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關燈
他想了解她的一切,不是打探隐私,而是出于關心。

    必須清楚内情,才知道該如何應對。

     過去,他們隻是相愛,卻不曾相知。

    他後來思考,發現自己漏掉了很重要的一環,在不同環境生長的兩個人,所造就的脾性自然不同,看待事情的觀點也不會一樣,他當時認為該溝通以取得共識,現在卻覺得,了解比溝通更重要。

     如果連她為何會如此都不懂,又如何溝通得出成效來? 所以,他們的戀情失敗了。

     他不想再重蹈覆轍。

     他含蓄地表示,今天跟她一起去看畫展,遇到她父親了,她看起來很難過,他想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小幼!」楊顯季歎了一口氣,頗為無奈,緩緩對他道出始末。

     他這才知道,當年幼秦隻輕描淡寫用「父母離異、各自再婚」來帶過的内幕,原來如此傷人。

     楊家的小兒子,或許因為排行老麼,從小上頭就有四個哥哥頂着,受寵的麼兒個性就比較自我中心,之前談過一次戀愛,與初戀女友愛得轟轟烈烈,後來因為賭氣分開,家裡安排相親下,娶了家世相當的女子,這當中并沒有人逼他,一切都是他自己作下的決定。

     婚後很快有了幼秦,但他并不愛妻子,他是那種浪漫主義、愛情至上的人,後來與初戀女友重逢,結果便可想而知了。

     不顧一切離婚,抛下五歲的女兒,堅決與他口中所謂的真愛相守。

     他以為,将所有的财産留給女兒,就是對她的交代,不顧所有人的反對,自個兒孑然一身地與情人一同離開。

     這些年,走遍世界各地,崇尚浪漫與自由,與情人愛相随,不曾過問女兒的狀況,每回與兄長聯絡,被問到是不是該回來看看女兒,總回他們——有那麼多人照顧她,又衣食無虞,沒什麼好擔心的。

     就連這次回台灣,都沒想過要見見女兒,還是那晚季燕他們不小心說溜嘴了,幼秦才會知道。

     第10章(2) 更早之前,還沒離婚時,夫妻已經因為感情不睦,誰也不想回家,各自在外發展,幼秦的存在就變得很尴尬,看到保母的時間永遠比看到父母多。

     有一回更誇張,保母請假,當爹的以為妻子會照顧小孩,當媽的回娘家,覺得小孩姓楊,是他楊家的責任,然後陰錯陽差,居然把未成年的小孩獨自扔在家中一天一夜,餓着肚子等不到人。

     他那當法官的大哥知道了,氣得說:「你要不是我弟弟,我真想告死你!」 還有一次,小幼秦發高燒,沒人理會,弄到最後進醫院,小弟還有心情鬧離婚,在病床邊摸摸小女兒的頭交代她要乖乖聽大伯父的話,連等女兒病好都做不到,轉身就走。

     那時候,年紀也很小的季燕童言無忌,沒心機地說:「幼秦好可憐喔,把拔馬麻不要她,那我要對她好一點。

    」 幼秦睜着大大的眼睛不敢哭,死抓着大伯父的手,不讓他去揍爸爸,小小聲乞求:「拜托……不要罵把拔……」 他們問:「為什麼?」 「罵了……他就不回來了。

    」 大人聽了,差點當場淚崩。

     才那麼小的孩子,已經覺得自己是多餘的負累,不敢再造成父親更多的麻煩,受了那麼大的委屈也顧不得自己,隻一心想着不要害爸爸被罵,不然她會被抛棄。

     在其他領域,這個男人或許很成功,但是就一個楊幼秦父親的身分而言,他是徹頭徹尾的混賬。

     大家心疼幼秦,給她的包容與疼寵總是比任何人都多,但是再多,也彌補不了她幼年的創傷,她會覺得,那是同情與憐憫。

     這孩子個性也倔強,老是裝堅強,不想再被季燕或是誰用那種同情她的口氣對她說話,之後無論再痛再受傷,都會揚着小臉笑着,告訴所有人她好得很,一點都不難過,說穿了,隻是不想再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