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美人局歪厮纏實難領教
關燈
小
中
大
了正事,隻怕就要走了。
也罷,我也有個處法:聖上是兩軸畫,我先請出一軸來,待你題了,略吃幾杯酒,再題那一軸,豈不人情兩盡?”鐵中玉隻得應承。
仇太監就邀入後廳樓下,叫孩子擡過一張書案來,擺列下文房四寶,自上樓去,雙手捧出一軸畫來,放在案上,叫小太監展開與鐵中玉看。
鐵中玉一看,是古人畫的一幅磬口蠟梅圖,十分精工,紅裝玉裹,果是大内之物。
不敢怠慢,因磨墨舒毫,題了一首七言律詩在上面。
剛剛題完,外面報過士來拜。
仇太監連忙叫請進來。
不一時,過學士進來相見。
仇太監就說道:“過老先生,你來得恰好。
今日我學生奉皇爺聖旨,請鐵先生在此題畫。
。
我學生隻道題詩在畫上要半日工夫,因治一杯水酒。
屈留他坐坐。
不期鐵先生大才,拿起來就題完了。
不知題些什麼,煩過老先生念與學生聽,待我學生聽明白些也好回旨。
” 過學士道:“這個當得。
”因走近書案前,細細念與他聽道:恹恹低斂淡黃衫,緊抱孤芳未許探。
香口倦開剛半掩,芳心欲吐葩猶含。
一枝瘦去容儀病,幾瓣攢來影帶慚。
不是畏寒疑不放,要留春色占江南。
過學士念完,先自稱贊不已道:“題得妙,題得妙!字字是蠟梅,字字是磬口,真足令翰苑生輝!”仇太監聽了,也甚歡喜道:“過老先生稱贊,自然是妙的了。
”因叫人将畫收起,擺上酒來。
鐵中玉道:“既是聖上還有一軸,何不請出來,一發題完了,再領盛情,便心安了,潤潤筆看。
”因邀入席。
原來翰林規矩,要分先後品級定坐席,過學士第一席,鐵中玉第二席,仇太監第三席相陪。
飲過數巡,仇太監便開口道:“今日皇爺雖是一向知道鐵先生義俠之人,不知才學如何,故要诏題此畫。
也因我學生有一美事,要與鐵先生成就,故讨了此差來,求鐵先生見允。
今日實是天緣,剛剛湊着。
”過學士假作不知道:“且請問老公公,有何事要成就鐵兄?”仇太監道:“鼓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
我學生既要成就這段良緣,隻得從實說了。
我學生有個侄兒女,生得人物也要算做十全,更兼德性賢淑,今年正是十八歲了,一時揀擇一個好對兒不出。
今聞知鐵先生青年高發,尚未曾畢婚,實實有個仰攀之意。
前日朝回,撞見尊翁都憲公,道達此意,已蒙見允。
昨日奏知皇爺,要求皇爺一道旨意,做個媒兒,皇爺因命我拿這兩軸的梅花畫來與鐵先生題,皇爺曾說梅與媒同音,就以題梅做了媒人吧,不必另降旨意,他文人自然知道。
今畫已題了,不知鐵先生知道麼?” 鐵中玉聽了,已知道他的來意,轉不着急,但說道:“蒙老公公厚情,本不當辭,隻恨書生命薄,前已奠雁于水尚書之庭矣,豈能複居甥舍?”仇太監笑道:“這些事,鐵先生不要瞞我,我都訪得明明白白在這裡了。
前日你明做的打戲,不過為水家女兒不肯嫁與大夬侯,央你裝個幌子,怎麼就認真哄起我學生來?”鐵中玉道:“老公公此說,可謂奇談。
别事猶可假得的,這婚姻之事,乃人倫之首,名教攸關,怎說裝個幌子? 難道大禮既行,已交合卺,男又别娶,女又嫁人?”仇太監道:“既不打算别娶别嫁,為何父母在堂,不迎娶回來,轉去就親?既已卺,為何不同眠同卧,卻又分居而住?”鐵中玉道:“不迎歸者,為水嶽無子,不過暫慰其父女離别之懷耳。
至所謂同眠不同眠,此乃閨閣私情,老公公何由而知?老公公身依日月,目擊綱常,切不可信此無稽之言。
” 仇太監道:“這些話是真是假,我學生也多不管,隻是我已奏知皇爺,我這侄女定要嫁與鐵先生的。
鐵先生卻推托不得!”鐵中玉道:“不是推脫,隻是從古到今,沒有在朝禮義之臣,娶了一妻,又再娶一妻之理。
”仇太監道:“我學生隻嫁一妻與鐵先生,誰叫鐵先生又娶一妻?”鐵中玉道:“我學生隻因已先娶一妻在前,故辭後者。
若止老公公之一妻,又何辭焉。
”仇太監道:“鐵先生,娶妻的前後,不是這樣論,娶到家的,方才算得前;若是外面的閑花野草,雖在前,倒要算做後了。
”鐵中玉道:“若是閑花野草,莫說論不得前後,數也不足算。
至于卿貳之家,遵父母之命,從媒妁之言,鐘鼓琴瑟,以結絲蘿,豈閑花野草之比?老公公失言矣。
”仇太監道:“父母之命,既然要遵,難道皇爺之命,倒不要遵?莫非你家父母大似皇爺?” 鐵中玉見仇太監說話苦纏,因說道:“這婚姻大禮,關乎國體,也不是我學生與老公公私自争論的。
縱不敢亵奏朝廷,亦當請幾位禮臣公議,看誰是誰非?”仇太監道:“這婚姻既要争前後,哪得工夫又去尋人理論?若要請禮臣,現前的過老先生,一位學士大人在此,難道不是個詩禮之臣?就近問一
