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含冤莫白

關燈
看呀,你和官府作對,丐幫又要拿你,在臨安你躲也躲不過的。

    快說,你要上哪兒呢?” 檀羽沖道:“你當真有辦法嗎?” 鐘靈秀道:“你随我來!”她已經開始走在前頭了,檀羽沖隻好跟着她走。

     她帶着檀羽沖抄小路走出郊區,沿着栖霞嶺的山邊往北走,不久就看見另一座山。

     “譚大哥,你看這座山像不像一隻鳳凰?” 這座山北接萬松嶺,東靠南屏山,兩邊的山麓左達西子湖邊,右達錢塘江岸,檀羽沖舉頭四望,說道:“真是很象一頭飛在江湖之間的鳳凰。

    ” 鐘靈秀道:“這座山就叫做鳳凰山,你看山上隐現的亭台樓閣麼?”檀羽沖随口問道:“是哪家富貴人家?” 鐘靈秀道:“這是皇宮呢!皇帝老子就住在那裡的。

    ” 檀羽沖吃一驚道:“是皇宮?” 鐘靈秀笑道:“你别害怕,皇宮的守衛都在山上,在山下往來的都是附近的漁民,他們不會走上山去,山上的守衛也不會特地下來盤問他們的。

    ” 檀羽沖恍然大悟,笑道:“小妹,想不到你也懂得兵法。

    ” 鐘靈秀噗嗤笑道:“你可真是說得奇怪了,我懂得什麼兵法?” 檀羽沖道:“兵法有雲,實者虛之,虛者實之,湯思退絕想不到我敢于從天子腳下走出臨安,所以他也不會在這裡設立哨崗了。

    ” 鐘靈秀笑道:“天子腳下還要什麼地方官府立哨崗?不過,你也别我亂戴高帽,我根本沒有想到你說的這—層,我隻是因為從這裡可以跑往錢塘江,錢塘江上有我的一條小船。

    大哥你不知道,我爹本來是、是個船夫,他死了,爺爺睹物傷心,才要我跟他上岸,改行賣唱的。

    ” 檀羽沖道:“去錢塘江作甚?”鐘靈秀道:“爺爺說,你若無法可想,那就唯有去求王宇庭了。

    王宇庭你知道嗎?”檀羽沖喜道:“知道,原來你爺爺也是這樣想。

    那就去吧。

    ” 再走一程;已經可以看到矗立錢塘江口的白塔了。

     白塔的北邊,還有一座寶塔和他遙遙相對,那就是著名的六合塔了。

     檀羽沖道:“六和塔我知道,我念過一首六和塔的詩,江分吳越綠漫漫,閑向浮屠絕頂看。

    目覽錢塘殊覺小,身遊玉宇不知寒。

    這座白塔大概沒六和塔那麼高吧?” 鐘靈秀道:“這雖然沒六和塔那麼出名,但聽說它是在三百年前建造的,比六和塔更古老。

    白塔也有一首詩,是今人寫的。

    或者沒有你念的那首題六和塔詩出名,但在臨安,卻也差不多是家喻戶曉的。

    我在西湖賣唱,有一次就因為唱這首詩倒了黴。

    ” 檀羽沖道:“哦,唱一首流行民間的詩也會倒黴,那我倒想聽聽這首詩是怎樣寫的了。

    ” 鐘靈秀念道:“白搭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驿甚分明,如何隻說臨安路,不說中原有幾程?” “地經”是一種标明有裡程的地圖,白塔橋邊常有各地船隻來往,商人在那裡出售的“地經”,把從各地前往臨安的“長亭”“短驿”都描繪得很詳細,可是廣大的中原卻沒有畫進去。

    “如何隻說臨安路,不說中原有幾程?”實是含有對南宋甘心偏安局面的憤懑和諷刺的。

     鐘靈秀道:“那次我自作主張唱了這首詩,有個官兒罵我,有多少新詩新詞你不唱,偏偏唱這首諷刺朝廷的詩,若不是看你年紀小,非把你送官究辦不可。

    結果我一文錢得不到,平白給他罵了一頓。

    ” 檀羽沖默然無語,心裡想道:“金國侵占了中原一大片土地,也難怪宋國百姓憤慨,連帶對他們那個不惜屈辱求和的皇帝也不滿了。

    ”想起自己一半是金人,一半是宋人,心情殊為郁郁。

     鐘靈秀道:“譚大哥,你想什麼?” 檀羽沖道:“小妹子,你對我這樣好,我卻騙了你。

    我實是姓檀,不是姓譚。

    我說我是漢人,那也隻有一半是真的。

    我的娘親是宋國人,我的爹爹卻是金人。

    ” 鐘靈秀道:“姓譚姓檀那有什麼關系?隻要你是好人就行了,金國也有好人。

    你是來幫我們的,不是來和我們打仗的。

    縱然你的娘親也是金人,我一樣會對你好。

    ”檀羽沖道:“小妹子,你倒很明白事理。

    ”忽呼得潮聲大作,不知不覺,他們已經來到江邊了。

     鐘靈秀笑道:“我駕舟的本領,其實比我唱曲的本領要好得多。

    錢塘江的浪潮雖然厲害,但現在還是早潮,早潮最弱,你大可放心,請上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