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聚樂第
關燈
小
中
大
秀吉說着,悄悄拉起母親的手,撒嬌似的貼在自己臉頰上。
其實,不管什麼場合,秀吉都是那麼坦然。
不論是面對母親,還是大敵當前,他常會表現出孩子氣,卻又行之泰然。
不論是心懷禍心,還是胸有奸謀,他都是振振有辭、大義凜然。
“此事唯有母親方能辦到,别人代替不了。
您去一次,便可說想念朝日想出了病,也便有理由把朝日叫回來。
這個借口太好不過了!回來後仔細詢問她,若當真夫妻不和,其時我再叫家康來京理論不遲。
” “大人!” “母親還有甚不明白的?” “都明白。
知子莫若母啊!” “是啊!母親若不明事理,怎會生出孩兒這般人物?” “可是……我到岡崎後,不會生出意外吧?”大政所還是不無擔憂。
“我懂!母親,您放心,不會有差池。
孩兒的初衷,是和母親、朝日共享天倫之樂,京城的内野新邸才叫聚樂第。
” “聚——樂?” “對啊!顧名思義,所謂聚樂,便是聚集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 秀吉又轉向秀長,“參議,不出所料吧?不愧是我們的母親!好,把有樂的計劃告訴母親。
”他揚起下巴,命令道。
大政所似乎松了一口氣,看看甯甯,雙眼紅了,道:“北政所,關白大人既然這麼說,應當不會出什麼差池。
” “是啊,母親要辛勞一番了。
”北政所道。
“就這樣吧,也是去迎接朝日。
” “媳婦更加敬佩大人了。
” “是啊。
他的心思确實沒人比得上。
”大政所道。
“正因為如此,大佛殿也好,聚樂第也好,都氣勢宏偉,天下第一。
”北政所道。
秀長輕輕攤開一個冊子,給大政所看。
“請母親聽聽行程安排。
” “我聽着。
” “十三日從大坂出發。
除了侍女,還有十數步卒随行,沿途的大名自會竭盡全力暗中保護母親,母親盡可放心。
” “哦,這麼說,隻有五天就要啟程了,何時能到岡崎?” “預計十八日抵達。
” “十八日?還真快啊!隻怕朝日等不及了。
”大政所的不安似都已消失,但當和秀吉相視時,她仍然臉色發紅。
秀吉對秀長使了個眼色,讓他收起冊子,好把話題轉移到大佛殿上去。
“許久不曾這樣了,和大政所、參議一起用飯,甯甯亦要作陪!”他怕一旦再對母親有什麼承諾,會令自己更是不安。
因此,他陪着母親拉家常,不覺兩個時辰過去。
“大佛殿竣工後,天下鹹服,盛世将成。
甯甯與母親也都要入住聚樂第,再将家康與朝日接過來,如此,豈不其樂融融?到那時,不隻我們,首先要請天皇行幸聚樂第,再舉行國祭。
對嗎,宗易?”秀吉說着說着,已遠離了計謀,開始了天真的狂想。
北政所與他一唱一和,她甚是清楚秀吉的心結,故她有時站在婆婆一邊,有時又會壓制婆婆。
飯後,秀吉回到本城大廳,屬下已候多時。
此時,大政所如同一個孩子般,隻想插翅飛到濱松的朝日身邊,道:“看到我去接她,朝日定很驚訝。
” “是,母女可似盡情傾訴别情,痛痛快快拉家常。
” “媳婦。
” “母親。
” “我該給女婿帶些什麼禮物?給朝日帶的是她最喜歡的砂糖。
” “禮物就不用母親操心了,關白大人自會讓人準備。
” “唉,我若不親自操辦,總是放心不下,這是對女兒的心意啊!” “哦,那麼可托宗易先生從堺港拿些紅酒來,若家康不飲,也可給朝日。
