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虎嘯龍吟
關燈
小
中
大
識!果然名不副實!"
昙宗單手合十回禮:"秦王殿下過獎啦!"
世民又把身邊的副将李安遠、慕容羅睺等幾位佐将介紹給慧玚和昙宗二人相識。
英雄相惜,彼此見過禮,寒喧了一番,竟在山間切磋起來。
慧玚看日頭已高,請諸位進寺用茶時,衆人才牽着馬,一路說話,一路緩緩而行,不覺已行至正山門外。
衆人擡頭去看時,雄偉宏麗的一座山門前,上座善護和寺主志操已率左右弟子迎候在那裡—— 原來,善護早已得知今天會有貴客臨寺:昨晚,他在佛前竟外求得一谶,說是日出東方之時,有少林大功德主、大貴客駕臨禅山。
于是一早便着好袈裟,與寺主志操一同迎候在山門外了。
善護遠遠地看見降龍羅漢慧玚和伏虎昙宗兩人陪着一行人馬,當那些人漸漸走近時,善護不覺心下驚歎:"來者豁達神武,其尊貴絕非尋常王公!" 志操說:"師叔!我往日在唐國府見過這位公子——他正是大唐陛下李淵最看重的二公子、秦王李世民!" 善護一俟聞聽"秦王李世民"五字,不覺恍惚有悟:"阿彌陀佛!此人風采比漢武,豁達似魏祖,隻不知,将來弘我祖庭者,是否就是此人?" 正猶豫之間,見那少年英俊的秦王已經翩翩來在面前…… 衆人來到方丈室閑叙品茶之時,才得知秦王的主力已相繼攻下王世充十之六七的州城。
此番左右十幾個人離開大營,化裝成天下行商的模樣,一是專門來少林寺拜會幾位高僧大德的,二是想勘察一番東京周邊王仁則所據守的幾家重鎮的兵力布署情形。
善護等陪客人用了茶,閑叙了少許,一直把秦王一幹人送到山門之外。
分手前,善護和衆人再三囑托,晚上他們在山寺備好素齋和幹淨的客房澡水,等他們回來。
秦王答應月出之前一定返回寺院後,帶着衆人翻身上馬後,一路打馬而去了…… 晚上,幾人一直等在山寺外。
下弦月升起了,志操、慧玚、昙宗、普惠和普勝五人催促年長的善護師叔先回禅房去歇息,他們在此繼續等候。
直到二更時分,衆人因仍舊還不見有人影時,忽然感到心裡有些不塌實了—— 善護獨自趺坐禅房,阖目久久,突然驚叫了一聲:"不好!" 志操、慧玚、昙宗、普惠、普勝五人,因見上座善護今晚顯得有些心神不甯的,而秦王殿下答應過的,晚上一定要返回少林寺的,可是,天這麼晚了,他卻還沒有回來,也沒有派人送個信來,幾人哪裡還有睡意?于是,來在師叔善護禅房外的青磚月台上,五人成梅花狀相向而坐,默默禅坐。
将近三更時分,五人忽然同時聽師父在裡面大叫一聲,不知出了何事,急忙來到屋内,隻見師父滿臉是汗,全身顫抖,幾人又是撫胸遞水,又是把脈找藥,紛紛詢問善護哪裡不舒服? 善護喘着氣對幾人說:"少林大護法多聞天王之子落難啦!" "啊?"幾人不覺一驚。
原來,善護的師父圓寂前曾對他說過,五濁橫流回蕩之際,祖庭傳承危難之時,将會有聖人出世,可佑護我禅宗祖庭佛燈弘大光明,千年不熄。
并口誦偈語:"天王仲子,紅塵一夫。
禾上三人,弘法之主。
" 多年以來,善護一直禅思冥想,起初,誤以為偈語中的"三人",是指三個人。
因而,他一直都在苦苦覓茫茫世界、芸芸衆生中的"三人"是誰? 昨夜,他佛前求占,雖知今日寺院将大功德主大貴客莅臨,卻不知竟也是弘法之主到來了。
當時乍一相見,又從志操口中得知了來者的姓名和封号,今晚參禅久久,刹然悟破天機…… 幾人也在默然思忖:主管北方的四大天王多聞天王正是李姓,仲子即次子。
紅塵一夫,可不就是"世間之民"?而禾上三人,豈不恰恰暗喻着"秦王"麼? "師叔,怎麼辦?"志操征詢道。
善護沉吟了片刻:"秦王說過,他此番化裝成行商,要暗中巡察一番東京周圍的金墉城、函谷關和轘州城這三處的兵力部署。
