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出師遭挫折 血濺清河鎮

關燈
方夫人道:“話是不錯,但咱們與武林中人毫無淵源,根本無從着手。

    ”方禦史立即回答道:“你忘了,今天晚上就有一個機會。

    ”“哦!對了,布笠人一定也是武林中人。

    ”當然,布笠人是武林中人,而且有理由相信,還絕不是一位默默無聞的無名之輩。

    可惜,當方禦史來到小廟時,并沒有見到布笠人的影子。

    “大概是我心急腳快來早了,記得少飛說過,他來練功的時間是在我們入睡之後。

    ”想着想着,信步所之,就在廟内一邊踱着方步,一邊仔細琢磨如何來對付這一班奸黨。

    也不知過了多久,三星已将至頭頂,蓦見牆上一條黑影一閃而入,以淩空飛渡的絕妙身法,輕巧快捷的落在池塘邊上。

    “什麼人?”布笠人反應好快,方禦史尚在十丈以外,便已警覺,方正快步迎上來,恭恭敬敬的道:“敢問這位大俠可是布笠人?”打量了一下來人,布笠人道:“沒錯,這位先生是——”鐵血禦史方正道:“下官方正,小犬少飛承教,下官是特來緻謝的。

    ”當真深施一禮。

    布笠人連忙還禮,說道:“淺陋薄技,難登大雅之堂,更不敢言師,倒是方大人為民喉舌,砥柱中流,天下百姓莫不欽仰。

    ”語音一頓,接着又道:“少飛那孩子沒有來?”方禦史将身曆之事說了個大概,道:“幸虧少飛在此練功未歸,不然将難逃劫數,不知大俠對此可有所耳聞?”“知道一些,據聞此事完全是萬太師父女的一石二鳥之計,今夜本想趨府拜谒,順便告知少飛别再來此練功,後來又覺貿然,故而作罷。

    ”“大俠可否将奸賊父女的一石二鳥之計惠告?”“據說,萬貞兒想将流落在民間的皇子一網打盡。

    ”“有皇子流落民間?”方禦史心頭砰!砰!亂跳,力持鎮定道:“她是怎麼知道的?”“由于有一個姓孔的妃子,最近在宮中偷偷生下一個皇子,因而作此推斷。

    ”“天下的孩童何止千萬,她如何辨識呢?”“聽說皇子的頭頂光滑如鏡,不生毛發。

    ”“哦!”方禦史目瞠結舌,多一個字也不敢說。

    “另外,他們會利用這個機會,鏟除異己,一石二鳥,同時,已獲皇上頒賜密旨,以合法掩護,這一場劫難恐怕已是無法避免。

    ”内幕秘辛,在布笠人道來,如數家珍,着實令方禦史大大地吃驚不己,更加堅信此人必然大有來曆。

    以試探的語氣說道:“就目前的情勢而言,大俠以為下官應持何種态度?”布笠人略一尋思,道:“道消魔長,邪盛正弱,單憑了腔孤忠,勢難力挽狂瀾,除非得到有力支援。

    ”“何謂有力支援?”“萬貞兒内得皇上寵幸,外有王立等人臂助,可以說是處處得心應手,此刻寄望陛下回心轉意,不再聽信妖婦之言,可能比登天還難,唯一可行的是從剪除她的黨羽下手,而張敏、花三郎等天皆身懷絕技,非得武林高手鼎助難竟全功。

    ”這話正好說到方禦史的心坎裡,道:“以大俠的身手,難不成無法除此妖婦奸臣!”“獨力難挽危廈,何況小弟另有隐衷,亦有所不便。

    ”“那麼,可否請兄台代為引介仁人志士?”“小弟早已退出江湖,昔日老友,或則金盆洗手,歸隐林泉,或則風流雲散,不知所之,恐亦心餘力绌,愛莫能助,但目前武林大勢,自信仍有相當了解,或可供方大人參考。

    ”不待方禦史追問,布笠人便将武林中現時的大概情況說出來,并加按語分析,雖是外行人,亦不難了然于胸。

    論功力,講輩份,目前武林之中稱雄道霸的人物,首推南僧、北毒、東丐、西仙。

    南僧,又稱南海神僧,佛号無心,他的“無量佛壽功”,法力無邊,無人能敵,“七巧掌”更是神鬼莫測,獨步武林,長年隐居南海,甚少涉足江湖,是一位神仙般的。

    人物。

    北毒,就是百毒尊者,姓石名天,是用毒的老祖宗,精研百毒,冠絕群倫,為人又複心狠手辣,是第一号大魔頭,“百毒指”令人防不勝防,“百步拳”更是威猛絕倫,相傳凡是中了百毒尊者百步拳的人,走不出一百步就會倒地身亡。

