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南阻西征

關燈
頭來!” 藍繼烈應聲仰面,目中盈淚,極力張大眼睛,不讓淚水掉下。

     龍女一低螓首,陪着流淚。

     牯老慈祥地伸出了右手,按在藍繼烈的鐵肩上,緩緩地說道:“孩子,未來武林幾十年的道義,需要你們這一代承擔。

    任重道遠,就必須有苦心孤詣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

    謀定後動,才足以成大事。

    ” 他頓了一下,又道:“你生長化外,受環境影響,雖未入魔,心性暴躁。

    如任性孤行,小則走入了歧途,大則害人害己,皆因少讀書之故,多讀書才能變化氣質。

    你父親能享盛名,為武林共仰,并非全靠他的武功,尚有才智與德望。

    必須智勇兼備,才能使人信服,你将是下一代的天龍堡主,應當珍視家聲,即不能‘雛鳳清于老鳳聲’,也要不負你爹一世威名,立意表率群倫,為人楷範。

    以你一身武學,在小一輩中已足稱傑出,最重要一點,務必在才與德二方面下功夫,放下驕狂之氣,學會謙卑對人,懂了麼?” 此老語重心長,使大家默默體會。

     一個老輩對小輩的期望,是何等真摯! 做人太難,做有名的人的後代更是不易,必須兢兢業業,如臨如履。

     藍繼烈啞聲道:“繼烈聽着” 一陣愧悔,一陣難受,一陣感動,使他眼淚奪眶而出。

     牯老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很感慨,很蒼涼,伸出手,慈祥地道:“孩子,站起來,頂天立地,能受一時委屈的人,才能出人頭地。

    ” 藍繼烈應聲起立,道“謝過您老教誨。

    ” 大家在感覺上,他好像突然判若兩人,因為,他那剽悍的氣質一斂,躁急的心性一收,當然像脫胎換骨一樣。

     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人,都有是非善惡之心,懂得好、歹、邪、正。

    惡性再重大的人,也有天良發現,恢複人性的時候,何況藍繼烈本性不壞,一受訓導啟示,有所自惕,也就不以為辱了。

     葛品揚更有深刻體會,他想到,張良納履圯橋才得黃石真傳,韓信受胯下之辱才得封侯拜将,此皆能忍辱始能負重之例。

     牯老沉聲道:“現在,該決定大策了,不止于對付呼拉,消解大劫,還要由呼拉身上,弄清楚昔年一段舊案呢!” 舊案! 隻有葛品揚與龍門師徒了解得最深切,當然是指斷腸花的那段事。

     藍繼烈切身之事,當然也反應最快。

     牯老眯着眼,看着令鳳道:“我老人家願意聽聽你的意見,先說當前對付呼拉的辦法。

    ” 她想了一下,道:“婢子拙見,也隻能舉其大概,而無萬全之策。

    ” 牯老嗯了一聲:“說!” 她道:“兵法有雲‘主動被動,在于明暗之勢,得其勢,則勝券在握。

    以暗攻明,勝之算在于我;以明攻暗,勝之算在彼,以暗攻暗,莫知其勝,以明攻明,莫知其負。

    ’所以……” 牯老點頭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們這次應采‘以暗攻明’?” 她道:“他們的目标很明顯,不論指向何處,不難一見即知。

