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女先鋒
關燈
小
中
大
杜英豪帶着大家一直來到了瑷珲左近。
這是中國最北的一座城市,城中的居民,八至九成都是中華人士,但是照新的疆界圖,這兒居然成了老毛子的疆域,這怎麼不叫朝廷為之震怒呢! 來到城中時,情況很亂。
那是由于羅刹入提出了要接受的條件,而大清國原有一枝兵屯駐其間,為了不肯出讓,已經跟老毛子沖突了好幾次了。
那是小接觸,但吃虧的則是羅刹入,因為當地的老百姓都是幫自己的軍隊,而北方的居民,又多半是齊魯移民過去的山東老鄉,民風魯直而勇悍,拚起命來尤為可觀。
老毛子一則由于在地圖上搞了鬼,自知理屈,再者也似乎不願意掀起大戰,但他們很狡猾,遣使者入京,以前些日子所訂的和約條款為質,要求履行和約,交出瑷珲城,遷走中國居民。
惡劣的是他們還假心慈悲地訂了三個月的時間為期限,讓中國的老百姓一律遷出。
朝廷雖然知道上當,卻苦于提不出證據;而羅刹入卻惡劣的很,還同時約了中國邊境諸邦的使臣代表,如倭夷、高麗以及硫球各藩邦為證,要求中國踐行條約。
朝廷若是不承認,勢必要承擔起毀約的責任。
本來以上邦之威,毀約就毀約,隻要實力雄厚,根本不在乎外邦的抗議,更何況這一次是理直氣壯呢!但是朝廷卻有說不出的苦衷。
朝廷不辭一戰,卻不願意打這種無謂的消耗戰争。
窮北之地,絕寒苦旱,漠野千裡,占下來價值不大,隻有花錢來養活開發,更還要派遣大軍來戍守它。
這筆帳怎麼打怎麼不上算而且由于兩邊的回民、吐魯蕃,甚至于蒙古的一部份旗盟的王公,都不時蠢然欲動,幾次西征,雖是大獲全勝,勒石紀功而凱旋,但是朝廷明白,師勞兵疲,國庫支绌,實在無力再在北方又開始一場大戰。
當然,朝廷對北邊的這些地方的末開發資産,也較為隔閡,不知道這些地方的重要性,僅是為了不太切衷的國防需要,以及面子上的原因來從事這次交涉,自然不想把事态擴大。
因此,隻有着令雙方撤軍,自行協議。
這是個拖的政策,羅刹人也同意了。
他們的軍隊在瑷珲城内與清軍對峙是很不上算的事,因為老百姓對他們極不友善,幾個人一落單,往往會無聲無息的沒了蹤迹;再者,他們的軍紀又差,那些軍人多半是徵召自鄉下的農奴以及放逐的罪犯,平常苦夠了,也受拘束已久,一旦稍得自由,個個變得又貪又鄙、嗜酒、好色,三五人作伴,偷溜出營區到老百姓家去找樂子、發橫财是常有的事。
禁不勝禁,防不勝防,例子一多,民憤日烈,暗中摸掉他們的軍隊也日增,俄國統帥看看情形不對,一面把部隊召回海蘭古堡,以免他們再被摸掉,一面則力促清廷,着令移民讓出地方來,一面則向國内調集大軍,以示不惜一戰的決心。
趙之方是揚州将軍,老家卻是在瑷珲,他在來此的路上,當然跟一些同僚有過接觸,對本身布防備戰的情況與實力有個了解。
當然,朝廷密令他來戰,也是為了觀察現勢,而且還授權他權宜行事的。
他來到瑷珲之後,找到了一些故舊父老,作了深入的”解後,才秘密的遺人奏回京中。
他很謙虛,密旨奏報都是先跟杜英豪商量了再落筆的,因為他發現這位出身自民間的風塵奇俠,的确了不起,滿肚子學問,山藏海納,所作的建議,無一不大有見地……杜英豪真有這麼了不起嗎?說起來可是令人在好笑之餘,又感到無限感慨了。
