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心往東

關燈
天正十四年十二月初四,豐臣秀吉征西前夕,德川家康将治所遷到了駿府城。

     家康從大坂回三河為十一月十一,僅僅二十三天之後,便遷了過去,此中很是匆忙。

    當然連重建的時間都沒有,修葺也未能如願進行。

    家康感慨萬千,駿府城下、少将宮町裡,多少悲喜的往事啊! “三河的孤兒!” 曾被那樣侮辱過,可是如今,這些山河都是自己的了。

    從今川義元、氏真父子的手裡,轉給武田信玄,現在住在此處的家康,又要和秀吉合作。

    這裡乃是一心往東的家康必需的居城啊!可惜建築與山河都是了無生命之物,若它們有情,自會比人生出更多的感慨。

     駿府算不上一個大城。

    縱六町,橫五町,天守閣也不過方圓二十八間。

    護城河有三重,步卒和侍從的住屋連在一起,欲讓竹越山城、若林和泉、大久保彥左衛門、闆倉勝重、安藤帶刀、永井右近大夫、村越茂助、西尾丹波、本多正信、水野因幡等居住。

    但因迫近年關,初四日的遷移,隻有大久保忠鄰一人随從。

    家康一到駿府,便馬上去臨濟寺裡拜祭雪齋禅師和祖母華陽院的墳墓。

     遷移儀式已在此前擇吉日舉行過了,因此一遷過來,家康便令立即開工建侍從住屋和劃分區域。

    濱松城交由菅沼正定守備,駿府的新奉行由闆倉勝重擔任。

    最先在駿府城下建造淺間宮,把在手越的報土寺移到宮崎町,乃是為了紀念父親。

    當家臣接二連三地遷來時,便要借春天去富士山狩獵的名義,進行攻防訓練。

    家康要搶在秀吉征讨九州回來之前,把新城建好,道路、驿站也都要竣工,所有演習與布防也要完全結束。

     可想而知,天正十五年正月、二月、三月,日子将在匆忙中度過。

    當櫻花在駿府城和安倍川岸盛開之時,松平家忠督建的二道城,已接近尾聲。

    從清晨便不斷的霏霏細雨中,到處都有新生的嫩芽,使得駿府城處處一派春天氣息。

     “報!長松丸公子剛從馬場回來,想見大人。

    ” 家康把視線從攤在桌上的報土寺界圖上移開,“叫他來吧。

    ”說着,仔細地看了一眼進來通報的侍從:“哦,平助,你吃過鹿肉了?” “是,大人獵獲的田原之鹿,在下吃過了。

    ” “味道如何?” “不怎樣。

    ”大久保彥左衛門無禮地搖搖頭,苦笑一下,“小人去帶公子進來。

    ” 家康面帶笑容等着兒子。

    彥左衛門平助的神情表明他有話要說,究竟是長松丸犯了過失,還是他倆要對家康說些别的? “長松丸見過父親。

    ”長松丸進來。

     “哦,進來。

    練習騎馬了?” “回父親,練過了。

    ”十二歲的長松丸恭恭敬敬施了一禮,面對家康,姿勢端莊。

    成為秀吉養子的于義丸有些粗野,也有些霸氣。

    可是長松丸卻完全受到了阿愛夫人的影響和陶冶,舉止甚是得體。

    可是,有時家康面對這個舉止得體的長松丸,會突生不安:這孩子是謹慎呢,還是有器量?交代他的事,他定能做好,連措辭、态度都考慮得頗為仔細。

    他的武術并不超群,卻也不算差;字寫得很好,馬術也不錯;舞刀射箭,遊泳走路,都不會令人驚喜,卻也不緻讓人失望。

    這麼個兒子,既可以說資質平庸,也可說是文武雙全。

     “你好似有話要說,想說什麼,用一句話告訴我。

    ” “是。

    但一句……卻是說不清。

    ” “情況緊急之時,說話當幹淨利落。

    ” “是。

    ”長松丸應道,認真思量片刻,“一句話,此事對德川氏甚為重要。

    ” “哦,對德川氏重要?那麼就得詳細說了。

    是何事?” “孩兒聽說大坂的兄長,要陪關白大人出征。

    ” “哦。

    ” “父親派去大坂的人,酒井左衛門督隻問候了一聲便回了,餘下隻有本多廣孝。

    加上步卒,與兄長去的至多不過三千人,對嗎?” “是。

    你不知?” “不知。

    孩兒認為,如此一來,兄長會被關白大人輕視。

    ” “哦?你認為應派更多的人馬?” “是,比其他大名少太多,對日後無益。

    ” “老實告訴我,這是誰教你的?”家康笑着反問。

     長松丸躊躇道:“無入教。

    即使有入教,孩兒也不能把他說出。

    ”他說得頗為自然。

     家康卻有些煩躁,長松丸之行已非孩子氣,可事情若太脫離常規,自令人深感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