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裴元慶再打天寶将 西趙王又助瓦崗軍
關燈
小
中
大
三個人:一個是柴紹,一個是李元霸,還有一個他們不認識。
大家坐定之後,秦瓊介紹說:“老兄弟柴紹和西府趙王李元霸也是剛到。
”又介紹那位不認識的人名叫梁世太。
他們怎麼來的?原來上次李元霸錘震四平山之後,楊廣十分高興,把李元霸一起帶到揚州,沒有多久,太原李淵派人上奏折說:李元霸、李世民的祖母獨孤氏想念孫子,請楊廣準奏命李元霸、李世民和柴紹回太原探親,以後用他們時,随調随到。
就這樣,楊廣把他們放回到太原。
前文曾經表過:李淵在張、殷二妃的逼迫下,決意造反。
自那時起,李淵即暗中招兵買馬,聚草囤糧,表面說是護衛楊廣的行宮,實則為他造反做準備。
李世民回到太原後,把楊廣在揚州的情況說給李淵聽,并為李淵獻策:楊廣一死,他沒有太子,無人接位,那時必然互争天下。
他勸父親及早舉起義旗,以便收羅天下英雄,為自己打天下作準備。
李淵同意了。
于是定國号大唐,李淵為大唐皇帝。
李世民雖然年輕,卻很有心胸。
他代父拟制大唐國的各項制度,并把現有的五萬人馬,分成五軍。
前軍李世民,後軍李建成,左軍李元吉,右軍柴紹和李元霸,讓李淵自統中軍,決定立即進軍揚州,就在這時,楊林來信要調李元霸去鎮守銅旗陣。
李世民說:我們正好将計就計,可讓柴紹帶着四弟李元霸到紫金山去,但不是守陣,而是打陣。
銅旗陣打破,隋朝就再沒有力量掙紮了。
我們再趁勢奪了玉玺,然後以玉玺為号召,天下英雄必然來歸,那時天下就算有了一半了。
李淵此時已對李世民言聽計從,李世民和柴紹商量後,即命柴紹、李元霸帶二十來名親兵到紫金山,不投銅旗陣,而投瓦崗軍。
在他們路經挂錘莊時,遇見梁世太,梁世太也使兩柄大錘,聽說是李元霸,要拜李元霸為師。
李元霸年紀小當然不能收徒,雙方談得投機,柴紹才告訴他要到紫金山瓦崗軍營中去。
梁世太對瓦崗軍早有向往,就和他們一起到了瓦崗軍營。
且說房玄靈來到瓦崗軍營之中,見瓦崗軍的軍容整齊,紀律嚴明,大出他的意料。
他過去足不出戶,隻聽信了楊林等人對義軍的誣蔑。
現在一看,深深後悔不該幫仇成擺陣,所以也就安下心來,把銅旗陣的各個要害之處都繪制成圖并且加以說明。
秦瓊和徐懋功看過之後,又和房玄靈一起商量了破陣之策。
随後,徐懋功把單雄信找來,命他帶領三千人馬,火速到丹鳳嶺去,那裡有一千隋軍看守着一門炮,這門炮是為攻到陣中央将台時放的。
這丹鳳嶺在紫金山後,命他立即攻占這座山嶺,把大炮毀掉,然後火速回來交令。
單雄信接過令箭,點齊人馬,火速出發。
這單雄信帶領人馬來到丹鳳嶺時已經是夜裡,隋軍正在睡夢中,單雄信便占了丹鳳嶺,毀掉大炮,下山回營。
真是無巧不成書,單雄信下山遇見兩個人,一個是傻英雄羅士信,一個是和羅士信一樣又粗又大的醜女人。
原來羅士信在瓦崗山已經把病養好,他聽說哥哥秦瓊在紫金山打仗,就和魏征鬧着要到前敵,魏征不允,他竟偷着跑了出來,一路打聽着往前走,這一天趕上下雨,來到馬家莊避雨,遇見退歸林下的老将馬三保。
馬三保有個女兒叫馬金花,長得奇醜、傻大黑粗,練就一身好武藝。
馬三保聽羅上信說他哥哥是秦瓊,就知道他是羅士信,于是和老伴商量,把女兒許配給羅士信,兩個人都傻乎乎的,甚是般配,而且情投意合。
馬金花聽羅士信說要去紫金山打仗,她也要去,兩人沒告訴馬三保,竟偷着跑了出來。
一路打聽,來到這裡。
單雄信說:“正好!跟我走吧!我帶你們找秦瓊去。
”當天晚間,單雄信回到軍營,見到軍師交令,并把羅士信、馬金花領進帳來,見過秦瓊,大家一陣親熱,然後秦瓊、徐懋功、李密、房玄靈一起商量,覺得破陣之事,宜早不宜遲,便議定第二天就分兵派将,去破銅旗陣,要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大家坐定之後,秦瓊介紹說:“老兄弟柴紹和西府趙王李元霸也是剛到。
