞茶工夫以後我才追你,這機會已經很不錯了。
” “教主,我……” 童翎手一揮,表示這是他最後的決定。
潘奇以為,以盞茶工夫狂奔,可奔出七八裡,在山野中到處可以藏身,捉迷藏是找的人比較吃虧些。
于是他抱拳後掠出廚房後牆,連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
他想好了大約奔出五六裡之後,再轉向,甚至再轉幾個方向,他以為還有一半的希望。
他以為教主太托大了些,這也合該他五行有救。
但是當他向北奔出六裡左右,轉向西奔出一裡許又轉向南時,忽然雙腿一軟仆在地上,是太緊張所緻的嗎?他知道不是。
他一躍而起,忽然沒站穩又仆了下去。
這一次他知道人家既然要殺他,就不會讓他幸存,人家有百分之百,千分之千的把握。
人在死的時候也許會看透一切,他想起臨行前教主輕輕地拍了他的肩胛一下,當時無感覺,現在痛徹骨髓。
他以為一生作惡多端,空有一手高超的醫術,未善加利用而造福人群,卻用以害人,正是報應不爽。
他吃驚的是這種獨特的手法,能讓他狂奔七八裡才發作開來,倒地不起,免得還要把他的屍體弄走添麻煩。
稍後小五子問起潘奇為何一天不見,童翎說他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