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重重怒潮
關燈
小
中
大
人那樣唉聲歎氣、做孫子外,應該怎麼應付?”
弄月老人暗笑:這老兒,指桑罵槐,裝腔作勢,更顯得有幾分“可靠”,什麼“像别人”?說給誰聽?烈火老叫化又能比我知道多少?
烈火神乞一面搖頭回答:“我隻覺得古老必有辦法!卻也是一頭霧水,有什麼辦法?大不了一個字;拼!一個夠本,兩個夠賺!”
一面向弄月老人點頭打招呼。
龍門棋士以指敲膝,不勝遺憾地道:“原來你也隻是覺得我有辦法而已?我,當然有的是辦法了。
有辦法的人,永遠有辦法,隻是要看老藍和幾個老東西肯聽不肯聽我的?” 弄月老人忍住笑,忙接口道:“當然,古老棋高一着,恭候吩咐就是!” 龍門棋士瞪眼道:“白老兒,我有一着妙棋,隻不知老藍願不願移尊就教、洗耳恭聽?” 弄月老人順水推舟,捋須笑道:“當然,你還不知道公烈兄的脾氣,天大的事,閑話一句!” 龍門棋士搖頭道:“就是他的牛脾氣不好!一句話,九牛拉不轉。
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上王屋去打老婆了。
” 弄月老人拍胸道:“放心,這一次,隻要古兄算無遺策,公烈兄必然從善如流,采納高見。
” 龍門棋士沉聲道:“話不可說滿,弓不可拉盡,免得自打嘴巴,誤人誤己。
我要老藍馬上再上王屋去!” 弄月老人哼了一聲:“現在再暗公烈兄上王屋,這恐怕隻有使你失望!” 龍門棋士緊張起來道:“為何?” 弄月老人忖道:也教你急急,才知各人葫蘆中,各有妙藥。
烈火神乞接口道:“可能是因為冷仙子老病又發了!” 龍門棋士雙目放光,連道:“這樣更好,時機稍縱即逝,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走,找老藍去!” 這時,反倒輪到龍門棋士最急了。
弄月老人隻好跟着入林。
心中已對龍門棋士肚子“八卦”有了差不多“九分光”了。
他想起九子魔母給天龍老人的柬貼。
他也想到冷面仙子回複藍公烈的密柬。
兩者之間,互相對照,仔細參詳,如果能得其要旨,加以運用,未嘗不是解決難關的良方。
難道龍門棋士會由這方面出什麼鬼花樣? 不可能。
第一,龍門棋士古今同雖也略知當年舊事,也知道魔女斷腸花一片癡情,确實深愛張緒當年、雄姿英發的藍公烈,并曾救過藍公烈的性命,不惜背叛乃母,但他卻不清楚後來他們為何分手?如何演成悲劇?倒是極為欣賞、贊同當時武林三美之首的冷心韻下嫁藍公烈。
以此推測,可見龍門棋士是偏向冷心韻一邊的,并不同情斷腸花的悲慘下場。
第二,龍門棋士既不清楚這段舊案的底細,那麼不明“來龍”,怎知“去脈”?何況他又未看過那兩封柬帖。
那麼,古今同是由哪方面着眼的呢? 這事關系太大,一點疏忽不得! 萬一弄巧成拙,畫虎不成反類犬,九子魔母豈是好欺的?一旦發覺受愚中計,後果必然是更加可怕了。
再說西域蕃僧也不是省油燈,連輕易不動一步的呼拉法王也在毫無征兆之下,微服潛入了中原,可見“所欲非小”,豈甘入寶山空手回?一個應付不好,也是滔天大劫。
目前,敵情不明,一切無法斷料。