”又介紹那位不認識的人名叫梁世太。
他們怎麼來的?原來上次李元霸錘震四平山之後,楊廣十分高興,把李元霸一起帶到揚州,沒有多久,太原李淵派人上奏折說:李元霸、李世民的祖母獨孤氏想念孫子,請楊廣準奏命李元霸、李世民和柴紹回太原探親,以後用他們時,随調随到。
就這樣,楊廣把他們放回到太原。
前文曾經表過:李淵在張、殷二妃的逼迫下,決意造反。
自那時起,李淵即暗中招兵買馬,聚草囤糧,表面說是護衛楊廣的行宮,實則為他造反做準備。
李世民回到太原後,把楊廣在揚州的情況說給李淵聽,并為李淵獻策:楊廣一死,他沒有太子,無人接位,那時必然互争天下。
他勸父親及早舉起義旗,以便收羅天下英雄,為自己打天下作準備。
李淵同意了。
于是定國号大唐,李淵為大唐皇帝。
李世民雖然年輕,卻很有心胸。
他代父拟制大唐國的各項制度,并把現有的五萬人馬,分成五軍。
前軍李世民,後軍李建成,左軍李元吉,右軍柴紹和李元霸,讓李淵自統中軍,決定立即進軍揚州,就在這時,楊林來信要調李元霸去鎮守銅旗陣。
李世民說:我們正好将計就計,可讓柴紹帶着四弟李元霸到紫金山去,但不是守陣,而是打陣。
銅旗陣打破,隋朝就再沒有力量掙紮了。
我們再趁勢奪了玉玺,然後以玉玺為号召,天下英雄必然來歸,那時天下就算有了一半了。
李淵此時已對李世民言聽計從,李世民和柴紹商量後,即命柴紹、李元霸帶二十來名親兵到紫金山,不投銅旗陣,而投瓦崗軍。
在他們路經挂錘莊時,遇見梁世太,梁世太也使兩柄大錘,聽說是李元霸,要拜李元霸為師。
李元霸年紀小當然不能收徒,雙方談得投機,柴紹才告訴他要到紫金山瓦崗軍營中去。
梁世太對瓦崗軍早有向往,就和他們一起到了瓦崗軍營。
且說房玄靈來到瓦崗軍營之中,見瓦崗軍的軍容整齊,紀律嚴明,大出他的意料。
他過去足不出戶,隻聽信了楊林等人對義軍的誣蔑。
現在一看,深深後悔不該幫仇成擺陣,所以也就安下心來,把銅旗陣的各個要害之處都繪制成圖并且加以說明。
秦瓊和徐懋功看過之後,又和房玄靈一起商量了破陣之策。
随後,徐懋功把單雄信找來,命他帶領三千人馬,火速到丹鳳嶺去,那裡有一千隋軍看守着一門炮,這門炮是為攻到陣中央将台時放的。
這丹鳳嶺在紫金山後,命他立即攻占這座山嶺,把大炮毀掉,然後火速回來交令。
單雄信接過令箭,點齊人馬,火速出發。
這單雄信帶領人馬來到丹鳳嶺時已經是夜裡,隋軍正在睡夢中,單雄信便占了丹鳳嶺,毀掉大炮,下山回營。
真是無巧不成書,單雄信下山遇見兩個人,一個是傻英雄羅士信,一個是和羅士信一樣又粗又大的醜女人。
原來羅士信在瓦崗山已經把病養好,他聽說哥哥秦瓊在紫金山打仗,就和魏征鬧着要到前敵,魏征不允,他竟偷着跑了出來,一路打聽着往前走,這一天趕上下雨,來到馬家莊避雨,遇見退歸林下的老将馬三保。
馬三保有個女兒叫馬金花,長得奇醜、傻大黑粗,練就一身好武藝。
馬三保聽羅上信說他哥哥是秦瓊,就知道他是羅士信,于是和老伴商量,把女兒許配給羅士信,兩個人都傻乎乎的,甚是般配,而且情投意合。
馬金花聽羅士信說要去紫金山打仗,她也要去,兩人沒告訴馬三保,竟偷着跑了出來。
一路打聽,來到這裡。
單雄信說:“正好!跟我走吧!我帶你們找秦瓊去。
”當天晚間,單雄信回到軍營,見到軍師交令,并把羅士信、馬金花領進帳來,見過秦瓊,大家一陣親熱,然後秦瓊、徐懋功、李密、房玄靈一起商量,覺得破陣之事,宜早不宜遲,便議定第二天就分兵派将,去破銅旗陣,要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