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心無二主
關燈
小
中
大
“老人家一生氣,可能會說些什麼,到時我便不免斥責作左。
嘿嘿,最好還是莫要讓他到我面前來。
” 家康額上汗珠微滲,恭恭敬敬施了一禮,無話可說,秀吉也沒再深談此事,便立刻把話題轉移到了九州戰事上。
主公心中不好受!新太郎看得出來。
走出秀吉的房間,在回下榻處的途中,家康步履沉重,不停歎息。
踏着霜地上的新草席,進入大門時,他終于道:“新太郎!我頗難承受啊!” 新太郎不大明白,主公奠非是指作左衛門的事?他本以為那事已經完結了。
新太郎疑惑地持刀進入房中。
茶屋四郎次郎正在候着,他是前來辭行的。
家康對他也是同樣的歎息:“清延,我有些承受不了啊!” “大人是說,關白大人要您一起出征九州?” “不!” “那是什麼?”四郎次郎不解地坐下。
近侍為了明日起程,都去準備了,房中隻有他們三人。
“清延,鑒定刀劍的行家本阿彌光二父子……”家康輕聲道。
“光二和光悅父子。
” “我回去後,把他們中的哪一個送到小田原去呢?” 新太郎不明何事,茶屋好似也不明,盡管嘴裡應着,卻滿臉疑惑。
本阿彌家當家的乃是光二,他和家康是老相識,家康在駿府做人質時,他們就很是要好。
光二乃是刀劍鑒定宗師,平常做些裝飾、打磨的生意,兼買賣刀劍,故父子常出入各地武将府邸。
茶屋猜測,讓光二父子去小田原,莫非是令他們去打探小田原北條氏的消息? 家康皺眉道:“九州戰事,最遲于明年夏日便當結束。
” “哦。
” “然後定是小田原。
弄不好,他便要爬到我頭上。
” 茶屋眼睛瞪得更大了:“那麼,他未明言出征九州之事?” “我暗中察看,思量已久,若單獨戰小田原,必會費些周折。
” 茶屋咽了一口唾沫。
新太郎也吃一驚,他這才明白,家康是為此事歎息。
隻聽家康又道:“若我和小田原一戰,必是兩敗俱傷。
關白即使無從中漁利的企圖,但我們變弱了,其勢自另當别論。
畢竟……他始終視我為眼中釘。
” “哦。
” “可是,在結束九州戰事後,我還得聽從關白的命令。
他便愈發強大了。
” “那麼,最好不與小田原一戰?” “若能如此,”家康突然改變語氣,“關白未斥責作左。
若他責怪,我反而會寬宏作左。
” 新太郎更為驚心,主公承受的某些壓力,他并未留意。
主公與秀吉二人一見,不分伯仲,秀吉乃人中龍鳳,主公亦非池中之物。
可是,主公為何歎息連連? 家康的擔憂,自非新太郎所能明白,可是新太郎卻在主公與茶屋四郎次郎的對話中窺到點滴:連對大政所如此無理的作左衛門,秀吉都不加以斥責。
其原本就不主張以主力征伐九州。
但若他令家康前去,家康定會尋理由推辭。
可秀吉似已看穿了家康的心思,一言即定:“征九州我去便可。
”他還若無其事地托家康鎮守好東方。
家康放心之餘,自當思慮小田原了。
小田原北條父子能否認清大勢,甘對秀吉俯首稱臣?否則,必得一伐。
如此,秀吉定會令家康獨力前去征讨。
然北條氏直乃家康女婿,其父氏政亦有意與家康聯合,同秀吉一決雌雄。
如此一來,家康必在秀吉或北條父子之間作出選擇。
對這些,新太郎再清楚不過。
家康卻似已将目光放得更遠。
作為敵人,秀吉目下已是如日中天。
他平定九州之後,勢力會更加壯大,故斷不能與他對抗,隻剩征讨北條父子一途了。
到那時,若被迫獨力出兵,兩強相遇,北條自會大損,家康亦會損兵折将,目前局面斷難維持。
故,小牧之戰以來始終讓秀吉頭痛的德川氏,即使尚未敗滅,也自衰弱到可等閑視之了。
家康可能正是憂心會有那一日,方才歎息。
“清延,”家康低聲道,“以刀劍之事為名,派本阿彌父子中一人去小田原,暗中說服他們認清天下大勢,以蒼生為重。
天下的統一與太平畢竟是萬民的呼聲。
故,現在并非輕動刀兵之時啊!” “遵命!這也是北條氏安泰的秘策。
”茶屋道。
“另,能否争取到世人中敬重者的支持?非兵家武士,而是能說明天下大勢及太平前景的有識之士,如那些與朝廷和諸大名有交往的茶人,德高望重的佛門中人
