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弄巧成拙
關燈
小
中
大
堡、五鳳幫,再加一個四方教,無論在實力或聲勢上,均屬鼎足而勢,天龍堡、五風幫,如所周知是對立的,四方教如偏向任何一方,哪一方便可制勝,所以,如今大家關心的問題是:
四方教将偏向哪一方?
雖然五台三魔過去跟天龍堡的恩怨武林中知之者甚少,但是,據一般揣測,大家仍料定四方教似與五風幫并肩敵對天龍堡的可能性較大,因為以天龍堡主藍公烈那種脾氣,是決不可能與五台三魔那等人物同流合污的,然而,有一令人不解的現象是:四方教自公開成立以來,各地分壇已與五鳳幫五鷹武士發生磨擦多次,五鷹武士喪生十餘人,四方教也有三名分壇主先後送命,而事後亦不見雙方出面緻歉,或者聲明那隻是一時誤會,所以,大家又弄糊塗了,難道三方面有如漢末三國割據一樣,要各自一争雄長不成?
除了這些大事之外,另外還有一件小消息:那便是五鳳太上幫主冷面仙子,為該幫第一名得力好手黃衣鷹主冷必威舉行納聘大禮,文定對象便是黃衣首鳳座下的黃衣首婢。
文定之期定于五月端陽,完婚之期則未定,各大門派及武林中一些知名之上均已先後接獲觀禮請帖了。
葛品揚是走到潼關附近時才聽到這個消息的,聽到這個消息,葛品揚不禁為之呆了許久,心中暗忖道:“她要我永遠忘了她,難道難道她早知道會有今日之事麼?” 他又想,她為什麼不反抗或是對我說明呢? 最後,他黯然了,因為在他一再替黃衣首婢設想後,他發覺到,站在黃衣首婢的處境,她有力量反抗麼?她為什麼要反抗呢?反抗必須有反抗的目的她愛上了誰,或是誰愛上了她? 她若是說明了,我能怎樣?我能鼓勵她堅決反抗甚至不惜脫離五鳳幫麼?她如果那樣做了我能與她結合嗎? 當然不能,既然不能,她能說什麼? 所以,葛品揚一下子領悟到黃衣首婢那樣要求于他的心情:那原是酸楚的呼聲,也是凄哀的幽鳴;如無奇迹發生,已是情感上的永訣。
她深深鐘情于自己,也知道自己深深有意于她,她同時知道,如果她有勇氣正面向自己表示,自己也許會因一時情感用事而予允諾;但是,她沒有那樣做,因為她愛他,也諒解他。
她隻有自怨命不逢辰,因為她不是他愛情生命中第一個出現的女子。
她并不是缺少勇氣,而是不願造成他的痛苦,因此,她咬牙将痛苦給她自己留下…… 入夜後,弄月老人回到潼關那家客棧時,葛品揚不見了。
店夥遞給老人一封密函,拆開一看,上面這樣寫道:“白老前輩賜鑒:晚輩因事先行一步,洛陽再見!晚輩葛品揚百拜。
” 如今是四月下旬,五月端陽,一天比一天近了! 這日黃昏時分,不,近十數天來,每一個黃昏都一樣,洛陽雁塔附近的一座廢園中,一名臉色憔悻的布衣中年人,負手徘徊,俯思仰歎,愁緒難遣。
終于,這位顯然曾經過易容的布衣中年人,在最後一次出現時,毅然決然地有了決定了。
五月五,端陽佳節,王屋山鳳儀峰,又一度出現萬頭攢動的熱鬧場面。
黃鷹冷必威雖然隻是五鳳幫中五風座下的一名鷹主,然而,武林中人物震于這名黃衣鷹主曾經輕輕一指即将當今五大門派之一、武當掌門謝塵道長點傷,使之足足修養半年之久才複原的傳聞,人人都希望一睹這位黃衣鷹主的豐彩;雖然人人都知道這名黃衣鷹主每次出現,臉上均垂覆着一幅紗巾,但是,這一次日子不同,難道說他在這種日子還能戴着面紗麼? 可是,人們失望了! 午正,鳳儀大殿中,細樂聲起,五鳳太上幫主,冷面仙子冷心韻高坐雲殿之上,五鳳在左,五鷹在右,冷面仙子是本來面目,五鳳是本來面目,五鷹中之青、藍、紫三鷹也是本來面目,唯有黃、紅兩鷹主臉上依然分别垂着一幅黃紗和紅紗。
