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狂亂祭父

關燈
的上總介信長卻幾乎沒有參與籌備事宜。

    林佐渡和平手中務互相猜測着對方的心思,盡力掩飾神突,他們在順利舉行葬禮這一點上,意見是一緻的。

     除了柴田權六、佐久間右衛門與其弟七郎左衛門、林佐渡、佐久間大學、山口左馬助和都築藏人之外,信長舅父土田下總,妹婿神保安藝、織田信清,都聲稱信長将是導緻織田氏走向敗亡的罪魁禍首。

     “倘若葬禮之後,這些人一起謀反……”想到這裡,信長就心痛不已。

    他之所以希望讓父親離開岩室夫人,盡早返回古渡,正是出于這些憂慮。

    今川氏整修武備,磨刀霍霍。

    信長發現,鳴海城主山口左馬助父子已有通敵迹象。

    安祥城被今川收回,櫻井也落入敵手。

    今川氏的名将葛山備中守氏元、岡部五郎兵衛元信、三浦左馬助義就、飯尾豐前守顯茲、淺井小四郎政敏等,正在鳴海城對面不斷修築工事。

    因此,若是父親故去導緻織田氏内部混亂,他們必會乘此機會出兵尾張。

    信長自信尚能對付得了他們。

    但這樣一來,濃姬的父親齋藤道三就難免乘虛而入了。

     六日下午。

     “阿濃,刀——”一直躺着的信長,突然跳了起來。

    濃姬吃了一驚,取下刀架上的長刀遞給信長。

     “阿濃!” “大人。

    ” “從現在起,信長要斬斷迷惑。

    ”轉眼間,他已經跳到庭院中。

    但他并未拔出刀,隻是雙眼怒睜,死死盯着天際。

     濃姬明白信長的痛苦。

    若今川氏和齋藤氏趁織田内亂而興風作浪,無論他們兩家孰成孰敗,信長都将無立足之地。

    到那時,年僅十九歲的織田上總介信長大概會和松平竹千代一樣,成為亂世的棄兒。

     “啊!”大刀出鞘。

    灰蒙蒙的天空下,花蕾綻放的櫻花樹微微顫動了。

     翌日。

     萬松寺内櫻花盛開。

    濃姬心事重重地從櫻花樹下匆匆而過。

    信長昨日午後拿起長刀顧自而去,直到今日早上也不見蹤影。

    他恐是去古渡城參加最後的議事,濃姬未能親手給信長穿上喪服,感到一絲遺憾。

    不僅僅是遺憾,她還在想自己的父親是否會前來……他會裝作為吊唁而來,實際上卻對織田氏虎視眈眈。

    濃姬當然很想念父親,但她現在也很疼自己的丈夫,然而他們二人卻水火不容…… 信秀的親信五味新藏一看見濃姬,便高聲道:“濃夫人到!” 族人已經聚集在正殿。

    濃姬緊張地撚着手珠,被領到信長座位之後。

    信長的席位尚空着,旁邊的勘十郎信行着一身嶄新的喪服,恭敬地向濃姬緻意。

    濃姬回禮後,方才坐下。

     信行下首坐着信秀三男喜十郎,接下來是三歲的阿市小姐。

    他們與信長都是正室土田夫人所生。

     阿市下首坐着曾經是安祥城城主的異母哥哥三郎五郎信廣。

    他以後,按年齡大小分别坐着信包、喜藏、彥七郎、半九郎、十郎丸、源五郎,最後是襁褓中的又十郎,他在岩室夫人懷裡牙牙學語,咬着小拳頭。

    這一列人之後,除了濃姬和土田夫人,還坐着信秀的十二個女兒。

    第三列都是信秀的側室。

    這麼多年幼的孩子,本來令人心生悲哀,但衆多的女人,又讓人有花團錦簇之感。

    濃姬低下頭,淚水直流。

    看似如此盛大的葬禮,卻暗藏着衆多的憎恨和猜忌。

     遺族旁邊的席位上坐着本家清洲城主織田彥五郎和織田氏的宗主斯波義統……雖然他出生名門,但已因失勢而淪落為清洲的食客。

    他們無不一臉嚴峻,時刻準備發難。

    他們之後,便是正襟危坐的重臣們。

     小和尚點燃香燭,熏上香。

    不久,住持大雲和尚走了出來,他身後,是從各處聚過來的僧侶。

    足有四百餘人。

    在自己發願建立的寺中舉行如此盛大的葬禮,信秀果真能修成正果嗎?燭光照亮了立于正面的白木牌位:萬松院桃岩道見大禅定門。

    人頭攢動的寬敞正殿裡響起了莊嚴的誦經聲。

     濃姬心不在焉。

    誦經已經開始,但信長的席位上空空如也。

    難道出了什麼意外?想着想着,她内心不禁害怕起來。

    平手政秀彎着腰小心翼翼向她靠過來,濃姬一陣驚悸。

     政秀謹慎地打量着四周,然後附在濃姬耳邊焦急地問道:“主公是和夫人一起出城的嗎?” 濃姬不知該如何作答:“主公……昨天下午……出去後……” 政秀頓時失色。

    但他畢竟有曆練,未再提問,悄然回到自己座位上。

    聽政秀的語氣,信長并沒有和家老們在一起,濃姬感覺出事了,是身有不測,還是被囚禁在了某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