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白猿啼英魂
關燈
小
中
大
七月底,一個天氣爽朗的午後,兩名年青的勁裝镖師,正策騎沿皖西大南湖,向九華山方向徐徐而行。
兩人均約三旬上下,相貌端正而平庸,是江湖上最多也最容易見到的一型人物。
兩镖師穿着同式的對襟短打,一衣青,一衣褐。
這時,那名青衣镖師剛剛含笑低喊得一聲:“印弟……” 低下的話,忽為身後一陣急促蹄聲所打斷。
兩人同時扭頭向身後望去,來路上,兩匹黃骠馬,八蹄如飛,眨眼間已來至兩人身後三丈之内。
褐衣镖師注目間,突然高聲喊道:“兩位道長且住!” 馬上兩名灰衣道人,年紀都在四旬左右,揮鞭正待馳越而過,聞言一怔,馬缰勒處兩匹馬兒長嘶着,一個滴溜轉,雙雙攏上前來。
褐衣镖師向兩道人抱拳笑說道:“如在下沒認錯人,兩位道長大概就是名震天下的武當九子中,三才掌,五行步兩位前輩吧?” 兩道人互望了一眼,其中一名不甚自然地打了個問訊道:“俠駕如何稱呼?” 褐衣镖師微微一笑道:“終南上官印!” 手腕一拌,兩道金光閃閃的光圈直射空中,格登一聲,光斂圈落,兩道人同時低呼道:“龍鳳飛環!” 喊着,身子一側,便拟跳下馬來。
上官印擺手阻止道:“這樣說話方便。
” 不容兩道人開口,正容注目又接着問道:“看兩位道長行色匆匆,難道武當近日有甚事故不成?” 三才道人點點頭,歎道:“正如少俠所說,十數天前,敝掌門人所居的真神武殿,忽于夜半時分闖入一名身手奇高的黑衣蒙面人,照面後一言不發,揚手便是三支飛刀,總算敝掌門人早已心存戒備,鋼拂連揮,拒去二支,第三支雖然沒格開,卻也隻擦破右肩一片道服,來人見一舉未能得手,全殿已被驚動,返身就跑,敝掌門人随後追趕,剛剛出殿,便失去了來人蹤影……” 五行道人輕輕一咳,三才道人便止住不再說下去。
上官印又是微微一笑,注目問道:“兩位正要去昆侖是嗎?” 兩道人被上官印一說道破心底事,不禁為之瞠目如呆。
上官印緩緩接下去說道:“兩位此行,諒來系奉貴掌門一塵道長之命,因為他那夜将來人追丢,事後愈想愈覺來人所施之身法與昆侖飛燕三點波頗為相似,因而命兩位前往昆侖向昆侖掌門人藍衣秀士質疑一番是也不是?” 兩道人木然點了一下頭。
上官印笑容收斂,沉聲道:“兩位不必再事跋涉了,回去就說我上官印說的,青城冷婆婆不日将去武當,此一事件之真象,冷婆婆自會告訴你們。
” 兩道人緘默片刻,然後雙雙立掌欠身,朗宣一聲無量壽佛,撥轉馬頭,向來路縱騎而去。
兩道人去遠,丹鳳說道:“行兇者就是藍衣秀士本人?” 上官印輕輕一歎,苦笑道:“昆侖一鶴已死,除了他,還會有誰?” 丹鳳似乎突然記起什麼,問道:“前天你說昆侖一鶴死于誰人之手?魔劍攝魂刀南宮中屏?這人不是已死了幾十年了嗎?” 上官印笑道:“你看到他的屍首沒有?” 丹鳳反唇相譏道:“你敢肯定他真的還活在世上嗎?” 上官印沉吟着颔首道:“這裡面的确有問題。
” 丹鳳見他這樣說,高興了,嫣然一笑,問道:“什麼問題?” 上官印思索着說道:“昆侖一鶴非泛泛之輩可比,在前輩人物中,也算是一名知名之士,尤其一身輕功,更是獨步天下,當年的魔劍攝魂刀,病入膏肓,能活下來,已是奇迹,如說他不但沒有死,且恢複了全部功力,那确實誰也不敢相信。
” 丹鳳想了一下又問道:“那麼那位自稱魔劍攝魂刀嫡傳弟子的師南宮,是冒牌的了?” 上官印搖了搖頭道:“不可能。
” 丹鳳眨眨眼道:“何以故?” 上官印說道:“逍遙七式是鐵證。
” 丹鳳有點不解道:“這豈不太矛盾了?” 上官印笑了笑道:“人為萬物之靈,靈就靈在一點有異于禽獸的智慧,愈是耐想的事物,便愈易發生趣味,一目了然的事物,不會有人提,也不會有人記在心上,愁什麼,八月十五,黃山天都峰頂包見分曉呢……” 日暮時分,二人進入了九華山下的白猿鎮。