隻有先聽聽這個自封“大國手”、自誇“諸葛”不及的古今同究竟有何錦囊妙計了。
天龍老人這時已為小聖手趙冠療傷完畢。
由于天龍老人在鳳儀峰一場功力悉敵的惡戰中功力已消耗甚巨,進而再運玄功為趙冠治傷,耗力更甚,額上見汗,正閉目調息。
天龍老人身懷武林絕學一元指,正是療傷、逼毒的無上功夫,勝過仙丹靈藥。
小聖手經一元手導氣活血之後,經脈皆暢,氣血走珠,胸前傷處掌印已經隻剩些微痕迹,等于痊愈八九了。
他剛向走回的龍門棋士叫了一聲:“師父!” 龍門棋士已瞪眼罵道:“我怎麼吩咐來着?不求有功,先求無過。
那三隻手小子(羅集)不聽老夫言,活該吃虧,若非及時救出,那小子早已被人家馬桶悶死了。
算你個大,卻連累天龍老伯為你大耗真力,你小子真是沒有出息,不當人子!如和品揚一比,真個是戴着鬥笠親嘴差一輩子。
” 弄月老人暗笑道:這老兒很會借題發揮,其詞若有憾焉,而實深喜之。
你老兒自己也幾乎失陷魔手,作了人家階下囚,卻當着藍公烈面前取瑟而歌,亂擺師父架子。
他正要措辭為趙冠說話,詢問葛品揚和羅集情況 天龍老人緩啟雙目,微笑道:“古兄,我與你相交數十年,今日才知你老兄深得罵人三味,罵得入骨三分,罵得人無法還口,足見高山流水。
交朋處友,以意長情天下少;輕諾寡信,因讒失義世間多,趙賢契有功無過,為求打探敵情,不辭生死之險,為師父的,褒獎尚且不暇,何忍矯情斥責?不知品揚如何了?恐人家不會放過他,說來他尚不及趙賢契機智靈巧,能夠逃出魔掌。
” 趙冠最關心葛品揚和羅集,同輩好友,情逾手足,一面連聲遜謝:“天龍老伯過獎,冠兒慚愧無地。
”一面轉問乃師龍門棋士道:“師父,品揚哥和羅集兄呢?” 龍門棋士理也不理,冷聲道:“反正人家不像你小子膿包,擔心個什麼?隻要你以後别再使我擔心就好了!” 目光一注天龍老人,吸了一口氣道:“若論機智靈巧,無過品揚,這是我最清楚的,有事實為證。
他不但能夠入虎穴,得虎子,即使他現在身陷虎口,我也相信他不但不會被吃掉,而且還可能像‘孫猴子’一樣七十二變,鑽到人家肚子裡去翻筋鬥哩!隻不知他将怎麼變,等着瞧吧!” 天龍老人若有所感地歎了一口氣,道:“但願如此。
這孩子從小就深得我心,所以門下三徒,對他也最偏愛,愛之深,望之殷,責之也切,不過唐老太(九子魔母)雖然自負,不會難為他,隻恐這孩子聰明過人,聰明反被聰明誤,萬一誤犯唐老太忌諱,那就難說了。
” 龍門棋士瞪眼道:“看誰的眼光行?可以打賭。
現在,且隻管我們的事。
已經面臨危急存亡關頭了,我們必須火速設法應變。
一個不好,我們這些人全要完蛋。
而覆巢之下,哪有完卵?整個中原武林也就到了末日了。
” 天龍老人哭然道:“公烈失德無能,隻好由我一身擔當下來。
” 龍門棋士剛一瞪眼,弄月老人忙道:“古兄不是滿腹玄機嗎?何不說出來,讓大家合計合計?” 龍門棋士仰面道:“當然可以,不知剛才你老兒的諾言還算不算數?” 弄月老人哼道:“幾時說了不算?隻要說得有道理……” 天龍老人勃然道:“古兄可是要我再上王屋?” 龍門棋上一掌下切,叫道:“不錯,而且必須馬上去!遲則無法布置。
” 天龍老人沉聲道:“莫非古兄真要我立刻和冷氏一決生死?即使我有此意,無奈她宿疾複發,勝之不武,而且我也想先當面向唐老太問個清楚,取得确鑿罪證,才好再向冷氏問罪,明教而誅,公告天下人!”他這原是推倭之詞。
