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千裡逃亡
關燈
小
中
大
則更是廣涉民間疾苦,尋求變革之道。
他的寺院是真正救助那些無果腹之食無立錐之地的苦難百姓之所。
他為心中之願盡了一己之力,為了不讓亂兵闖入寺院而竭盡所能。
我仰慕蓮如上人,正在于他的慈悲之懷和果敢之為。
他始終将亂世兵危拒之門外,此舉甚或可與弘法大師懸壺濟世之佳話相媲美。
可蓮如之後,在世間更為需要這種大慈悲大善舉時,住持卻和他的同門于内奢糜放縱、聲色犬馬,于外發号施令、奴役生民。
這和俗世的大名有何分别!若不借蓮如之名加以指斥,我佛大法不久便會由救世神器化作亂世兇器……” 随風再次流下淚來。
坐在一旁的武士互相遞着眼色,其中一人突然抽出了武刀。
不知随風是否意識到身邊的危險,隻聽他繼續說道:“長此以往,蓮如遺志不複存在。
上人在各地營建極樂世界,不許任何兇器進入,讓那些瘋狂的當道者束手無策。
可憐的百姓若是走投無路,便可以前去投奔。
他建造這樣一所禦堂,就是為了阻止那些手持兇器的殘暴之徒進入。
這樣的勇氣,這樣的決斷,才是深知佛法精髓,乃是一般僧人無法企及的大悲願。
因此,百姓們要拼命保護這塊聖土,一心念佛。
在加賀,他們甚至推翻了守護富檻正親。
然而現在怎樣呢?百姓這塊唯一的樂土,卻成了身懷兇器的奸細與刺客的藏身之所。
為百姓建造的禦堂,現在成了住持維持自家奢侈生活而征收賦稅的地方。
你們看看,現在百姓反而深受雙重盤剝,飽嘗塗炭之苦。
當年蓮如确也擁有不少女人,還生了幾十個孩子。
這一點我不敢苟同,而現在他的子孫獨獨學會了這一點,堕落成他的敵人。
” 左側的一個浪人再也聽不下去,掄刀朝随風砍去。
信近和阿俊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正在這時,隻聽波太郎喊道:“慢!” 波太郎将手中的一個白色物件朝武士扔了過去。
那是他的香爐。
那武士手一抖,香爐裂為兩半。
随風則趁機躲過一擊。
“這裡已經變成了這些家夥的庇護所,蓮如還能成佛嗎?”他顫抖着對救了自己一命的波太郎道。
波太郎也激動起來。
“慢着!他要是有不可寬宏之處,也用不着你們動手。
休得莽撞!”迅速止住那些浪人,波太郎随後轉向随風。
他雙目如炬,手握大刀單膝跪地,臉色如冬日晨霜。
浪人們重新坐好。
隻有随風仍是先前那副姿态。
“小和尚,依你看,這裡的住持該怎麼做?” “當然是拿起武器奮起反抗,讓差點變成兇器的禦堂,變為濟世救人之所,完成蓮如的大悲之願,救百姓于水火。
” “小和尚,這,符合佛道嗎?” 随風高聲笑道:“所謂佛道,不過是騙人的把戲,用另外一個世界的地獄和極樂來哄騙百姓,用百姓的葬禮來中飽私囊。
” “休要顧左右而言他。
回答我的問題:你認為這樣合于佛道嗎?” 信近僵硬地坐在一旁,他覺得波太郎的刀似要馬上出鞘。
随風的話固然離奇古怪,但波太郎現在的樣子更讓信近吃驚。
這是他在熊邸從未表現出來的氣魄,讓人感覺久經磨煉,卻不乏女子的柔韌。
這是英雄氣概嗎?然而,性情如此激烈的波太郎當初為何對兄長信元的背信棄義一忍再忍?他為何沒有将信元一刀除去?想到這裡,信近不由得脊背發涼。
然而,随風對這種殺氣卻毫無察覺。
