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浮萍驟散
關燈
小
中
大
浮萍聚散本無端”,檀羽沖的心裡不覺也是興起一片無可奈何的感覺,怅怅惘惘,獨自上山。
赫連清波引起他的感觸還不隻此。
在他和赫連清波之間,是還有一條“紐帶”連系着的,這條“紐帶”用現代的語言來說,亦即是“人際關系”。
他不禁心裡想道:“這個世界也真是太細小了,想不到我母親的恩人,也是她母親的好友。
” 他對完顔鑒無好感,甚至可以說是有仇,因為她的母親是被完顔鑒的手下射殺的。
但完顔鑒的妻子卻曾救過他們母子的性命,而且若沒有她的收留,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頭,他們母子也的确是難以找到容身之地。
但這個恩人,也帶起了他的妹妹。
當時還未滿三歲的妹妹。
當然他知道完顔鑒夫人帶走他的妹妹。
是出于一番好意,但這個妹妹,他總是要找回來才行。
他也知道師父的心事,師父雖然業已隐居深山,不問世事,決意要練成絕世武功。
他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都己寄托在他的身上了,但他知道,他的師父還有一個抛不開的人,那人就是他的舊日情人,亦即是完顔鑒的夫人。
完顔夫人是在七年前離開丈夫,耶律玄元不知她的下落,也沒打聽過她的消息。
他的心事隻有徒弟知道。
為了找尋自己的妹妹,為了師父的相念,他都應該設法去打聽完顔夫人的消息。
“不知完顔夫人是否已經回到燕京老家,可惜我剛才忘記了向清波打聽她的母親舊家的住址。
她的母親和完顔夫人本是鄰居的。
” 他回到了七年前的舊家,所有的親人都已長埋黃土,他孑然一身,不禁怆然淚下。
但不幸中之萬幸的是。
他的父母和爺爺、外公(張炎)等人的埋葬地點是在兩面懸崖夾峙下的一個幽谷,是外人很難發現的隐秘之所,倒沒有受到破壞。
四個親人,三座墳墓。
為了怕别人發現,三座墳墓都沒敢立下墓碑,也不像一般墳墓的形式,隻是三堆“土饅頭”。
如今土堆上已是野草叢生了。
左邊那一堆黃土埋的是他的“外公”張炎,中間那堆的是他的爺爺檀公直,右邊那堆黃土則是他的父母合葬。
但除了他之外,又有誰能知道,這三坯黃土之下,埋葬的竟是金國的貝勒、貝子、大宋的義士和抗金名将嶽飛的外孫女兒?天色忽地轉為陰沉,落下小雨。
苦雨凄風,天公也似為他悲泣。
檀羽沖撮土為香,在爺爺墳前禀告:“爺爺,我已經殺了哈必圖,替你報了仇了!” 但真的報了仇麼,一陣冷風吹來,他從激動中恢複了清醒,他知道爺爺真正的仇人其實是金國的皇帝,哈必圖不過是奉命行事的奴才頭目而已。
他的武功再好,這個仇隻怕也是難以報。
爺爺也未必希望他真的去殺了金國的皇帝替自己報仇。
他心頭苦笑,轉過身在父母墳前跪下,說道:“爸爸、媽媽,我回來了。
媽媽,我沒有辜負的你的斯望;我已經跟師父學好武功回來了。
你的教導,我絕不敢忘記。
”他迎着苦雨凄風,走到“外公”墳前跪下,他已經知道這個“外公”并不是他的親外公,但這個外公對他母子恩重如山,而且也是最疼他的。
他懷着悲痛與歉疚的心情,跪在張炎墳前說道:“公公,你對我們母子的大恩大德我是永難報答的了。
你暫且在這裡安歇吧。
你的心願我将來必定為你做到的。
”張炎的心願是什麼,就是希望在他死後,屍骸能夠重歸故舊,安葬在他故主張憲的墳墓旁邊。