人們胡亂猜測着:莫非黃、紅兩鷹臉上有什麼破相不成? 但是,青、藍、紫三鷹的俊秀挺拔,令人無法對此相信,人們懷疑其中可能另有原因,黃、紅兩鷹那兩雙湛如曉星的眼神便是最好的說明,有着如此一雙眼神,其人之儀表在想象中還會有錯得了麼? 樂曲改奏鸾鳳和鳴,黃鷹緩步下殿,紅鷹身後相随,同一時候,殿後在七八名絕色少女簇擁下,一名一身玄黃、年約十七八、面蒙淡霜、美若瑤池仙姬般的少女款步走出前殿。
“什麼?這就是所謂‘黃衣首婢’?一名女婢會具有這等姿色?” 一個婢字,令人有着先入為主的卑視成見,結果,黃衣首婢的絕俗芳儀使人們感到意外的意外。
黃鷹與黃衣首婢比肩而立,面對雲殿。
雲殿上,冷面仙子以一種異常平靜的語氣緩緩說道:“今日文定,至此禮成,天龍堡自武林中除名的第二天便是你倆大喜之期!” 眼光微擡,平靜地接下去道:“謝謝天下朋友光臨觀禮,現在開席,五鳳率領孩子們為諸位敬酒,願各位朋友人人盡歡。
” 樂聲快速高揚,采聲四起。
黃鷹、黃衣首婢相互一躬,分自兩邊雲階升殿立去冷面仙子身側。
數百桌酒席于殿中排開,不消片刻,酒菜齊上。
端菜送酒的是五鷹武士,而五鳳果如冷面仙子之言,分由座下婢女陪同,挨席敬酒,與座之武林人物,無不受寵若驚,一個個舉止失措。
忽然,冷面仙子的語音脆越而從容地送入每個人耳鼓:“今天到此者,均為敝幫之友,隻有東邊倒數第三席上,面北及面南的四位朋友是例外。
” 滿殿笑語倏而中止,數千雙驚訝的眼光,不約而同地一緻轉向東邊倒數第三席上望去。
那一席上,面南及面北的是四名長衣中年人。
四人長衣均為灰褐色,這種衣色,在全殿中并非絕無僅有,點蒼及青城兩派與會人物就穿着這種長衣,而四人除了眼光有神,透着武林人物本色外,看上去别無其他異處,而現在,冷面仙子竟公然以不友善的語氣将他們四人挑出來是什麼意思呢? 隻有一點衆人感覺可疑的,就是這四人看上去面目均甚陌生,從大家眼角飛詢的神情可以看出,殿中數千武林人物,竟好像很少有人認得這四人的出身或來路。
不過,這一點理由也很勉強。
冷面仙子難道除了這四人之外,殿中其他的人,她都全部熟識麼? 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武林浩瀚似海,武林人物有如恒河沙數,所謂交遊滿天下,不過是結交天下有數一些知名之土罷了,誰又能有那份自信自信認識天下每一位武林人物? 雲殿上,冷面仙子冷冷地繼續說道:“古人雲:敬人者,人恒敬之。
五鳳幫每逢大典,均有禮帖緻送各門各派,而無帖自來者,亦屬來者不拒,正心誠意者,到處受歡迎,不過,五鳳幫歡迎的是觀禮嘉賓而非借機混入察看本幫内部虛實的奸細!” 四名灰衣中年人眼色一遞,同時自座中長身而起。
衆人睹狀,心神均為之一緊,雖然這兒是五鳳幫根本重地,四人縱有通天率領,也不可能弄出什麼名堂來,但是,在今天這種場合下,竟有人敢公開鬧事,這份刺激,想想也就夠叫人心跳的了。
然而,随之而來的事實,證明衆人隻是平白緊張了一場。
四名灰衣人臉色平靜,步履從容,不發一語,泰然穿過鱗次栉比的酒席,向大殿外面走去。
