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踏入陷阱
關燈
小
中
大
晚在城東最負盛名的福祿大酒樓設宴,由幾位镖師作陪。
一桌剛好湊足十人,除了滿桌山珍海味,尚有一尾足足八斤重的清蒸大黃魚。
在座的除了李嬌嬌不善飲,陳漢聲與幾位镖師都是海量。
楚無情對酒雖不是太感興趣,但跟這些镖師談得十分投機,自然不便掃他們的興,隻好也開懷暢飲起來。
由于怕隔牆有耳,他們絕口不提有關九華劍社的事,更不涉及太極門,談的都是漢陽城内的異聞趣事。
一名叫杜松波的中年镖師忽道:“楚公子,你行走江湖,可曾聽過客棧招牌叫招魂客棧的?” 楚無情暗自一怔,跟李嬌嬌互望一眼,故作訝異道:“有這種客棧?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誰還會上門呀!” 杜松波道:“在下日前護镖從四川回來,一路上住過好幾家客棧,門楣上都釘着招魂幡。
當時我們都不很在意,因為據說湘西一帶,有種特殊行業,叫作趕屍的。
也就是有人暴死異鄉,屍,體運回故鄉不便,花錢請那種會法術的道士,讓死人跟着他一路‘走’回去。
趕屍的往往一次要趕好幾個,他們是夜間行走,白天住店。
“一般客棧是不收容的,隻有趕屍的熟悉的那些客棧可以住。
所以我們以為那是一種标記,表示歡迎趕屍的住店,不料昨天我在城西的大街上,竟發現有家開了多年的老客棧,公然挂出了招魂客棧的店招,你們說是不是怪事年年有,沒有今年多啊!” 楚無情暗忖道:“朱大發為了逼出招魂天尊,不惜威逼利誘,強迫四川境内的客棧都釘上招魂幡,但如今他已死……” 念猶未了,忽聽李嬌嬌笑問:“那這家客棧一定門可羅雀了?” 杜松波卻道:“不!偏有很多人不信邪,或是出于好奇,特地去住進那家客棧呢。
” 楚無情莞爾一笑道:“改天有空,我倒很想去見識見識。
” 李嬌嬌心知他的用意,是想查證一下,這家招魂客棧是否跟朱大發有關。
因為朱大發雖死,他還有兩個女兒。
她不動聲色,輕描淡寫道:“隻不過是标新立異的一個店招牌而已,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 楚無情剛要說什麼,忽見一個衣衫褴褛的小叫化來到桌旁,問道:“請問哪位是楚公子?” 堂倌正待上前将小叫化攆走,楚無情已應道:“是我,小哥兒有什麼事?” 小叫化趨前将手上折成小方塊的字條,遞給楚無情道:“街對面有位爺要我把這個交給楚公子。
” 楚無情剛接過手,小叫化已扭頭而去,一溜煙地奔下酒樓。
展開紙條匆匆過目,楚無情神色微微一變,立時起身道:“各位,恕我失陪一下。
” 李嬌嬌忙問:“大哥,什麼事?” 楚無情不便明言,把紙條遞給了她。
李嬌嬌接過去一看,隻見上面寫着:“令師李大俠有重要口信,請見字即單獨至對街相見,以便面告。
” 她不由地振奮道:“大哥,我跟你一起去。
” 楚無情使個眼色道:“字條上寫明要跟我單獨相見的,我去一下很快就回來。
” 當着陳漢聲和幾位镖師,李嬌嬌不便堅持,隻好目送楚無情匆匆下樓。
來至對街屋檐下,但見行人熙攘,卻不知帶了李秋鴻口信要面告他的人是誰。
正在四下張望,忽見一個老叫化走近身邊道:“請跟我走。