他的這個心願,是在他的生前,告訴檀羽沖的母親的,檀羽沖的母親在她臨死之前,也還沒有忘記她這個義父的心願當作遺囑吩咐自己的兒子。
張炎的故主張憲就是檀羽沖真正的外公。
而檀羽沖亦已知道了母親的外公(亦即是他的外曾祖父)乃是宋朝的抗金名将嶽飛。
他的外公張憲不但是嶽飛的女婿,也是嶽飛手下的第一員猛将。
外公和曾祖父他都沒有見過,他的母親也沒有見過。
但他的母親生前卻渴望能夠回去祭掃他們的墳墓的。
而檀羽沖對這兩個未見過面的早已死了多年的尊長,也懷着極其敬慕的心情的。
媽媽留給他的傳家之寶還藏在他的身上,那是一個錦盒,錦盒裡藏的是一張色澤已變得暗黃的紙條。
但在這張殘破的紙張上卻有嶽飛親筆寫的一首詞,這張嶽飛的筆迹是張炎舍了性命保存下來,在臨死之前交給他的媽媽,他的媽媽又在臨死之前交給他的。
這首滿江紅詞,他早已熟記心中,用不着打開錦盒,拿出來看了。
他站在風雨之中,手指觸摸錦盒,胸中盡是激情,放聲吟道:“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遙望南天,依稀可以想見他的外曾祖父當年策馬橫刀,高呼“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的豪情;檀羽沖不禁悠然神往。
他從師父口中知道,害死嶽飛的那個大奸臣秦桧亦早已死,如今嶽飛的冤雖然還未得到皇帝正式下诏昭雪,但嶽飛的墳墓則已是得到皇帝的默許在西湖旁邊建起來了。
即使沒有母親的遺囑,他也是多麼的想到這位抗金名将的墓前,一緻心中的悼念啊! 不知不覺之間,已是雨收雲散,但他的心情還是像風雨如晦之際的一樣凄迷。
是南赴臨安,還是北上中都。
他望向遠方,在想道自己要走那一條路。
忽地看見山下塵頭大起,有一隊金兵押着一群“壯丁”經過,說是“壯丁”,有許多其實已是餓得面黃肌瘦的病夫了。
兵士正在鞭打那些走不動的“壯丁”,強逼他們跟上隊伍。
站在高山上的檀羽沖當然看不見“壯丁”的病容,鞭打的動作也看不見。
但他卻聽得見他們哀号的聲音。
有那麼多人希望過太平的日子,那就總有辦法可以阻止戰争吧?他想。
也唯有阻止戰争,才能夠救那些人的苦難。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終于他下了決心,走下山去,走向北方。
太陽重新從烏雲裡爬出來,烏雲漸漸消散,他心底的陰霾也漸漸消散了。
眼底是“秋光”,心底卻是“春光”,是明媚的春光。
赫連清波也正是在北上金京的途中。
和檀羽沖一樣,此際她也正是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不同的是,檀羽沖尚未知道她的來曆,而她則已是知道檀羽沖來曆了。
“看來這個姓檀的少年,多半就是檀公直的孫兒了。
”因為檀公直和耶律玄元有深厚的交情,這是她早已知道的事。
檀羽沖姓“檀”,又是耶律玄元的徒弟,自是用不着檀羽沖自己說出來,她也猜得到他是誰了。
她走的是一條山路,山色清幽,但她的心情卻是煩亂之極。
她的煩惱正是由于業已知道檀羽沖的身份所緻。
檀羽沖既是檀公直的孫兒,又是耶律玄元的徒弟。
“這兩人乃是當今皇上最顧忌的人,檀公直聽說已經死了,但死訊還沒證實。
耶律玄元這幾年來銷聲匿迹,也不知躲到哪兒。
想不到我卻會在歸雲莊裡碰上他的徒弟。
我本來隻想懲戒歸元龍的,想不到又殺出一個哈必圖。
我不想對哈心圖說明我的來曆,陽錯陽差,這姓檀的小子竟然變成了我的救命恩人。