” “哦?紅酒好,紅酒好。
” 大政所出發之日确定為十月十三。
連續幾日,可忙壞了北政所。
秀吉告訴家康,若家康進京,他會把大政所送到三河,且不派一個大将随行。
因此,一行人中,沒有一位武将,除了北政所挑的女眷二十餘人,隻有五十多個步卒及下人。
這便是叱咤風雲的關白之母的出行隊伍。
這一日下了霜,天空明澈如洗。
北政所送他們到城外港口,見這般冷清氣氛,不由一陣酸楚。
大政所起初那般不安,可現在竟一身輕松,比去有馬洗溫泉還惬意。
不知為何,秀吉沒有出現在送行人群中,隻有淺野長政站在北政所身邊。
“一路保重。
”北政所對坐轎上船的大政所道,突然眼前一片模糊。
大政所對自己的身份尚不清楚,即便隊伍再冷清,也不會心生疑惑。
她依然把自己當作尾張中村一介農婦。
甯甯悲哀至極。
清澈見底的水面倒映着天空,船朝北駛去,前後各有一艘船跟着。
在伏見改行陸路時,近江勢田城主——秀吉外甥三好秀次會送大政所到尾張。
在跨入尾張地界後,有織田信雄關照,因此一路無虞。
即便如此,沒有一個騎士相随,和大政所的身份實在不相稱。
北政所呆呆站在港口的石階上,目送着逐漸遠去的船隻和被驚起的水鳥。
秀吉也許和她同樣悲哀,隻是故意不表露出來而已。
“大人太意氣用事了!”當北政所得知沒有一個大将護送時,氣憤地責問秀吉。
秀吉一如往常地笑着,若無其事道:“家康已經爽快地答應進京,我不能違約,否則會成為天下的笑柄啊!” 秀長、淺野、石田、增田等似都不贊成此事,可是都和甯甯一樣被頂了回來。
既然大政所都沒覺得有何不妥,算了吧! 船駛出港口,進入澱川,消失了。
甯甯突覺渾身冰冷,擡腳就往回走。
“啊!淺野大人,且等一等。
”正在此時,石田三
其實,不管什麼場合,秀吉都是那麼坦然。
不論是面對母親,還是大敵當前,他常會表現出孩子氣,卻又行之泰然。
不論是心懷禍心,還是胸有奸謀,他都是振振有辭、大義凜然。
“此事唯有母親方能辦到,别人代替不了。
您去一次,便可說想念朝日想出了病,也便有理由把朝日叫回來。
這個借口太好不過了!回來後仔細詢問她,若當真夫妻不和,其時我再叫家康來京理論不遲。
” “大人!” “母親還有甚不明白的?” “都明白。
知子莫若母啊!” “是啊!母親若不明事理,怎會生出孩兒這般人物?” “可是……我到岡崎後,不會生出意外吧?”大政所還是不無擔憂。
“我懂!母親,您放心,不會有差池。
孩兒的初衷,是和母親、朝日共享天倫之樂,京城的内野新邸才叫聚樂第。
” “聚——樂?” “對啊!顧名思義,所謂聚樂,便是聚集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 秀吉又轉向秀長,“參議,不出所料吧?不愧是我們的母親!好,把有樂的計劃告訴母親。
”他揚起下巴,命令道。
大政所似乎松了一口氣,看看甯甯,雙眼紅了,道:“北政所,關白大人既然這麼說,應當不會出什麼差池。
” “是啊,母親要辛勞一番了。
”北政所道。
“就這樣吧,也是去迎接朝日。
” “媳婦更加敬佩大人了。
” “是啊。
他的心思确實沒人比得上。
”大政所道。
“正因為如此,大佛殿也好,聚樂第也好,都氣勢宏偉,天下第一。
”北政所道。
秀長輕輕攤開一個冊子,給大政所看。
“請母親聽聽行程安排。
” “我聽着。
” “十三日從大坂出發。
