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鎂光燈閃了又閃,耿謙一如往常,盡管記者再怎麼激動,門外抗議聲沒停過,他依舊神情嚴肅,沉穩的宣布,即日起“泰洋”與“德碩”合并的消息。

     “事情就是這樣,”手上握着麥克風,他的聲音穩穩地傳到四周,“這次的合并,對公司未來的營運将會有更大的幫助。

    ” 記者舉手發言,“請問,原本泰洋旗下一萬五千名員工,今天與德碩合并後,是否将會有五成以上的員工面臨到裁員的問題?” 鎂光燈又迅速地閃了幾下,因不想放過他的任何表情。

     “要維持一間公司長遠的營運狀态,淘汰性的舍棄是必要的,我希望德碩的員工都是菁英中的菁英,我們不需要多餘的人。

    ” 針對他的冷血無情,看來又能洋洋灑灑的寫一篇專欄了。

     德碩企業,十年前突然從中小企業轉型,一步步成為上櫃公司,一直到最近,并吞掉老廠牌泰洋電器,從下個月開始,正式成為股市上市公司。

     對于德碩能在短短的二十年間,從原本沒沒無名的中小企業,如今躍升為上市公司,大多數的人都将功勞歸功于前董事長—耿萬裡。

     從建築、餐飲、交通、石化……他為德碩奠定了基礎,留給他的兒子耿謙,相當雄厚的經濟實力。

     而耿謙,在坐穩德碩寶座後,更是大刀闊斧,靠着父親留下的大筆資産,快、狠、準的瞄準獵物,在最短時間内并吞,不斷擴張自己的營業版圖。

     他的眼光鮮少出錯,總是慧眼獨具的知道下一波商機在哪,他更擅長炒作媒體,并将産品不斷推陳出新,引領潮流。

    短短幾年間,打垮不少知名品牌,而耿氏一族,在成為媒體新寵兒的同時,也漸漸打入上流社會,成為時尚界新人。

     最常在媒體上露面的,就是耿謙這個不到三十五歲的黃金單身漢。

     身高一八五,品味卓越,長相不凡,器宇軒昂,談吐間的冷淡與溫儒,更是讓時尚圈的名媛們為之瘋狂,不少歐洲名牌西裝都曾經請他這個總裁代言,不必拍廣告,隻要穿上他們的西裝,到某個時尚趴露露臉,讓記者拍幾張照片就行了。

     不同于大老闆們個個腦滿腸肥,耿謙的年輕帥氣,紛紛讓衆家千金拜倒在他的西裝褲下,而他也不太鬧绯聞,和同樣是中小企業出身,穩定成長,隻是沒德碩表現優異的千金交往中。

     開完記者會,耿謙問身旁助理,“聯絡上印度分公司了嗎?” “分公司的莊經理說,印度剛投資大筆資金在營運上,目前沒有足夠的資金能周轉。

    ” “瑞士銀行那邊怎麼說?” “銀行經理委婉的拒絕我們公司的借貸。

    ” 耿謙忍不住皺起俊眉,“理由是什麼?” 公司的營運非常正常,雖是台灣新興企業,但向來與其它銀行關系良好,他們還有什麼不滿的? “對方的理由是,我們信用不足。

    ” 信用不足?! 耿謙一回到休息室,忿忿地将西裝甩到沙發上。

    他這些年的努力竟比不上他們一句“信用不足”!對他們而言,五十年以上的家族企業才叫做“信用”,就算是窮困潦倒的貴族,隻要搬出自家祖譜,證明死了二十年的老爸爺爺是企業龍頭,就是貴族,就是信用! 像他們耿家這種新起之秀,叫做暴發戶,信用當然不足,要等到信用足夠,豈不是得等個三、四十年?五十年以上的老牌子就不會倒閉嗎?那今天剛被德碩吞掉的泰洋又怎麼說? 在台灣,階級意識不明顯,隻要有錢,誰都能竄起,誰都能當大爺,一旦走出台灣,美國人倒是還好,同樣都是移民社會,比較的都是誰家的瓜又大又甜;但如果交涉對象是日本人、歐洲人,随之而來的身分地位若是沒追溯個五十年以上,他們大多帶點輕蔑與不信任。

     他們不是貴族,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天下,在台灣人人稱他們耿家叫台灣奇迹,到國外,卻被看作一閃即逝的流星罷了。

     平常與兒子不對盤的耿萬裡難得與他意見一緻,也認為這對德碩日後要往外發展是一大問題,自己白手起家知道這個中辛苦,隻是沒想到兒子這麼行,打算一步步向外發展。

    他從不擔心耿謙的能力,兒子慧眼獨到,加上自己為德碩留下雄厚資本,他想擴張就讓他去吧。

     “我不可能等五十年。

    ”待從公司回到家裡的書房,耿謙冷冷的對父親說。

     “我也是。

    ”老狐狸的耿萬裡,面不改色的贊同,“總有最快的辦法。

    ” “你是指……”看父親似乎心中早有腹案,耿謙反而感到不安。

     “和‘全東’聯手。

    ”雖然上了年紀,但他目光如炬,一雙眼睛仍透露出對追求名利的極度渴望。

    “他們正好擁有我們所要的,隻要取得他們的信任,将來長久的合作絕對不成問題。

    ” “要說服全東的老頭恐怕沒那麼容易,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信任了,何況是别人。

    ”長久合作?真不知道父親的自信從哪來。

     “我知道他不信任外人,所以,得要和他們成為‘一家人’。

    ” “你是說……”企業聯姻,這種事情經常發生,他早已見怪不怪,甚至想過或許有一天自己也會走到這一步,他早有心理準備。

    “你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