詩仙李白,當年過此鎮時,留有詩雲:“千千石桐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雕滿,澗澗白猿吟。
”鎮後有一湖,系澗澗彙聚而成,入夜後,常聞猿啼,詩出此,鎮因名。
入夜,因為月色很好,丹鳳提議去湖上泛舟以遣良宵,上官印自然贊成。
這兒,上次上官印為求取奇緣七式,入黃山,曾一度道經,對附近自較丹鳳清楚,這時他走在前面,才到達湖邊,剛停止,忽然回過頭來低低說道:“看,那人好怪!” 丹鳳循聲望去,目光所至,也不禁吃了一驚。
原來眼前這座湖,方圓不過裡許,湖面平靜,月色又好,極目之下,全湖景色皆可了然入目。
上官印指點處,是湖心一座六角水亭。
月色下,但見亭頂正面處盤坐着一人,因為是背向這一邊,距離又遠,不但看不出是個什麼樣的人,甚至連男女都無法分辨。
隐約可見者,是一身衣服色澤很深,盤坐着,一動不動,遠看上去就如一尊木雕的黑色神像。
丹鳳見那水亭六角翻飛,攀緣無憑,不禁低低說道:“怕還是我道中人呢。
” 上官印凝視着點點頭答道:“是的,很怪,我們看看去。
” 丹鳳推醒樹木下一名正在打噸的船夫道:“租船遊湖,夥計。
” 船夫一骨碌跳起來道:“好,好,幾位?” 丹鳳笑了笑,說道:“用不着慌張,租金照付,船由我們自己劃,你隻須下去清出一隻來,弄弄幹淨也就是了。
” 船夫望了二人一眼,邊應是,邊忖道:“都是男的,自己劃有甚麼意思?” 不一會兒,小船告岸,船夫将缰繩交給二人,上官印一面下船,一面故不經意地向船夫問道:“生意還好嗎?” 船夫搖頭苦笑道:“簡直壞透了!” 上官印向湖中水亭一指,又道:“今夜那邊已去了幾位客人?” 船夫歎了口氣道:“去了個鬼。
” 看樣子這船夫尚不知湖心亭頂上坐了人,丹鳳迅向上官印瞥去,眼中充滿訝異之色,似說:“那人赴水亭,顯然用的是淩波虛渡功夫,我們得小心點兒。
” 上官印點點頭,操起槳,沒說什麼。
船夫交代完畢,帶着滿臉睡意,又回到桑樹底下去了,這邊上官印左撥弄,右撥弄船在原處打轉,就是不肯離開原處。
丹鳳掩口一笑道:“笨牛!” 上官印槳一遞,笑道:“很簡單,你行你來。
” 丹鳳臉一紅,嗔道:“我又不是南方人,你給我有什麼用。
” 上官印笑了笑反問道:“終南華山離多遠?” 丹鳳佯着惱,瞪眼道:“多少偏點南……” 上官印笑不可抑地叫道:“對,對,我是南方人,我忘了我住在你的南邊。
” 放下槳,雙掌分向兩邊湖面一推,湖水湧波,小船上像箭一般向湖心倒射而出,丹鳳冷不防,嬌軀一仰,幾乎翻倒,上官印大笑。
丹鳳赧然自語道。
“竟忘了這法子。
” 上官印笑着說道:“你是北方人當然可以原諒。
” 這時,小般已離湖岸十數丈遠近,丹鳳聽了上官印的話,臉一沉,正待叱罵,忽然神色一動,急急低聲道:“快聽!” 二人傾耳,湖心,有低吟之聲傳來: 進退兩不得 蹉跎浪蕩遊 何處是歸程 猿啼使人愁…… 聲暗喑啞,愈來愈低,吟到最後幾個字,已有如微弱的哀鳴。
丹鳳秀眉微蹙,低聲道:“這人怎的這般消沉?” 上官印星目閃動,忽然叫出一聲:“不好!” 雙掌運拍如飛,驅艇疾駛,還不住扭頭向身後亭頂望去,眉宇間,神色似乎甚為焦急。
丹鳳又擡頭看了一下,見亭頂那人,聲音雖然有異,身軀卻仍坐得端端正正的,不由得大為納罕,愕然問道:“什麼事不好了?” 上官印匆匆以衣袖拭了一下額角道:“此人中氣衰竭,似已奄奄一息了。
” 丹鳳手一指,皺眉道:“不是坐得好好的?” 上官印又連推數掌,搖頭道:“内家高手不到最後一絲遊氣斷盡,是不能從背面坐姿上看出什麼來的,此人如非身中劇毒,便是正以慢性方式自絕。