除了侍女,還有十數步卒随行,沿途的大名自會竭盡全力暗中保護母親,母親盡可放心。
” “哦,這麼說,隻有五天就要啟程了,何時能到岡崎?” “預計十八日抵達。
” “十八日?還真快啊!隻怕朝日等不及了。
”大政所的不安似都已消失,但當和秀吉相視時,她仍然臉色發紅。
秀吉對秀長使了個眼色,讓他收起冊子,好把話題轉移到大佛殿上去。
“許久不曾這樣了,和大政所、參議一起用飯,甯甯亦要作陪!”他怕一旦再對母親有什麼承諾,會令自己更是不安。
因此,他陪着母親拉家常,不覺兩個時辰過去。
“大佛殿竣工後,天下鹹服,盛世将成。
甯甯與母親也都要入住聚樂第,再将家康與朝日接過來,如此,豈不其樂融融?到那時,不隻我們,首先要請天皇行幸聚樂第,再舉行國祭。
對嗎,宗易?”秀吉說着說着,已遠離了計謀,開始了天真的狂想。
北政所與他一唱一和,她甚是清楚秀吉的心結,故她有時站在婆婆一邊,有時又會壓制婆婆。
飯後,秀吉回到本城大廳,屬下已候多時。
此時,大政所如同一個孩子般,隻想插翅飛到濱松的朝日身邊,道:“看到我去接她,朝日定很驚訝。
” “是,母女可似盡情傾訴别情,痛痛快快拉家常。
” “媳婦。
” “母親。
” “我該給女婿帶些什麼禮物?給朝日帶的是她最喜歡的砂糖。
” “禮物就不用母親操心了,關白大人自會讓人準備。
” “唉,我若不親自操辦,總是放心不下,這是對女兒的心意啊!” “哦,那麼可托宗易先生從堺港拿些紅酒來,若家康不飲,也可給朝日。
” “哦?紅酒好,紅酒好。
” 大政所出發之日确定為十月十三。
連續幾日,可忙壞了北政所。
秀吉告訴家康,若家康進京,他會把大政所送到三河,且不派一個大将随行。
因此,一行人中,沒有一位武将,除了北政所挑的女眷二十餘人,隻有五十多個步卒及下人。
這便是叱咤風雲的關白之母的出行隊伍。
這一日下了霜,天空明澈如洗。
北政所送他們到城外港口,見這般冷清氣氛,不由一陣酸楚。
大政所起初那般不安,可現在竟一身輕松,比去有馬洗溫泉還惬意。
不知為何,秀吉沒有出現在送行人群中,隻有淺野長政站在北政所身邊。
“一路保重。
”北政所對坐轎上船的大政所道,突然眼前一片模糊。
大政所對自己的身份尚不清楚,即便隊伍再冷清,也不會心生疑惑。
她依然把自己當作尾張中村一介農婦。
甯甯悲哀至極。
清澈見底的水面倒映着天空,船朝北駛去,前後各有一艘船跟着。
在伏見改行陸路時,近江勢田城主——秀吉外甥三好秀次會送大政所到尾張。
在跨入尾張地界後,有織田信雄關照,因此一路無虞。
即便如此,沒有一個騎士相随,和大政所的身份實在不相稱。
北政所呆呆站在港口的石階上,目送着逐漸遠去的船隻和被驚起的水鳥。
秀吉也許和她同樣悲哀,隻是故意不表露出來而已。
“大人太意氣用事了!”當北政所得知沒有一個大将護送時,氣憤地責問秀吉。
秀吉一如往常地笑着,若無其事道:“家康已經爽快地答應進京,我不能違約,否則會成為天下的笑柄啊!” 秀長、淺野、石田、增田等似都不贊成此事,可是都和甯甯一樣被頂了回來。
既然大政所都沒覺得有何不妥,算了吧! 船駛出港口,進入澱川,消失了。
甯甯突覺渾身冰冷,擡腳就往回走。
“啊!淺野大人,且等一等。
”正在此時,石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