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幢珍貴無匹的木結構建築物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故事的開頭,并不驚險刺激,但對宋自然來說,卻極驚心動魄,宋自然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認識了黃芳子。
宋自然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建築師,所謂“專業人士”。
而黃芳子則是一家中學的音樂教員。
兩個人的身分很普通,他們相識的地方,是一座有三四十萬居民的小城市,市民的生活也很平淡。
缺少具刺激性的事情,當然是由于當地人不識貨,不知道城中有一樣稀世奇珍。
如果真要找點古怪之處,那就隻有說,黃芳子和她現在母親的關系,有點不尋常,也可以誇張地說成很是錯綜複雜。
請注意“現在母親的關系”這樣的用語,母親有什麼現在過去未來之分? 而那樣的說法,卻又的确可以成立——是不是有點古怪了? 黃芳子的父親是一個很神秘的人,一直到他死,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是什麼身分,在這個充滿神秘的國度中,也十分少見,說來話長,但是不打算拿來作為這個故事的開始,還是放在後面說吧。
這個故事,還是以宋自然認識黃芳子開始。
宋自然并不在這個城市居住。
他之所以會在這裡出現,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這個城市正處于大規模發展的開始,有好幾個宏大的建築工程,他參加了其中的一個;第二個原因是,這個城市是一個古城,有許多古老的建築物。
而且這個城市的居民,并不限于一國和一族,所以具有各種不同民族風格的建築物,從宏偉的到小巧的都有,可以說是建築物的博覽會。
研究古建築,尤其是木結構的建築物,是宋自然最大的專業嗜好。
超過三百年,而保存完好的木結構建築物,在世上并不多。
最多的自然是日本,但全被列入一級保護文物,不會允許一個不相幹的人去詳細研究,而那個城市中,卻有好幾幢頗為知名的木結構建築物。
那個聘請宋自然的建築公司,本來提出的條件已極好,但還是給宋自然拒絕了,公司方面派人了解過宋自然的好惡之後,作了安排,又提出了新的條件——要聘用一個人才,是很要化些心機的。
新的條件是,宋自然在那個城市工作期間,可以居住在一幢古代的木結構建築物之中,而且可以在不破壞建築物的情形下,作仔細的研究。
最後這一點,可能是建築物主人提出來的——多餘之至,在宋自然的心目之中,整幢建築物的每一處都是無價之寶,愛惜還來不及,怎會去破壞? 而且,現代科技進步,有許多儀器,可以測視鋼鐵的内部,要測視木料的内部,和木料與木料之間銜接的方法,絕不需要笨到把它們拆開來的。
公司方面甚至還帶來了一疊圖片,從各個角度,裡裡外外拍攝那木建築物,供宋自然“參考”。
公司的這一招,立即奏效,宋自然一看照片,就眼珠突出,立刻在聘請合同上簽了字,而且立即啟程。
他在啟程之前,帶了那疊相片來看我。
宋自然和我,曾共同經曆過一段怪異的經曆——他是溫寶裕的舅父,也就是過胖的溫媽媽的弟弟。
那天我恰好在家,他把事情向我略說了一說,我就笑:“恭喜你了,在未來的兩年内,你一定可以極度滿足你的興趣。
” 他興奮得滿面通紅:“是啊,你看看這屋子,多麼特别,多麼突出!” 他把照片遞給了我。
我對古建築物沒有興趣,也不是内行,更不知道木結構的建築物有什麼特點,為了不掃他的興,我把照片接了過來。
照片放得相當大,第一張就是整幢建築物的鳥瞰,看來是用直升機在空中拍攝的,我就笑:“看來,那公司為了要請你,真不惜工本。
” 宋自然神情怡然:“主要的,還是這個角度,可以看清楚十字架式,兩條大梁的結構,這種結構形式,十分罕見,從建築物的内部看來,就像是沒有梁一樣,據我所知,魏晉時代的建築家,喜歡采用這個結構,一些小規模寺院中的無梁殿,就是這樣建成的。
” 我随口應了一句:“不會有那麼古老吧?” 宋自然道:“那得看研究的結果——現在的資料是‘來曆不明’,我看這其中可以探索的奧秘,一定有許多許多,太多了。
