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坐山觀鬥
關燈
小
中
大
命神醫閃得再快,仍被掌勁趕上,迫得接上一掌。
“蓬!” 一聲響處,奪命神醫被壓得一坐身軀,踉跄跌進他徒侄匡時的懷裡。
老學究在嘲笑聲中,一閃而逝。
不但跪在暗處的羅端對老學究敬佩得五體投地,奪命神醫師徒也驚愕得相對無言,過了不少時候,奪命神醫才歎一聲,輕輕搖首。
匡時趕忙叫喚一聲:“師伯!方才那怪物,莫非就是方老怪?” 一種奇異的光芒在奪命神醫眼裡一閃即隐,叱一聲:“且休管他,走!” 羅端但見眼底一花,人已無蹤,暗自輕呼一聲:“僥幸!” 但匡時最後一語,已深深打進他的心裡,仔細一想,覺得老學究語示玄機,捉弄敵人,藝業雖已高絕,卻又不肯傷人,此種行徑,與恩師方不平大緻相同。
他這念頭二起,又覺得老學究也曾自罵一聲“方老怪”,難道怪人行事,連自己一并罵上? 他忖度片刻,記起師兄與寒鐵老人有無量山之約,雖然為時尚早,但敵方恐怕定丹落入别派手中,定必提前發動,早幾天趕到,未必無益。
心中一急,也顧不得大雨滂沱,立即飛步趕程。
無量山位于哀牢山西南,叢山環拱,由西北直瀉東南,綿亘數百裡,主峰位于銀生府西,為景河河源之地,高聳千丈,氣象萬千,俯瞰瀾滄江,曆曆在目。
峰南臨江一面的玉筆峰,直立如筆,峰壁滑不留步,滟滟生光,絕頂光秃秃地并無半根草木。
然而,在這月光之下,已有數百計的武林人物,把峰腳包圍得水洩不通,個個仰望峰巅,就向那向日葵花,向天展笑。
他們雖是藝業不等,目的卻是相同—— 神獨内丹,千載奇寶,服下能增長功力,武林人物,誰不夢寐以求? 其中大部分,自知功淺力薄,不足以搶奪内丹,但他們還抱着一個萬一的希望,隻要各高手搶奪的時候,一有失落,立即坐收漁利,吞進肚裡,豈不享個現成之福? 這一夥人裡頭,一位黑衣少年負手而立,朗星似的俊目,時而注視峰頂,時而移向遠隔十幾丈的一位綠衣少女身上,心裡暗自奇怪道:“那位可不是我師姐方達?但師兄又往哪裡去了?” 原來這位黑衣少年,正是身負奇仇的羅端。
他自從獲知神獨内丹的消息,便兼程趕來無量山,恰在月圓之夜,到達玉筆峰腳下,見明裡暗裡盡是武林人物,心頭又喜又憂。
他雖有盼望獲得内丹增進功力,但又時刻記住老學究的話,暗自盤算如何向神獨施惠,叼擾它一口真元之氣。
他雖來到不久,而且經過喬裝,但已發覺無數藍湛湛的目光向他怒視,由曆次的經驗上,知道那種目光多半是龍門十三友的門人,也就是龍字十三宗的當代宗主和門下弟子。
他并不怕龍字十三宗的惡魔,但若對方趁神獨内丹出現的一瞬間,突然出手阻擋,縱使将對方劈死幾個,而内丹落入敵手便是得不償失。
于是,他必須尋找能夠幫助他的人,使他能夠抽空行事。
然而,當今世上,誰不自私自利?誰願意讓别人分他一杯羹? 他暗自忖度,除了師門兄姐和昊天三老,以及自己的三位愛妻之外,隻怕任何人都要和他争鬥奪寶。
他擔心地盡目力在人叢裡搜尋,但見幾位黃冠老道站在一起,幾位秃頭和尚也站在一叢。
