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聞聲無聊地回頭看了一下。

     “阿水婆。

    ”陳秋夏回神走過去。

     “你怎麼來了?” “你不是跟我小叔說我好久沒幫你看攤子了。

    ” “那你今天是來幫我看攤子的?”阿水婆笑咪咪。

     “才不是咧。

    我是來興師問罪的。

    ” “什麼師罪的?你在說什麼?”阿水婆沒有太多的文化,聽不懂這種咬文嚼字的東西。

     “我是來找你麻煩的。

    ”陳秋夏幹脆叉腰鼓起腮。

     看看那架勢!阿水婆眯眼又笑起來,用牙簽又了一塊切好的水果遞給她。

     “來,這梨子我今天剛進的,又甜又水,吃一塊試試,很好吃的。

    待會你帶兩粒回去,你小叔最喜歡吃這個了。

    ” 陳秋夏不客氣地一口吃了梨子。

    “你給我這點甜頭是沒用的,阿水婆,這次你真的惹了很大麻煩,婷宜哭得好慘。

    ” 每次要是惹小叔跳腳,阿水婆就來這手賄賂,每次小叔都好說話,甜頭吃在嘴裡,吃着吃着就把生阿水婆的氣忘了。

     “真的哭了?”阿水婆總算有點過意不去。

     “哭了一個晚上。

    ”倒楣的是她,足足聽謝婷宜傷心哭訴了一晚。

    “你明知道她會多心,幹麼要在小莉面前說那些?小莉就是壞心眼,喜歡搞破壞,聽你說婷宜的事,她不破壞一下才奇怪。

    ” 其實她跟那些在“白美人”上班的時髦小姐說不上熟,連說認識都算勉強,隻除了兩三個,包括小莉,有時會到店裡吃面,一回兩回的才熟一些。

    她們喜歡半刺半調侃地叫她“大學生”;看見謝婷宜時,則往往鼻子朝天哼一聲,故意找事跟小叔攪和。

     “我不是有意的,我也不知道會那樣嘛。

    ” “小莉還故意把口紅印到我小叔的襯衫。

    婷宜抓着那件襯衫哭了又哭,我耳朵都聽她哭麻了。

    ” “哎呀,怎麼會這樣!”阿水婆懊惱一聲。

     “阿水婆——哎喲,大學生,你也在啊。

    ”不巧的,說鬼鬼到。

    踩着三寸高跟鞋的小莉,婀娜多姿地走到攤子前。

    “你們在聊什麼?聊得那麼起勁。

    ” “說你啊。

    說你幹了什麼好事。

    ”陳秋夏沒好氣。

     “哎呀,我做了什麼?”小莉裝一臉無辜。

     陳秋夏白她一眼。

    “真會裝!小莉,你不該到舞廳上班,應該去演戲。

    ” “你也覺得我有當明星的架勢呀,大學生。

    ”小莉嬌笑着。

    “我就是喜歡你這一點,大學生,不會裝模作樣歧視人,自以為了不起,跟某個女人不太一樣。

    ”轉向阿水婆。

    “阿水婆,那梨子看起來真漂亮,麻煩你幫我削兩個包起來。

    ”頓一下,口氣一轉。

    “那個女人自以為念了點書,厚臉皮地纏着小陳,還以為她看上小陳是給小陳施了什麼恩,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看了就刺眼。

    ” “婷宜隻是比較内向一點,并沒那個意思。

    ” 小莉睨她一眼。

    “你還幫她說話!” “我隻是實話實說。

    ” “反正,我就是看她不順眼。

    ” “你這樣簡直害死人。

    ” “我害着誰?”小莉嗤一聲,很不以為然。

     “我。

    ” “你?”小莉不禁轉向她,睜大描得藍豔的眼睛。

    “我怎麼害着你了?” “你那樣胡搞,最後得出來收拾的還不是我嗎?我得兩邊聽兩邊說,口水都幹了,很煩的。

    ” 小莉瞪了她三秒,才轉身過去,對阿水婆說:“多少錢?”把錢給了阿水婆,拿了水果。

     然後才再轉身過去,伸出食指點點陳秋夏的額頭。

     “你哦,那麼雞婆做什麼。

    讓他們分了不是很好嗎?吃飽閑着那麼多事!”轉身扭着屁股走開。

     “反正,拜托你不要再亂來了,小莉。

    ”陳秋夏對她屁股喊了起來。

     小莉沒理她,自顧往“白美人”走去。

     “好了,阿夏。

    ”阿水婆說:“小莉隻是胡鬧一下,沒那個意思的。

    你就跟婷宜解釋一下,要她别多心,她會聽你的。

    ” “這種事一次兩次的,很煩人。

    ” “誰叫你有個沒用的小叔。

    都多久了,還在那裡拖。

    要不就娶回家,要不就斷了好找個新的。

    他在那邊瞎拖,還以為是在辦家家酒啊。

    ” 看,旁觀者都看得這麼清。

     她小叔啊! “好了,我有點事,你幫我看一下攤子,我去去就來。

    ”阿水婆說。

     “喔。

    ”她走到攤子後,順手拿了一塊切好的梨子,直接塞進嘴裡。

     畢業考就在眼前,她現在應該待在書桌前的,結果卻坐在阿水婆的攤子前對着一攤紅橙黃綠的水果。

    她要是考砸了,畢不了業,阿水婆準難辭其咎。

     坐在這裡,這個角度,許多街景都跳入眼簾。

    角度一轉,目光一移,就可以看到當年她站立的那個地方。

     其實也才四年不到吧?還沒久到讓人唏噓的地步。

    但怎麼記憶裡的那一日時遠時近,時模糊又時清晰?有時候她覺得彷佛已經過了好久,都快滄桑了;怎麼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