原來四人準備就此中途退席。
衆人見了,不由得又疑又惑。
四人不出一語,顯然對冷面仙子奸細之指控已予默認;可是,四人身份敗露後居然如此鎮定,卻令人不得不為之歎服。
衆人紛紛猜想:這四名奸細,是哪方派來的呢?來到這裡是為了查探些什麼呢? 天龍堡派來的? 似乎不太可能。
那麼冷面仙子忽然輕輕一嘿道:“人可以走,東西留下。
” 衆人正錯愕間,但見那四人中一人衣袖一甩,平平向雲殿上抖射去一件白忽忽的物事。
冷面仙子擡腕一抄,已經接在手中,玉指迅展,原來竟是一張招疊着的紙片,這一來,衆人更驚了。
甩出紙片之處,距雲殿足有七八丈遠,而且系頭不回,身不轉,反手打出。
那樣輕的東西,能打得這麼遠,這麼準,這份身手豈不駭人?衆人明白了:四人原來有恃無恐,怪不得透着如此鎮定。
冷面仙子在紙片上略掃一眼,冷笑道:“匆促間能将本宮内外形勢畫得如此清楚,倒也難得!” 寒目一擡,沉聲又道:“再留下一件東西。
” 四名灰衣人已走至大殿門口,聞言一緻霍地轉身,從四人又驚又怒的神情看來,好像四人都不知道還有什麼東西該留下。
當下由為首那名灰衣人冷冷發問道:“是否要在下幾人補份賀禮?” 冷面仙子靜靜地道:“可以這樣說。
”語音一沉,又接道:“四位左袖近腕處那幾道金線繡得頗見功夫,敝幫的丫頭們一向都拙于女紅,就請四位将四隻衣袖留下,給她們做個繡樣吧。
” 直到這時候,坐得較近的一些人,才依稀看出四名灰衣人左袖近腕處,果然繡有幾道金線。
四名灰衣人好似對衣袖上那幾道金線看得異常重要,聞言之下,臉色全都一變。
冷面仙子嘿嘿一笑道:“如擔心缺了一隻衣袖的衣服穿出去不好看相,敝幫可以另外奉贈四件。
孩子們,去取四件灰色長衣來。
” 身後一名使女,立即應聲退去。
為首的那名灰衣人厲聲道:“太上幫主既認出在下四人之身份,當知這種金線對在下四人之重要,這樣做是否太過分了?” 冷面仙子似因來人之被激怒而感到莫大快慰,微微一笑,聲音也随之變得柔和起來,笑着道:“有道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諸位既然重視在四方教中金線護法的身份,
文定之期定于五月端陽,完婚之期則未定,各大門派及武林中一些知名之上均已先後接獲觀禮請帖了。
葛品揚是走到潼關附近時才聽到這個消息的,聽到這個消息,葛品揚不禁為之呆了許久,心中暗忖道:“她要我永遠忘了她,難道難道她早知道會有今日之事麼?” 他又想,她為什麼不反抗或是對我說明呢? 最後,他黯然了,因為在他一再替黃衣首婢設想後,他發覺到,站在黃衣首婢的處境,她有力量反抗麼?她為什麼要反抗呢?反抗必須有反抗的目的她愛上了誰,或是誰愛上了她? 她若是說明了,我能怎樣?我能鼓勵她堅決反抗甚至不惜脫離五鳳幫麼?她如果那樣做了我能與她結合嗎? 當然不能,既然不能,她能說什麼? 所以,葛品揚一下子領悟到黃衣首婢那樣要求于他的心情:那原是酸楚的呼聲,也是凄哀的幽鳴;如無奇迹發生,已是情感上的永訣。
她深深鐘情于自己,也知道自己深深有意于她,她同時知道,如果她有勇氣正面向自己表示,自己也許會因一時情感用事而予允諾;但是,她沒有那樣做,因為她愛他,也諒解他。
她隻有自怨命不逢辰,因為她不是他愛情生命中第一個出現的女子。
