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天下源地
關燈
小
中
大
…”蕉庵沉吟。
“關白大人給島津一封信。
” “内容和你我聽說的不一樣?” “是,他照例又誇大其詞,說天下大部已經統一,便想勸島津投降。
” “唔!這很糟。
”蕉庵歎道。
“不錯。
”宗傳再度搔搔鬓角,“所以,當神谷宗湛先生再把利休居士和幽齋先生的信函交給島津義久時,島津嗤之以鼻,拒收。
” “哦?糟!” “大人應該清楚,除了島津,北邊尚有北條和伊達。
他也應記得自己在德川之事上怎樣費盡周折。
那信函實是有欠考慮。
” 蕉庵苦笑:“那麼,利休居士知道此事了嗎?” “知道,在安藝的二十日市相遇時,我向他和盤托出了。
” “居士怎麼說?” “他一臉苦澀。
可是,島津大人也可有些體會了,關白大人的信函固然傲慢,可是島津竟讓關白親征九州,這也太莽撞了。
” 此時木實端茶進來,二人止了話。
木實道:“洗澡水已備好了。
” “是,這道菜是最好的,待會兒我要好好品嘗。
”蕉庵遞眼色讓木實下去,又對宗傳道,“那麼,此戰規模非同小可了?宗湛先生怎麼看?” “他說,這是九州的‘小牧之戰’。
” “九州的‘小牧之戰’?” “是。
他說,他從一開始就錯了,本不該聽命于秀吉、義久等人。
然而這不過是對大勢估計不準。
可是,秀吉率領如此龐大的隊伍,即使島津明知必定失敗,也不可能輕易臣服。
因此,對關白大人也是一次有力的磨煉。
确如宗湛先生所說,是九州的‘小牧之戰’。
” 蕉庵一直凝視空中,無言。
所謂戰争,不隻為了利益,還涉及志向、名聲等,甚是複雜。
就憑島津義久的實力,實不足與秀吉抗衡。
此次戰争對義久有百害而無一利,也大大阻礙了堺港人與海外的交易。
因此,堺港人悄悄把神谷宗湛從博多叫來:于去年正月初三出席大坂城内的茶會,把他介紹給秀吉,目的是阻止戰事。
衆人商議,決定先讓島津氏老臣伊集院忠棟拜利休為師,學習茶道,拜細川幽齋為師,學習和歌,使他們起到溝通雙方的作用。
當然他們未能阻止秀吉動兵。
堺港人緻力于把應仁之亂以來将一切訴諸武力的惡習,轉化為以理智來解決紛争。
理性才能帶來天下太平。
也可以說,此舉是堺港人的嘗試。
豐臣和德川的矛盾解決,便是得益于他們的各種努力。
島津氏的問題也當這麼解決。
他們終于使得秀吉延期到三月才出征,然而島津氏卻無積極反應。
他們急急派宗傳去九州探詢實情。
在此期間,秀吉已迫不及待,終于決定南征。
如今根據宗傳的說法,島津義久乃因秀吉的信函而産生了誤會,可是問題并非那麼簡單。
過去,利休居士幾乎一直跟随秀吉,這一次也在其身旁,卻仍無法阻止這場戰事——堺港人的實力,還不足以主宰時局。
蕉庵遺憾之餘,焦躁難耐。
利休居士更是咬牙切齒,因此他碰到宗傳,也無話可說。
他們已經舉起“茶道”這面新的旗幟,企圖用這種強大的無形力量取代武力。
事情并非毫無成功可能。
堺港人勸秀吉把黃金茶室搬到小禦所,依據敕命,賜宗易利休居士的名号,為天下大名茶道之師。
除了毛利、小早川、吉川一族,前田利家、細川忠興、蒲生氏鄉、秀長,連大政所都成了利休的弟子。
但這一次卻失敗了。
這次的籌劃人不是别人,正是納屋蕉庵,故蕉庵尤為遺憾。
“蕉庵先生,要不要再做些什麼?”宗傳擔心地注視着蕉庵。
蕉庵一面點頭,一面苦笑,對宗傳道:“不可喪氣,事已至此,要再麻煩你到博多走一趟。
” “别說一次,十次都可以。
先生有何良策?” “無甚良策。
我隻是心中不安,利休居士會否因此事而心中難平,與關白大人發生沖突?” “哦,不無可能。
” “你知宗易先生個性要強,連關白也不會謙讓。
但若關白遇事,他亦不會袖手旁觀。
” “有此可能。
” “故,你能否再走博多一趟,把我的想法告訴居士?”蕉庵道。
“先生是想……” “定要避免殘酷的血戰。
關白非同常人,他可耐心等待島津醒悟。
定要不厭其煩地向居士說明。
