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争風吃醋

關燈
,到了苗疆大概差不多了。

    ” 楚無情忙道:“那不急,師太不能過分用力,還是慢慢再說,等餘毒全清了再傳授也不遲。

    ” 淨明倔強地道:“不行!老婆子最怕欠債,能還一筆是一筆,如果債沒還清,在路上死了,老婆子做鬼也不安甯。

    還有一件事,老婆子要聲明一下,老婆子當年出家是為賭氣,現在知道那個人還沒死,雖然不想去見他,也沒有再出家的道理,往後你們可别叫我師太了。

    ” 楚無情知道她的心理極為矛盾,雖然自慚形穢,不想再去見昔日的情侶,但又情有所牽。

     遂笑笑道:“那我們要如何稱呼前輩呢?” 淨明想想道:“無心竹枝君那個老鬼的姓我不願再用,還是用我原來的名字吧,我姓姬,叫姬明。

    ” 楚無情忙道:“好,以後我就稱您姬前輩吧!” 姬明“淨明老尼”點點頭道:“随便你。

    李大俠,你跟尊夫人就叫我的名字好了。

    ” 白素娟笑笑道:“直呼其名,似乎太生疏了,你也大不了我們多少,我們都叫您姬大姐好不好?” 姬明苦笑道:“我像你們的大姐嗎?” 白素娟忙道:“怎麼不像,您是被這件袈裟穿老了,如果您換了衣服再留上頭發,看起來絕不會老到哪裡去。

    ” 姬明的心裡還是不服老的,聽見白素娟的話,居然開心得笑了起來道:“是嗎?明天一下山,我就換衣服,老實說,這件袈裟披在身上,我自己看了都刺眼睛。

    ” 白素娟道:“下山後,小妹給您打扮一下,換套鮮明點的衣服,頭發一時長不起來,但可以買點别人的頭發來,編成個發髻套上,略略施點脂粉,包您看起來會換了個人。

    ” 姬明一歎道:“怎麼裝扮也換不回逝去的歲月了,還是老實點,别讓人看了笑話哩!” 白素娟笑道:“不會的,交給我好了,逝去的歲月,喚不回來;逝去的容顔,卻可以再找回來,我也快五十歲了,年歲上何嘗不算老,但我自有辦法掩住歲月的痕迹。

    ” 李秋鴻笑笑道:“素娟,我倒不知道你有這一套。

    ” 白素娟笑道:“這是女人的秘密,不能告訴你的,雖然我知道你不是以貌取人,但我總不能讓你看了讨厭。

    ” 李秋鴻忙道:“我怎麼會讨厭你呢?” 白素娟輕歎道:“女人比男人老得快,所以恩愛夫妻到了中年之後,感情就淡了,男人就想娶個年輕的側室,這是人之常情,不能怪男人薄幸,雞皮鶴發,長日相對,總免不了會産生厭煩的感覺。

    ” 李秋鴻正待辯解,白素娟笑道:“你别多心,我不是說你,我因懂得裝扮自己,不讓你有那個感覺,因此我也不準你另外再弄個人在身邊,我的醋勁是很大的。

    ” 李秋鴻隻有一笑道:“當着孩子,你怎麼說這種話。

    ” 白素娟笑道:“有什麼關系,女兒也不小了,我是在授教後代持家侍夫,這是很重要的教育。

    ” 楚無情笑着将李嬌嬌拖開去,到呼魯哈與郝思文的卧室中清理善後。

     滿室的鐵線蛇大部分被毒蜂叮死了,但他們還是很謹慎,找到一些殘存的,驅使毒蜂去繼續刺殺,最後才将毒蜂一一消滅,挖了個深坑,一起埋掉。

     忙完了這些,天也亮了。

     觀中的老道士是個武林中人,知道夜裡有了變故,也知道雙方都是他惹不起的,所以約束觀中的道士,齊集一堂,不介入是非,因而也沒有人受到誤傷。

     第二天清晨,他們動身下山。

     李秋鴻将秋鴻山莊的人,都告誡一番遣走了,而且叫郝思文也先回去,隻帶了那個老仆李忠,首途往南而行。

     白素娟則忙着為姬明裝束,經她神奇的化裝手法後,姬明的确像換了個人。

     戴上了發飾,用淡淡的脂粉和了蛋白,多少也掩去了一半的皺紋,使姬明看起來動人多了。

     由此可見她年輕的時候,的确是個美人坯子。

     因為白素娟跟姬明結了姐妹,李嬌嬌與楚無情都改口叫她姨媽,這些人的熱情化除了她的冷漠,連脾氣都改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樣冷冷冰冰死闆闆的了。

     李嬌嬌趁機要求道:“姬姨媽,現在我是您的姨甥女兒了,您可不能再偏心,光教楚大哥一個人武功。

    ” 姬明十分開心地道:“當然,你們倆一起教,而且姨姨還有幾套私房武功,雖比不上無心竹枝身法,卻适合女孩子,姨姨隻教你一個人當作見面禮好不好?” 李嬌嬌十分高興,連聲稱謝,白素娟卻道:“嬌嬌,别淘氣,姨姨的身子還沒複原,你别累着她。

    ” 姬明道:“累不了,妹妹,我真感謝你,因為你使我重新體會到做人的樂趣,享受到從來未有的溫暖,現在我等于脫胎換骨,重新換了個人,我要把過去的一切都抛開,好好地享受今後的生命。

    ” 他們南行的路與柳葉青等人是一條路,為了避免麻煩,他們故意慢慢地走,差不多總有一個人要保持清醒。

     不過這些似乎是多餘的,十多天過去,一點事都沒有發生。

     沿途上李秋鴻已免不了有所酬酢,有的是昔年的武林知交,也有的是慕名來拜的江湖人。

     李秋鴻都很客氣地接待,卻不多作耽誤。

     經過近三千裡的跋涉,他們終于橫越汴路,西跨秦蜀,來到了雲南境内。

     呼魯哈的苗峒在西康與雲南交界處的大雪山麓,瀾滄江夾着雪川的水,奔騰而下,最接近的一個縣治名叫雅西,已是漢夷雜處,可以接觸到一部分呼魯哈的族人了。

     當晚他們投宿在一個叫阿南為的小縣鎮上,這裡雖所謂苗寨,是已開化的熟苗聚居之地。

     這些人是漢苗之間的交易掮客,一方面向深山的苗人搜取山中的藥材、皮毛、金沙,一方面則輸入鹽鐵布帛等生活必需品。

     苗寨的寨主叫能應侯,雖與呼魯哈不同一族,卻也知道呼魯哈是九黎苗峒中各部族的共主,執禮甚為恭敬。

     呼魯哈到了這裡,已經等于回到了他的家鄉一般,首先找到了自己的一個族人,叫他用苗鼓通信的方式,以鼓音通知山裡的妹妹呼賽花,一則報告歸訊;二則叫她迅速派人先去采測毒蜂的窩穴,以便采取王蜜。

     這是一種很奇特的通訊方法,利用鼓音,每隔兩三裡設一個轉信站,将所要傳達的意思變成鼓音,節節傳送,在短短的個把時辰内,竟能遠及數百裡。

     楚無情對苗疆的情形很熟,居然也懂得鼓音傳意的手法,他借用了一面苗鼓,熟練地用手敲出一串的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