他實在是個很平凡的人,雖然腦筋快一點、觀察深一點,那都不是原因,最真切的原因,則因為他是個真正的老百姓。
老百姓還有真假嗎?嚴格地說來,四民之内,士為富貴所役,商人唯利是圖,這兩種人已經忘了;所以,觀念上已經自居于人民之上了,士人看不起無知之輩;商人看不起窮,他們已不算真正的老百姓。
至于工農之類,雖是鬥鬥小民,但他們早已安于逆來順受,能夠一家溫飽,就是最大的滿足,從不敢再奢求什麼,他們沒有獨立的人格,甚且也沒有了尊嚴,所以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老百姓。
杜英豪這樣的人才,他從小就不屈服,勇敢地向一切壓力反抗,所以他也對那些壓力的來源,也就是自居于統治者的那些人,作過深入的了解與研究,發現那就是天下憂亂之由。
這些施壓的人欺淩百姓的手段的方法,跟外來的敵人侵略的手段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他從前如何對付那些強梁惡霸的方法,現在也能用來對付敵人,因為他們都是侵略者。
他們要偷盜的那幅地圖在海蘭堡,是羅刹境内的一所大軍堡,重兵屯紮。
堡中雖也有民衆居住,但卻是些軍眷民夫等人。
這是軍機重地,所以嚴禁中國人進入。
羅刹的統帥是巴羅夫侯爵,是個冷酷而又狡猾,用兵謹慎的人。
城堡用石塊成,高有十來丈,城堡四周有濠河圍繞,河中是活水,終日洵湧。
濠河寬闊,隻有入城處是較窄,但是用一道五丈多寬的大木吊橋連通。
隻要把橋一拉起來,千軍萬馬也無法攻進。
要想潛入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渡過了十丈多寬的護城河,還得登上十多丈高的城牆。
城上五步一崗、十步一哨,而且還有持着火銑的槍兵高踞在碉樓上,入夜燈火通明,用固若金湯來形容倒是十分恰當。
不過杜英豪卻表示得很有信心,他觀察了兩天之後,即已有了決定。
雙方雖已撤軍,但是羅刹入仍然每天要派遣騎兵與夫子到碓堡甘多裡的瑷珲城中來買給養。
所謂給養,無非是豬牛蔬菜等食物而已;海蘭堡中雖有糧食積存,但是新鮮的菜蔬魚肉仍然要靠外面供應的;還有就是他們缺少女人,每次都要帶幾個年輕的女人進去。
據說巴羅未侯爵好色。
尤其喜歡細反白内的中國女人,此人更有個毛病,是喜新厭舊,少則三五天,多則十來天,一定要換一批女人,每次三五人不等。
好在他們不太挑剔,還沒有動手搶劫,因為在瑷珲邊地,多半是移民前來墾荒的移民,他們年輕力壯,離家萬裡,隻身而至,寂寞難免,因而又形成了娼妓流莺的蓬勃,因而老毛子換女人倒不難。
杜英豪是個很善于觀察的人,一兩天内,他已經看了很多事,作成了計劃。
這個計劃也有他的班底才能夠去實施,他把三個女伴都安排在當地的妓寨中。
這是最不會引人注意的地方,而且也經常有新面孔出現的地方。
要是年輕的女人,到了這兒都能撈一筆,略具姿色的自然更容易發财了,因此也不時有掘金娘子前來淘金的。
這一類的女人自然沒有什麼貞操或廉趾的觀念,也沒有太深的國家民族觀念,她們目的在錢,為了賺錢,什麼事都肯做。
而被挑中到海蘭堡去,更是一個發财的機會。