” 說話之間,小艇已
兩人均約三旬上下,相貌端正而平庸,是江湖上最多也最容易見到的一型人物。
兩镖師穿着同式的對襟短打,一衣青,一衣褐。
這時,那名青衣镖師剛剛含笑低喊得一聲:“印弟……” 低下的話,忽為身後一陣急促蹄聲所打斷。
兩人同時扭頭向身後望去,來路上,兩匹黃骠馬,八蹄如飛,眨眼間已來至兩人身後三丈之内。
褐衣镖師注目間,突然高聲喊道:“兩位道長且住!” 馬上兩名灰衣道人,年紀都在四旬左右,揮鞭正待馳越而過,聞言一怔,馬缰勒處兩匹馬兒長嘶着,一個滴溜轉,雙雙攏上前來。
褐衣镖師向兩道人抱拳笑說道:“如在下沒認錯人,兩位道長大概就是名震天下的武當九子中,三才掌,五行步兩位前輩吧?” 兩道人互望了一眼,其中一名不甚自然地打了個問訊道:“俠駕如何稱呼?” 褐衣镖師微微一笑道:“終南上官印!” 手腕一拌,兩道金光閃閃的光圈直射空中,格登一聲,光斂圈落,兩道人同時低呼道:“龍鳳飛環!” 喊着,身子一側,便拟跳下馬來。
上官印擺手阻止道:“這樣說話方便。
” 不容兩道人開口,正容注目又接着問道:“看兩位道長行色匆匆,難道武當近日有甚事故不成?” 三才道人點點頭,歎道:“正如少俠所說,十數天前,敝掌門人所居的真神武殿,忽于夜半時分闖入一名身手奇高的黑衣蒙面人,照面後一言不發,揚手便是三支飛刀,總算敝掌門人早已心存戒備,鋼拂連揮,拒去二支,第三支雖然沒格開,卻也隻擦破右肩一片道服,來人見一舉未能得手,全殿已被驚動,返身就跑,敝掌門人随後追趕,剛剛出殿,便失去了來人蹤影……” 五行道人輕輕一咳,三才道人便止住不再說下去。
上官印又是微微一笑,注目問道:“兩位正要去昆侖是嗎?” 兩道人被上官印一說道破心底事,不禁為之瞠目如呆。
上官印緩緩接下去說道:“兩位此行,諒來系奉貴掌門一塵道長之命,因為他那夜将來人追丢,事後愈想愈覺來人所施之身法與昆侖飛燕三點波頗為相似,因而命兩位前往昆侖向昆侖掌門人藍衣秀士質疑一番是也不是?” 兩道人木然點了一下頭。
上官印笑容收斂,沉聲道:“兩位不必再事跋涉了,回去就說我上官印說的,青城冷婆婆不日将去武當,此一事件之真象,冷婆婆自會告訴你們。
” 兩道人緘默片刻,然後雙雙立掌欠身,朗宣一聲無量壽佛,撥轉馬頭,向來路縱騎而去。
兩道人去遠,丹鳳說道:“行兇者就是藍衣秀士本人?” 上官印輕輕一歎,苦笑道:“昆侖一鶴已死,除了他,還會有誰?” 丹鳳似乎突然記起什麼,問道:“前天你說昆侖一鶴死于誰人之手?魔劍攝魂刀南宮中屏?這人不是已死了幾十年了嗎?” 上官印笑道:“你看到他的屍首沒有?” 丹鳳反唇相譏道:“你敢肯定他真的還活在世上嗎?” 上官印沉吟着颔首道:“這裡面的确有問題。
” 丹鳳見他這樣說,高興了,嫣然一笑,問道:“什麼問題?” 上官印思索着說道:“昆侖一鶴非泛泛之輩可比,在前輩人物中,也算是一名知名之士,尤其一身輕功,更是獨步天下,當年的魔劍攝魂刀,病入膏肓,能活下來,已是奇迹,如說他不但沒有死,且恢複了全部功力,那确實誰也不敢相信。
” 丹鳳想了一下又問道:“那麼那位自稱魔劍攝魂刀嫡傳弟子的師南宮,是冒牌的了?” 上官印搖了搖頭道:“不可能。
” 丹鳳眨眨眼道:“何以故?” 上官印說道:“逍遙七式是鐵證。
” 丹鳳有點不解道:“這豈不太矛盾了?” 上官印笑了笑道:“人為萬物之靈,靈就靈在一點有異于禽獸的智慧,愈是耐想的事物,便愈易發生趣味,一目了然的事物,不會有人提,也不會有人記在心上,愁什麼,八月十五,黃山天都峰頂包見分曉呢……” 日暮時分,二人進入了九華山下的白猿鎮。