” 楚無情道:“有話不能在這裡告訴我嗎?” 老叫化聳聳肩道:“要見你的又不是我。
” 楚無情略一遲疑,隻好跟着老叫化走。
老叫化是個跛子,走路一拐一跛地在前帶路,領着緊随在後的楚無情,從熙攘的人潮中穿來穿去,走過兩條大街,轉入一條長巷,來至盡頭一座朱漆大門的巨宅前。
看這巨宅的氣派,必是豪富巨賈的府第。
楚無情不禁心中生疑,要見他面告口信的人絕非等閑之輩,怎會要一個小叫化送紙條,又用一個跛腿老叫化帶路來這裡? 更可疑的是,對方居然知道他在福祿大酒樓! 老叫化指着巨宅道:“就是這裡,我隻負責帶路,不便進去,你自己敲門吧!” 楚無情未及發問,老叫化已掉頭飛奔而去,居然腿也不跛了。
他更覺懷疑了,不由地想到,難道這是個陷阱? 但他與李嬌嬌繞道來漢陽,整個計劃除了白金龍之外,隻有尤惜惜父女和高強知道。
而他們的行蹤又極為隐秘,怎會今天剛到,就有人知道他在漢陽?就連李秋鴻也無法得知! 盡管明知事有蹊跷,絕不可能是李秋鴻真有重要口信托人轉告,他卻決心要看看對方究竟是誰。
主意既定,他便走上前,抓起門上大銅環連敲幾下。
然而,應門的人連問都未問,就開了大門。
出現在門裡的,是個年僅十三四歲的小丫環。
楚無情自從在泰山劍會上,見識過黃菊英劍斃龍騰天,以及返老還童的招魂天尊後,就不敢以年齡作為判斷一個人的标準。
小丫環似乎已知來的是什麼人,躬身道:“請進!” 等楚無情進了門,她迅速關上大門,又道:“請随我來。
” 楚無情暗自戒備,随着小丫環穿過前院,來到了大廳前。
定神一看,廳内設了靈堂,未見素帳挽聯,卻是全廳布滿鮮花。
一具上材棺柩置于中堂,架擱在兩條長凳上。
白幔前設有供桌,供着三牲四果,香煙素燭,一碗白飯,三杯清酒。
靈位旁的一對素燭才燒去寸許,顯然點了不久。
滿廳香煙缭繞,彌漫着濃濃的檀香氣味。
小丫環領楚無情步人廳内,轉身躬身道:“請稍候,我這就去通報。
” 說完,她便徑自撩開素幔人内。
楚無情走近供桌,見靈位牌位上寫着“易公天華之靈位”。
易天華是何許人? 楚無情既未聽過,印象中也沒有這号人物。
但他目光所及,發現靈位牌置有一封信,信封上竟是“煩交吾女李嬌嬌親啟”字樣。
這封信顯然是李秋鴻寫的,大概是除了有事需要托人面告楚無情之外,還要他把這封信交給李嬌嬌吧。
既是密涵,受托之人理當妥為收藏,怎會置于這供桌上? 楚無情雖覺有悖常理,也有些好奇,但信是李秋鴻寫給女兒的,他不便擅自拆閱。
小丫環進去通報了老半天,仍未見主人出見,使得楚無情有些不耐煩了。
既然特地派人把他找來,還讓等這久時間? 正在這時,小丫環終于捧着茶碗走出,歉然一笑道:“抱歉,主人因辦喪事連日勞累,又加憂傷過度,身體有些不适,此刻正在服藥。
供桌上有封信,請公子先過目,主人一會就出來相見。
” 将茶碗置于茶幾上,小丫環便恭敬地立一旁,随侍在側。
既是主人授意,楚無情便過去拿起那封信。
信封未封口,抽出信箋一看,整張紙上未見隻字片言,隻是密密麻麻劃滿奇形怪狀的圖案。
這是怎麼回事? 楚無情看得莫名其妙,由于圖案畫得極為細小,他隻好湊近燭台,就着燭光仔細查看。
圖案畫得密密麻麻,看似一群群飛禽走獸,又像是無數妖魔鬼怪,更如同千百人布出的龐大陣式。