玉筆峰四周,盡是人叢。
自己所站的這一面,卻不見半個熟人,好容易發覺那熟悉的身影,急步過去,輕喚一聲:“師姐!” 綠衣少女回頭一看,狠狠瞪了一眼,“呸!”一聲道:“瞎眼不看人,誰是你的師姐?” 面貌雖然不十分像,但那身材、神情、口音無一不與方達相同,但這事卻又奇怪,為何師姐相見竟同陌路? 羅端心一震,猛一回頭,即見兩對藍眼泛着讪笑的光芒,一瞥間又轉向别處,這才恍然大悟,急低頭一揖道:“請姑娘恕在下眼拙,我認錯人了!” 他立刻回頭要走,綠衣少女忽然“卟嗤”一笑道:“眼拙認錯,也算不得什麼,就在這裡談談也好。
” 羅端趁機停步,賠笑道:“姑娘獨自一人在這裡?” “是呀!獨人獨獸,才是旗鼓相當!” “但是,有很多人以多欺少!” “你說的是些藍眼睛麼?” “正是!” “你怕了?” “不是怕,而是力量太單薄了!” “那有什麼關系,麻雀兒太多,你害怕麼?” 藍眼一閃,一位三十來歲的漢子走到側面,冷冷道:“你這丫頭罵誰?” 綠衣少女正眼也不瞧他一下,面向羅端,若無其事的笑道:“這裡果是苗蠻的地方,連麻雀兒也在夜裡叽叽喳喳,和别處的麻雀不大相同。
” 羅端也湊趣道:“姑娘你看岔了,這個是人!” 綠衣少女搖搖頭道:“麻雀就是麻雀,但它昂起頭來走路的時候,倒有幾分像人哩!” 羅端見她口口聲聲說麻雀,也好奇地向那人多瞥一眼,才看出那人原是穿有一套怪衣,腋下挂有兩個布包,知道是飛龍宗的奸徒,不覺冷笑一聲道:“到底是人像麻雀,還是麻雀象人,在下可分不清楚!” 那人冷哼一聲,
“蓬!” 一聲響處,奪命神醫被壓得一坐身軀,踉跄跌進他徒侄匡時的懷裡。
老學究在嘲笑聲中,一閃而逝。
不但跪在暗處的羅端對老學究敬佩得五體投地,奪命神醫師徒也驚愕得相對無言,過了不少時候,奪命神醫才歎一聲,輕輕搖首。
匡時趕忙叫喚一聲:“師伯!方才那怪物,莫非就是方老怪?” 一種奇異的光芒在奪命神醫眼裡一閃即隐,叱一聲:“且休管他,走!” 羅端但見眼底一花,人已無蹤,暗自輕呼一聲:“僥幸!” 但匡時最後一語,已深深打進他的心裡,仔細一想,覺得老學究語示玄機,捉弄敵人,藝業雖已高絕,卻又不肯傷人,此種行徑,與恩師方不平大緻相同。
他這念頭二起,又覺得老學究也曾自罵一聲“方老怪”,難道怪人行事,連自己一并罵上? 他忖度片刻,記起師兄與寒鐵老人有無量山之約,雖然為時尚早,但敵方恐怕定丹落入别派手中,定必提前發動,早幾天趕到,未必無益。
心中一急,也顧不得大雨滂沱,立即飛步趕程。
無量山位于哀牢山西南,叢山環拱,由西北直瀉東南,綿亘數百裡,主峰位于銀生府西,為景河河源之地,高聳千丈,氣象萬千,俯瞰瀾滄江,曆曆在目。
峰南臨江一面的玉筆峰,直立如筆,峰壁滑不留步,滟滟生光,絕頂光秃秃地并無半根草木。
然而,在這月光之下,已有數百計的武林人物,把峰腳包圍得水洩不通,個個仰望峰巅,就向那向日葵花,向天展笑。