巴羅夫是個很慷慨的人,隻要能叫他高興,大把的金廬布抓起來打賞是常事;何況,除了巴羅夫之外,他還有不少部屬,巴羅夫對玩過的女人倒是不小氣,不但準許他們接手,甚至于還推薦給他一些較為親近的部屬,極力地介紹那些女人的長處,然後由那些部屬們去筵席上競相出價,以最高價的人優先享受,以此為樂。
這又是第二個發财的機會,而後自然還有繼續的問津者,多少總也是一筆好收入。
隻可惜的是巴羅夫有個規定,不管多好的女人,最多隻能留十天,十天以後,必然遣返再換人。
這種遊樂也隻限于他跟一些高級的部屬将領之間舉行,至于其他的士卒,則是不許帶女人入堡的,堡中自有他們的本國女人營妓,由國内徵調而來,但比較上,就沒有中國的女人有情趣了。
一個妓女若能在海蘭堡中耽土十天,出來後大概已經足夠回家去置上幾畝田地安度此生了,所以她們鄱在努力争取這個機會。
杜英豪不知道對三個女的如何解說的,反正第二天,她們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出現在妓寨的一大堆女人裡面。
海蘭堡派出來挑選女人的家夥叫李諾爾,是個中俄混血的雜種,很得巴羅夫的寵信。
這小子三十來歲,羅刹語、華語都精通爛熟,而且各種功夫雜技都不錯,連挑女人都是一等的眼光,所以水青青、王月華和芬芳都同時被挑中了,而且還特别關照,要她們帶着簡單的行李去。
所謂行李,不外是換洗衣服以及脂粉之類,他相信她們三個人能夠耽到最長的期限十天的。
三個女人都打點着,高高興興的上車走了。
杜英豪雜在看熱問的人群中相送,接觸到她們投來的眼光,隻有菊芳的那對大眼睛中含有着較多的幽怨,使得杜英豪有點内咎。
倒是在一旁相伴的趙之方很不過意地道:“杜大俠,你不該派她們擔任這個工作的……” “我沒有派,是她們自己願意去的,這種事絕不能強迫,否則反而會誤事。
”
這是中國最北的一座城市,城中的居民,八至九成都是中華人士,但是照新的疆界圖,這兒居然成了老毛子的疆域,這怎麼不叫朝廷為之震怒呢! 來到城中時,情況很亂。
那是由于羅刹入提出了要接受的條件,而大清國原有一枝兵屯駐其間,為了不肯出讓,已經跟老毛子沖突了好幾次了。
那是小接觸,但吃虧的則是羅刹入,因為當地的老百姓都是幫自己的軍隊,而北方的居民,又多半是齊魯移民過去的山東老鄉,民風魯直而勇悍,拚起命來尤為可觀。
老毛子一則由于在地圖上搞了鬼,自知理屈,再者也似乎不願意掀起大戰,但他們很狡猾,遣使者入京,以前些日子所訂的和約條款為質,要求履行和約,交出瑷珲城,遷走中國居民。
惡劣的是他們還假心慈悲地訂了三個月的時間為期限,讓中國的老百姓一律遷出。
朝廷雖然知道上當,卻苦于提不出證據;而羅刹入卻惡劣的很,還同時約了中國邊境諸邦的使臣代表,如倭夷、高麗以及硫球各藩邦為證,要求中國踐行條約。
朝廷若是不承認,勢必要承擔起毀約的責任。
本來以上邦之威,毀約就毀約,隻要實力雄厚,根本不在乎外邦的抗議,更何況這一次是理直氣壯呢!但是朝廷卻有說不出的苦衷。
朝廷不辭一戰,卻不願意打這種無謂的消耗戰争。
窮北之地,絕寒苦旱,漠野千裡,占下來價值不大,隻有花錢來養活開發,更還要派遣大軍來戍守它。
這筆帳怎麼打怎麼不上算而且由于兩邊的回民、吐魯蕃,甚至于蒙古的一部份旗盟的王公,都不時蠢然欲動,幾次西征,雖是大獲全勝,勒石紀功而凱旋,但是朝廷明白,師勞兵疲,國庫支绌,實在無力再在北方又開始一場大戰。