他是大智若愚,還是蠢笨至極? “佛家弟子持劍主事,難道就是所謂佛道嗎?” 聽到波太郎嚴厲的問話,随風斬釘截鐵答道:“當然!” 在殺氣騰騰的氣氛當中,他毫不示弱地繼續說道:“倘若佛法不能消除苦難,還要它何用?予病痛之人以醫藥,予凍餒之人以衣食,才是真正的佛法。
即時将百姓從苦難當中救出來,才是佛祖的大悲願。
若病魔當道,便和病魔作戰,若強權橫行,則與強權相鬥。
在這個暴力橫行的時代,死後的安樂又有何用?為什麼不在現世阻止屠刀出鞘呢?” “你的意思是,應該持劍向屠刀嗎?” “融通無礙,觀自在。
不敢反抗都是因為怯懦。
還有什麼好顧慮的呢?先求現世之福,再求來世之救贖,方才是正道。
” “小和尚!你敢以性命擔保,方才無半句诳語?” “哈哈,豈止是我的性命,我敢以佛法作賭。
” “啊!” 茌場人瞬時都有些呆了。
他們以為波太郎起身的那一刹那便會血濺當場。
然而良久,波太郎并未拔刀,隻手握刀鞘在空中虛晃一下,又坐了下來。
信近瞠目結舌。
在場的武士和阿俊也都松了一口氣。
“小和尚,你我不謀而合。
我有話對你說,你且随我來。
” “你要帶我去見住持,還是想将我除掉?” 波太郎微微一笑:“我已經見過住持了。
” “哦?” “住持和你想法一樣,我已知道。
何況,剛才你已經被殺了。
” “誰殺?” “當然是我。
跟我來吧。
”随風不解其意,疑惑地看着波太郎,但随即爽快地點了點頭,站起身來。
波太郎頭也不回地往外走去,像往常一樣從容不迫。
他在門邊慢慢穿上草鞋,大步去了。
随風、阿俊、信近跟在他身後。
日頭還很高。
森林裡蟬聲一片,沁入塵世之人的肺腑,讓人生起悲涼之感。
他的寺院是真正救助那些無果腹之食無立錐之地的苦難百姓之所。
他為心中之願盡了一己之力,為了不讓亂兵闖入寺院而竭盡所能。
我仰慕蓮如上人,正在于他的慈悲之懷和果敢之為。
他始終将亂世兵危拒之門外,此舉甚或可與弘法大師懸壺濟世之佳話相媲美。
可蓮如之後,在世間更為需要這種大慈悲大善舉時,住持卻和他的同門于内奢糜放縱、聲色犬馬,于外發号施令、奴役生民。
這和俗世的大名有何分别!若不借蓮如之名加以指斥,我佛大法不久便會由救世神器化作亂世兇器……” 随風再次流下淚來。
坐在一旁的武士互相遞着眼色,其中一人突然抽出了武刀。
不知随風是否意識到身邊的危險,隻聽他繼續說道:“長此以往,蓮如遺志不複存在。
上人在各地營建極樂世界,不許任何兇器進入,讓那些瘋狂的當道者束手無策。
可憐的百姓若是走投無路,便可以前去投奔。
他建造這樣一所禦堂,就是為了阻止那些手持兇器的殘暴之徒進入。
這樣的勇氣,這樣的決斷,才是深知佛法精髓,乃是一般僧人無法企及的大悲願。
因此,百姓們要拼命保護這塊聖土,一心念佛。
在加賀,他們甚至推翻了守護富檻正親。
然而現在怎樣呢?百姓這塊唯一的樂土,卻成了身懷兇器的奸細與刺客的藏身之所。
為百姓建造的禦堂,現在成了住持維持自家奢侈生活而征收賦稅的地方。
你們看看,現在百姓反而深受雙重盤剝,飽嘗塗炭之苦。
當年蓮如确也擁有不少女人,還生了幾十個孩子。
這一點我不敢苟同,而現在他的子孫獨獨學會了這一點,堕落成他的敵人。
” 左側的一個浪人再也聽不下去,掄刀朝随風砍去。