她并不是缺少勇氣,而是不願造成他的痛苦,因此,她咬牙将痛苦給她自己留下…… 入夜後,弄月老人回到潼關那家客棧時,葛品揚不見了。
店夥遞給老人一封密函,拆開一看,上面這樣寫道:“白老前輩賜鑒:晚輩因事先行一步,洛陽再見!晚輩葛品揚百拜。
” 如今是四月下旬,五月端陽,一天比一天近了! 這日黃昏時分,不,近十數天來,每一個黃昏都一樣,洛陽雁塔附近的一座廢園中,一名臉色憔悻的布衣中年人,負手徘徊,俯思仰歎,愁緒難遣。
終于,這位顯然曾經過易容的布衣中年人,在最後一次出現時,毅然決然地有了決定了。
五月五,端陽佳節,王屋山鳳儀峰,又一度出現萬頭攢動的熱鬧場面。
黃鷹冷必威雖然隻是五鳳幫中五風座下的一名鷹主,然而,武林中人物震于這名黃衣鷹主曾經輕輕一指即将當今五大門派之一、武當掌門謝塵道長點傷,使之足足修養半年之久才複原的傳聞,人人都希望一睹這位黃衣鷹主的豐彩;雖然人人都知道這名黃衣鷹主每次出現,臉上均垂覆着一幅紗巾,但是,這一次日子不同,難道說他在這種日子還能戴着面紗麼? 可是,人們失望了! 午正,鳳儀大殿中,細樂聲起,五鳳太上幫主,冷面仙子冷心韻高坐雲殿之上,五鳳在左,五鷹在右,冷面仙子是本來面目,五鳳是本來面目,五鷹中之青、藍、紫三鷹也是本來面目,唯有黃、紅兩鷹主臉上依然分别垂着一幅黃紗和紅紗。
人們胡亂猜測着:莫非黃、紅兩鷹臉上有什麼破相不成? 但是,青、藍、紫三鷹的俊秀挺拔,令人無法對此相信,人們懷疑其中可能另有原因,黃、紅兩鷹那兩雙湛如曉星的眼神便是最好的說明,有着如此一雙眼神,其人之儀表在想象中還會有錯得了麼? 樂曲改奏鸾鳳和鳴,黃鷹緩步下殿,紅鷹身後相随,同一時候,殿後在七八名絕色少女簇擁下,一名一身玄黃、年約十七八、面蒙淡霜、美若瑤池仙姬般的少女款步走出前殿。
“什麼?這就是所謂‘黃衣首婢’?一名女婢會具有這等姿色?” 一個婢字,令人有着先入為主的卑視成見,結果,黃衣首婢的絕俗芳儀使人們感到意外的意外。
黃鷹與黃衣首婢比肩而立,面對雲殿。
雲殿上,冷面仙子以一種異常平靜的語氣緩緩說道:“今日文定,至此禮成,天龍堡自武林中除名的第二天便是你倆大喜之期!” 眼光微擡,平靜地接下去道:“謝謝天下朋友光臨觀禮,現在開席,五鳳率領孩子們為諸位敬酒,願各位朋友人人盡歡。
” 樂聲快速高揚,采聲四起。
黃鷹、黃衣首婢相互一躬,分自兩邊雲階升殿立去冷面仙子身側。
數百桌酒席于殿中排開,不消片刻,酒菜齊上。
端菜送酒的是五鷹武士,而五鳳果如冷面仙子之言,分由座下婢女陪同,挨席敬酒,與座之武林人物,無不受寵若驚,一個個舉止失措。
忽然,冷面仙子的語音脆越而從容地送入每個人耳鼓:“今天到此者,均為敝幫之友,隻有東邊倒數第三席上,面北及面南的四位朋友是例外。
” 滿殿笑語倏而中止,數千雙驚訝的眼光,不約而同地一緻轉向東邊倒數第三席上望去。
那一席上,面南及面北的是四名長衣中年人。
四人長衣均為灰褐色,這種衣色,在全殿中并非絕無僅有,點蒼及青城兩派與會人物就穿着這種長衣,而四人除了眼光有神,透着武林人物本色外,看上去别無其他異處,而現在,冷面仙子竟公然以不友善的語氣将他們四人挑出來是什麼意思呢? 隻有一點衆人感覺可疑的,就是這四人看上去面目均甚陌生,從大家眼角飛詢的神情可以看出,殿中數千武林人物,竟好像很少有人認得這四人的出身或來路。
不過,這一點理由也很勉強。