嘿嘿,最好還是莫要讓他到我面前來。
” 家康額上汗珠微滲,恭恭敬敬施了一禮,無話可說,秀吉也沒再深談此事,便立刻把話題轉移到了九州戰事上。
主公心中不好受!新太郎看得出來。
走出秀吉的房間,在回下榻處的途中,家康步履沉重,不停歎息。
踏着霜地上的新草席,進入大門時,他終于道:“新太郎!我頗難承受啊!” 新太郎不大明白,主公奠非是指作左衛門的事?他本以為那事已經完結了。
新太郎疑惑地持刀進入房中。
茶屋四郎次郎正在候着,他是前來辭行的。
家康對他也是同樣的歎息:“清延,我有些承受不了啊!” “大人是說,關白大人要您一起出征九州?” “不!” “那是什麼?”四郎次郎不解地坐下。
近侍為了明日起程,都去準備了,房中隻有他們三人。
“清延,鑒定刀劍的行家本阿彌光二父子……”家康輕聲道。
“光二和光悅父子。
” “我回去後,把他們中的哪一個送到小田原去呢?” 新太郎不明何事,茶屋好似也不明,盡管嘴裡應着,卻滿臉疑惑。
本阿彌家當家的乃是光二,他和家康是老相識,家康在駿府做人質時,他們就很是要好。
光二乃是刀劍鑒定宗師,平常做些裝飾、打磨的生意,兼買賣刀劍,故父子常出入各地武将府邸。
茶屋猜測,讓光二父子去小田原,莫非是令他們去打探小田原北條氏的消息? 家康皺眉道:“九州戰事,最遲于明年夏日便當結束。
” “哦。
” “然後定是小田原。
弄不好,他便要爬到我頭上。
” 茶屋眼睛瞪得更大了:“那麼,他未明言出征九州之事?” “我暗中察看,思量已久,若單獨戰小田原,必會費些周折。
” 茶屋咽了一口唾沫。
新太郎也吃一驚,他這才明白,家康是為此事歎息。
隻聽家康又道:“若我和小田原一戰,必是兩敗俱傷。
關白即使無從中漁利的企圖,但我們變弱了,其勢自另當别論。
畢竟……他始終視我為眼中釘。
” “哦。
” “可是,在結束九州戰事後,我還得聽從關白的命令。
他便愈發強大了。
” “那麼,最好不與小田原一戰?” “若能如此,”家康突然改變語氣,“關白未斥責作左。
若他責怪,我反而會寬宏作左。
” 新太郎更為驚心,主公承受的某些壓力,他并未留意。
主公與秀吉二人一見,不分伯仲,秀吉乃人中龍鳳,主公亦非池中之物。
可是,主公為何歎息連連? 家康的擔憂,自非新太郎所能明白,可是新太郎卻在主公與茶屋四郎次郎的對話中窺到點滴:連對大政所如此無理的作左衛門,秀吉都不加以斥責。
其原本就不主張以主力征伐九州。
但若他令家康前去,家康定會尋理由推辭。
可秀吉似已看穿了家康的心思,一言即定:“征九州我去便可。
”他還若無其事地托家康鎮守好東方。
家康放心之餘,自當思慮小田原了。
小田原北條父子能否認清大勢,甘對秀吉俯首稱臣?否則,必得一伐。
如此,秀吉定會令家康獨力前去征讨。
然北條氏直乃家康女婿,其父氏政亦有意與家康聯合,同秀吉一決雌雄。
如此一來,家康必在秀吉或北條父子之間作出選擇。
對這些,新太郎再清楚不過。
家康卻似已将目光放得更遠。
作為敵人,秀吉目下已是如日中天。
他平定九州之後,勢力會更加壯大,故斷不能與他對抗,隻剩征讨北條父子一途了。
到那時,若被迫獨力出兵,兩強相遇,北條自會大損,家康亦會損兵折将,目前局面斷難維持。
故,小牧之戰以來始終讓秀吉頭痛的德川氏,即使尚未敗滅,也自衰弱到可等閑視之了。
家康可能正是憂心會有那一日,方才歎息。
“清延,”家康低聲道,“以刀劍之事為名,派本阿彌父子中一人去小田原,暗中說服他們認清天下大勢,以蒼生為重。
天下的統一與太平畢竟是萬民的呼聲。
故,現在并非輕動刀兵之時啊!” “遵命!這也是北條氏安泰的秘策。
”茶屋道。
“另,能否争取到世人中敬重者的支持?非兵家武士,而是能說明天下大勢及太平前景的有識之士,如那些與朝廷和諸大名有交往的茶人,德高望重的佛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