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鬧市驚龍
關燈
小
中
大
他隻能道:“我們還是走近一點,也好有個照應。
” 寶親王對此倒不反對,慢慢地策馬過去。
這時皇帝已經到了兩名刺客的面前,皇帝用劍一此道:“你們這兩個人好大的膽子,居然敢攔路行刺帝駕,你們要知道,這是滅族的死罪。
” 兩個刺客不作聲,卻慢慢的挺劍徐進,皇帝再道:“你們說明白,到底朕有什麼地方令你們不滿意,才會使你們拚萬死而冒此險,你們看明白了,現在己身入重圍,失手固難逃一死,就是得手了,你們也活不成的,難道你們不要命嗎?”兩人依然不作聲,挺劍更近,忽而其中一個揮劍直刺。
寶親王忙道:“父王小心!” 皇帝輕松的避開了,這是另一個蒙面人也展劍上前,兩個人分左右夾攻皇帝,皇帝精神抖擻,一支劍舞得風雨不透,不但擋住了兩個人的急攻,而且還不時作回擊。
更因為他騎在馬上,而那兩個刺客的身材不高,隻有在兩側躍起才能攻擊,皇帝隻要把馬身略略移動,就可以避過攻擊,故而戰來十分輕松。
如是交鋒了幾十個回合,皇帝居然占盡了上風,得意地大笑連:“你們才隻這點本事,就敢來行刺了,還不快放下兵器投降,朕或可網開一面,法外施仁,饒你們不死。
” 兩個蒙面徒仍然不作聲,揮劍進撲,皇帝忽地揮劍一震,锵然巨響中,一個蒙面人手中的長劍被震得脫手飛出。
他發出了一聲輕輕的呼聲,返身急蹤,由地上兩個急翻,猛地蹤起,拔出平空,腳尖一點鐘樓的欄杆,人已翻出鐘樓,身形之輕靈,令人歎為觀止。
皇帝又為這種卓絕的輕易所折服,喝采道:“好身段,就憑這種身段,朕也不願追究你了,放他去吧!不要追他。
” 有幾個侍衛已經要追到鐘樓去,聽皇帝的話又止住了腳步。
這時另一個蒙面刺客則瘋狂似的向皇帝撲上,劍勢也淩厲無匹,皇帝喝道:“朕已經放過了你的同伴,你不跟着一起去,還來送死?” 可是這家夥的劍術好像厲害起來了,三五下急翻,居然把皇帝殺得連連後退,皇帝怔了一怔後笑道:“好家夥,你手下還有幾下子,朕倒要試試。
” 揮劍正待跟那刺客一決,急聽砰的一聲,跟着有銀光一閃,刺客已撫胸倒地。
喉頭插着一支飛刀,胸口有一個血洞。
血洞是杜英豪的掌心雷造成的,飛刀卻是水青青射出的。
皇帝道:“朕說過要一個人獨鬥他們的。
” 言下頗有責怪之意,可是杜英豪上前将那蒙面人的頭上黑市揭掉,皇帝倒怔住了! 刺客的年齡并不大,面目姣好,赫然是個女子。
杜英豪不認識這個女的,隻是随便地說一聲:“真想不到,還是個雌兒,會這麼蠻橫。
” 他看到皇帝的神色不豫,以為皇帝還在為自己格殺了刺客,不能讓他顯一下威風而不高興,乃笑笑道:“陛下,男不與文鬥;何況陛下以九五之尊,更犯不着去跟一個女流之輩搏鬥。
” 皇帝已經意興蕭索,揮揮手道:“拉下去!拉下去!真想不到會是她。
” 杜英豪微怔道:“莫非陛下認識這刺客?” 皇帝道:“不認識!杜英豪,朕有點不舒服,想乘銮駕先走一步,你護着太子繼續巡行吧!” 立刻有人招招手,後面的銮駕土來了,不過是一輛金碧輝煌的大車子,由四頭駿馬拉着。
皇帝上了車子,立刻有幾名太監攀着車窗,将皇帝保護得密密重重飛也似的去了。
随行的護衛也走了一大堆,但是仍然沒有影響到儀仗隊的完整。
發生事情的這一段路上也沒有什麼老百姓,兩邊都是高樓巨宅,想必是那家王公的家宅,所以刺客的事,也沒驚動多少人。
杜英豪詫然道:“聖駕是怎麼了?前一刻兒還是好好的,一下子就龍體久安了。
” 寶親王忙道:“杜壯士,你别介意,父王不是對你不高興,而是為了那刺客。
” 杜英豪道:“刺客不是已經殺死了嗎?” 寶親王道:“那刺客是德容格格,也是我的堂妹,是父王很喜歡的一位侄女兒。
她不但人聰明,而且弓技無雙,連我們弟兄輩都沒幾個能勝過她們姐妹的。
”杜英豪更為詫然的道:“怎麼?敢情是位格格,而且還是皇上的侄女兒,難怪聖上心裡不舒坦了,可是這位格格幹嗎要開這種玩笑呢?” 寶親王輕歎了一口氣道:“她不是開玩笑,恐怕是認真的,因為她是肅親王的女兒。
