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兵被盜

關燈
碗中剩水濺了一地,晏四含笑道: “徐兄何必生氣呢?” 尤三貴道:“是啊!老爺子!您身子不好,這也不是丢人的事。

    ” 晏四笑道:“徐兄平說出身體欠安,兄弟也不敢勞動,更不敢叫那賊子趁虛而入。

    ” 徐廣梁又鼓着大眼睛,半天後才頹然長歎道:“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四海镖局即日收招牌,讓大夥兒解散,三貴,你們另找門路吧!” 尤三貴一怔道:“老爺子!您這是幹什麼!雖然說您今天栽了跟頭,可是晏四爺也知道您是被人乘虛下了手,與您的威名并無大損,也不至于解散镖局呀!” 徐廣梁長歎道:“你知道什麼,今後我這條老命能否保持住還是問題,更别談保镖了! 晏四頗為詫異道:“徐兄這是怎麼說呢?今日之事純屬意外,何至于影響到徐兄的生命!” 徐廣梁一歎道:“這與飛賊無關,是兄弟另外結下的私怨。

    兄弟身有宿疾,不敢張揚出去,也是顧忌這兩個仇家,他們若是知道了兄弟的易筋童子功已散,定然會找上門來。

    ” 晏四道:“易筋童子功隻是練氣,與徐兄手中這柄金刀并無多大影響,再說兄弟從未聽說徐兄有什麼仇家!” 徐廣梁一歎道:“說起這段私怨,不但與太極門有關,與客死回疆的羅上春也有關系,那時兄弟一時多事,想不到惹下了無限的麻煩!” 晏四神色一動道:“這就有點意思了,也許還關聯着這個飛賊呢,徐兄不妨說一說。

    ” 徐廣梁瞪大了眼睛問道:“晏兄已經知道那飛賊的出身與來曆嗎?” 晏四笑笑道:“兄弟這次到開封太極為了家找到了丁兆明談了一談,他們對門人之死十分憤慨,可是推究到那個飛賊的出身時,他又言詞憂惚,隻答應一起前來拿賊為徒兒報仇,卻不肯多談,尤其是牽涉到羅上春與逆穴手法,他更是盡量避免,兄弟猜測到其中一定有尴尬,而徐兄剛好也牽涉到他們,豈不是有點意思了嗎?” 徐廣梁長歎一言道:“兄弟的私怨關系到他們,是否與飛賊有關聯卻不得而知了,那是三十五年前,兄弟尚在龍門镖局中做镖師,龍門镖局是四海镖局的前身,由已故的武林前輩方中俠主事,兄弟是在他死後才接過來繼續更名營業的。

    ” 晏四笑道:“方老英雄的镖局也全仗着徐兄作為台柱方能平安無事收盤,以他那種嫉惡如仇的脾氣與動辄找人拼命的毛病,實在不是吃保镖飯的做法,這些老話也不必多談,徐兄還是說你的事吧!” 徐廣梁歎道:“這事的起因也肇源于方老的躁急脾氣,他走镖時路過開封,竟在太極溝公開喊镖,跟太極門下起了磨擦,太極門不是綠林道,不好意思劫镖,卻将镖局的镖旗留下了,方老為了限期交镖,沒有及時索讨,準備在回程時前去興師問罪,被兄弟知道了,連忙趕到開封斡旋,丁兆民倒是很講交情,兄弟前去把誤會解說開來,一他就交還镖旗,而且留兄弟在開封盤桓一兩天,兄弟住到第二天,卻有人來找丁兆民的麻煩,來人是兩男一女,氣焰很兇,丁兆民對他們居然禮讓,兄弟也是年輕氣盛,一時不平,出頭說了幾句話,結果與他們動起手來,誰知那三人都是内家高手。

    ” 晏四忍不住問道:“那三個究竟什麼人?” 徐廣梁道:“兄弟起初不知道,後來才曉得是太極門的支派高手,與丁兆民是同門師兄弟……” 晏四忙道:“羅上春也是太極支派,因為身入綠林,才脫離了門戶,這三人莫不是羅工春的同門?” 徐廣梁道:“可能是,不過他們找丁兆民的目的好象也是為了羅上春,逼丁兆民說出羅上春的下落,丁兆民說不知道,他們不相信,沖突就這樣開始的。