” 這件事情,我可以瞞住皇上,但若是父王問起,我可怎能隐瞞呢?父王可正是要我打聽耶律玄元的下落啊!他雖然不是我的生身之父,但卻是将我當作親生女兒一樣撫養的。
“浮萍聚散本無端”不知不覺。
她又想起檀羽沖和她說過的這句詩了。
她唯有苦笑,除了苦笑,她還能怎樣呢?兩片随着水漂流的浮萍,偶然碰在一起,再次相聚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
“我也甯願不再碰上他了。
但他卻哪裡知道,我可并不是随水漂流的浮萍,我隻是操縱在别人手裡的風筝。
不管飛得多高,飛得多遠,除非風穩的線斷了,否則我總是要回到别人的手中。
” 前面有座山崗,山路是繞着山崗而過的,山崗上有一個人,這個人好像被她的坐騎的鐵蹄踏地聲音驚動,回過頭來,望了一望。
赫連清波本來是不在意的,但當她騎馬跑上這座山崗的時候,那個人忽然不見了。
赫連清波本來是不把這個人放在心上的,但忽然不見了他,卻是不能不有點奇怪。
要知她雖然不是縱馬急馳,但無論如何,馬總是比人跑的快的。
她立馬山崗,向前路看去,也是不見那人蹤迹。
“奇怪,這個人為什麼要躲我呢?”她忍不住好奇之心,噼啪的響了一下馬鞭,喝道:“什麼人鬼鬼祟祟的躲在這裡?給我滾出來!” 沒人回答,也沒人出來。
原來這個人不别人,正是那曾經當過完顔鑒的衛士,後來卻變成了歸元龍門下食客的那個侯昆。
赫連清波正在盤算用什麼方法逼他自動出來,忽然看見有二個人騎馬上山來,還未看清楚,便聽得一個似曾相識的聲音說道:“不錯,正是這個妖女!” 赫連清波定睛一看,說話這個人原來是歸元龍的大弟子班定山。
走在班定山前頭的是一個紅衣番僧。
聽他們的語氣,紅在番僧是應班定山之請,前來追蹤她的。
赫連清波不理會那個番
赫連清波引起他的感觸還不隻此。
在他和赫連清波之間,是還有一條“紐帶”連系着的,這條“紐帶”用現代的語言來說,亦即是“人際關系”。
他不禁心裡想道:“這個世界也真是太細小了,想不到我母親的恩人,也是她母親的好友。
” 他對完顔鑒無好感,甚至可以說是有仇,因為她的母親是被完顔鑒的手下射殺的。
但完顔鑒的妻子卻曾救過他們母子的性命,而且若沒有她的收留,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頭,他們母子也的确是難以找到容身之地。
但這個恩人,也帶起了他的妹妹。
當時還未滿三歲的妹妹。
當然他知道完顔鑒夫人帶走他的妹妹。
是出于一番好意,但這個妹妹,他總是要找回來才行。
他也知道師父的心事,師父雖然業已隐居深山,不問世事,決意要練成絕世武功。
他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都己寄托在他的身上了,但他知道,他的師父還有一個抛不開的人,那人就是他的舊日情人,亦即是完顔鑒的夫人。
完顔夫人是在七年前離開丈夫,耶律玄元不知她的下落,也沒打聽過她的消息。
他的心事隻有徒弟知道。
為了找尋自己的妹妹,為了師父的相念,他都應該設法去打聽完顔夫人的消息。
“不知完顔夫人是否已經回到燕京老家,可惜我剛才忘記了向清波打聽她的母親舊家的住址。
她的母親和完顔夫人本是鄰居的。
” 他回到了七年前的舊家,所有的親人都已長埋黃土,他孑然一身,不禁怆然淚下。
但不幸中之萬幸的是。
他的父母和爺爺、外公(張炎)等人的埋葬地點是在兩面懸崖夾峙下的一個幽谷,是外人很難發現的隐秘之所,倒沒有受到破壞。