龍門棋士乘虛而入,啞然笑道:“不打不親熱,打過才又心疼了。
既如此,就不該先傷和氣,而應與她聯成一氣,先向唐門叛女老妖婆問個清楚再說才對呀!” 弄月老人心裡暗叫:難怪這老兒罵人轉彎抹角,設圈套扣人,确實棋高一着,不知他這次究竟有什麼妙着,這般神氣活現! 天龍老人一時無語。
王屋一會之後,他也已有點後悔,不該一時沉不住氣,為了面子而與曾同衾共枕的妻子動手,以至幾乎使愛女藍家鳳平白喪生,更得罪了白吟風等老友。
再想到冷心韻宿疾發作時的痛苦,面色之難看,也恻然不忍。
可是,事已至此,騎虎難下,如果再上王屋,何以自處? 萬一被人誤會,說自己一再相逼冷心韻,可真的成了無情無義的人了。
或者,冷心韻性格好強,如誤會自己又去找她麻煩,真的要來個兩敗俱傷,同歸于盡,也不大好! 好馬不吃回頭草,堂堂天龍堡主如果食言而肥,反複其行,又上王屋,也必贻笑天下,因此,他為難地蹙眉不語。
龍門棋士肅然厲聲道:“公烈兄,如把古今同當作朋友,就請聽我一次。
朋友同榮共辱,患難相扶,我能讓你有損毫發麼?事急矣,我們已在此耽擱不少時間,恐老妖婆已經動身,雖說約期明夜三更,我們必須寸陰必争,走!” 人已掉頭大步而行,奔向正北方。
弄月老人沉聲道:“公烈兄,古老似有成竹在胸,度比江河,細流見納,氣如春夏,群物遂生。
天下事,船到橋頭自然直,大丈夫能屈能伸,走吧!” 天龍老人霍地起立,目孕淚光,慨然道:“藍公烈有友如此,快慰平生,死亦無憾,敢不如命?隻是樂兄最好回洛陽坐鎮,兼顧大局為是!” 四海神乞大笑道:“隻要天龍兄在,丐幫也在,休戚相關,老化子自有分寸,走吧!” 淡月疏星下,人影如輕煙,如怒矢,指向北方——
龍門棋士以指敲膝,不勝遺憾地道:“原來你也隻是覺得我有辦法而已?我,當然有的是辦法了。
有辦法的人,永遠有辦法,隻是要看老藍和幾個老東西肯聽不肯聽我的?” 弄月老人忍住笑,忙接口道:“當然,古老棋高一着,恭候吩咐就是!” 龍門棋士瞪眼道:“白老兒,我有一着妙棋,隻不知老藍願不願移尊就教、洗耳恭聽?” 弄月老人順水推舟,捋須笑道:“當然,你還不知道公烈兄的脾氣,天大的事,閑話一句!” 龍門棋士搖頭道:“就是他的牛脾氣不好!一句話,九牛拉不轉。
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上王屋去打老婆了。
” 弄月老人拍胸道:“放心,這一次,隻要古兄算無遺策,公烈兄必然從善如流,采納高見。
” 龍門棋士沉聲道:“話不可說滿,弓不可拉盡,免得自打嘴巴,誤人誤己。
我要老藍馬上再上王屋去!” 弄月老人哼了一聲:“現在再暗公烈兄上王屋,這恐怕隻有使你失望!” 龍門棋士緊張起來道:“為何?” 弄月老人忖道:也教你急急,才知各人葫蘆中,各有妙藥。
烈火神乞接口道:“可能是因為冷仙子老病又發了!” 龍門棋士雙目放光,連道:“這樣更好,時機稍縱即逝,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走,找老藍去!” 這時,反倒輪到龍門棋士最急了。