而眼下轘州的王仁則又是東京幾家兵家重鎮的兵馬總節度,咱們就先從轘州查起吧……"
英雄相惜,彼此見過禮,寒喧了一番,竟在山間切磋起來。
慧玚看日頭已高,請諸位進寺用茶時,衆人才牽着馬,一路說話,一路緩緩而行,不覺已行至正山門外。
衆人擡頭去看時,雄偉宏麗的一座山門前,上座善護和寺主志操已率左右弟子迎候在那裡—— 原來,善護早已得知今天會有貴客臨寺:昨晚,他在佛前竟外求得一谶,說是日出東方之時,有少林大功德主、大貴客駕臨禅山。
于是一早便着好袈裟,與寺主志操一同迎候在山門外了。
善護遠遠地看見降龍羅漢慧玚和伏虎昙宗兩人陪着一行人馬,當那些人漸漸走近時,善護不覺心下驚歎:"來者豁達神武,其尊貴絕非尋常王公!" 志操說:"師叔!我往日在唐國府見過這位公子——他正是大唐陛下李淵最看重的二公子、秦王李世民!" 善護一俟聞聽"秦王李世民"五字,不覺恍惚有悟:"阿彌陀佛!此人風采比漢武,豁達似魏祖,隻不知,将來弘我祖庭者,是否就是此人?" 正猶豫之間,見那少年英俊的秦王已經翩翩來在面前…… 衆人來到方丈室閑叙品茶之時,才得知秦王的主力已相繼攻下王世充十之六七的州城。
此番左右十幾個人離開大營,化裝成天下行商的模樣,一是專門來少林寺拜會幾位高僧大德的,二是想勘察一番東京周邊王仁則所據守的幾家重鎮的兵力布署情形。
善護等陪客人用了茶,閑叙了少許,一直把秦王一幹人送到山門之外。
分手前,善護和衆人再三囑托,晚上他們在山寺備好素齋和幹淨的客房澡水,等他們回來。
秦王答應月出之前一定返回寺院後,帶着衆人翻身上馬後,一路打馬而去了…… 晚上,幾人一直等在山寺外。
下弦月升起了,志操、慧玚、昙宗、普惠和普勝五人催促年長的善護師叔先回禅房去歇息,他們在此繼續等候。
直到二更時分,衆人因仍舊還不見有人影時,忽然感到心裡有些不塌實了—— 善護獨自趺坐禅房,阖目久久,突然驚叫了一聲:"不好!" 志操、慧玚、昙宗、普惠、普勝五人,因見上座善護今晚顯得有些心神不甯的,而秦王殿下答應過的,晚上一定要返回少林寺的,可是,天這麼晚了,他卻還沒有回來,也沒有派人送個信來,幾人哪裡還有睡意?于是,來在師叔善護禅房外的青磚月台上,五人成梅花狀相向而坐,默默禅坐。
将近三更時分,五人忽然同時聽師父在裡面大叫一聲,不知出了何事,急忙來到屋内,隻見師父滿臉是汗,全身顫抖,幾人又是撫胸遞水,又是把脈找藥,紛紛詢問善護哪裡不舒服? 善護喘着氣對幾人說:"少林大護法多聞天王之子落難啦!" "啊?"幾人不覺一驚。
原來,善護的師父圓寂前曾對他說過,五濁橫流回蕩之際,祖庭傳承危難之時,将會有聖人出世,可佑護我禅宗祖庭佛燈弘大光明,千年不熄。
并口誦偈語:"天王仲子,紅塵一夫。
禾上三人,弘法之主。
" 多年以來,善護一直禅思冥想,起初,誤以為偈語中的"三人",是指三個人。
因而,他一直都在苦苦覓茫茫世界、芸芸衆生中的"三人"是誰? 昨夜,他佛前求占,雖知今日寺院将大功德主大貴客莅臨,卻不知竟也是弘法之主到來了。
當時乍一相見,又從志操口中得知了來者的姓名和封号,今晚參禅久久,刹然悟破天機…… 幾人也在默然思忖:主管北方的四大天王多聞天王正是李姓,仲子即次子。
紅塵一夫,可不就是"世間之民"?而禾上三人,豈不恰恰暗喻着"秦王"麼? "師叔,怎麼辦?"志操征詢道。
善護沉吟了片刻:"秦王說過,他此番化裝成行商,要暗中巡察一番東京周圍的金墉城、函谷關和轘州城這三處的兵力部署。
而眼下轘州的王仁則又是東京幾家兵家重鎮的兵馬總節度,咱們就先從轘州查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