四個親人,三座墳墓。
為了怕别人發現,三座墳墓都沒敢立下墓碑,也不像一般墳墓的形式,隻是三堆“土饅頭”。
如今土堆上已是野草叢生了。
左邊那一堆黃土埋的是他的“外公”張炎,中間那堆的是他的爺爺檀公直,右邊那堆黃土則是他的父母合葬。
但除了他之外,又有誰能知道,這三坯黃土之下,埋葬的竟是金國的貝勒、貝子、大宋的義士和抗金名将嶽飛的外孫女兒?天色忽地轉為陰沉,落下小雨。
苦雨凄風,天公也似為他悲泣。
檀羽沖撮土為香,在爺爺墳前禀告:“爺爺,我已經殺了哈必圖,替你報了仇了!” 但真的報了仇麼,一陣冷風吹來,他從激動中恢複了清醒,他知道爺爺真正的仇人其實是金國的皇帝,哈必圖不過是奉命行事的奴才頭目而已。
他的武功再好,這個仇隻怕也是難以報。
爺爺也未必希望他真的去殺了金國的皇帝替自己報仇。
他心頭苦笑,轉過身在父母墳前跪下,說道:“爸爸、媽媽,我回來了。
媽媽,我沒有辜負的你的斯望;我已經跟師父學好武功回來了。
你的教導,我絕不敢忘記。
”他迎着苦雨凄風,走到“外公”墳前跪下,他已經知道這個“外公”并不是他的親外公,但這個外公對他母子恩重如山,而且也是最疼他的。
他懷着悲痛與歉疚的心情,跪在張炎墳前說道:“公公,你對我們母子的大恩大德我是永難報答的了。
你暫且在這裡安歇吧。
你的心願我将來必定為你做到的。
”張炎的心願是什麼,就是希望在他死後,屍骸能夠重歸故舊,安葬在他故主張憲的墳墓旁邊。
他的這個心願,是在他的生前,告訴檀羽沖的母親的,檀羽沖的母親在她臨死之前,也還沒有忘記她這個義父的心願當作遺囑吩咐自己的兒子。
張炎的故主張憲就是檀羽沖真正的外公。
而檀羽沖亦已知道了母親的外公(亦即是他的外曾祖父)乃是宋朝的抗金名将嶽飛。
他的外公張憲不但是嶽飛的女婿,也是嶽飛手下的第一員猛将。
外公和曾祖父他都沒有見過,他的母親也沒有見過。
但他的母親生前卻渴望能夠回去祭掃他們的墳墓的。
而檀羽沖對這兩個未見過面的早已死了多年的尊長,也懷着極其敬慕的心情的。
媽媽留給他的傳家之寶還藏在他的身上,那是一個錦盒,錦盒裡藏的是一張色澤已變得暗黃的紙條。
但在這張殘破的紙張上卻有嶽飛親筆寫的一首詞,這張嶽飛的筆迹是張炎舍了性命保存下來,在臨死之前交給他的媽媽,他的媽媽又在臨死之前交給他的。
這首滿江紅詞,他早已熟記心中,用不着打開錦盒,拿出來看了。
他站在風雨之中,手指觸摸錦盒,胸中盡是激情,放聲吟道:“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遙望南天,依稀可以想見他的外曾祖父當年策馬橫刀,高呼“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的豪情;檀羽沖不禁悠然神往。
他從師父口中知道,害死嶽飛的那個大奸臣秦桧亦早已死,如今嶽飛的冤雖然還未得到皇帝正式下诏昭雪,但嶽飛的墳墓則已是得到皇帝的默許在西湖旁邊建起來了。
即使沒有母親的遺囑,他也是多麼的想到這位抗金名将的墓前,一緻心中的悼念啊! 不知不覺之間,已是雨收雲散,但他的心情還是像風雨如晦之際的一樣凄迷。
是南赴臨安,還是北上中都。
他望向遠方,在想道自己要走那一條路。
忽地看見山下塵頭大起,有一隊金兵押着一群“壯丁”經過,說是“壯丁”,有許多其實已是餓得面黃肌瘦的病夫了。
兵士正在鞭打那些走不動的“壯丁”,強逼他們跟上隊伍。
