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将計就計

關燈
太陽落山之後,水野藤九郎信近便偷偷溜出了本城。

    月亮還沒出來。

    父親房裡已掌燈,窗邊胡亂開着幾株胡枝子花,映在隔扇上,像畫上去的一般。

     “父親也将不久于人世……”信近突然想到了人生。

    他一路思索着這些問題,從通往米倉的邊門到了本城的城牆外。

    美麗的天河懸挂在夜空,海水拍打着西側臨海的城牆,發出輕柔的聲音。

     嫁到岡崎的於大将會生下一個孩子……一個新的生命就要來到這個世界,真是不可思議。

    而随着這個孩子的降生,父親忠政不久将離開這個世界,這同樣不可思議。

    在這個世上,沒有人能夠長命百歲。

    可是,任何一個時代都有老人,也有年輕人。

    生而後死,死而複生,這個世上總會有很多人。

    生死到底掌握在誰的手中?是神,還是佛? 蛐蛐開始嗚叫。

    開放的胡枝子花令人不可思議,人類有老有少,同樣不可捉摸。

     北條、武田、織田、今川,他們争來鬥去,到底要争到什麼時候?就像今年的蟬和去年的蟬已然不同,雖然在世的時間有長短,人和蟬卻是一樣的。

    被殺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殺人的同樣不能永生…… 當信近繞過米倉,踏上通往北門的石階時,他決定不再和哥哥争執。

    白日裡,他的态度蠻橫了些。

    一想到哥哥信元加盟織田,讓自己和忠守去攻打母親所在的城池,信近不禁熱血上湧。

    或許血關乎生死,才對這種愚蠢的戰争提出抗議。

     不知道於大生下的孩子将會面臨怎樣的人生,那個小生命已經孕育。

    信近經常在心中暗暗祈禱孩子能夠平安降生。

    這種希望使得他對哥哥的決定有強烈的反感。

    而且信近不喜歡織田信秀的行事方式。

    雖然忠政稱贊織田信秀勇敢剛毅,但他企圖以武力改變一切的做法卻有些過頭。

    或許織田的行為亦可理解為對豪門貴族極度的憎惡。

     信秀用人不拘一格,農民、市民、浪人,在他的巧妙煽動下悉數成了他手中的勢力。

    他急于以武力奪取天下,仇視一切陳舊的東西,坐在昔日貴人的白骨砌成的王座上,成為新的霸主。

    信近不能理解織田信秀的行為。

    過去的強者定也戴着道義的面具,做過同樣的事情。

    這些僞裝常能阻止不測發生,但信秀卻連這些面具都扔掉了。

    為了自己,他煽動領民,毫無顧忌地讓他們為他付出生命。

    信元被他的蠻力迷惑,急于與織田簽訂盟約。

    但現在,他聽了信近白天說的那些話,今晚在熊邸,他會改變主意嗎?“這次不能再和哥哥發生争執,要平心靜氣地說服他。

    ”信近這樣想着,來到護城河邊,輕聲令守門的武士開了門。

    他再次擡頭看了看夜空,不禁感慨萬千。

     出了城,風兒輕輕拂過臉龐。

    岡崎城是否也吹着同樣的風,撫摩着那裡清涼的夜晚呢?信近的腦海裡突然浮現出生身母親的影子。

    當初信近代替父親到岡崎城參加於大的婚禮,十年未見的母子三人相擁而泣。

    此種情景,令他隐隐認識到人生的悲喜無常。

     三人原本能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但為何人們總是用莫名的理由造起一座高牆,将他們分開?為何母子不能歡聚一堂?從那時開始,信近的心中就萌生出對人世無常的疑惑。

     若是為了保護領地不被侵犯尚可理解,但為了擴張領土而對弱者進行無情的殺戮,則令他感到厭惡而悲涼。

    他們忘了,猛将不管殺了多少人,最終都會老去,和弱者一樣變成白骨。

    在生死面前,人人皆同,它帶給人莊嚴的歡樂,也施予人殘酷的刑罰。

    人們能意識到這一點嗎? 信近不知不覺出了金胎寺昏暗的樹林,沿着田間小路往熊邸走去。

    稻子已經結了穗,周圍蛙聲一片。

    信近再次叮囑自己不要和信元發生争執,要心平氣和地将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人世的悲哀說給哥哥聽,勸他不要加入這場愚蠢的戰争。

     熊邸的壕溝映着燈光,撲人眼簾。

    一堵土牆靜靜地聳立在黑暗中,對面,倉庫掩映在樹木之中,像嶙峋的怪石。

    信近小心翼翼從懷中取出頭巾。

    天氣不再那麼炎熱,身上的汗也已幹了。

    他戴上頭巾,加快了腳步,沿着土牆邊的柳蔭,匆匆來到散發着黴味的熊邸後門。

     正如之前約好的那樣,吊橋在一根粗麻繩的牽引下緩緩放了下來。

    黴味好像正是從那裡發出來的。

    青蛙受了驚,撲通一聲跳到水裡,在安靜的水面上蕩起漣漪。

     信近小心翼翼環視了一下周圍,踏上吊橋。

    他知道熊邸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