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伏虎羅漢

關燈
柏谷屯樵樓隐隐傳來二更的鐘鼓。

     山寺掩映于一片暗夜之中,唯有寺外的馬澗河清悅的流水之聲。

     突然,一個黑影蹿上寺牆、"撲"地一下跳下。

     黑影正要起身離去時,不料,驟然便被什麼東西攔腰拌住!接着,便是一聲低沉而威厲的喝問:"哪裡去?" 黑影聽出來了,對方竟然是柏谷寺主、伏虎羅漢昙宗! "啊?是,是師,師叔……我,我是覺行……" "我知道是你!深更半夜,做什麼去?" "師,師叔……我,我……"覺行的聲音裡透出哭音來。

     "即入佛門,就要摒卻挂礙,一心事佛。

    若隻為活命或是挂念俗親,又何必一定要入寺為僧?記住:這是最後一次。

    設若再讓我遇見,必當寺規懲戒。

    " 覺行伏在地上,給暗夜中的昙宗叩了三個頭,爬起身來,身影如同醉了一般,搖搖晃晃地一路下山去了…… 伫于林下的昙宗久久地凝望着覺行遠去的背影,重重地歎了口氣。

     滿天繁星,林鳥夜啼。

     突然,他仿如一隻大鳥般,一路掠過葦獲茂密的河畔,最後來在一處亂石嶙峋的河邊,在一塊臨河的大石頭上停栖了下來,雙手合十,結跏趺坐,身影仿如山石一般紋絲不動。

     東方,大半邊下弦月躍上山岙林梢,山野河面一時灑滿了清明的月輝。

     禅宗少林弟子,平素修行除了持戒念佛之外,最首要的功課便是參禅趺坐和武醫兼修了。

    通過參禅打坐、靜默思悟,令意念與神佛天地融通彙合,此時方能得智慧頓生,萬物洞悉。

    否則,心性便無法清淨明澈,被塵嚣功利蒙蔽的心智慧根便無法通達光明和極樂,武和醫也無法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昙宗緩緩起身,伫立于大石之上,此時,明月清光流瀉于山野和河面,夜風送來草葉葦莖和野槐花醉人的馨香。

     風拂僧衣,月映碧水。

     何謂佛境?何謂極樂? 是時,是夜,是境。

     他站在那裡,開始調息,運氣,着力,發意…… 外運四肢,内調五髒,緩緩起勢,不疾不徐,飄逸灑脫,矯若遊龍,翩若驚鴻…… 這便是達摩祖師所創,少林寺嫡系師徒以心傳心的風雲如來神功。

     自得師父秘密傳授此功,每夜子時,内修外持,不懈習練,迄今已經整整十年有餘,從未有過一天的間斷。

     當初師父傳授此功時,曾告誡他和降龍羅漢慧玚二人:修習此功,必得先具備極高的内功外力,輔以長年參禅修持之慧根,加之佛徒慈悲之心懷,運以翻江倒海之法,發之雷電風雨之意,日日不斷,風雨無阻,除此之外,還要逢遇天、地、神、佛諸多因緣際會,爾後方可于某日某時某刻,驟然頓悟。

     一刻鐘,兩刻鐘,漸漸地,昙宗發覺——下面的河水似被夜風吹皺…… 風吹水旋,水花竄動,似是遊魚躍水…… 就着大半輪清明的上弦月,突然,隻見河面的水和四處的風,原來竟是随着他不停的出拳運掌之下,有節奏地旋轉流動…… 阿彌陀佛! 四周樹木枝葉拚命搖曳,河水突然發出很大的喧響來,水花漸漸翻滾卷揚…… 昙宗忽覺五内舒泰,六脈貫通,意念飛升,猶如神助,出拳發掌、騰挪躍跳,河水也随之風急浪高,轟鳴如雷…… 天昏地暗,驟雨狂風…… 不遠處的河心中流,有一方巨石,雖說此段河流平緩,天旱水淺之際水落石出,遠遠的倒也明白可見,此時舟船行駛,船工皆知繞道而行;然而,一旦逢遇河漲水深之時,石沒水中,航船往來,時有觸船之事發生,少林寺僧曾幾番接到求救。

     此時,昙宗氣沉丹田,運足神力,忽聽一聲巨響,火光迸處,水花沖天,河水驟然漫上昙宗腳下大石…… 河水漸落,雲破月出,大地複歸甯靜…… 就着月光,再向河中望去,隻見剛剛還屹立于河心的大巨石,此時竟然杳無蹤影…… 原來,這風雲如來神功,得逢天地神佛諸種機緣際會一朝得悟者,便如天王現身、金剛臨凡一般,無論護寺護法也好,降妖除魔也罷,猶如神力相助,其淩烈神武之勢,如電閃雷擊,一身可敵百千魔衆。

     萬沒料到:神功乍成,一念之中,竟然使得河心巨石碎裂崩移…… 風雨無阻、十年如一日修練禅武的昙宗,終于在這個集風雲、神佛、星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