    ” 晏四沉吟片刻才問道:“結果如何呢?” 徐廣梁道:“以身手而論,兄弟實在不如他們,可是那時兄弟的易筋童子功正在巅峰狀态,身上的穴脈十分凝固,不怕點穴,兄弟僞作不知,讓他們在兄弟的穴道上得手,趁機反擊,結果打傷了其中兩人,他們才忿忿而退,臨走時聲明一定要找兄弟報仇。

    ” 晏四忙問道:“丁兆民對這件事如何表示呢?” 徐廣梁道:“丁兆民對兄弟幫他解決糾紛,自是十分感激,而且他對那三人尋仇之說并不表示重視,說兄弟的易筋童子功不懼點穴,他們就無能為力,事後兄弟與丁兆民的感情也更進一步,幾十年來,時相過往,兄弟向他要人幫忙時,他立刻就将最好的門人推薦過來。

    ” 晏四又問道:“他對那三人的底細也沒有說明嗎?” 徐廣梁搖頭道:“沒有,他隻說是門戶中的私怨,兄弟自然不便多問。

    ” 晏四道:“連姓名也沒有透露嗎?” 徐廣梁苦笑道:“姓名倒是說了,那三人是兄妹,兩個男的是兄長叫淩蒼松,淩翠竹,女的叫淩寒梅。

    ” 委四笑道:“蒼松,翠竹,寒悔,這三個名子都很文雅,不象是江湖人……” 徐廣梁苦笑道:“不錯!他們在江湖上也不走動,太極門中都是家世殷實的子弟,用不着靠武功過日子,不必往血腥裡求一口飯吃,尤其是太極支派的門下,多半是富貴世家,練武功隻是為了興趣,隻有羅上春一人混得不如意,才淪為盜賊,可是他的日子也過得很痛快。

    ” 晏四又問道:“這淩氏兄妹找羅上春又為了什麼?” 徐廣梁道:“不清楚,也許是有仇,他們追得很緊。

    ” 晏四道:“那麼丁兆民不肯說出羅上春的行蹤,似乎後在袒護他了?” 徐廣梁忙道:“不!老丁是真的不知道,否則他自己也想找他,他很氣憤羅上春給太極門丢人,雖然羅上春不是跟他同支,脫離了門戶,但丁兆民身居太極門正統,多少也有維持門戶榮譽的責任。

    ” 晏四笑笑道:“難怪他聽說羅上春各死回疆的消息後,如象松了一口大氣,不過這個人也不痛快,他既以太極門正統自居,便該約束一下同門,不準他們向徐兄生事。

    ” 徐廣梁苦笑道:“丁兆民是太極門正統,别人可不認這本帳,南邊太極門陳家便與他格格不入,他自己的麻煩也夠多了,而且淩氏兄妹的能耐也不是他管得了的,這些年來他對我曲意交歡,可能也是想仗着我這塊老牌子抵制他們上門生事!他以為我的易筋童子功是可壓住淩氏兄妹,誰知我的功夫早就散了,還得了這個氣喘的毛病,根本就是個空架子了!” 晏四問道:“這些年來,那淩家三兄妹可有消息嗎?” 徐廣架道:“淩家在京師城郊置了一所三友山莊,在開城外置了一所三友别莊,經常來往兩地,好象盯上了我們,所以兄弟才将自己的病情瞞得緊緊的,不敢洩漏出去。

    ” 晏四點點頭道:“有點眉目了,那個飛賊多半與淩家有點關系,丁兆民可能也知道,隻是不肯說出來。

    ” 徐廣梁詫然道:“晏兄怎麼知道的?” 晏四笑道:“丁兆民與兄弟同時到達京師,可是到了城外他又托詞去看一個朋友,從此失了蹤,我想多半是到淩家去探訊飛賊的來曆,他大概看出飛威必與淩氏兄妹有關,所以才不肯參加我們圍捕行動。