不過乍看之下,倒很像一張地圖。
楚無情看了老
一桌剛好湊足十人,除了滿桌山珍海味,尚有一尾足足八斤重的清蒸大黃魚。
在座的除了李嬌嬌不善飲,陳漢聲與幾位镖師都是海量。
楚無情對酒雖不是太感興趣,但跟這些镖師談得十分投機,自然不便掃他們的興,隻好也開懷暢飲起來。
由于怕隔牆有耳,他們絕口不提有關九華劍社的事,更不涉及太極門,談的都是漢陽城内的異聞趣事。
一名叫杜松波的中年镖師忽道:“楚公子,你行走江湖,可曾聽過客棧招牌叫招魂客棧的?” 楚無情暗自一怔,跟李嬌嬌互望一眼,故作訝異道:“有這種客棧?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誰還會上門呀!” 杜松波道:“在下日前護镖從四川回來,一路上住過好幾家客棧,門楣上都釘着招魂幡。
當時我們都不很在意,因為據說湘西一帶,有種特殊行業,叫作趕屍的。
也就是有人暴死異鄉,屍,體運回故鄉不便,花錢請那種會法術的道士,讓死人跟着他一路‘走’回去。
趕屍的往往一次要趕好幾個,他們是夜間行走,白天住店。
“一般客棧是不收容的,隻有趕屍的熟悉的那些客棧可以住。
所以我們以為那是一種标記,表示歡迎趕屍的住店,不料昨天我在城西的大街上,竟發現有家開了多年的老客棧,公然挂出了招魂客棧的店招,你們說是不是怪事年年有,沒有今年多啊!” 楚無情暗忖道:“朱大發為了逼出招魂天尊,不惜威逼利誘,強迫四川境内的客棧都釘上招魂幡,但如今他已死……” 念猶未了,忽聽李嬌嬌笑問:“那這家客棧一定門可羅雀了?” 杜松波卻道:“不!偏有很多人不信邪,或是出于好奇,特地去住進那家客棧呢。
” 楚無情莞爾一笑道:“改天有空,我倒很想去見識見識。
” 李嬌嬌心知他的用意,是想查證一下,這家招魂客棧是否跟朱大發有關。
因為朱大發雖死,他還有兩個女兒。
她不動聲色,輕描淡寫道:“隻不過是标新立異的一個店招牌而已,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 楚無情剛要說什麼,忽見一個衣衫褴褛的小叫化來到桌旁,問道:“請問哪位是楚公子?” 堂倌正待上前将小叫化攆走,楚無情已應道:“是我,小哥兒有什麼事?” 小叫化趨前将手上折成小方塊的字條,遞給楚無情道:“街對面有位爺要我把這個交給楚公子。
” 楚無情剛接過手,小叫化已扭頭而去,一溜煙地奔下酒樓。
展開紙條匆匆過目,楚無情神色微微一變,立時起身道:“各位,恕我失陪一下。
” 李嬌嬌忙問:“大哥,什麼事?” 楚無情不便明言,把紙條遞給了她。
李嬌嬌接過去一看,隻見上面寫着:“令師李大俠有重要口信,請見字即單獨至對街相見,以便面告。
” 她不由地振奮道:“大哥,我跟你一起去。
” 楚無情使個眼色道:“字條上寫明要跟我單獨相見的,我去一下很快就回來。
” 當着陳漢聲和幾位镖師,李嬌嬌不便堅持,隻好目送楚無情匆匆下樓。
來至對街屋檐下,但見行人熙攘,卻不知帶了李秋鴻口信要面告他的人是誰。
正在四下張望,忽見一個老叫化走近身邊道:“請跟我走。
” 楚無情道:“有話不能在這裡告訴我嗎?” 老叫化聳聳肩道:“要見你的又不是我。
” 楚無情略一遲疑,隻好跟着老叫化走。