” “避免殘酷的血
“關白大人給島津一封信。
” “内容和你我聽說的不一樣?” “是,他照例又誇大其詞,說天下大部已經統一,便想勸島津投降。
” “唔!這很糟。
”蕉庵歎道。
“不錯。
”宗傳再度搔搔鬓角,“所以,當神谷宗湛先生再把利休居士和幽齋先生的信函交給島津義久時,島津嗤之以鼻,拒收。
” “哦?糟!” “大人應該清楚,除了島津,北邊尚有北條和伊達。
他也應記得自己在德川之事上怎樣費盡周折。
那信函實是有欠考慮。
” 蕉庵苦笑:“那麼,利休居士知道此事了嗎?” “知道,在安藝的二十日市相遇時,我向他和盤托出了。
” “居士怎麼說?” “他一臉苦澀。
可是,島津大人也可有些體會了,關白大人的信函固然傲慢,可是島津竟讓關白親征九州,這也太莽撞了。
” 此時木實端茶進來,二人止了話。
木實道:“洗澡水已備好了。
” “是,這道菜是最好的,待會兒我要好好品嘗。
”蕉庵遞眼色讓木實下去,又對宗傳道,“那麼,此戰規模非同小可了?宗湛先生怎麼看?” “他說,這是九州的‘小牧之戰’。
” “九州的‘小牧之戰’?” “是。
他說,他從一開始就錯了,本不該聽命于秀吉、義久等人。
然而這不過是對大勢估計不準。
可是,秀吉率領如此龐大的隊伍,即使島津明知必定失敗,也不可能輕易臣服。
因此,對關白大人也是一次有力的磨煉。
确如宗湛先生所說,是九州的‘小牧之戰’。
” 蕉庵一直凝視空中,無言。
所謂戰争,不隻為了利益,還涉及志向、名聲等,甚是複雜。
就憑島津義久的實力,實不足與秀吉抗衡。
此次戰争對義久有百害而無一利,也大大阻礙了堺港人與海外的交易。
因此,堺港人悄悄把神谷宗湛從博多叫來:于去年正月初三出席大坂城内的茶會,把他介紹給秀吉,目的是阻止戰事。
衆人商議,決定先讓島津氏老臣伊集院忠棟拜利休為師,學習茶道,拜細川幽齋為師,學習和歌,使他們起到溝通雙方的作用。
當然他們未能阻止秀吉動兵。
堺港人緻力于把應仁之亂以來将一切訴諸武力的惡習,轉化為以理智來解決紛争。
理性才能帶來天下太平。
也可以說,此舉是堺港人的嘗試。
豐臣和德川的矛盾解決,便是得益于他們的各種努力。
島津氏的問題也當這麼解決。
他們終于使得秀吉延期到三月才出征,然而島津氏卻無積極反應。
他們急急派宗傳去九州探詢實情。
在此期間,秀吉已迫不及待,終于決定南征。
如今根據宗傳的說法,島津義久乃因秀吉的信函而産生了誤會,可是問題并非那麼簡單。
過去,利休居士幾乎一直跟随秀吉,這一次也在其身旁,卻仍無法阻止這場戰事——堺港人的實力,還不足以主宰時局。
蕉庵遺憾之餘,焦躁難耐。
利休居士更是咬牙切齒,因此他碰到宗傳,也無話可說。
他們已經舉起“茶道”這面新的旗幟,企圖用這種強大的無形力量取代武力。
事情并非毫無成功可能。
堺港人勸秀吉把黃金茶室搬到小禦所,依據敕命,賜宗易利休居士的名号,為天下大名茶道之師。
除了毛利、小早川、吉川一族,前田利家、細川忠興、蒲生氏鄉、秀長,連大政所都成了利休的弟子。
但這一次卻失敗了。
這次的籌劃人不是别人,正是納屋蕉庵,故蕉庵尤為遺憾。
“蕉庵先生,要不要再做些什麼?”宗傳擔心地注視着蕉庵。
蕉庵一面點頭,一面苦笑,對宗傳道:“不可喪氣,事已至此,要再麻煩你到博多走一趟。
” “别說一次,十次都可以。
先生有何良策?” “無甚良策。
我隻是心中不安,利休居士會否因此事而心中難平,與關白大人發生沖突?” “哦,不無可能。
” “你知宗易先生個性要強,連關白也不會謙讓。
但若關白遇事,他亦不會袖手旁觀。
” “有此可能。
” “故,你能否再走博多一趟,把我的想法告訴居士?”蕉庵道。
“先生是想……” “定要避免殘酷的血戰。
關白非同常人,他可耐心等待島津醒悟。
定要不厭其煩地向居士說明。
” “避免殘酷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