他們雖是藝業不等,目的卻是相同—— 神獨内丹,千載奇寶,服下能增長功力,武林人物,誰不夢寐以求? 其中大部分,自知功淺力薄,不足以搶奪内丹,但他們還抱着一個萬一的希望,隻要各高手搶奪的時候,一有失落,立即坐收漁利,吞進肚裡,豈不享個現成之福? 這一夥人裡頭,一位黑衣少年負手而立,朗星似的俊目,時而注視峰頂,時而移向遠隔十幾丈的一位綠衣少女身上,心裡暗自奇怪道:“那位可不是我師姐方達?但師兄又往哪裡去了?” 原來這位黑衣少年,正是身負奇仇的羅端。
他自從獲知神獨内丹的消息,便兼程趕來無量山,恰在月圓之夜,到達玉筆峰腳下,見明裡暗裡盡是武林人物,心頭又喜又憂。
他雖有盼望獲得内丹增進功力,但又時刻記住老學究的話,暗自盤算如何向神獨施惠,叼擾它一口真元之氣。
他雖來到不久,而且經過喬裝,但已發覺無數藍湛湛的目光向他怒視,由曆次的經驗上,知道那種目光多半是龍門十三友的門人,也就是龍字十三宗的當代宗主和門下弟子。
他并不怕龍字十三宗的惡魔,但若對方趁神獨内丹出現的一瞬間,突然出手阻擋,縱使将對方劈死幾個,而内丹落入敵手便是得不償失。
于是,他必須尋找能夠幫助他的人,使他能夠抽空行事。
然而,當今世上,誰不自私自利?誰願意讓别人分他一杯羹? 他暗自忖度,除了師門兄姐和昊天三老,以及自己的三位愛妻之外,隻怕任何人都要和他争鬥奪寶。
他擔心地盡目力在人叢裡搜尋,但見幾位黃冠老道站在一起,幾位秃頭和尚也站在一叢。
玉筆峰四周,盡是人叢。
自己所站的這一面,卻不見半個熟人,好容易發覺那熟悉的身影,急步過去,輕喚一聲:“師姐!” 綠衣少女回頭一看,狠狠瞪了一眼,“呸!”一聲道:“瞎眼不看人,誰是你的師姐?” 面貌雖然不十分像,但那身材、神情、口音無一不與方達相同,但這事卻又奇怪,為何師姐相見竟同陌路? 羅端心一震,猛一回頭,即見兩對藍眼泛着讪笑的光芒,一瞥間又轉向别處,這才恍然大悟,急低頭一揖道:“請姑娘恕在下眼拙,我認錯人了!” 他立刻回頭要走,綠衣少女忽然“卟嗤”一笑道:“眼拙認錯,也算不得什麼,就在這裡談談也好。
” 羅端趁機停步,賠笑道:“姑娘獨自一人在這裡?” “是呀!獨人獨獸,才是旗鼓相當!” “但是,有很多人以多欺少!” “你說的是些藍眼睛麼?” “正是!” “你怕了?” “不是怕,而是力量太單薄了!” “那有什麼關系,麻雀兒太多,你害怕麼?” 藍眼一閃,一位三十來歲的漢子走到側面,冷冷道:“你這丫頭罵誰?” 綠衣少女正眼也不瞧他一下,面向羅端,若無其事的笑道:“這裡果是苗蠻的地方,連麻雀兒也在夜裡叽叽喳喳,和别處的麻雀不大相同。
” 羅端也湊趣道:“姑娘你看岔了,這個是人!” 綠衣少女搖搖頭道:“麻雀就是麻雀,但它昂起頭來走路的時候,倒有幾分像人哩!” 羅端見她口口聲聲說麻雀,也好奇地向那人多瞥一眼,才看出那人原是穿有一套怪衣,腋下挂有兩個布包,知道是飛龍宗的奸徒,不覺冷笑一聲道:“到底是人像麻雀,還是麻雀象人,在下可分不清楚!” 那人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