信近和阿俊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正在這時,隻聽波太郎喊道:“慢!” 波太郎将手中的一個白色物件朝武士扔了過去。
那是他的香爐。
那武士手一抖,香爐裂為兩半。
随風則趁機躲過一擊。
“這裡已經變成了這些家夥的庇護所,蓮如還能成佛嗎?”他顫抖着對救了自己一命的波太郎道。
波太郎也激動起來。
“慢着!他要是有不可寬宏之處,也用不着你們動手。
休得莽撞!”迅速止住那些浪人,波太郎随後轉向随風。
他雙目如炬,手握大刀單膝跪地,臉色如冬日晨霜。
浪人們重新坐好。
隻有随風仍是先前那副姿态。
“小和尚,依你看,這裡的住持該怎麼做?” “當然是拿起武器奮起反抗,讓差點變成兇器的禦堂,變為濟世救人之所,完成蓮如的大悲之願,救百姓于水火。
” “小和尚,這,符合佛道嗎?” 随風高聲笑道:“所謂佛道,不過是騙人的把戲,用另外一個世界的地獄和極樂來哄騙百姓,用百姓的葬禮來中飽私囊。
” “休要顧左右而言他。
回答我的問題:你認為這樣合于佛道嗎?” 信近僵硬地坐在一旁,他覺得波太郎的刀似要馬上出鞘。
随風的話固然離奇古怪,但波太郎現在的樣子更讓信近吃驚。
這是他在熊邸從未表現出來的氣魄,讓人感覺久經磨煉,卻不乏女子的柔韌。
這是英雄氣概嗎?然而,性情如此激烈的波太郎當初為何對兄長信元的背信棄義一忍再忍?他為何沒有将信元一刀除去?想到這裡,信近不由得脊背發涼。
然而,随風對這種殺氣卻毫無察覺。
他是大智若愚,還是蠢笨至極? “佛家弟子持劍主事,難道就是所謂佛道嗎?” 聽到波太郎嚴厲的問話,随風斬釘截鐵答道:“當然!” 在殺氣騰騰的氣氛當中,他毫不示弱地繼續說道:“倘若佛法不能消除苦難,還要它何用?予病痛之人以醫藥,予凍餒之人以衣食,才是真正的佛法。
即時将百姓從苦難當中救出來,才是佛祖的大悲願。
若病魔當道,便和病魔作戰,若強權橫行,則與強權相鬥。
在這個暴力橫行的時代,死後的安樂又有何用?為什麼不在現世阻止屠刀出鞘呢?” “你的意思是,應該持劍向屠刀嗎?” “融通無礙,觀自在。
不敢反抗都是因為怯懦。
還有什麼好顧慮的呢?先求現世之福,再求來世之救贖,方才是正道。
” “小和尚!你敢以性命擔保,方才無半句诳語?” “哈哈,豈止是我的性命,我敢以佛法作賭。
” “啊!” 茌場人瞬時都有些呆了。
他們以為波太郎起身的那一刹那便會血濺當場。
然而良久,波太郎并未拔刀,隻手握刀鞘在空中虛晃一下,又坐了下來。
信近瞠目結舌。
在場的武士和阿俊也都松了一口氣。
“小和尚,你我不謀而合。
我有話對你說,你且随我來。
” “你要帶我去見住持,還是想将我除掉?” 波太郎微微一笑:“我已經見過住持了。
” “哦?” “住持和你想法一樣,我已知道。
何況,剛才你已經被殺了。
” “誰殺?” “當然是我。
跟我來吧。
”随風不解其意,疑惑地看着波太郎,但随即爽快地點了點頭,站起身來。
波太郎頭也不回地往外走去,像往常一樣從容不迫。
他在門邊慢慢穿上草鞋,大步去了。
随風、阿俊、信近跟在他身後。
日頭還很高。
森林裡蟬聲一片,沁入塵世之人的肺腑,讓人生起悲涼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