站在高山上的檀羽沖當然看不見“壯丁”的病容,鞭打的動作也看不見。
但他卻聽得見他們哀号的聲音。
有那麼多人希望過太平的日子,那就總有辦法可以阻止戰争吧?他想。
也唯有阻止戰争,才能夠救那些人的苦難。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終于他下了決心,走下山去,走向北方。
太陽重新從烏雲裡爬出來,烏雲漸漸消散,他心底的陰霾也漸漸消散了。
眼底是“秋光”,心底卻是“春光”,是明媚的春光。
赫連清波也正是在北上金京的途中。
和檀羽沖一樣,此際她也正是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不同的是,檀羽沖尚未知道她的來曆,而她則已是知道檀羽沖來曆了。
“看來這個姓檀的少年,多半就是檀公直的孫兒了。
”因為檀公直和耶律玄元有深厚的交情,這是她早已知道的事。
檀羽沖姓“檀”,又是耶律玄元的徒弟,自是用不着檀羽沖自己說出來,她也猜得到他是誰了。
她走的是一條山路,山色清幽,但她的心情卻是煩亂之極。
她的煩惱正是由于業已知道檀羽沖的身份所緻。
檀羽沖既是檀公直的孫兒,又是耶律玄元的徒弟。
“這兩人乃是當今皇上最顧忌的人,檀公直聽說已經死了,但死訊還沒證實。
耶律玄元這幾年來銷聲匿迹,也不知躲到哪兒。
想不到我卻會在歸雲莊裡碰上他的徒弟。
我本來隻想懲戒歸元龍的,想不到又殺出一個哈必圖。
我不想對哈心圖說明我的來曆,陽錯陽差,這姓檀的小子竟然變成了我的救命恩人。
” 這件事情,我可以瞞住皇上,但若是父王問起,我可怎能隐瞞呢?父王可正是要我打聽耶律玄元的下落啊!他雖然不是我的生身之父,但卻是将我當作親生女兒一樣撫養的。
“浮萍聚散本無端”不知不覺。
她又想起檀羽沖和她說過的這句詩了。
她唯有苦笑,除了苦笑,她還能怎樣呢?兩片随着水漂流的浮萍,偶然碰在一起,再次相聚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
“我也甯願不再碰上他了。
但他卻哪裡知道,我可并不是随水漂流的浮萍,我隻是操縱在别人手裡的風筝。
不管飛得多高,飛得多遠,除非風穩的線斷了,否則我總是要回到别人的手中。
” 前面有座山崗,山路是繞着山崗而過的,山崗上有一個人,這個人好像被她的坐騎的鐵蹄踏地聲音驚動,回過頭來,望了一望。
赫連清波本來是不在意的,但當她騎馬跑上這座山崗的時候,那個人忽然不見了。
赫連清波本來是不把這個人放在心上的,但忽然不見了他,卻是不能不有點奇怪。
要知她雖然不是縱馬急馳,但無論如何,馬總是比人跑的快的。
她立馬山崗,向前路看去,也是不見那人蹤迹。
“奇怪,這個人為什麼要躲我呢?”她忍不住好奇之心,噼啪的響了一下馬鞭,喝道:“什麼人鬼鬼祟祟的躲在這裡?給我滾出來!” 沒人回答,也沒人出來。
原來這個人不别人,正是那曾經當過完顔鑒的衛士,後來卻變成了歸元龍門下食客的那個侯昆。
赫連清波正在盤算用什麼方法逼他自動出來,忽然看見有二個人騎馬上山來,還未看清楚,便聽得一個似曾相識的聲音說道:“不錯,正是這個妖女!” 赫連清波定睛一看,說話這個人原來是歸元龍的大弟子班定山。
走在班定山前頭的是一個紅衣番僧。
聽他們的語氣,紅在番僧是應班定山之請,前來追蹤她的。
赫連清波不理會那個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