老叫化是個跛子,走路一拐一跛地在前帶路,領着緊随在後的楚無情,從熙攘的人潮中穿來穿去,走過兩條大街,轉入一條長巷,來至盡頭一座朱漆大門的巨宅前。
看這巨宅的氣派,必是豪富巨賈的府第。
楚無情不禁心中生疑,要見他面告口信的人絕非等閑之輩,怎會要一個小叫化送紙條,又用一個跛腿老叫化帶路來這裡? 更可疑的是,對方居然知道他在福祿大酒樓! 老叫化指着巨宅道:“就是這裡,我隻負責帶路,不便進去,你自己敲門吧!” 楚無情未及發問,老叫化已掉頭飛奔而去,居然腿也不跛了。
他更覺懷疑了,不由地想到,難道這是個陷阱? 但他與李嬌嬌繞道來漢陽,整個計劃除了白金龍之外,隻有尤惜惜父女和高強知道。
而他們的行蹤又極為隐秘,怎會今天剛到,就有人知道他在漢陽?就連李秋鴻也無法得知! 盡管明知事有蹊跷,絕不可能是李秋鴻真有重要口信托人轉告,他卻決心要看看對方究竟是誰。
主意既定,他便走上前,抓起門上大銅環連敲幾下。
然而,應門的人連問都未問,就開了大門。
出現在門裡的,是個年僅十三四歲的小丫環。
楚無情自從在泰山劍會上,見識過黃菊英劍斃龍騰天,以及返老還童的招魂天尊後,就不敢以年齡作為判斷一個人的标準。
小丫環似乎已知來的是什麼人,躬身道:“請進!” 等楚無情進了門,她迅速關上大門,又道:“請随我來。
” 楚無情暗自戒備,随着小丫環穿過前院,來到了大廳前。
定神一看,廳内設了靈堂,未見素帳挽聯,卻是全廳布滿鮮花。
一具上材棺柩置于中堂,架擱在兩條長凳上。
白幔前設有供桌,供着三牲四果,香煙素燭,一碗白飯,三杯清酒。
靈位旁的一對素燭才燒去寸許,顯然點了不久。
滿廳香煙缭繞,彌漫着濃濃的檀香氣味。
小丫環領楚無情步人廳内,轉身躬身道:“請稍候,我這就去通報。
” 說完,她便徑自撩開素幔人内。
楚無情走近供桌,見靈位牌位上寫着“易公天華之靈位”。
易天華是何許人? 楚無情既未聽過,印象中也沒有這号人物。
但他目光所及,發現靈位牌置有一封信,信封上竟是“煩交吾女李嬌嬌親啟”字樣。
這封信顯然是李秋鴻寫的,大概是除了有事需要托人面告楚無情之外,還要他把這封信交給李嬌嬌吧。
既是密涵,受托之人理當妥為收藏,怎會置于這供桌上? 楚無情雖覺有悖常理,也有些好奇,但信是李秋鴻寫給女兒的,他不便擅自拆閱。
小丫環進去通報了老半天,仍未見主人出見,使得楚無情有些不耐煩了。
既然特地派人把他找來,還讓等這久時間? 正在這時,小丫環終于捧着茶碗走出,歉然一笑道:“抱歉,主人因辦喪事連日勞累,又加憂傷過度,身體有些不适,此刻正在服藥。
供桌上有封信,請公子先過目,主人一會就出來相見。
” 将茶碗置于茶幾上,小丫環便恭敬地立一旁,随侍在側。
既是主人授意,楚無情便過去拿起那封信。
信封未封口,抽出信箋一看,整張紙上未見隻字片言,隻是密密麻麻劃滿奇形怪狀的圖案。
這是怎麼回事? 楚無情看得莫名其妙,由于圖案畫得極為細小,他隻好湊近燭台,就着燭光仔細查看。
圖案畫得密密麻麻,看似一群群飛禽走獸,又像是無數妖魔鬼怪,更如同千百人布出的龐大陣式。
不過乍看之下,倒很像一張地圖。
楚無情看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