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冷面孔翻得轉一席成仇

關燈
隻得回家報知冰心小姐與水運。

    冰心小姐聽說不來,反歡喜道:“此人情有為情,義有為義,俠有為俠,怎認得這等分明,真可敬也!” 惟水運所謀不遂,不勝悶悶,隻得又走來見過公子商量道:“這姓鐵的一個少年人,明明為貪色,卻真真假假,百般哄誘他不動。

    口雖說去,卻又不去,隻怕他暗暗的還有圖謀。

    公子不可不防。

    ”過公子道:“我看此人如鬼如蜮,我一個直人,哪裡防得他許多?我在曆城縣,也要算做一個豪傑,他明知我要娶你侄女兒,怎偏偏要走到我縣中來,與你侄女兒歪纏,豈不是明明與我作對頭?你誘他落套,他又偏偏不落套;你哄他上當,他又偏偏不上當。

    我哪裡有許多工夫去防範他?莫或明日去拜他,隻說是慕他豪傑之名,他沒個不回拜之哩。

    等他回拜之時,拚設一席酒請他,再邀了張公子、李公子、王公子一班貴人同飲。

    飲到半酣,将他灌醉,尋些事故,與他争鬧起來,再伏下幾個有氣力的閑漢,大家一齊上去,打他一個半死,出出氣,然後告到馮按院處,就是老馮曉得他是堂官之子,要護他,卻也難為我們不得。

    弄到臨時,做好做歹,放了他去,使他正眼也不敢視我曆城縣的人物,豈不快哉!”水運聽了,歡喜的打跌道:“此計痛快之極,隻要公子做得出。

    ”過公子道:“我怎的做不出!他老子是都堂,我父親是将拜相的學士,哪些兒不如他!”水運道:“既然公子主意定了,何不今日就去拜他,恐他明日正不知要去了。

    ” 過公子因叫人寫了一個“眷小弟”的大紅全柬,坐了一乘大轎,跟着幾個家人,竟擡到下處來拜鐵公子。

    鐵公子見了名貼,知是過公子的,因鄙其為人,忙躲開,叫小丹隻回說不在。

     過公子下了轎,竟走進寓内,對小丹說了許多殷勤思慕之言,方才上轎而去。

    鐵公子暗想道:“我是他的對頭,他來拜我做什麼?莫非見屢屢算計我不倒,又要設法來害我?”又暗笑道:“你思量要害我,隻怕還甚難。

    但我事已完了,明日要回去,哪有閑工夫與他遊戲?隻是不見他便了。

    ”又想道:“他雖為人不端,卻也是學士之子,既招招搖搖來拜一場,我若不去回拜,隻道我傲物無禮了。

    我想他是個酒色公子,定然起得遲,我明日趁早投一貼子就行,拜猶不拜,使他無說,豈不禮智兩全?” 算計定了,到了次日,日未出就起來,叫小丹收拾行李,打點起身,自卻轉央店上一個下厮,拿了帖子,來回拜過公子。

     不期過公子已伏下人在下處打聽,一見鐵公子來拜,早飛報與過公子。

    剛等鐵公子到門,過公子早衣冠齊楚,笑嘻嘻的迎将出來道:“小弟昨日晉谒,不過聊表仰幕之誠,怎敢又勞兄台賜顧?”因連連打恭,邀請進去。

    鐵公子原打算一到門,投了名帖便走,忽見過公子直出門迎接,十分殷勤,一團和氣,便放不下冷臉來,隻得投了名帖,兩相揖讓,到了廳上,鐵公子就要施禮。

    過公子止住道:“此間不便請教。

    ”遂将鐵公子直邀到後廳,方才施禮序坐,一面獻上茶來。

    過公子因說道:“久聞兄台英雄之名,急思一會,前蒙辱臨敝邑時,即謀晉谒,而又匆匆發駕,抱恨至今。

    今幸隆臨,又承垂顧,誠為快事。

     敢攀作平原十日之飲,以慰饑渴之懷。

    ” 茶罷,鐵公子就立起身來道:“承長兄厚愛,本當領教,隻是歸心似箭。

    今日立刻就要行了,把臂之歡,留待異日可也。

    ” 說着往外就走。

    過公子攔住道:“相逢不飲,真令風月笑人,任是行急,也要屈留三日。

    ”鐵公子道:“小弟實實要行,不是故辭,乞兄長相諒。

    ”說罷,又往外走。

    過公子一手扯住道:“小弟雖不才,也忝為宦家子弟,兄台不要看得十分輕了,若果然看輕,就不該來賜顧,既蒙賜顧,便要算做賓主。

    小弟苦苦相留,不過欲少盡賓主之誼耳,非有所求也。

    不識兄台何見拒之甚也。

    ”鐵公子道:“蒙長兄殷殷雅愛,小弟亦不忍言去,但已束裝,行色匆匆,勢不容緩耳。

    ”過公子道:“既是兄台不以朋友為情,決意要行,小弟強留,也自覺惶愧,但隻是清晨枵腹而來,又令枵腹而去,弟心實有不安。

    今亦不敢久留,隻求略停片時,少勸一餐,而即聽驅車就道,亦不為遲,庶幾人情兩盡,難道兄台還不肯俯從?”鐵公子本不欲留,因見過公子深情厚意,懇懇款留,隻得坐下道:“才進拜,怎便好相擾?”過公子道:“知己相逢,當忘你我。

    兄台快士,何故作此套言?” 正說不了,隻見水運忽走了進來,看見鐵公子,忙施過禮,滿面堆笑道:“昨日舍侄女感鐵先生遠來高誼,特托我學生具柬奉屈,略表微枕,不識鐵公子何故見外,苦苦辭了。

    今幸有緣,又得相陪。

    ”鐵公子道:“我學生來殊、草草,去複匆匆,于禮原無酬酢,故敬托使者辭謝。

    即今日之來,亦不過願一識荊也,而蒙過兄即諄諄款留。

    欲留恐非禮,欲去又恐非情,正在此躊躇,幸老丈有以教之。

    ”水運道:“古之好朋友,傾蓋如故。

    鐵先生與過舍親,難道就不如古人,乃必拘拘于世俗? 如此甚非宜也。

    ”水運說完,過公子大笑道:“還是老丈人說得痛快!” 鐵公子見二人互相款留,竟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