也罷,我也有個處法:聖上是兩軸畫,我先請出一軸來,待你題了,略吃幾杯酒,再題那一軸,豈不人情兩盡?”鐵中玉隻得應承。
仇太監就邀入後廳樓下,叫孩子擡過一張書案來,擺列下文房四寶,自上樓去,雙手捧出一軸畫來,放在案上,叫小太監展開與鐵中玉看。
鐵中玉一看,是古人畫的一幅磬口蠟梅圖,十分精工,紅裝玉裹,果是大内之物。
不敢怠慢,因磨墨舒毫,題了一首七言律詩在上面。
剛剛題完,外面報過士來拜。
仇太監連忙叫請進來。
不一時,過學士進來相見。
仇太監就說道:“過老先生,你來得恰好。
今日我學生奉皇爺聖旨,請鐵先生在此題畫。
。
我學生隻道題詩在畫上要半日工夫,因治一杯水酒。
屈留他坐坐。
不期鐵先生大才,拿起來就題完了。
不知題些什麼,煩過老先生念與學生聽,待我學生聽明白些也好回旨。
” 過學士道:“這個當得。
”因走近書案前,細細念與他聽道:恹恹低斂淡黃衫,緊抱孤芳未許探。
香口倦開剛半掩,芳心欲吐葩猶含。
一枝瘦去容儀病,幾瓣攢來影帶慚。
不是畏寒疑不放,要留春色占江南。
過學士念完,先自稱贊不已道:“題得妙,題得妙!字字是蠟梅,字字是磬口,真足令翰苑生輝!”仇太監聽了,也甚歡喜道:“過老先生稱贊,自然是妙的了。
”因叫人将畫收起,擺上酒來。
鐵中玉道:“既是聖上還有一軸,何不請出來,一發題完了,再領盛情,便心安了,潤潤筆看。
”因邀入席。
原來翰林規矩,要分先後品級定坐席,過學士第一席,鐵中玉第二席,仇太監第三席相陪。
飲過數巡,仇太監便開口道:“今日皇爺雖是一向知道鐵先生義俠之人,不知才學如何,故要诏題此畫。
也因我學生有一美事,要與鐵先生成就,故讨了此差來,求鐵先生見允。
今日實是天緣,剛剛湊着。
”過學士假作不知道:“且請問老公公,有何事要成就鐵兄?”仇太監道:“鼓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
我學生既要成就這段良緣,隻得從實說了。
我學生有個侄兒女,生得人物也要算做十全,更兼德性賢淑,今年正是十八歲了,一時揀擇一個好對兒不出。
今聞知鐵先生青年高發,尚未曾畢婚,實實有個仰攀之意。
前日朝回,撞見尊翁都憲公,道達此意,已蒙見允。
昨日奏知皇爺,要求皇爺一道旨意,做個媒兒,皇爺因命我拿這兩軸的梅花畫來與鐵先生題,皇爺曾說梅與媒同音,就以題梅做了媒人吧,不必另降旨意,他文人自然知道。
今畫已題了,不知鐵先生知道麼?” 鐵中玉聽了,已知道他的來意,轉不着急,但說道:“蒙老公公厚情,本不當辭,隻恨書生命薄,前已奠雁于水尚書之庭矣,豈能複居甥舍?”仇太監笑道:“這些事,鐵先生不要瞞我,我都訪得明明白白在這裡了。
前日你明做的打戲,不過為水家女兒不肯嫁與大夬侯,央你裝個幌子,怎麼就認真哄起我學生來?”鐵中玉道:“老公公此說,可謂奇談。
别事猶可假得的,這婚姻之事,乃人倫之首,名教攸關,怎說裝個幌子? 難道大禮既行,已交合卺,男又别娶,女又嫁人?”仇太監道:“既不打算别娶别嫁,為何父母在堂,不迎娶回來,轉去就親?既已卺,為何不同眠同卧,卻又分居而住?”鐵中玉道:“不迎歸者,為水嶽無子,不過暫慰其父女離别之懷耳。
至所謂同眠不同眠,此乃閨閣私情,老公公何由而知?老公公身依日月,目擊綱常,切不可信此無稽之言。
” 仇太監道:“這些話是真是假,我學生也多不管,隻是我已奏知皇爺,我這侄女定要嫁與鐵先生的。
鐵先生卻推托不得!”鐵中玉道:“不是推脫,隻是從古到今,沒有在朝禮義之臣,娶了一妻,又再娶一妻之理。
”仇太監道:“我學生隻嫁一妻與鐵先生,誰叫鐵先生又娶一妻?”鐵中玉道:“我學生隻因已先娶一妻在前,故辭後者。
若止老公公之一妻,又何辭焉。
”仇太監道:“鐵先生,娶妻的前後,不是這樣論,娶到家的,方才算得前;若是外面的閑花野草,雖在前,倒要算做後了。
”鐵中玉道:“若是閑花野草,莫說論不得前後,數也不足算。
至于卿貳之家,遵父母之命,從媒妁之言,鐘鼓琴瑟,以結絲蘿,豈閑花野草之比?老公公失言矣。
”仇太監道:“父母之命,既然要遵,難道皇爺之命,倒不要遵?莫非你家父母大似皇爺?” 鐵中玉見仇太監說話苦纏,因說道:“這婚姻大禮,關乎國體,也不是我學生與老公公私自争論的。
縱不敢亵奏朝廷,亦當請幾位禮臣公議,看誰是誰非?”仇太監道:“這婚姻既要争前後,哪得工夫又去尋人理論?若要請禮臣,現前的過老先生,一位學士大人在此,難道不是個詩禮之臣?就近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