弄月老人隻好跟着入林。
心中已對龍門棋士肚子“八卦”有了差不多“九分光”了。
他想起九子魔母給天龍老人的柬貼。
他也想到冷面仙子回複藍公烈的密柬。
兩者之間,互相對照,仔細參詳,如果能得其要旨,加以運用,未嘗不是解決難關的良方。
難道龍門棋士會由這方面出什麼鬼花樣? 不可能。
第一,龍門棋士古今同雖也略知當年舊事,也知道魔女斷腸花一片癡情,确實深愛張緒當年、雄姿英發的藍公烈,并曾救過藍公烈的性命,不惜背叛乃母,但他卻不清楚後來他們為何分手?如何演成悲劇?倒是極為欣賞、贊同當時武林三美之首的冷心韻下嫁藍公烈。
以此推測,可見龍門棋士是偏向冷心韻一邊的,并不同情斷腸花的悲慘下場。
第二,龍門棋士既不清楚這段舊案的底細,那麼不明“來龍”,怎知“去脈”?何況他又未看過那兩封柬帖。
那麼,古今同是由哪方面着眼的呢? 這事關系太大,一點疏忽不得! 萬一弄巧成拙,畫虎不成反類犬,九子魔母豈是好欺的?一旦發覺受愚中計,後果必然是更加可怕了。
再說西域蕃僧也不是省油燈,連輕易不動一步的呼拉法王也在毫無征兆之下,微服潛入了中原,可見“所欲非小”,豈甘入寶山空手回?一個應付不好,也是滔天大劫。
目前,敵情不明,一切無法斷料。
隻有先聽聽這個自封“大國手”、自誇“諸葛”不及的古今同究竟有何錦囊妙計了。
天龍老人這時已為小聖手趙冠療傷完畢。
由于天龍老人在鳳儀峰一場功力悉敵的惡戰中功力已消耗甚巨,進而再運玄功為趙冠治傷,耗力更甚,額上見汗,正閉目調息。
天龍老人身懷武林絕學一元指,正是療傷、逼毒的無上功夫,勝過仙丹靈藥。
小聖手經一元手導氣活血之後,經脈皆暢,氣血走珠,胸前傷處掌印已經隻剩些微痕迹,等于痊愈八九了。
他剛向走回的龍門棋士叫了一聲:“師父!” 龍門棋士已瞪眼罵道:“我怎麼吩咐來着?不求有功,先求無過。
那三隻手小子(羅集)不聽老夫言,活該吃虧,若非及時救出,那小子早已被人家馬桶悶死了。
算你個大,卻連累天龍老伯為你大耗真力,你小子真是沒有出息,不當人子!如和品揚一比,真個是戴着鬥笠親嘴差一輩子。
” 弄月老人暗笑道:這老兒很會借題發揮,其詞若有憾焉,而實深喜之。
你老兒自己也幾乎失陷魔手,作了人家階下囚,卻當着藍公烈面前取瑟而歌,亂擺師父架子。
他正要措辭為趙冠說話,詢問葛品揚和羅集情況 天龍老人緩啟雙目,微笑道:“古兄,我與你相交數十年,今日才知你老兄深得罵人三味,罵得入骨三分,罵得人無法還口,足見高山流水。
交朋處友,以意長情天下少;輕諾寡信,因讒失義世間多,趙賢契有功無過,為求打探敵情,不辭生死之險,為師父的,褒獎尚且不暇,何忍矯情斥責?不知品揚如何了?恐人家不會放過他,說來他尚不及趙賢契機智靈巧,能夠逃出魔掌。
” 趙冠最關心葛品揚和羅集,同輩好友,情逾手足,一面連聲遜謝:“天龍老伯過獎,冠兒慚愧無地。
”一面轉問乃師龍門棋士道:“師父,品揚哥和羅集兄呢?” 龍門棋士理也不理,冷聲道:“反正人家不像你小子膿包,擔心個什麼?隻要你以後别再使我擔心就好了!” 目光一注天龍老人,吸了一口氣道:“若論機智靈巧,無過品揚,這是我最清楚的,有事實為證。
