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關燈
譚意哥雖然身隸青樓,但是自律極嚴,守身如玉,從來沒有讓人牽過她的手。

     當然像及老博士、陸象翁,以及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例外,他們拿譚意哥當作自己的孫女或女兒看待,縱或有肌膚之親,卻也是親情而已。

     這次居然容許一個年輕男人,不但牽着她的手,甚至于還挽着她的香肩,從街上一路親地走回家,這是破天荒的大事,正好這時天色已黑,否則在街上也會引起所有人的注目的。

     曲巷倡伎,被各種男人牽着、挽着,當街行過,這事司空見慣,但是譚意哥如此做卻就成為新聞了。

     張玉朗的眼睛尖,丁婉卿出來時,他的手早已經離開了譚意哥的腰,才避免了譚意哥當面的困窘。

     可是她的臉仍然是羞紅如晚霞,忸怩地道:“娘,你怎麼出到門口來接了,那多不敢當。

    ” 丁碗卿道:“有客人登門,我是應該盡禮的,這位公子是……” 張玉朗卻不待譚意哥介紹,自己作了一揖笑道:“小侄張玉朗,弓長張,玉石之玉,明朗之朗,拜見婉姨。

    ” 婉姨兩個字叫得既不失彼此的身份,又見親熱,實在是非常合适貼切,譚意哥不禁恨恨地看了他一眼道:“好啊!玉朗!你壞!明明自己已有了稱呼,卻還要來難我,叫我幫你想。

    ” 然後,譚意哥又轉向丁婉卿,撒嬌似地道:“娘,你看玉朗他有多壞,在門口,他說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你,叫我幫他想,還說我是才女,可是結果他叫你婉姨,又貼切、又自然、又不俗氣,可見他是在難我。

    ” 盡避是在數落張玉朗,可是辭色之間,實在是嘉勉多于貶抑。

     丁婉卿飽經風月,對女兒的這番心意還有看不出來的,雖覺突然,但是看見張玉期的一表人才,倒是十分滿意,笑着道:“不敢當!不敢當!張公子,請裡面坐。

    ” 說着把客人往客廳裡讓,譚意哥道:“娘!請玉朗到我的屋子裡去吧。

    ” 丁婉卿微覺愕然,譚意哥的屋子雖然也可以款待客人,但是一個陌生初到的客人是絕對無此榮幸的,而夜深再把客人往樓上繡房裡讓,是從來沒有的事。

     譚意哥道:“玉朗在巷子頭上,為了護我,跟丁大為他們打了起來,被一個姓劉的戮了一刀,傷在前胸,所好不重,所以得上去包紮一下。

    ” 丁婉卿這才釋然地道:“剛才我還聽說巷頭有人打架,卻沒想到是你們,張公子,這真是人不過意了,害得你受了傷,丁大為那個混賬行子,聽說前兩天請來了一個姓劉的镖客朋友,本事很大,把好幾起的人都打了,這兩天在街上神氣得不得了!我正在替意哥擔心,但是想到……” 譚意哥笑道:“娘,你一定以為有及老爺子送我回來,不打緊是不是,你也不想想,今兒是他暖壽,家裡客人多得擠破了門,怎麼有空送我呢?” 丁婉卿道:“是呀!我正因為後來想到了,所以才叫轎子去接你,他們回來說你已經走了,我沒想到會在巷子頭上跟他們遇上了,張公子吃了虧了……” 譚意哥神采飛揚地道:“娘!好叫你知道,玉朗的本事可大着呢;那兩個活寶,一個挨了一頓狠揍,一個被撕下一隻左耳,那個姓劉的最慘,一隻手殘廢了,這還是玉朗饒了他的…” 丁婉卿不禁色為之動道:“啊!那倒是真的不容易,據說那個姓劉的是個很有名的镖客,張公子居然能打赢過他,身手的确堪稱絕頂了……” 一面說着話,一面已經到了樓上,母女兩個就開始忙着為他治傷了。