當然,朝廷對北邊的這些地方的末開發資産,也較為隔閡,不知道這些地方的重要性,僅是為了不太切衷的國防需要,以及面子上的原因來從事這次交涉,自然不想把事态擴大。
因此,隻有着令雙方撤軍,自行協議。
這是個拖的政策,羅刹人也同意了。
他們的軍隊在瑷珲城内與清軍對峙是很不上算的事,因為老百姓對他們極不友善,幾個人一落單,往往會無聲無息的沒了蹤迹;再者,他們的軍紀又差,那些軍人多半是徵召自鄉下的農奴以及放逐的罪犯,平常苦夠了,也受拘束已久,一旦稍得自由,個個變得又貪又鄙、嗜酒、好色,三五人作伴,偷溜出營區到老百姓家去找樂子、發橫财是常有的事。
禁不勝禁,防不勝防,例子一多,民憤日烈,暗中摸掉他們的軍隊也日增,俄國統帥看看情形不對,一面把部隊召回海蘭古堡,以免他們再被摸掉,一面則力促清廷,着令移民讓出地方來,一面則向國内調集大軍,以示不惜一戰的決心。
趙之方是揚州将軍,老家卻是在瑷珲,他在來此的路上,當然跟一些同僚有過接觸,對本身布防備戰的情況與實力有個了解。
當然,朝廷密令他來戰,也是為了觀察現勢,而且還授權他權宜行事的。
他來到瑷珲之後,找到了一些故舊父老,作了深入的”解後,才秘密的遺人奏回京中。
他很謙虛,密旨奏報都是先跟杜英豪商量了再落筆的,因為他發現這位出身自民間的風塵奇俠,的确了不起,滿肚子學問,山藏海納,所作的建議,無一不大有見地……杜英豪真有這麼了不起嗎?說起來可是令人在好笑之餘,又感到無限感慨了。
他實在是個很平凡的人,雖然腦筋快一點、觀察深一點,那都不是原因,最真切的原因,則因為他是個真正的老百姓。
老百姓還有真假嗎?嚴格地說來,四民之内,士為富貴所役,商人唯利是圖,這兩種人已經忘了;所以,觀念上已經自居于人民之上了,士人看不起無知之輩;商人看不起窮,他們已不算真正的老百姓。
至于工農之類,雖是鬥鬥小民,但他們早已安于逆來順受,能夠一家溫飽,就是最大的滿足,從不敢再奢求什麼,他們沒有獨立的人格,甚且也沒有了尊嚴,所以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老百姓。
杜英豪這樣的人才,他從小就不屈服,勇敢地向一切壓力反抗,所以他也對那些壓力的來源,也就是自居于統治者的那些人,作過深入的了解與研究,發現那就是天下憂亂之由。
這些施壓的人欺淩百姓的手段的方法,跟外來的敵人侵略的手段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他從前如何對付那些強梁惡霸的方法,現在也能用來對付敵人,因為他們都是侵略者。
他們要偷盜的那幅地圖在海蘭堡,是羅刹境内的一所大軍堡,重兵屯紮。
堡中雖也有民衆居住,但卻是些軍眷民夫等人。
這是軍機重地,所以嚴禁中國人進入。
羅刹的統帥是巴羅夫侯爵,是個冷酷而又狡猾,用兵謹慎的人。
城堡用石塊成,高有十來丈,城堡四周有濠河圍繞,河中是活水,終日洵湧。
濠河寬闊,隻有入城處是較窄,但是用一道五丈多寬的大木吊橋連通。
隻要把橋一拉起來,千軍萬馬也無法攻進。
要想潛入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渡過了十丈多寬的護城河,還得登上十多丈高的城牆。
城上五步一崗、十步一哨,而且還有持着火銑的槍兵高踞在碉樓上,入夜燈火通明,用固若金湯來形容倒是十分恰當。
