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關燈
小
中
大
今晚歐陽炵九點不到便回到家。
拄着拐杖踏進玄關,沒有見到甯靜海迎上前關心問候,他竟覺得有種空虛異樣感。
昨天她帶着班上學生,參加小學舉辦的兩天一夜露營活動,這是結婚一個多月來,她第一次沒在家過夜。
雖然兩人的關系仍未恢複過往的自在熱絡,但他已漸漸習慣她的陪伴。
習慣每天回到家,不管多晚,她總坐在客廳等待,聽到他進門,立刻上前相迎,接過身後司機代提的公事包。
他深夜待在書房時,她會端來一碗親手熬煮的紅棗銀耳羹。
在他沐浴前,她會進他房裡将他要替換的衣物準備妥當,擺放在浴室門外。
之前,他行動較為不便時,她甚至替他擦背、洗頭。
她比貼身傭人更體貼細心,殷勤伺候。
可他未曾把她當傭人看待,反倒愈來愈感受到她的柔情,接受她的付出,逐漸意識到她由妹妹變為妻子角色之間的差異。
雖然他和她始終分房睡,但他不再刻意逃避她的眼神,甚至目光不自覺會追逐她的身影。
父母早已返回美國居住,今晚回到家的他,更覺得屋子的冷清,而傍晚去醫院複健,少了她在身邊關切談話,他突然感覺兩小時變得很漫長。
坐在書房,整理隔天開會的資料,卻是怔怔望着前一刻甯姨端進來的一碗甜羹。
放下手中資料,他端起瓷碗,喝起紅棗銀耳羹。
喝了幾口,他微蹙了下眉頭,似乎有什麼不對勁。
再嘗一口,真材實料,甜而不膩的味道依舊,他卻感覺少了一味。
這甜羹他喝了許多年,一直是甯姨所熬煮的,直到小靜嫁進門,向她母親學廚藝、學他愛吃的甜羹,這一個多月來,全由她親手熬住,每夜端到書房來給他。
在歐陽家參與廚房事務十數年的甯姨,手藝已比專業廚師還精湛,才學習一個月的小靜,不可能青出于藍,但他竟習慣了喝她所煮的甜羹,甚至敏感地感覺出相同的甜品,其中細微的差異性。
放下喝一半的甜羹,他擡頭看向窗外。
落地窗外一片暗黑,他聽見雜沓的雨聲打落在庭院樹木上,淅瀝嘩啦。
他起身,撐着拐杖,走到落地窗邊,從傍晚便下起小雨,現在竟成了滂沱大雨。
遠處一道閃電由漆黑的天際打落,銀光劃過半面夜空,映出山頭的模糊影像,一閃瞬逝。
他的心無預警一跳。
此刻帶着學生在山區露營的小靜,是否置身在更強勁的雨勢中、是否被轟然作響的雷聲閃電所驚吓到? 歐陽炵忙掏出手機,撥電話給她,内心忐忑不安。
手機響了許久,沒人接聽。
他重撥一次,内心的不安更加擴大。
這一次,在進入語音信箱前,電話被接聽了,卻不是小靜本人。
“甯老師人不在管地,她去找一個脫隊的學生,結果學生回來了,她卻不見蹤影,手機、随身行李都沒帶,我們已派其他老師去找了。
”對方有些焦急地解說,身後喧嘩的雨聲,幾乎遮盡那頭的說話聲,而這一頭,歐陽炵聽得啥事刷白了臉色,驚駭不已。
問明地點,他關上手機,拄着拐杖,匆匆奔出書房,一度差點絆倒。
他叫喚司機,便要出門找人。
甯母見他神色驚慌,深感意外,她未曾見過他有這般焦慮倉皇的神情。
不想讓甯姨擔心,他隻簡單告知公司有要事,匆匆搭上停在大門外的房車,離開宅邸。
車行一個小時,到達台北縣一處山區露營地,數十頂帳篷,安頓近兩百名的師生,雖然雨勢滂沱,但安全無虞。
站在一旁的歐陽炵聽到老師們正在讨論,然而小靜已失蹤四個多小時,仍下落不明。
心急如焚的他顧不得行動不便,執意入山。
這座山不是蠻荒樹林,有許多步道指标,照理說,不易被困陷山裡,迷路受難才是。
如果他能維持平時的冷靜,應該聯絡警方及營地管理員來協尋,而不該像無頭蒼蠅般在深山大雨裡蹒跚亂竄。
隻是一聽到她失蹤,他頓時慌了,完全亂了處事程序,隻急着想趕到她在的地方,心急的想見到她的人影。
他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拎着手電筒,走山路斜坡,對現在的他而言萬分吃力。
滂沱大雨打在他身上,全身濕透的他,無視刮扯過他的臉龐、衣襟的樹枝,隻急着往前行。
