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關燈
小
中
大
往的對象當然也不能随便,而蔡安淳完全不在他的計劃中。
于是趙董要求人事部想辦法把蔡安淳調回原部門,先減少他們相處的機會。
但這件事後來被韋彥睿知道并且壓下,這是他第一次反抗董事長,知道這件事的人紛紛猜測着接下來的發展。
董事長畢竟見過大風大浪,對于韋彥睿堅持将蔡安淳留在身邊的舉動雖然很不諒解,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沒和他讨論過這方面的話題,見面大多是談公事,私底下卻積極地和金董事長聯系,無論如何都要撮合韋彥睿和金玉姗。
假如韋彥睿能夠跟金玉姗交往,以金家的财力,将來對公司隻有助力;反之,沒沒無聞的蔡安淳就成為阻力了。
由于董事長臨時通知要他出席飯局,韋彥睿不得不請凱琳先送安淳回家,幸好經過這段時間的陪伴,安淳的情況已經好轉許多,他才敢讓她晚上一個人在家。
等他到了餐廳後,才知道今晚的飯局不單純,金董事長和董事長坐一邊,金玉姗則坐在他們對面,她旁邊留了一個空位,很明顯是要他對号入座。
“好久沒一起吃飯了。
”董事長先做開場白。
“兩位可都是大忙人,訂單接不完,我和玉姗也不好太常打擾你們。
”金董事長态度很客氣。
“您就别挖苦我們了,不過,彥睿确實很優秀,眼光獨到、投資精準,有他在身邊,我可輕松不少。
”說到親手栽培的愛将,董事長很是得意。
“唉……我就沒趙董那麼幸運,玉姗才剛回國不久,又沒實務經驗,若把事情交給她,恐怕一下子就讓人連皮帶骨給吞了。
”聽起來像是抱怨,寵溺的眼神卻洩了底。
“這樣很辛苦,不如這樣吧,如果不嫌棄的話,讓玉姗來我這裡實習實習,您覺得如何?”董事長朝金董深睐一眼。
他們倆老早私下達成默契,要撮合這對年輕人,現在隻不過是在演雙簧給年輕人看罷了。
“那就再好不過了!有趙董幫忙帶着,我也比較放心。
”金董很欣賞韋彥睿,所以對于撮合兩個晚輩的事,當然是樂觀其成。
“我哪帶得動?還是讓年輕人來吧!” 兩老的目光同時飄向始終不作聲的韋彥睿,後者臉色平靜,不卑不亢。
“我啊,可是把彥睿當成兒子、當成接班人來栽培,所有的撇步都教給他了,玉姗聰慧敏捷,肯定很快就能成為他最得力的助手……” 兩位老人家自顧自談得愉快,金玉姗在一旁樂呵呵,也很期待将來可以跟他共事。
韋彥睿平靜地看着他們一來一往、高來高去的,不管談的内容是什麼、态度有多客氣,目的隻有一個——想把他和金玉姗湊在一起。
等兩老覺得說得差不多的時候,才“知會”兩位年輕人,但韋彥睿早已準備好接招—— “我并不建議金小姐到公司。
” “什麼?!” 兩位董事長同時對他怒目而視。
“兩家公司調性不同,在我們公司适用的方法拿到金董事長公司不一定可行,況且金董事長底下人才濟濟,比如負責高雄開發案的徐經理,還有拿下‘創新’案的李經理,都是優秀又難得的人才,他們在貴公司累積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若能跟在他們身邊學習,對金小姐肯定有相當大的助益,比到我們公司來更好。
”韋彥睿委婉地說,他隻是客觀地陳述事實,當然也是避免麻煩上身。
他所提的這兩位經理,都是他曾經一起合作過的夥伴,所以對他們非常了解,如果對方沒能力,他絕不會胡亂推薦。
在場沒人可以提出反駁,因為他說的都是事實,分析得很透徹。
于是趙董要求人事部想辦法把蔡安淳調回原部門,先減少他們相處的機會。
但這件事後來被韋彥睿知道并且壓下,這是他第一次反抗董事長,知道這件事的人紛紛猜測着接下來的發展。
董事長畢竟見過大風大浪,對于韋彥睿堅持将蔡安淳留在身邊的舉動雖然很不諒解,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沒和他讨論過這方面的話題,見面大多是談公事,私底下卻積極地和金董事長聯系,無論如何都要撮合韋彥睿和金玉姗。
假如韋彥睿能夠跟金玉姗交往,以金家的财力,将來對公司隻有助力;反之,沒沒無聞的蔡安淳就成為阻力了。
由于董事長臨時通知要他出席飯局,韋彥睿不得不請凱琳先送安淳回家,幸好經過這段時間的陪伴,安淳的情況已經好轉許多,他才敢讓她晚上一個人在家。
等他到了餐廳後,才知道今晚的飯局不單純,金董事長和董事長坐一邊,金玉姗則坐在他們對面,她旁邊留了一個空位,很明顯是要他對号入座。
“好久沒一起吃飯了。
”董事長先做開場白。
“兩位可都是大忙人,訂單接不完,我和玉姗也不好太常打擾你們。
”金董事長态度很客氣。
“您就别挖苦我們了,不過,彥睿确實很優秀,眼光獨到、投資精準,有他在身邊,我可輕松不少。
”說到親手栽培的愛将,董事長很是得意。
“唉……我就沒趙董那麼幸運,玉姗才剛回國不久,又沒實務經驗,若把事情交給她,恐怕一下子就讓人連皮帶骨給吞了。
”聽起來像是抱怨,寵溺的眼神卻洩了底。
“這樣很辛苦,不如這樣吧,如果不嫌棄的話,讓玉姗來我這裡實習實習,您覺得如何?”董事長朝金董深睐一眼。
他們倆老早私下達成默契,要撮合這對年輕人,現在隻不過是在演雙簧給年輕人看罷了。
“那就再好不過了!有趙董幫忙帶着,我也比較放心。
”金董很欣賞韋彥睿,所以對于撮合兩個晚輩的事,當然是樂觀其成。
“我哪帶得動?還是讓年輕人來吧!” 兩老的目光同時飄向始終不作聲的韋彥睿,後者臉色平靜,不卑不亢。
“我啊,可是把彥睿當成兒子、當成接班人來栽培,所有的撇步都教給他了,玉姗聰慧敏捷,肯定很快就能成為他最得力的助手……” 兩位老人家自顧自談得愉快,金玉姗在一旁樂呵呵,也很期待将來可以跟他共事。
韋彥睿平靜地看着他們一來一往、高來高去的,不管談的内容是什麼、态度有多客氣,目的隻有一個——想把他和金玉姗湊在一起。
等兩老覺得說得差不多的時候,才“知會”兩位年輕人,但韋彥睿早已準備好接招—— “我并不建議金小姐到公司。
” “什麼?!” 兩位董事長同時對他怒目而視。
“兩家公司調性不同,在我們公司适用的方法拿到金董事長公司不一定可行,況且金董事長底下人才濟濟,比如負責高雄開發案的徐經理,還有拿下‘創新’案的李經理,都是優秀又難得的人才,他們在貴公司累積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若能跟在他們身邊學習,對金小姐肯定有相當大的助益,比到我們公司來更好。
”韋彥睿委婉地說,他隻是客觀地陳述事實,當然也是避免麻煩上身。
他所提的這兩位經理,都是他曾經一起合作過的夥伴,所以對他們非常了解,如果對方沒能力,他絕不會胡亂推薦。
在場沒人可以提出反駁,因為他說的都是事實,分析得很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