     譚意哥其實并不懂,隻不過幫忙遞遞東西而已,一切還是丁婉卿在動手,她看見張玉朗一身堅實的肌肉,卻又潔白光澤,笑着道:“張公子玉朗二字倒是名副其實。

    ” 張玉朗也笑道:“我小時比現在還白,所以才得了那個乳名,長大了所有的人都還是那樣叫我,我隻有将那個郎字改為朗字作為表字,可是我的本名卻沒有幾個人知道了。

    ” 丁婉卿一面為他用燒酒洗淨了創口,敷上傷藥,仔細地用白布包裡了,一面道:“張公子,真看不出你這麼一個玉人似的,會有那麼一身好功夫。

    ” 張玉朗笑道:“練的!我從小喜歡動刀弄拳。

    ” 穿上了内衣,譚意哥已經替他把那件外衣上的刀口用同色的絲線密密地織補了起來。

     這當兒,丁婉卿大緻已經把張玉期的家世問明了,這一切顯然是令她十分滿意。

     張玉朗雖是世家子,卻不是官家子,因此對擇婦的要求不會太苛。

     他是獨子,深得堂上的寵愛,對他擇婦的要求,他的母親比較肯讓步,否則譚意哥的人品才華都是沒話說了,就是身世上比較遜色,不容易嫁得大家為耦。

     張玉朗的條件雖使丁婉卿滿意,但是有一件不解的是譚意哥與張玉期的感情進展。

     今天他們才第一次見面,而且又是在筵席上見的面,縱然相互傾慕,也不該就發展到如此相熱的程度。

     譚意哥若是一般的曲巷女子,自也不足為奇,隻要多金,卻可為入幕之賓,更何況個郎似玉,姐兒愛俏,就格外容易如膠似漆了。

     但譚意哥是個極為規矩的女孩子,他們怎麼可能在這短短的時間内,一下子混得這麼熟呢? 她心裡在納悶,口中不好說,直到張玉朗記起了帶來的竹筐,才解答了她的疑惑。

     首先是把兩罐禦茶送給了她,丁婉卿已吓了一大跳,她是喜歡喝茶,但是沒見過這麼好的茶葉,隻打開瓷罐的蓋子聞了一聞,就有一股透鼻的清香,使她連忙蓋了起來,連口直是稱好。

     然後才歎息道:“阿彌陀佛,這麼香的好茶,别說是泡來喝了,就這麼聞着也叫人舒服。

    ” 張玉朗道:“小侄估量看這兩罐夠您喝上半年的!” 丁婉卿道:“好東西那能天天喝的,那太糟踢了,我最多在高興或有事的時候,泡上一锺來細細地品,三五年也未必能喝得完。

    ” 譚意哥笑道:“娘,你不必如此節省,玉朗答應一直供應下去,每年四罐。

    ” 丁婉卿聽了一怔道:“這怎麼可以呢,萬萬不敢當。

    ” 張玉朗道:“這是小侄的一點心意,婉姨也不必客氣,這玩意兒雖然貴,但因為是貢品,既不能賣,又不能胡亂送人,做少了怕不夠,制多了又怕黴壞,所以你要多了小侄沒有,要少了,小侄留着也沒用。

    ” 丁婉卿道:“我倒不是矯情,像這麼名貴的茶葉,我弄一點嘗嘗味道也就夠了,那能要你一輩子送的,就此兩罐為止,以後再也不必送了。

    ” 張玉朗道:“婉姨,這兩罐很快就會吃完了,而且它們也不能久貯,一兩年還可以,再久縱然不黴,也走了香氣,失了原味了。

    ” 丁婉卿笑道:“那是不懂得收藏,容器要密不通風,每次打開後立刻就蓋緊,平時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這樣放上十來年也不會壤的。

    ” 張玉朗一笑道:“想不到婉姨對貯茶如此有研究。

    ” 丁婉卿笑道:“張公子府上是制茶的,難道反而不會貯茶了?” 張玉朗道:“小侄隻懂得暫時貯存法,可不懂得永久貯存,年年都有新茶,如果把的貯起來,可沒有那麼多的地方,我家超過兩年的茶葉,都是成筐、成簍的倒掉,在地下刨個坑,埋起來讓它爛掉!” 丁婉卿道:“那些茶都黴了。

    ” 張玉朗道:“沒有!色香味絲毫未變,而且大部份都是品質上等的好茶。

    ” 丁婉卿道:“品質越佳,保存得越久。

    這個道理我是知道的,因此我才奇怪,能夠保存兩年茶葉應該不會壞才對。

    ” 張玉朗道:“的确沒壞,而且香味經過兩年的醞釀,品質奇佳,隻是不能再久貯了,最多還有半年,就将開始走味了,但因為倉房有限,必須空出地方來堆貯新茶。

    ” 丁婉卿道:“那也不必埋掉浪費呀,廉價一點賣掉不行嗎?” 張玉朗笑道:“婉姨!就是這樣子不行,這些上品茶如果一賣得廉價,就失去它的身份了,再者那些品級較低的茶就更無人問津了。