“小靜,你千萬别出事……”内心的不安加
拄着拐杖踏進玄關,沒有見到甯靜海迎上前關心問候,他竟覺得有種空虛異樣感。
昨天她帶着班上學生,參加小學舉辦的兩天一夜露營活動,這是結婚一個多月來,她第一次沒在家過夜。
雖然兩人的關系仍未恢複過往的自在熱絡,但他已漸漸習慣她的陪伴。
習慣每天回到家,不管多晚,她總坐在客廳等待,聽到他進門,立刻上前相迎,接過身後司機代提的公事包。
他深夜待在書房時,她會端來一碗親手熬煮的紅棗銀耳羹。
在他沐浴前,她會進他房裡将他要替換的衣物準備妥當,擺放在浴室門外。
之前,他行動較為不便時,她甚至替他擦背、洗頭。
她比貼身傭人更體貼細心,殷勤伺候。
可他未曾把她當傭人看待,反倒愈來愈感受到她的柔情,接受她的付出,逐漸意識到她由妹妹變為妻子角色之間的差異。
雖然他和她始終分房睡,但他不再刻意逃避她的眼神,甚至目光不自覺會追逐她的身影。
父母早已返回美國居住,今晚回到家的他,更覺得屋子的冷清,而傍晚去醫院複健,少了她在身邊關切談話,他突然感覺兩小時變得很漫長。
坐在書房,整理隔天開會的資料,卻是怔怔望着前一刻甯姨端進來的一碗甜羹。
放下手中資料,他端起瓷碗,喝起紅棗銀耳羹。
喝了幾口,他微蹙了下眉頭,似乎有什麼不對勁。
再嘗一口,真材實料,甜而不膩的味道依舊,他卻感覺少了一味。
這甜羹他喝了許多年,一直是甯姨所熬煮的,直到小靜嫁進門,向她母親學廚藝、學他愛吃的甜羹,這一個多月來,全由她親手熬住,每夜端到書房來給他。
在歐陽家參與廚房事務十數年的甯姨,手藝已比專業廚師還精湛,才學習一個月的小靜,不可能青出于藍,但他竟習慣了喝她所煮的甜羹,甚至敏感地感覺出相同的甜品,其中細微的差異性。
放下喝一半的甜羹,他擡頭看向窗外。
落地窗外一片暗黑,他聽見雜沓的雨聲打落在庭院樹木上,淅瀝嘩啦。
他起身,撐着拐杖,走到落地窗邊,從傍晚便下起小雨,現在竟成了滂沱大雨。
遠處一道閃電由漆黑的天際打落,銀光劃過半面夜空,映出山頭的模糊影像,一閃瞬逝。
他的心無預警一跳。
此刻帶着學生在山區露營的小靜,是否置身在更強勁的雨勢中、是否被轟然作響的雷聲閃電所驚吓到? 歐陽炵忙掏出手機,撥電話給她,内心忐忑不安。
手機響了許久,沒人接聽。
他重撥一次,内心的不安更加擴大。
這一次,在進入語音信箱前,電話被接聽了,卻不是小靜本人。
“甯老師人不在管地,她去找一個脫隊的學生,結果學生回來了,她卻不見蹤影,手機、随身行李都沒帶,我們已派其他老師去找了。
”對方有些焦急地解說,身後喧嘩的雨聲,幾乎遮盡那頭的說話聲,而這一頭,歐陽炵聽得啥事刷白了臉色,驚駭不已。
問明地點,他關上手機,拄着拐杖,匆匆奔出書房,一度差點絆倒。
他叫喚司機,便要出門找人。
甯母見他神色驚慌,深感意外,她未曾見過他有這般焦慮倉皇的神情。
不想讓甯姨擔心,他隻簡單告知公司有要事,匆匆搭上停在大門外的房車,離開宅邸。
車行一個小時,到達台北縣一處山區露營地,數十頂帳篷,安頓近兩百名的師生,雖然雨勢滂沱,但安全無虞。
站在一旁的歐陽炵聽到老師們正在讨論,然而小靜已失蹤四個多小時,仍下落不明。
心急如焚的他顧不得行動不便,執意入山。
這座山不是蠻荒樹林,有許多步道指标,照理說,不易被困陷山裡,迷路受難才是。
如果他能維持平時的冷靜,應該聯絡警方及營地管理員來協尋,而不該像無頭蒼蠅般在深山大雨裡蹒跚亂竄。
隻是一聽到她失蹤,他頓時慌了,完全亂了處事程序,隻急着想趕到她在的地方,心急的想見到她的人影。
他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拎着手電筒,走山路斜坡,對現在的他而言萬分吃力。
滂沱大雨打在他身上,全身濕透的他,無視刮扯過他的臉龐、衣襟的樹枝,隻急着往前行。
“小靜,你千萬别出事……”内心的不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