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一個支離破碎的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在認出來的漢字草書之中,知道了故事的主角的名字是裴思慶。
對了,就是那個一開始,浩浩蕩蕩,帶領駝隊西行,在沙漠中遇到了異樣風暴的長安大豪裴思慶。
他的故事經過一番整理,但是并沒有經過多少“藝術加工”,相信是有一個人,用那種古怪的文字,記下了他的故事,而他又加以批注,說明和補充。
他所作的補充,自然不會有整個故事可窺,所以,不免有點支離破碎。
但是,在支離破碎的情節之中,也可以大體上拼湊出一個故事來。
故事之中,有一個主要的女角,名字叫柔娘,柔娘在十五歲那年,就成了裴思慶的新娘,在柔娘之前,裴思慶自然有妻子(因為他有兒女),他原來的妻子怎麼樣了,并沒有提及——在古代,中國的女性,一直沒有地位,可有可無,不受注意,除非是受到男人特别寵愛的,像柔娘那樣。
可是裴思慶得到柔娘的手段,十分可怕。
從不完整的情節來看,柔娘原來是一個十分出色的青年人的未婚妻。
這個青年人是武林中人,還和裴思慶有結義兄弟的關系——凡是這種關系,在結義的時候,雙方都必然罰誓,以證實這種關系。
裴思慶這時所罰的毒誓,是若有違誓,會在沙漠之中餓死渴死。
可是多半沒有隔了多久,裴思慶就殺了他的結義兄弟,原因,推測多半是為了柔娘——古代的一個弱女子,在未婚夫猝然死亡之後,唯一的出路,就是另外找一個男人,裴思慶就是最佳對象了。
裴思慶在娶了柔娘之後,也曾害怕自己的誓言,所以很久不敢再西行,越過沙漠去經商。
可是時間一久,他的恐懼漸漸消散,他又帶着駝隊西行了。
就在這次西行中他遇到了風暴,在沙漠中不知掙紮了多少天,連最後的一頭駱駝也殺掉了——關于這個過程,記述得相當詳細。
(自然,大家都可以知道,裴思慶并沒有死在沙漠中,要是他死了,這段經過也不會留下來了。
) (他在沙漠中,是怎樣絕處逢生的,也可以在他的批注補充中拼湊出來,後面會寫出來。
) 在已經知道的故事之中,可以知道他有一柄極喜愛的匕首,這柄匕首的來曆,隻有他一個人知道,本來,他是準備在臨死之前,把他得到這柄匕首的經過想上了一遍的——可想而知,那一定是一個十分甜蜜的回憶。
可是結果,他在終于支持不住,再也難以在沙漠上挪動半步的時候,他卻想起了他最不願意想起的那件虧心事。
虧心事的一切經過,一切細節,都曆曆在目,他但願快一點死,也不要把整件事再想一遍,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在應誓了,在經過了那麼樣的痛苦掙紮之後,他終于死在沙漠上,他也不知道自己是餓死還是渴死的了,都沒有分别,反正死亡都是一樣的,令得他還想掙紮着知道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的靈魂是不是也永遠離不開沙漠,還要在沙漠上飄蕩。
當他努力想弄清楚這一點的時候,他又聽到他的結義兄弟的笑聲和語聲,一切都如此清楚,使他可以聽得明明白白:“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因為你根本沒有靈魂,你不是人,何來的靈魂?” 他想大聲反抗,可是當然出不了聲——即使是在心中大叫也做不到,他已經感到死亡侵進了他的身體,他聽到了一種十分古怪的聲音。
這種聲音他應該是十分熟悉的,可是這時聽來,卻又十分陌生:這時候,怎麼還有可能聽到“叮叮”的駝鈴聲呢? 最後一匹駱駝,不是被他殺了麼?一定是駱駝的靈魂在調侃他,他沒有靈魂,駱駝可能有。
然而那種聲音卻在迅速移近,裴思慶勉力想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可是沒有用,他的眼前是一片血紅,然後,紅色在迅速暗下去,在完全黑暗之前,好象有十分奪目的一片彩光一閃,接着,就是無比的黑暗,而那時候,他也完全沒有了知覺。
事後,他回想起來,心想如果死亡就是那樣子的話,那麼死亡其實也并不可怕,隻不過是一下子忽然都不知道了而已。
至于死了之後,是不是會有靈魂,由于他不是真的死,所以他也無從得知。
在那一-間,最失望的,大約是在半空中盤旋的食屍鷹了,這種形狀醜陋之極的大鳥,平日不知在什麼地方栖息的,她們對死亡的氣息特别靈敏,哪裡有死亡,哪裡就有她們的蹤影,她們在空中盤旋,跟蹤着死亡,她們投在沙粒上的陰影,就像是死神伸出來的手,把生命一點一點攫走。
可是,這一次,食屍鷹沒有成功,幾頭食屍鷹已然落在裴思慶的身邊,側着頭看着他,食屍鷹十分遵守天地宇宙間的規則!絕不啄食活人,隻要這個人還有一口氣,它不會去碰他。
而它們判斷人獸的生和死,準确無比,隻要人一死,她們銳利之極的、鐵鈎一樣的喙,就會在第一時間啄下去。