    ” “那你們就别做下品茶了。

    ” 張玉朗笑道:“我家每年制的茶,大約是四十萬斤,下品約為二十萬斤,中品約為十五萬斤,上品約為五萬斤,每年大約是賣掉一半,毀掉一半。

    ” 丁婉卿道:“那可不是浪費糟塌嗎?把價格降低……” 張玉朗道:“把中品茶改為下品茶的價格,上品茶降為中品茶的價格,可以一起賣完,而且算起帳來,我的利潤隻多不少,因為銷得最多的是下品茶……” 譚意哥道:“是啊!我給你算了一下帳也不緻于有虧損,那你為什麼不做做好事,讓大家既有好茶喝,也不會浪費東西了。

    ” 張玉朗道:“你們不懂得這一行,那是省不下來的,一棵茶樹上,可以摘下次品茶二十斤,中品茶十斤,上品茶卻隻得一兩斤。

    種茶的山農,必須要把所有的茶葉都賣掉。

    才能維持一家溫飽,如果我們隻收他的中上品茶,無異減了他們一半的收入,首先就要餓死他,三年之後,大家都沒茶喝了,因為那些茶樹,如果沒有人細心照顧,也都會枯死一大半。

    ” 丁婉卿道:“原來其中還有些原委,真是隔行如隔山,今天算是又長一門學問了。

    ” 張玉朗道:“小侄初時也像婉姨一樣,存有那種心思的,可是向幾位老師父一問,反而被他們笑了一場,等到自己深入這一行,才知道得多一點,所以婉姨以後的茶……” 丁婉卿道:“不!我說過了,到此為止即可,你可以留下去送别人。

    ” 譚意哥道:“娘!我相信玉朗是一片誠意,而你又喜歡喝茶,我看是不必客氣了。

    ” 丁婉卿歎道:“孩子,我不是為了客氣,而是知道我自己,好東西誰都喜歡,但要有那個命,我沒這麼好的命,就不要越分去享那個福。

    否則會折壽的。

    ” 張玉朗剛想開口說話,丁婉卿擺了擺手道:“張公子,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能确定送我一輩子的茶,我也相信你确有這份誠意,那已經夠了,不必真正地做到,這還有一個情趣的問題,現在我喝的普通茶,偶而能泡上一盞好茶,覺得無上享受,如果天天喝它,就算得平淡了,間或那天斷了來源的時候,反而會感到痛苦。

    ” 張玉朗道:“小侄向意娘保證一世無缺。

    ” 丁婉卿道:“張公子,你不是一般俗人,我也不說那種奉承話,将來的事是無法逆料的,很可能到時候會有種種的原因使你不能踐約,那不是苦了我嗎?” 這番見解,使得張玉朗肅然起敬,拱手道:“婉姨既這麼說,小侄就不便再勉強了,這兩罐婉姨喝着,也不必特别節省,當喝就喝,有朋友來,也不妨請人嘗嘗,小侄以後得便,就為您把各種上品茶捎一點來……” 說着忽而想起來道:“對了!我帶來的那一筐草藥可得趕緊治理一下,有幾味也是要趁新鮮的,我連根上的土一起拔起的,枯幹了,藥性就淡了。

    ” 丁婉卿道:“藥草,是幹什麼用的?” 張玉朗道:“是給意娘服的,我在山上給熬了一鍋,分三次喝完,剛好可以驅除她所中的陰寒,否則那會很讨厭,每到經期,就會肚子痛,她隻服了一劑,就下山了,而這種藥既不能中止,又不能更換别的藥,我趕緊下來,也是為着這個原因。