    東丐,是丐幫幫主,姓金名八、由于德高望重,大家都管他叫金八爺,丐幫傳統的打狗棒法,隻有金八爺一個練至爐火純青的境界,“迷蹤拳”是他的拿手絕活,挨了揍,人們往往還弄不懂金八是如何出招的。

    此人嗜酒如命,常常為了一懷美酒千裡跋涉,甚至為奸人所用,或淪為竊賊亦在所不惜。

    西仙,就是芙蓉仙子,是一個兇狠霸道的女人,為人行為放蕩,貌美如花,偏激嗜殺,喜怒無常,“元陽真功”與“粉蝶掌”,都是人見人怕的厲害功夫,誰也不敢去招惹她,世居“芙蓉谷”,君臨西陲。

    除了這“四大名宿”之外,還有“黑白雙煞”、“神州三傑”,以及數不清的流派幫會,與道不完的英雄豪傑,對每一位重要的武林人物皆能細加剖析,嚴分正邪。

    最後,布笠人語重心長的總結道:“南僧乃神仙中人,可遇而不可求,北毒乖張,不走正道,不足以言君國大事,東丐浪迹四方,逐酒而居,尋訪無處,西仙偏激淫蕩,更非俠義道中人,方大人隻要能覓得一批與神州三傑相仿佛的武林人物,假以時日,便可有所作為。

    ”方禦史像聽故事一樣,牢記心頭,拜别了布笠人後,馬上走訪大學士林田甫,并連夜召來馬友德、馮子貞等數人,大家齊集林宅,秉燭夜談,為剪除鷹犬,号召俠士的大計籌思良策。

    喪子之痛,痛徹心脾,新仇舊恨,齊湧心頭,馮子貞、馬友德表現的最憤慨最積極,異口同聲的說道:“事情到了這步田地,我們必須以牙還牙,不将王立、張敏、費無極等鷹爪除掉,天曉得還會有多少百姓遭荼毒。

    ”大學士林田甫道:“兩位大人之言皆甚是,此乃當務之急,隻是我輩素以筆硯詩書為伴,未曾結交江湖豪俠之士,短時間之内恐怕難見成效。

    ”待郎馮子貞道:“救人如救火,一時一刻也不能等,下官主張應主動奔走呼号,四出尋訪,務必在極短期間建立起一股對付老賊父女的力量。

    ”翰林馬友德也憤憤然的說道:“這是唯一的途徑,絕無第二條路可走,下官有一位遠房的親戚,在武林中頗負盛譽,隻要他能登高一呼,必将風起雲湧,八方響應。

    ”馮于貞意興風發的道:“對,咱們就這麼辦,馬大人的貴戚,再加上布笠人提供的線索,已有脈絡可尋,下官願充當馬前卒,四出奔走,即使因而摘掉烏紗帽,身首異處,亦在所不惜。

    ”由于馬友德、馮子貞的表現異常激動,在場其他的諸人亦受感染,紛紛慷慨陳詞,願為蒼生效命;大家争先恐後的皆願作馬前卒。

    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第二天便展開行動,而且進行的非常順利,基于義憤,基于對萬貞兒女父女惡行的不齒,基于為民除害的抱負,三山五嶽的江湖朋友,各門各派的武林豪客,皆千裡赴義,争相投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有三十餘位俠義之士湧進北京城。

    為了統一事機,為了研商行動的步驟、層次與細節、經過一番初淺的接觸後,大家一緻決定,應該選一個日子,齊集一堂,作一個通盤的商讨。

    這日,正是群英大會正式舉行的日子,馬友德、馮子貞等數人已先一步前往預作安排,大學士林田甫的馬車就停在方家門口,兩個人正在作最後的意見交換,準備即刻啟程赴會。

    布笠人卻在這個時候,仿若幽靈鬼魅般也來到方家。

    他的出現,頗令方正、林田甫感到意外,二人互望一眼,話還沒有說出口來,布笠人有已自行開口,單刀直入的道:“敢問兩位大人,天下英雄可是要在今日舉行群英大會?”自從上次小廟相會後,方禦史沒再見過布笠人,林田甫今天還是第一次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