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江都驚變
關燈
小
中
大
一時禁不住失聲悲咽起來。
何總管忙勸慰她:"丫頭,現在可不是哭的時候。
"他從懷裡掏出四個煮雞蛋,"丫頭,現在外面亂得很,虧得我和李孝本幾位将軍交私還好,才能在宮内四處走動。
這些你先墊墊底兒。
我思量,隻怕艱難的日子還在後面呢。
剛才我一路走來,遇見好幾位才人、良娣們都被軍士們帶走了。
我擔心這些亂兵會在宮裡胡來,思量你不如先随我回太樂坊躲一陣子,等日子安定一些再做道理,你看如何?" 論理,雖說何總管在宮内的品級比含煙大,然而,在她面前也應該自稱一聲"奴才"的,稱含煙也應稱一聲"娘娘"的。
然而,因他和含煙曾為師生,故而彼此一直仍用舊時稱呼,這在宮裡這也不算亂規矩。
含煙流淚道:"如此雖好,隻怕,隻怕會連累了你……" 何總管眼圈一紅:"倒也連累不了什麼。
隻是,以後,你要吃苦了……"一面又對小墩子和小蛾交待,"你們先在這裡守着,我安頓好娘娘,再設法回來接你們。
這兩天,若是有人來這裡尋你們主子娘娘,你們一口咬定,說天亮以後,就被兩個不認得的武衛首領提走就是了。
反正眼下宮裡也是亂場子,十幾個武衛将軍對内宮也不大熟悉,誰也無處打聽去。
" 交待完畢,何總管即刻令穿了通常宮人衣服的含煙跟在自己後面,交待她見了人遇到盤問的将軍也不要說話,隻聽他的就是了。
含煙跟着何總管,一路低着頭,匆匆走過了一處又一處持刀荷劍武衛把守的各處掖門。
半道上,果見很多姬嫔禦妻和宮娥們,被武衛們推推搡搡地不知帶往何處? 含煙直驚得膽戰心驚,緊随何總管身後,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每遇有盤問的武衛長官,何總管都說是替左右千牛李孝本、李孝質兩位将軍辦事的人。
那些人一聽李将軍的名字,便擺擺手放他們過去了。
直到回到樂坊,含煙才松了口氣。
何峽仍舊把含煙安置在自己太樂署的小樂坊院内。
這裡平時隻有四五個服侍何總管的宮人和下屬,都是何總管的心腹左右。
何總管讓含煙換上了樂坊樂官的衣服,令她先在一間僻靜的偏院譜庫存身。
這樣,倒也過了幾天的安靜日子。
隻是,一天傍時何總管有事出去了,兩個武衛軍首領突然來找何總管,徑直闖到了後院。
含煙當時正在院中和幾個宮人們一齊澆花,她手裡拿着水壺,一時吓得怔在了那裡。
那些人見含煙和幾個宮人一群閹人,連正眼都沒瞧他們一眼,得知何總管不在,便徑直去了。
後來,含煙聽已被何總管調到太樂署來的小墩子和小蛾說,眼下,宮内旮旮旯旯但凡有幾分姿色的女子,不管是姬嫔夫人還是宮女伎人,大多都被分撥去服侍大大小小武衛首領去了。
被衆武衛将軍推舉為大丞相的許國公宇文化及更甚,竟然把蕭皇後和兩位貴妃據為己有…… 含煙從何峽那裡,斷斷續續得知了兵變的一些内幕:原來,衆武衛将軍們聞聽李淵攻入西京長安,中原和關内亂兵四起,無不日夜擔憂家鄉的父母妻兒……他們屢次請戰,盼着陛下能打回去,拯民于水火!然而,陛下卻俱不理會。
不僅不肯北上,竟還殺了幾位欲逃回北方的将軍…… 武衛将軍們的心全都寒了——做為一國之主,他自己縮在江南享受風花雪月,每天醉生夢死,卻置百姓和天下于不顧。
這樣的國主,民還有何望?國還有何望?如此之君,憑什麼還要護衛他? 陛下雖生猶死。
可是,一幫子軍人武将,俱是熱血男兒,豈能眼見國破家亡而無動于衷?于是他們開始四下串通——殺回老家去!家國倘有最後一線希望。
這樣,衆武将從三五聚議,到一呼百應。
大業十四年三月丙辰,内宮外廷的諸多武衛将軍一緻贊擁之下,終于導緻了這場兵變。
兵變以生後,不肯随應的右武衛将軍獨孤盛、行右翊衛大将軍宇文協被殺死。
齊王暕,趙王杲,燕王倓,内史侍郎虞世基,禦史大夫裴蘊,給事郎許善心皆被武衛軍殺死…… 含煙蓦然記起了蕭皇後幾天前曾對自己透露的四句禅谶: 枭蟒際會, 蛟鵬馭風。
舟覆水中, 水涸浒塘。
天哪! 原來,早在幾十年前,便有人禅谶出王朝興代的結果! 枭、蟒、蛟、鵬,不正象征着天下動蕩,群雄并起?而"舟"正暗示着周,周的天下,也正是覆于"水",即隋啊!浒、塘,不也正寓含着許國公宇文化及和唐國公李淵二人嗎? 原來,天下萬物都自有着它自己的定數麼? 那麼,自己與三郎的聚散定數又是什麼?還會有相聚的一天嗎?