冷面仙子難道除了這四人之外,殿中其他的人,她都全部熟識麼? 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武林浩瀚似海,武林人物有如恒河沙數,所謂交遊滿天下,不過是結交天下有數一些知名之土罷了,誰又能有那份自信自信認識天下每一位武林人物? 雲殿上,冷面仙子冷冷地繼續說道:“古人雲:敬人者,人恒敬之。
五鳳幫每逢大典,均有禮帖緻送各門各派,而無帖自來者,亦屬來者不拒,正心誠意者,到處受歡迎,不過,五鳳幫歡迎的是觀禮嘉賓而非借機混入察看本幫内部虛實的奸細!” 四名灰衣中年人眼色一遞,同時自座中長身而起。
衆人睹狀,心神均為之一緊,雖然這兒是五鳳幫根本重地,四人縱有通天率領,也不可能弄出什麼名堂來,但是,在今天這種場合下,竟有人敢公開鬧事,這份刺激,想想也就夠叫人心跳的了。
然而,随之而來的事實,證明衆人隻是平白緊張了一場。
四名灰衣人臉色平靜,步履從容,不發一語,泰然穿過鱗次栉比的酒席,向大殿外面走去。
原來四人準備就此中途退席。
衆人見了,不由得又疑又惑。
四人不出一語,顯然對冷面仙子奸細之指控已予默認;可是,四人身份敗露後居然如此鎮定,卻令人不得不為之歎服。
衆人紛紛猜想:這四名奸細,是哪方派來的呢?來到這裡是為了查探些什麼呢? 天龍堡派來的? 似乎不太可能。
那麼冷面仙子忽然輕輕一嘿道:“人可以走,東西留下。
” 衆人正錯愕間,但見那四人中一人衣袖一甩,平平向雲殿上抖射去一件白忽忽的物事。
冷面仙子擡腕一抄,已經接在手中,玉指迅展,原來竟是一張招疊着的紙片,這一來,衆人更驚了。
甩出紙片之處,距雲殿足有七八丈遠,而且系頭不回,身不轉,反手打出。
那樣輕的東西,能打得這麼遠,這麼準,這份身手豈不駭人?衆人明白了:四人原來有恃無恐,怪不得透着如此鎮定。
冷面仙子在紙片上略掃一眼,冷笑道:“匆促間能将本宮内外形勢畫得如此清楚,倒也難得!” 寒目一擡,沉聲又道:“再留下一件東西。
” 四名灰衣人已走至大殿門口,聞言一緻霍地轉身,從四人又驚又怒的神情看來,好像四人都不知道還有什麼東西該留下。
當下由為首那名灰衣人冷冷發問道:“是否要在下幾人補份賀禮?” 冷面仙子靜靜地道:“可以這樣說。
”語音一沉,又接道:“四位左袖近腕處那幾道金線繡得頗見功夫,敝幫的丫頭們一向都拙于女紅,就請四位将四隻衣袖留下,給她們做個繡樣吧。
” 直到這時候,坐得較近的一些人,才依稀看出四名灰衣人左袖近腕處,果然繡有幾道金線。
四名灰衣人好似對衣袖上那幾道金線看得異常重要,聞言之下,臉色全都一變。
冷面仙子嘿嘿一笑道:“如擔心缺了一隻衣袖的衣服穿出去不好看相,敝幫可以另外奉贈四件。
孩子們,去取四件灰色長衣來。
” 身後一名使女,立即應聲退去。
為首的那名灰衣人厲聲道:“太上幫主既認出在下四人之身份,當知這種金線對在下四人之重要,這樣做是否太過分了?” 冷面仙子似因來人之被激怒而感到莫大快慰,微微一笑,聲音也随之變得柔和起來,笑着道:“有道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諸位既然重視在四方教中金線護法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