” “啊!就是宗人府宗肅王爺。
” “現在可不是府宗了,他們利用那些喇炕,把持朝廷,跋扈傲上,大權一把抓。
父王趁你翦滅喇嘛的機會,先拔除他的京人府宗之職,德容聽到了後,知道父親大勢已去,才情急而行刺了。
” 杜英豪道:“這是算什麼呢?沒了皇上,就能輪到她老子當皇帝嗎?” 寶親王苦笑一聲道:“這可很難說了,如果她行刺得逞而身份不被漏的話,他們可以聯絡幾個有力的朝臣,一手遮天地幹起來了,要知道軍權大部份還在他們手中的。
” 杜英豪道:“既是軍權在手,他們還怕什麼呢?” 寶親王搖搖頭苦笑道:“杜壯士,軍權在手,隻是他們有統轄提調指揮之權,并不表示那些兵全是他們私人的,天下正統,一切都以朝廷是尚,隻有在亂的時候,天下分主,他們才能掌握大權。
” 杜英豪總算對國家大勢又明白了一層。
寶親王又道:“我八旗兵制是很完美的軍制,統兵将領,都效忠于王室,所以古來大臣跋扈,隻能把持着朝廷,卻不敢公然纂位,就是這個道理。
” 杜英豪道:“但是皇帝聽命受制于大臣,總也不是一件好事。
” 寶親王歎道:“是的,軍機大臣握權過重,乃是朝廷之憂,所以找父王極力想擺脫這層束縛,在我老祖宗的時候,也常有這個情形,一直沒有個好辦法去防止。
” 杜英豪笑道:“其實這沒有什麼好傷腦筋的,執掌軍務大臣不可久居其位,每三五年必然更換一次,使将軍以上的将領,不會成為他們的私人;再者,各地的将軍,三五年也輪調一次,不就成了。
” 這是杜英豪教一位财主的方法。
那個财主開了幾十家當,還有其他不少的生意,每年盈餘卻不多。
他調查了一下原因,知道是各處的朝秦掌櫃中飽營私所緻,串通了夥計,上下其手,很難找出其中弊端。
杜英豪寅緣跟那位财主搭上了關系,那是在他做江南總捕任内的時候,替他出了個主意,就是把各處的朝奉及掌櫃,每兩年調一次,使得上下之間,無法溝通,果然根除了弊端。
現在他聽聽朝佐治軍的情形,似乎也差不多,所以信口将
” 寶親王對此倒不反對,慢慢地策馬過去。
這時皇帝已經到了兩名刺客的面前,皇帝用劍一此道:“你們這兩個人好大的膽子,居然敢攔路行刺帝駕,你們要知道,這是滅族的死罪。
” 兩個刺客不作聲,卻慢慢的挺劍徐進,皇帝再道:“你們說明白,到底朕有什麼地方令你們不滿意,才會使你們拚萬死而冒此險,你們看明白了,現在己身入重圍,失手固難逃一死,就是得手了,你們也活不成的,難道你們不要命嗎?”兩人依然不作聲,挺劍更近,忽而其中一個揮劍直刺。
寶親王忙道:“父王小心!” 皇帝輕松的避開了,這是另一個蒙面人也展劍上前,兩個人分左右夾攻皇帝,皇帝精神抖擻,一支劍舞得風雨不透,不但擋住了兩個人的急攻,而且還不時作回擊。
更因為他騎在馬上,而那兩個刺客的身材不高,隻有在兩側躍起才能攻擊,皇帝隻要把馬身略略移動,就可以避過攻擊,故而戰來十分輕松。
如是交鋒了幾十個回合,皇帝居然占盡了上風,得意地大笑連:“你們才隻這點本事,就敢來行刺了,還不快放下兵器投降,朕或可網開一面,法外施仁,饒你們不死。
” 兩個蒙面徒仍然不作聲,揮劍進撲,皇帝忽地揮劍一震,锵然巨響中,一個蒙面人手中的長劍被震得脫手飛出。
他發出了一聲輕輕的呼聲,返身急蹤,由地上兩個急翻,猛地蹤起,拔出平空,腳尖一點鐘樓的欄杆,人已翻出鐘樓,身形之輕靈,令人歎為觀止。
皇帝又為這種卓絕的輕易所折服,喝采道:“好身段,就憑這種身段,朕也不願追究你了,放他去吧!不要追他。
” 有幾個侍衛已經要追到鐘樓去,聽皇帝的話又止住了腳步。
這時另一個蒙面刺客則瘋狂似的向皇帝撲上,劍勢也淩厲無匹,皇帝喝道:“朕已經放過了你的同伴,你不跟着一起去,還來送死?” 可是這家夥的劍術好像厲害起來了,三五下急翻,居然把皇帝殺得連連後退,皇帝怔了一怔後笑道:“好家夥,你手下還有幾下子,朕倒要試試。
” 揮劍正待跟那刺客一決,急聽砰的一聲,跟着有銀光一閃,刺客已撫胸倒地。