食屍鷹的第一啄,必然是啄向人的天靈蓋,一下子就可以啄出一個深洞,讓她們可以啜食多半還有溫度的腦漿。
對了,就是那個一開始,浩浩蕩蕩,帶領駝隊西行,在沙漠中遇到了異樣風暴的長安大豪裴思慶。
他的故事經過一番整理,但是并沒有經過多少“藝術加工”,相信是有一個人,用那種古怪的文字,記下了他的故事,而他又加以批注,說明和補充。
他所作的補充,自然不會有整個故事可窺,所以,不免有點支離破碎。
但是,在支離破碎的情節之中,也可以大體上拼湊出一個故事來。
故事之中,有一個主要的女角,名字叫柔娘,柔娘在十五歲那年,就成了裴思慶的新娘,在柔娘之前,裴思慶自然有妻子(因為他有兒女),他原來的妻子怎麼樣了,并沒有提及——在古代,中國的女性,一直沒有地位,可有可無,不受注意,除非是受到男人特别寵愛的,像柔娘那樣。
可是裴思慶得到柔娘的手段,十分可怕。
從不完整的情節來看,柔娘原來是一個十分出色的青年人的未婚妻。
這個青年人是武林中人,還和裴思慶有結義兄弟的關系——凡是這種關系,在結義的時候,雙方都必然罰誓,以證實這種關系。
裴思慶這時所罰的毒誓,是若有違誓,會在沙漠之中餓死渴死。
可是多半沒有隔了多久,裴思慶就殺了他的結義兄弟,原因,推測多半是為了柔娘——古代的一個弱女子,在未婚夫猝然死亡之後,唯一的出路,就是另外找一個男人,裴思慶就是最佳對象了。
裴思慶在娶了柔娘之後,也曾害怕自己的誓言,所以很久不敢再西行,越過沙漠去經商。
可是時間一久,他的恐懼漸漸消散,他又帶着駝隊西行了。
就在這次西行中他遇到了風暴,在沙漠中不知掙紮了多少天,連最後的一頭駱駝也殺掉了——關于這個過程,記述得相當詳細。
(自然,大家都可以知道,裴思慶并沒有死在沙漠中,要是他死了,這段經過也不會留下來了。
) (他在沙漠中,是怎樣絕處逢生的,也可以在他的批注補充中拼湊出來,後面會寫出來。
) 在已經知道的故事之中,可以知道他有一柄極喜愛的匕首,這柄匕首的來曆,隻有他一個人知道,本來,他是準備在臨死之前,把他得到這柄匕首的經過想上了一遍的——可想而知,那一定是一個十分甜蜜的回憶。
可是結果,他在終于支持不住,再也難以在沙漠上挪動半步的時候,他卻想起了他最不願意想起的那件虧心事。
虧心事的一切經過,一切細節,都曆曆在目,他但願快一點死,也不要把整件事再想一遍,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在應誓了,在經過了那麼樣的痛苦掙紮之後,他終于死在沙漠上,他也不知道自己是餓死還是渴死的了,都沒有分别,反正死亡都是一樣的,令得他還想掙紮着知道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的靈魂是不是也永遠離不開沙漠,還要在沙漠上飄蕩。
當他努力想弄清楚這一點的時候,他又聽到他的結義兄弟的笑聲和語聲,一切都如此清楚,使他可以聽得明明白白:“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因為你根本沒有靈魂,你不是人,何來的靈魂?” 他想大聲反抗,可是當然出不了聲——即使是在心中大叫也做不到,他已經感到死亡侵進了他的身體,他聽到了一種十分古怪的聲音。
這種聲音他應該是十分熟悉的,可是這時聽來,卻又十分陌生:這時候,怎麼還有可能聽到“叮叮”的駝鈴聲呢? 最後一匹駱駝,不是被他殺了麼?一定是駱駝的靈魂在調侃他,他沒有靈魂,駱駝可能有。
然而那種聲音卻在迅速移近,裴思慶勉力想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可是沒有用,他的眼前是一片血紅,然後,紅色在迅速暗下去,在完全黑暗之前,好象有十分奪目的一片彩光一閃,接着,就是無比的黑暗,而那時候,他也完全沒有了知覺。
事後,他回想起來,心想如果死亡就是那樣子的話,那麼死亡其實也并不可怕,隻不過是一下子忽然都不知道了而已。
至于死了之後,是不是會有靈魂,由于他不是真的死,所以他也無從得知。
在那一-間,最失望的,大約是在半空中盤旋的食屍鷹了,這種形狀醜陋之極的大鳥,平日不知在什麼地方栖息的,她們對死亡的氣息特别靈敏,哪裡有死亡,哪裡就有她們的蹤影,她們在空中盤旋,跟蹤着死亡,她們投在沙粒上的陰影,就像是死神伸出來的手,把生命一點一點攫走。
可是,這一次,食屍鷹沒有成功,幾頭食屍鷹已然落在裴思慶的身邊,側着頭看着他,食屍鷹十分遵守天地宇宙間的規則!絕不啄食活人,隻要這個人還有一口氣,它不會去碰他。
而它們判斷人獸的生和死,準确無比,隻要人一死,她們銳利之極的、鐵鈎一樣的喙,就會在第一時間啄下去。
食屍鷹的第一啄,必然是啄向人的天靈蓋,一下子就可以啄出一個深洞,讓她們可以啜食多半還有溫度的腦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