” 他在這樣說的時候,甚至不由自主搓著雙手,以表示心中的興奮。
我略留了幾分神,再看那建築物的正面,它的樣子很奇特,說不上是什麼形式,不中不西,也不全是日本化,可是又
宋自然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建築師,所謂“專業人士”。
而黃芳子則是一家中學的音樂教員。
兩個人的身分很普通,他們相識的地方,是一座有三四十萬居民的小城市,市民的生活也很平淡。
缺少具刺激性的事情,當然是由于當地人不識貨,不知道城中有一樣稀世奇珍。
如果真要找點古怪之處,那就隻有說,黃芳子和她現在母親的關系,有點不尋常,也可以誇張地說成很是錯綜複雜。
請注意“現在母親的關系”這樣的用語,母親有什麼現在過去未來之分? 而那樣的說法,卻又的确可以成立——是不是有點古怪了? 黃芳子的父親是一個很神秘的人,一直到他死,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是什麼身分,在這個充滿神秘的國度中,也十分少見,說來話長,但是不打算拿來作為這個故事的開始,還是放在後面說吧。
這個故事,還是以宋自然認識黃芳子開始。
宋自然并不在這個城市居住。
他之所以會在這裡出現,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這個城市正處于大規模發展的開始,有好幾個宏大的建築工程,他參加了其中的一個;第二個原因是,這個城市是一個古城,有許多古老的建築物。
而且這個城市的居民,并不限于一國和一族,所以具有各種不同民族風格的建築物,從宏偉的到小巧的都有,可以說是建築物的博覽會。
研究古建築,尤其是木結構的建築物,是宋自然最大的專業嗜好。
超過三百年,而保存完好的木結構建築物,在世上并不多。
最多的自然是日本,但全被列入一級保護文物,不會允許一個不相幹的人去詳細研究,而那個城市中,卻有好幾幢頗為知名的木結構建築物。
那個聘請宋自然的建築公司,本來提出的條件已極好,但還是給宋自然拒絕了,公司方面派人了解過宋自然的好惡之後,作了安排,又提出了新的條件——要聘用一個人才,是很要化些心機的。
新的條件是,宋自然在那個城市工作期間,可以居住在一幢古代的木結構建築物之中,而且可以在不破壞建築物的情形下,作仔細的研究。
最後這一點,可能是建築物主人提出來的——多餘之至,在宋自然的心目之中,整幢建築物的每一處都是無價之寶,愛惜還來不及,怎會去破壞? 而且,現代科技進步,有許多儀器,可以測視鋼鐵的内部,要測視木料的内部,和木料與木料之間銜接的方法,絕不需要笨到把它們拆開來的。
公司方面甚至還帶來了一疊圖片,從各個角度,裡裡外外拍攝那木建築物,供宋自然“參考”。
公司的這一招,立即奏效,宋自然一看照片,就眼珠突出,立刻在聘請合同上簽了字,而且立即啟程。
他在啟程之前,帶了那疊相片來看我。
宋自然和我,曾共同經曆過一段怪異的經曆——他是溫寶裕的舅父,也就是過胖的溫媽媽的弟弟。
那天我恰好在家,他把事情向我略說了一說,我就笑:“恭喜你了,在未來的兩年内,你一定可以極度滿足你的興趣。
” 他興奮得滿面通紅:“是啊,你看看這屋子,多麼特别,多麼突出!” 他把照片遞給了我。
我對古建築物沒有興趣,也不是内行,更不知道木結構的建築物有什麼特點,為了不掃他的興,我把照片接了過來。
照片放得相當大,第一張就是整幢建築物的鳥瞰,看來是用直升機在空中拍攝的,我就笑:“看來,那公司為了要請你,真不惜工本。
” 宋自然神情怡然:“主要的,還是這個角度,可以看清楚十字架式,兩條大梁的結構,這種結構形式,十分罕見,從建築物的内部看來,就像是沒有梁一樣,據我所知,魏晉時代的建築家,喜歡采用這個結構,一些小規模寺院中的無梁殿,就是這樣建成的。
” 我随口應了一句:“不會有那麼古老吧?” 宋自然道:“那得看研究的結果——現在的資料是‘來曆不明’,我看這其中可以探索的奧秘,一定有許多許多,太多了。
” 他在這樣說的時候,甚至不由自主搓著雙手,以表示心中的興奮。
我略留了幾分神,再看那建築物的正面,它的樣子很奇特,說不上是什麼形式,不中不西,也不全是日本化,可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