喉頭插着一支飛刀,胸口有一個血洞。
血洞是杜英豪的掌心雷造成的,飛刀卻是水青青射出的。
皇帝道:“朕說過要一個人獨鬥他們的。
” 言下頗有責怪之意,可是杜英豪上前将那蒙面人的頭上黑市揭掉,皇帝倒怔住了! 刺客的年齡并不大,面目姣好,赫然是個女子。
杜英豪不認識這個女的,隻是随便地說一聲:“真想不到,還是個雌兒,會這麼蠻橫。
” 他看到皇帝的神色不豫,以為皇帝還在為自己格殺了刺客,不能讓他顯一下威風而不高興,乃笑笑道:“陛下,男不與文鬥;何況陛下以九五之尊,更犯不着去跟一個女流之輩搏鬥。
” 皇帝已經意興蕭索,揮揮手道:“拉下去!拉下去!真想不到會是她。
” 杜英豪微怔道:“莫非陛下認識這刺客?” 皇帝道:“不認識!杜英豪,朕有點不舒服,想乘銮駕先走一步,你護着太子繼續巡行吧!” 立刻有人招招手,後面的銮駕土來了,不過是一輛金碧輝煌的大車子,由四頭駿馬拉着。
皇帝上了車子,立刻有幾名太監攀着車窗,将皇帝保護得密密重重飛也似的去了。
随行的護衛也走了一大堆,但是仍然沒有影響到儀仗隊的完整。
發生事情的這一段路上也沒有什麼老百姓,兩邊都是高樓巨宅,想必是那家王公的家宅,所以刺客的事,也沒驚動多少人。
杜英豪詫然道:“聖駕是怎麼了?前一刻兒還是好好的,一下子就龍體久安了。
” 寶親王忙道:“杜壯士,你别介意,父王不是對你不高興,而是為了那刺客。
” 杜英豪道:“刺客不是已經殺死了嗎?” 寶親王道:“那刺客是德容格格,也是我的堂妹,是父王很喜歡的一位侄女兒。
她不但人聰明,而且弓技無雙,連我們弟兄輩都沒幾個能勝過她們姐妹的。
”杜英豪更為詫然的道:“怎麼?敢情是位格格,而且還是皇上的侄女兒,難怪聖上心裡不舒坦了,可是這位格格幹嗎要開這種玩笑呢?” 寶親王輕歎了一口氣道:“她不是開玩笑,恐怕是認真的,因為她是肅親王的女兒。
” “啊!就是宗人府宗肅王爺。
” “現在可不是府宗了,他們利用那些喇炕,把持朝廷,跋扈傲上,大權一把抓。
父王趁你翦滅喇嘛的機會,先拔除他的京人府宗之職,德容聽到了後,知道父親大勢已去,才情急而行刺了。
” 杜英豪道:“這是算什麼呢?沒了皇上,就能輪到她老子當皇帝嗎?” 寶親王苦笑一聲道:“這可很難說了,如果她行刺得逞而身份不被漏的話,他們可以聯絡幾個有力的朝臣,一手遮天地幹起來了,要知道軍權大部份還在他們手中的。
” 杜英豪道:“既是軍權在手,他們還怕什麼呢?” 寶親王搖搖頭苦笑道:“杜壯士,軍權在手,隻是他們有統轄提調指揮之權,并不表示那些兵全是他們私人的,天下正統,一切都以朝廷是尚,隻有在亂的時候,天下分主,他們才能掌握大權。
” 杜英豪總算對國家大勢又明白了一層。
寶親王又道:“我八旗兵制是很完美的軍制,統兵将領,都效忠于王室,所以古來大臣跋扈,隻能把持着朝廷,卻不敢公然纂位,就是這個道理。
” 杜英豪道:“但是皇帝聽命受制于大臣,總也不是一件好事。
” 寶親王歎道:“是的,軍機大臣握權過重,乃是朝廷之憂,所以找父王極力想擺脫這層束縛,在我老祖宗的時候,也常有這個情形,一直沒有個好辦法去防止。
” 杜英豪笑道:“其實這沒有什麼好傷腦筋的,執掌軍務大臣不可久居其位,每三五年必然更換一次,使将軍以上的将領,不會成為他們的私人;再者,各地的将軍,三五年也輪調一次,不就成了。
” 這是杜英豪教一位财主的方法。
那個财主開了幾十家當,還有其他不少的生意,每年盈餘卻不多。
他調查了一下原因,知道是各處的朝秦掌櫃中飽營私所緻,串通了夥計,上下其手,很難找出其中弊端。
杜英豪寅緣跟那位财主搭上了關系,那是在他做江南總捕任内的時候,替他出了個主意,就是把各處的朝奉及掌櫃,每兩年調一次,使得上下之間,無法溝通,果然根除了弊端。
現在他聽聽朝佐治軍的情形,似乎也差不多,所以信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