不過杜英豪卻表示得很有信心,他觀察了兩天之後,即已有了決定。
雙方雖已撤軍,但是羅刹入仍然每天要派遣騎兵與夫子到碓堡甘多裡的瑷珲城中來買給養。
所謂給養,無非是豬牛蔬菜等食物而已;海蘭堡中雖有糧食積存,但是新鮮的菜蔬魚肉仍然要靠外面供應的;還有就是他們缺少女人,每次都要帶幾個年輕的女人進去。
據說巴羅未侯爵好色。
尤其喜歡細反白内的中國女人,此人更有個毛病,是喜新厭舊,少則三五天,多則十來天,一定要換一批女人,每次三五人不等。
好在他們不太挑剔,還沒有動手搶劫,因為在瑷珲邊地,多半是移民前來墾荒的移民,他們年輕力壯,離家萬裡,隻身而至,寂寞難免,因而又形成了娼妓流莺的蓬勃,因而老毛子換女人倒不難。
杜英豪是個很善于觀察的人,一兩天内,他已經看了很多事,作成了計劃。
這個計劃也有他的班底才能夠去實施,他把三個女伴都安排在當地的妓寨中。
這是最不會引人注意的地方,而且也經常有新面孔出現的地方。
要是年輕的女人,到了這兒都能撈一筆,略具姿色的自然更容易發财了,因此也不時有掘金娘子前來淘金的。
這一類的女人自然沒有什麼貞操或廉趾的觀念,也沒有太深的國家民族觀念,她們目的在錢,為了賺錢,什麼事都肯做。
而被挑中到海蘭堡去,更是一個發财的機會。
巴羅夫是個很慷慨的人,隻要能叫他高興,大把的金廬布抓起來打賞是常事;何況,除了巴羅夫之外,他還有不少部屬,巴羅夫對玩過的女人倒是不小氣,不但準許他們接手,甚至于還推薦給他一些較為親近的部屬,極力地介紹那些女人的長處,然後由那些部屬們去筵席上競相出價,以最高價的人優先享受,以此為樂。
這又是第二個發财的機會,而後自然還有繼續的問津者,多少總也是一筆好收入。
隻可惜的是巴羅夫有個規定,不管多好的女人,最多隻能留十天,十天以後,必然遣返再換人。
這種遊樂也隻限于他跟一些高級的部屬将領之間舉行,至于其他的士卒,則是不許帶女人入堡的,堡中自有他們的本國女人營妓,由國内徵調而來,但比較上,就沒有中國的女人有情趣了。
一個妓女若能在海蘭堡中耽土十天,出來後大概已經足夠回家去置上幾畝田地安度此生了,所以她們鄱在努力争取這個機會。
杜英豪不知道對三個女的如何解說的,反正第二天,她們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出現在妓寨的一大堆女人裡面。
海蘭堡派出來挑選女人的家夥叫李諾爾,是個中俄混血的雜種,很得巴羅夫的寵信。
這小子三十來歲,羅刹語、華語都精通爛熟,而且各種功夫雜技都不錯,連挑女人都是一等的眼光,所以水青青、王月華和芬芳都同時被挑中了,而且還特别關照,要她們帶着簡單的行李去。
所謂行李,不外是換洗衣服以及脂粉之類,他相信她們三個人能夠耽到最長的期限十天的。
三個女人都打點着,高高興興的上車走了。
杜英豪雜在看熱問的人群中相送,接觸到她們投來的眼光,隻有菊芳的那對大眼睛中含有着較多的幽怨,使得杜英豪有點内咎。
倒是在一旁相伴的趙之方很不過意地道:“杜大俠,你不該派她們擔任這個工作的……” “我沒有派,是她們自己願意去的,這種事絕不能強迫,否則反而會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