    ” 丁婉卿聽着莫名奇妙:“張公子,在山上的不是那位胡天廣胡大俠客嗎?” “那是小侄同門練武的師兄。

    ” “敢情那天張公子跟令師兄在一起?” 譚意哥把小丫頭們都遣出去了,看看左近沒有人,才回來把張玉朗化身為胡天廣的事說明了。

     丁婉卿這才恍然,為什麼他們之間的感情會進展得如此之快了,原來他們之間,有一層特殊的因緣在。

     碧然,一個是在昏迷中,又是為了治病救人,事急從權,裸裎相見,沒有一點其他暧昧的意味。

    正大光明,可賀諸天地神明,但是在譚意哥的潛意識中,對那個曾經看過她身體的男人,無形中已有了一種親近之感。

     再加上聽了那個人的許多俠義行徑,默察到他在自己病中的細心照顧,以及救命之恩、洗衣之惠等,在在都使她難以忘懷,常銘于心的。

     那當然不是一種愛。

     可是等到再見了這個人,知道他是如此英俊,知道他是個世家子弟,知道他之所以為盜,還有看一個更可尊敬的理由,知道他尚未婚,知道他博學,慷慨,任俠尚義,風趣,解風流… …她是真正的被迷着了。

     張玉朗僅稍微對她表示一點好感,就已經征服了這個女郎,因此他們雖是第二次見面,但感情的進展卻是很自然的,已經是一對很親蜜的戀人了。

     丁婉卿很滿意張玉朗的一切,因此也很識趣地道:“你們坐坐,我去準備消夜點心去! 給你們熬蓮子粥可好?” 這時分雖然已入夜,卻不過才交二鼓,夜并不很深,丁婉卿這句話很有學問。

     她表示了知道他們将在一起很晚,也表示了将有很長一段時間不來打擾。

     把生米與幹的蓮子熬成粥,是很費時的工作、火大了不行,火急了也不行,等水一沸後,就要改成文火,慢慢地熬着,讓米慢慢地化融起稠,也讓幹的蓮子慢慢地熟透酥化,而且熬這種粥,至少也得一個多兩個時辰,丁婉卿說完了她的暗示,正準備起身下去。

     譚意哥叫住了她道:“娘,請你等一下,玉朗還有事情要向你請教。

    ” “有事情要問我?” 丁婉卿表示得很驚奇,譚意哥仍是代張玉朗回答道:“是的,事情是這樣的,玉朗答應代他的師兄胡天廣行俠以繼他們死去師父的遺志,要修滿一百件功德,已經做了九十七件,還有三件就功德圓滿了……” 丁婉卿哦了一聲道:“那真是太好了,做這種事,固然是為了救濟貧苦行善,但是卻不免傷害到另一些人……” 張玉朗道:“婉姨!百件功德是胡師兄預定的,交給小侄時,已完成了七十四件,小侄在三年間隻做成了二十三件,原因無他,是小侄唯恐有誤而陷人不義,每一件都要重行調查一下,證明對方确是不義之徒,才下手的。

    ” 丁婉卿點頭道:“這樣子好一點,自己的良心也安一點,但不知又有什麼要我效力的?” 張玉朗看看譚意哥道:“小侄這最後三件案子着手的對象都在長沙城中,名單是胡師兄所拟,但是他們的底細卻由小侄調查過了,為惡雖輕重不等,是其罪過卻是确定無可誤。

    ” 丁婉卿道:“那幹脆就把罪狀告将官裡,由官方去懲治他們,不是更好嗎?” 張玉朗笑笑道:“婉姨,你見多試廣,不該說這種隔靴抓癢、不着邊際的話的。

    ” “隔靴抓癢、不着邊際?玉少爺,話是怎麼說呢?” “如果王法能治得了的罪,就不必要小侄多事了,這些人都是神通廣大之徒,他們為惡害人的手法很高明,根本不着痕迹,有的雖然有證據可循,可是苦主都是鄉下無知的愚民,早已被個官字吓得膽戰心寒,那裡還有膽子去告發他們,話又說回來,就算鼓勇告了,錢可通神,也落不着一個公道,向來官司打的是銀子,俗語說-衙門八字開。

    有理無錢莫進來。

    ” 丁婉卿不禁默然,她這才想到自己那句話實在說得太欠缺學問了。

     先前她順口而出,覺得挺有道理,是因為她替很多客人出過主意,如何經過訟事而取得個公道,一直都很順利,使她以為司法是很公平的。

     經過張玉朗一說,她才想到向她問計的人都是有錢的人,而她所提供的主意也無非是如何打通關節,運動有關司員,取得官司上的勝利。

     “官司打的是銀子,可不是理。

    ” 這句話使她深深地體會到訟案中種種的黑暗與不平,而張玉朗所要代替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