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她得努力憋住,才能防止自己破例笑得像個瘋子,畢竟,她在人前人後都是個冷冷淡淡的黎忘恩,要是像瘋子一樣狂笑,那可就有違魚步雲想破頭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封号。

     噢,看宋謙那張發青的屎臉,呵呵…… “憋笑有礙身體健康。

    ”村上憐一開口勸道。

     “大笑不合我脾性。

    ” “我差點忘了,你是一個強調自制的女人。

    ” “你以往曾說過像剛才那樣的長篇大論嗎?” “不,這是第一次。

    ”他後來也發現自己竟話多得不可思議,内容卻沒什麼經濟效益。

     為黎忘恩出頭,讓他發掘到另一面的自己——多話,且不惜成本。

     “很精彩。

    ”黎忘恩摸摸胸前的口袋,才想到沒煙了。

    “停車。

    ” “做什麼?” “買煙。

    ” 她隻聽見油門加重的轟轟聲做回應,車速加快,代替駕駛人進行無言的抗議。

     是啊,她差點忘了他是會走動、具自動切換功能的空氣清淨機。

    “你應該尊重一個人的生活習慣。

    ” “你也不妨尊重别人呼吸的權利。

    ”他回敬。

     “人是自私的動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她攤手道。

     “這句話同樣回送給你。

    我為己,所以不準你抽煙。

    ” “看開我們之間的和平很短暫。

    ”她冒火了。

     “相信我,這并非我所樂見。

    ”他也不想。

    隻是,兩人之間太過容易擦槍走火,她的習慣常常是他的禁忌。

     少話的兩人幾乎要走到戰争的臨界點,因此除了以冷戰将雙方的怒火暫時平息下來之外,别無他法。

     狹小的車廂内很快地變得一片沉默,直到村上憐一不得不開口。

     “黎忘恩。

    ” 冷戰的一方開口,身為對手的,隻是懶懶一哼,“幹嘛?” “這裡是哪裡?” “什麼?” 村上憐一方向盤打右,緩緩滑靠路邊,側身看向她。

    “我是日本人。

    ” “我知道。

    ”那又幹停車何事?她不解。

     “要習慣和日本相反的車道方向已屬不易。

    ” “的确。

    ”那又如何? “要一個來台灣不到一個月的日本人像識途老馬般地開車也很困難。

    ” “我明白。

    ”那又怎樣?她等着,看他還想拐彎抹角多久。

     看她一臉等着看好戲的表情,他知道她已經明白他的意思,隻是故意裝不懂,等着攻下他一城的機會自動送上門。

     好強的女人、不服輸的惡貓,他不禁暗歎。

    偏偏,他就是很欣賞這樣的黎忘恩,至少,她從不做作、毫不掩飾。

     可惜,他也不是省油的燈。

    “吃飯的地點随你挑,我請客。

    ” 一雙冷然的眼倏地大睜,終于看向他。

     找對餌了,他想,經濟的力量在二十世紀末、甚至到二十一世紀,仍然擁有舉足輕重的優勢地位。

     隻是,這餌還不夠肥,僅能供她黎大小姐提神用。

    那麼……“如果好吃,我不介意讓你多外帶幾份。

    ” 送上門的油水肥滋滋的,此時還不開門迎接的人是笨蛋。

     深谙此理的黎忘恩看着他,抿緊的薄唇終于咧了開來。

     “你很清楚我的痛腳。

    ”由于龐大的包袱扛在身上,要她不為五鬥米折斷腰也難。

    “卑鄙。

    ” “隻是各取所需。

    ”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

     “繞一大圈就是不肯拉下臉說自己迷路,原來你們日本男人的自尊是建立在不肯認錯的虛僞上。

    ”她捉到機會給他上了一課。

     “随你說。

    ”他仍舊不動如山。

     為了意氣之争而傷害自己的脾胃和荷包實在劃不來,經加減乘除算過後,黎忘恩拉起他的手,與自己的掌一拍。

     “換手。

    ”雙方似乎是達成協議。

    “算你行。

    ”語畢,她開門下車。

     村上憐一看着手掌,上頭還殘留着适才擊掌時從她手上傳來的冰涼。

     這個女人的性格就像隻奸險的暹邏貓,體溫卻像蛇一樣冰涼,但這樣倒也……怎麼樣?他思忖着,想找出最适切的字眼形容。

     可愛……也許這兩個字很适合。

     ********** (抱歉,我們館内收藏中并沒有如村上先生所形容的東西。

    )電話那頭傳來某家博物館員語帶歉意的聲音。

     “沒關系。

    ”村上憐一按下結束通話鍵,又歎了口氣。

     “還是沒有?”刷門進來的村上隆史見到堂兄難看的失望臉色,就猜到一定和老祖宗的事有關。

    “我看還是放棄算了吧。

    ”沒人當一回事看待的事情,就他一個人這麼認真,真服了他。

     “先不提這件事,你最近都跑到哪裡去了?” “什麼?” “這是我跟你這一個禮拜以來的第一次見面。

    ”村上憐一雙手抱胸,瞅着堂弟。

    “你很清楚我要問什麼。

    ” “我很忙。

    ” “你來台灣的目的是度假。

    ”還能忙到哪兒去。

     “我在幫你找……” “你知道我的個性,想惹我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