    ” 徐廣梁道:“這可不能瞎猜!” 晏四笑道:“這很簡單,飛賊以往行事都不傷人,唯獨對四海镖局的總镖頭,與太極門的弟子下了殺手,可見跟他們兩家有着過不去的意思,而且今天徐兄的遭遇更能說明淩氏兄妹與飛賊難脫關系。

    ” 徐廣梁愕然道:“兄弟不明白晏兄的話。

    ” 晏四笑道:“飛賊從龍宅出來,大可利用這所空宅脫身,可是他湊巧看見徐兄在此……” 徐廣梁道:“那時兄弟正在無法行動之際,他如果想為淩氏兄妹出氣,大可不聲不響地殺了兄弟。

    ” 晏四笑笑道:“他已經看破徐兄的秘密,易筋童子功已不足為慮,樂得給淩家的人來解決,因此隻點了徐兄的穴道,還又大模大樣地将大家耍了一番,公然揚長而去,這一方面是譏諷我們無能,再則也是給徐兄一個打擊。

    ” 徐廣梁神色又是一變,良久才歎道:“兄弟這個跟頭栽下來,打擊已經夠重了,最多一死而且!” 晏四微笑道:“徐兄不必過慮,目前飛賊行蹤已露,短短一天不會有什麼行動。

    ” 徐廣梁道:“可是淩家兄妹卻不受限制。

    ” 晏四道:“兄弟等文龍傷勢稍輕時,立刻陪他上三友山莊去拜訪一趟,一來是探聽飛賊的下落,再則也可以替徐兄擺脫麻煩。

    ” 徐廣梁道:“淩氏兄妹對兄弟含恨之切,恐怕不是别人解釋得清的。

    ” 晏四笑道:“徐兄散功之事隻有飛賊知道,他們若想對徐兄有所行動,分明與飛賊有牽連,文龍現在還是官人身分,隻要把話隐約點兩句,諒他們也不敢惹這種麻煩吧!” 徐廣梁忙道:“這不太妥當吧,兄弟是江湖人,自己的事應該自己解決,動用到官府的勢力……” 晏四正色道:“兄弟也不主張文龍吃公事飯的,可是為了飛賊的事,竟也破例插手管事,象飛賊這種江湖敗類的武林公敵,若是我們以私人身分去制裁地倒不是正途,隻有繩之以法才是名正言順的手段!” 徐廣梁默然不語,尤三貴這才低聲道:“老爺子,還是照晏四爺的計劃吧!您老人家一世英明,砸在上面太不值得了,何況您還得替镖局裡多少兄弟想一想,您栽了這個跟頭,大夥兒在别處也難混了!” 晏四笑笑道:“這才是正理,今天的事知道的人不多,也不可能傳出去,徐兄身上背着一大堆人的生計,千萬不能意氣用事,現在二位回去,随便找個借口跟大家交待一下就行了,兄弟負責在兩三天内,必能弄個頭緒出來。

    ” 說完他一拱手走了,這次他沒有再跳牆,還在屋裡四不踏看了一陣,然後才回到龍府。

    ” 那些守外圍的江湖镖師果然在圍牆外就被公人攔住了,得知飛賊已經逃走,大家都自動地散了。

     那所繡樓仍然被嚴密地守着,最可笑的那一群女孩子。

    都已日上三竿,仍然沒有醒轉。

     各人的父兄在龍府的暖樓上也過了一夜,差點沒出事,而且飛賊用的迷魂香使她們失去了知覺,讓她們沒有受到驚擾,也省了許多麻煩。

     謝文龍的傷勢已經消退了,撐着起來幫忙打點,由龍琦君與謝玉茜用冷水把她們一一澆醒,央求九格格瞞過飛賊登樓的事,派人送她們回去。

     龍錦濤最後把和親王父女送走回來,正想與晏四、謝文龍商量下,可是他們在謝玉茜的堅持下也走了,隻留下杜九轉話請他放心,飛賊雖然偷走了一隻匕首,絕對不會再做案子了,他們已經掌握住一點線索,隻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