詩仙李白,當年過此鎮時,留有詩雲:“千千石桐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雕滿,澗澗白猿吟。
”鎮後有一湖,系澗澗彙聚而成,入夜後,常聞猿啼,詩出此,鎮因名。
入夜,因為月色很好,丹鳳提議去湖上泛舟以遣良宵,上官印自然贊成。
這兒,上次上官印為求取奇緣七式,入黃山,曾一度道經,對附近自較丹鳳清楚,這時他走在前面,才到達湖邊,剛停止,忽然回過頭來低低說道:“看,那人好怪!” 丹鳳循聲望去,目光所至,也不禁吃了一驚。
原來眼前這座湖,方圓不過裡許,湖面平靜,月色又好,極目之下,全湖景色皆可了然入目。
上官印指點處,是湖心一座六角水亭。
月色下,但見亭頂正面處盤坐着一人,因為是背向這一邊,距離又遠,不但看不出是個什麼樣的人,甚至連男女都無法分辨。
隐約可見者,是一身衣服色澤很深,盤坐着,一動不動,遠看上去就如一尊木雕的黑色神像。
丹鳳見那水亭六角翻飛,攀緣無憑,不禁低低說道:“怕還是我道中人呢。
” 上官印凝視着點點頭答道:“是的,很怪,我們看看去。
” 丹鳳推醒樹木下一名正在打噸的船夫道:“租船遊湖,夥計。
” 船夫一骨碌跳起來道:“好,好,幾位?” 丹鳳笑了笑,說道:“用不着慌張,租金照付,船由我們自己劃,你隻須下去清出一隻來,弄弄幹淨也就是了。
” 船夫望了二人一眼,邊應是,邊忖道:“都是男的,自己劃有甚麼意思?” 不一會兒,小船告岸,船夫将缰繩交給二人,上官印一面下船,一面故不經意地向船夫問道:“生意還好嗎?” 船夫搖頭苦笑道:“簡直壞透了!” 上官印向湖中水亭一指,又道:“今夜那邊已去了幾位客人?” 船夫歎了口氣道:“去了個鬼。
” 看樣子這船夫尚不知湖心亭頂上坐了人,丹鳳迅向上官印瞥去,眼中充滿訝異之色,似說:“那人赴水亭,顯然用的是淩波虛渡功夫,我們得小心點兒。
” 上官印點點頭,操起槳,沒說什麼。
船夫交代完畢,帶着滿臉睡意,又回到桑樹底下去了,這邊上官印左撥弄,右撥弄船在原處打轉,就是不肯離開原處。
丹鳳掩口一笑道:“笨牛!” 上官印槳一遞,笑道:“很簡單,你行你來。
” 丹鳳臉一紅,嗔道:“我又不是南方人,你給我有什麼用。
” 上官印笑了笑反問道:“終南華山離多遠?” 丹鳳佯着惱,瞪眼道:“多少偏點南……” 上官印笑不可抑地叫道:“對,對,我是南方人,我忘了我住在你的南邊。
” 放下槳,雙掌分向兩邊湖面一推,湖水湧波,小船上像箭一般向湖心倒射而出,丹鳳冷不防,嬌軀一仰,幾乎翻倒,上官印大笑。
丹鳳赧然自語道。
“竟忘了這法子。
” 上官印笑着說道:“你是北方人當然可以原諒。
” 這時,小般已離湖岸十數丈遠近,丹鳳聽了上官印的話,臉一沉,正待叱罵,忽然神色一動,急急低聲道:“快聽!” 二人傾耳,湖心,有低吟之聲傳來: 進退兩不得 蹉跎浪蕩遊 何處是歸程 猿啼使人愁…… 聲暗喑啞,愈來愈低,吟到最後幾個字,已有如微弱的哀鳴。
丹鳳秀眉微蹙,低聲道:“這人怎的這般消沉?” 上官印星目閃動,忽然叫出一聲:“不好!” 雙掌運拍如飛,驅艇疾駛,還不住扭頭向身後亭頂望去,眉宇間,神色似乎甚為焦急。
丹鳳又擡頭看了一下,見亭頂那人,聲音雖然有異,身軀卻仍坐得端端正正的,不由得大為納罕,愕然問道:“什麼事不好了?” 上官印匆匆以衣袖拭了一下額角道:“此人中氣衰竭,似已奄奄一息了。
” 丹鳳手一指,皺眉道:“不是坐得好好的?” 上官印又連推數掌,搖頭道:“内家高手不到最後一絲遊氣斷盡,是不能從背面坐姿上看出什麼來的,此人如非身中劇毒,便是正以慢性方式自絕。
” 說話之間,小艇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