    ” 葛品揚忍不住道:“别忘了,呼拉十分狡猾,他們也會改容、化裝。

    ” 龍女道:“改來改去,還不都是野和尚。

    ” 牯老咳了一聲:“這是另外一回事。

    黃丫頭,再說下去!” 令鳳應道:“魏禧說過:“出奇之道,貴能分合;勝敵之力,貴能圍殲。

    ’婢子雖有這個構想,卻難以說出具體辦法,要請您老人家指示了。

    ” 龍女“噢”了一聲:“我真聽不懂了,什麼魏禧的,分合的?” 葛品揚忙低聲道:“魏禧是名将,說的是兵法心訣。

    ” 龍女隻好住口。

     牯老背着手,踱來踱去,口中叼念着“分合”、“圍殲”,猛然一頓腳,“唔”了一聲:“有了,就這麼辦!”一面取下煙管,慢條斯理地又裝起煙絲。

     大家都屏息等候吩咐。

     牯老兩個指頭一擦一按,鼻中就袅袅出煙。

     龍女好奇地輕“呀”了一聲。

     牯老旱煙管一指令鳳,道:“你帶了信鴿沒有?” 她一怔道:“信鴿在鷹士們身邊,他們在城裡(洛陽)待命,随時可以聯絡。

    ” 牯老吸了一口煙,道:“聽着,第一點,要樂老化子火速傳令各地分舵,注意蕃秃們行蹤。

    要飯的别的不濟,人多,腿快,通風報信要靠他們。

    第二點,要大鳳以下,連夜趕來聽令,快辦!” 令鳳恭聲應遵:“是。

    ”随即,她正容向青鷹一颔首,道:“速去照辦!” 青鷹應聲向洛陽城飛掠而去。

     龍女突然憂慮地道:“老爺子,幫裡很空虛……” 牯老哼了一聲道:“鳳丫頭别羅嗦!王屋機關密布,你爹和你娘安全無慮,你爹一複原,也會參與西征!” 龍女惑然道:“西征?” 粘者點頭沉聲道:“西征就是西征!” 大家都有點莫名其妙,如非此老語無倫次,颠三倒四,就是另有玄機,不可測度。

     龍門棋士忍不住道:“您老高見是否……” 牯老咳了一聲,瞪着眼道:“怎麼你也越老越糊塗了?” 糊塗?恐怕是“夫子自道”吧?剛才還明明這樣、那樣,煞有介事,并向令鳳不恥下問。

    一下子,又牛頭變馬嘴,扯到西征去了! 可是,誰也不便再自讨沒趣,隻有默然等待下文,也即等此老發号施令了。

     牯老敲落煙灰,道:“這是由黃丫頭剛才的幾句話,使我老人家觸動靈感,腦筋突然轉過來了。

    也即是說,據正确推斷,呼拉本人一定遁回老巢去了。

    ” 根據什麼理由呢?連令鳳也有點不解,在低頭思索。

     牯老一插煙管,道:“道理很簡單。

    呼拉先向南遁,目标好像是指向天龍堡,可是,既被白發老婆子發覺而追截,以呼拉的狡詐性格,加上又帶着禍水三姬,必然臨時變卦,也即黃丫頭所說分、合……” 令鳳目中一亮,“呀”了一聲:“婢子有點明白了,您老是說呼拉如中途變卦,為了擺脫白發姥姥,又為了‘分散’目标,一定會命手下分為數路,而他自己則因顧忌您老,會匆促回竄,逃回老巢,是嗎?” 牯老哼了一聲:“不錯,據老夫分析,十九如此,确該實行‘圍殲’了。

    ” 葛品揚忍不住道:“他們既會分兵,那些蕃僧個個不弱,我們也應該……” 牯老哈哈一笑:“你小子還是不放心天龍堡!說得也對,那麼,就派你和繼烈、鳳丫頭三人連夜趕回馳援,就此動身。

    記住!不管天龍堡如何,你們三個回堡一趟後,立即轉而向西,另有差遣,出關後,自有人與你等聯絡!去!” 藍繼烈和龍女都巴不得有這一聲,行禮招呼後,立即動身。

     葛品揚心中雖然很急,但知牯老必有深算,隐約中好像有所暗示,包括讓藍繼烈“回家”看看去,及與“妹妹”多多接近,才會這樣安排,也有追上白發魔母一行,以便互相會合之意。

    行出十數步,隻聽牯老在一疊連聲的吩咐着:“你去少林一趟,順便通知‘百了’一聲。

    ” “小子,你去黃山一行。

    ” “丫頭,你到終南去,最好不要把弄月老兒的事告訴白丫頭(指淩波仙子白素華)……” “古老頭,你親自去趟武當。

    我老人家在潼關擺好棋局等你!” 又聽小聖手嘿了一聲:“您老大可高坐臨潼,一面喝酒,一面打譜!” 葛品揚暗暗一笑,眼見人都四散,忙也加緊腳步,趕上已經遠去一箭之外的藍繼烈與龍女,向南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