他不但能夠入虎穴,得虎子,即使他現在身陷虎口,我也相信他不但不會被吃掉,而且還可能像‘孫猴子’一樣七十二變,鑽到人家肚子裡去翻筋鬥哩!隻不知他将怎麼變,等着瞧吧!” 天龍老人若有所感地歎了一口氣,道:“但願如此。
這孩子從小就深得我心,所以門下三徒,對他也最偏愛,愛之深,望之殷,責之也切,不過唐老太(九子魔母)雖然自負,不會難為他,隻恐這孩子聰明過人,聰明反被聰明誤,萬一誤犯唐老太忌諱,那就難說了。
” 龍門棋士瞪眼道:“看誰的眼光行?可以打賭。
現在,且隻管我們的事。
已經面臨危急存亡關頭了,我們必須火速設法應變。
一個不好,我們這些人全要完蛋。
而覆巢之下,哪有完卵?整個中原武林也就到了末日了。
” 天龍老人哭然道:“公烈失德無能,隻好由我一身擔當下來。
” 龍門棋士剛一瞪眼,弄月老人忙道:“古兄不是滿腹玄機嗎?何不說出來,讓大家合計合計?” 龍門棋士仰面道:“當然可以,不知剛才你老兒的諾言還算不算數?” 弄月老人哼道:“幾時說了不算?隻要說得有道理……” 天龍老人勃然道:“古兄可是要我再上王屋?” 龍門棋上一掌下切,叫道:“不錯,而且必須馬上去!遲則無法布置。
” 天龍老人沉聲道:“莫非古兄真要我立刻和冷氏一決生死?即使我有此意,無奈她宿疾複發,勝之不武,而且我也想先當面向唐老太問個清楚,取得确鑿罪證,才好再向冷氏問罪,明教而誅,公告天下人!”他這原是推倭之詞。
龍門棋士乘虛而入,啞然笑道:“不打不親熱,打過才又心疼了。
既如此,就不該先傷和氣,而應與她聯成一氣,先向唐門叛女老妖婆問個清楚再說才對呀!” 弄月老人心裡暗叫:難怪這老兒罵人轉彎抹角,設圈套扣人,确實棋高一着,不知他這次究竟有什麼妙着,這般神氣活現! 天龍老人一時無語。
王屋一會之後,他也已有點後悔,不該一時沉不住氣,為了面子而與曾同衾共枕的妻子動手,以至幾乎使愛女藍家鳳平白喪生,更得罪了白吟風等老友。
再想到冷心韻宿疾發作時的痛苦,面色之難看,也恻然不忍。
可是,事已至此,騎虎難下,如果再上王屋,何以自處? 萬一被人誤會,說自己一再相逼冷心韻,可真的成了無情無義的人了。
或者,冷心韻性格好強,如誤會自己又去找她麻煩,真的要來個兩敗俱傷,同歸于盡,也不大好! 好馬不吃回頭草,堂堂天龍堡主如果食言而肥,反複其行,又上王屋,也必贻笑天下,因此,他為難地蹙眉不語。
龍門棋士肅然厲聲道:“公烈兄,如把古今同當作朋友,就請聽我一次。
朋友同榮共辱,患難相扶,我能讓你有損毫發麼?事急矣,我們已在此耽擱不少時間,恐老妖婆已經動身,雖說約期明夜三更,我們必須寸陰必争,走!” 人已掉頭大步而行,奔向正北方。
弄月老人沉聲道:“公烈兄,古老似有成竹在胸,度比江河,細流見納,氣如春夏,群物遂生。
天下事,船到橋頭自然直,大丈夫能屈能伸,走吧!” 天龍老人霍地起立,目孕淚光,慨然道:“藍公烈有友如此,快慰平生,死亦無憾,敢不如命?隻是樂兄最好回洛陽坐鎮,兼顧大局為是!” 四海神乞大笑道:“隻要天龍兄在,丐幫也在,休戚相關,老化子自有分寸,走吧!” 淡月疏星下,人影如輕煙,如怒矢,指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