何總管忙勸慰她:"丫頭,現在可不是哭的時候。
"他從懷裡掏出四個煮雞蛋,"丫頭,現在外面亂得很,虧得我和李孝本幾位将軍交私還好,才能在宮内四處走動。
這些你先墊墊底兒。
我思量,隻怕艱難的日子還在後面呢。
剛才我一路走來,遇見好幾位才人、良娣們都被軍士們帶走了。
我擔心這些亂兵會在宮裡胡來,思量你不如先随我回太樂坊躲一陣子,等日子安定一些再做道理,你看如何?" 論理,雖說何總管在宮内的品級比含煙大,然而,在她面前也應該自稱一聲"奴才"的,稱含煙也應稱一聲"娘娘"的。
然而,因他和含煙曾為師生,故而彼此一直仍用舊時稱呼,這在宮裡這也不算亂規矩。
含煙流淚道:"如此雖好,隻怕,隻怕會連累了你……" 何總管眼圈一紅:"倒也連累不了什麼。
隻是,以後,你要吃苦了……"一面又對小墩子和小蛾交待,"你們先在這裡守着,我安頓好娘娘,再設法回來接你們。
這兩天,若是有人來這裡尋你們主子娘娘,你們一口咬定,說天亮以後,就被兩個不認得的武衛首領提走就是了。
反正眼下宮裡也是亂場子,十幾個武衛将軍對内宮也不大熟悉,誰也無處打聽去。
" 交待完畢,何總管即刻令穿了通常宮人衣服的含煙跟在自己後面,交待她見了人遇到盤問的将軍也不要說話,隻聽他的就是了。
含煙跟着何總管,一路低着頭,匆匆走過了一處又一處持刀荷劍武衛把守的各處掖門。
半道上,果見很多姬嫔禦妻和宮娥們,被武衛們推推搡搡地不知帶往何處? 含煙直驚得膽戰心驚,緊随何總管身後,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每遇有盤問的武衛長官,何總管都說是替左右千牛李孝本、李孝質兩位将軍辦事的人。
那些人一聽李将軍的名字,便擺擺手放他們過去了。
直到回到樂坊,含煙才松了口氣。
何峽仍舊把含煙安置在自己太樂署的小樂坊院内。
這裡平時隻有四五個服侍何總管的宮人和下屬,都是何總管的心腹左右。
何總管讓含煙換上了樂坊樂官的衣服,令她先在一間僻靜的偏院譜庫存身。
這樣,倒也過了幾天的安靜日子。
隻是,一天傍時何總管有事出去了,兩個武衛軍首領突然來找何總管,徑直闖到了後院。
含煙當時正在院中和幾個宮人們一齊澆花,她手裡拿着水壺,一時吓得怔在了那裡。
那些人見含煙和幾個宮人一群閹人,連正眼都沒瞧他們一眼,得知何總管不在,便徑直去了。
後來,含煙聽已被何總管調到太樂署來的小墩子和小蛾說,眼下,宮内旮旮旯旯但凡有幾分姿色的女子,不管是姬嫔夫人還是宮女伎人,大多都被分撥去服侍大大小小武衛首領去了。
被衆武衛将軍推舉為大丞相的許國公宇文化及更甚,竟然把蕭皇後和兩位貴妃據為己有…… 含煙從何峽那裡,斷斷續續得知了兵變的一些内幕:原來,衆武衛将軍們聞聽李淵攻入西京長安,中原和關内亂兵四起,無不日夜擔憂家鄉的父母妻兒……他們屢次請戰,盼着陛下能打回去,拯民于水火!然而,陛下卻俱不理會。
不僅不肯北上,竟還殺了幾位欲逃回北方的将軍…… 武衛将軍們的心全都寒了——做為一國之主,他自己縮在江南享受風花雪月,每天醉生夢死,卻置百姓和天下于不顧。
這樣的國主,民還有何望?國還有何望?如此之君,憑什麼還要護衛他? 陛下雖生猶死。
可是,一幫子軍人武将,俱是熱血男兒,豈能眼見國破家亡而無動于衷?于是他們開始四下串通——殺回老家去!家國倘有最後一線希望。
這樣,衆武将從三五聚議,到一呼百應。
大業十四年三月丙辰,内宮外廷的諸多武衛将軍一緻贊擁之下,終于導緻了這場兵變。
兵變以生後,不肯随應的右武衛将軍獨孤盛、行右翊衛大将軍宇文協被殺死。
齊王暕,趙王杲,燕王倓,内史侍郎虞世基,禦史大夫裴蘊,給事郎許善心皆被武衛軍殺死…… 含煙蓦然記起了蕭皇後幾天前曾對自己透露的四句禅谶: 枭蟒際會, 蛟鵬馭風。
舟覆水中, 水涸浒塘。
天哪! 原來,早在幾十年前,便有人禅谶出王朝興代的結果! 枭、蟒、蛟、鵬,不正象征着天下動蕩,群雄并起?而"舟"正暗示着周,周的天下,也正是覆于"水",即隋啊!浒、塘,不也正寓含着許國公宇文化及和唐國公李淵二人嗎? 原來,天下萬物都自有着它自己的定數麼? 那麼,自己與三郎的聚散定數又是什麼?還會有相聚的一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