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降異獸小将得寶馬 征瓦崗元慶戰虎彪
關燈
小
中
大
張大賓雖然領旨當了元帥,但他并無歡樂,隻有愁腸。
他知道自己一無韬略,二無武藝,此次到兩軍陣前還不是送命?他回到國丈府坐立不安,晚飯用過,随即打轎奔丞相府而來。
門人通禀之後,張大賓來到丞相府的正廳。
宇文化及一見面就說:“恭喜國丈,賀喜國丈!”“我有的隻是憂愁,哪來的喜事可賀?”國丈作了二路大元帥!大仇馬上就可以報了,怎麼不喜?”“此話怎講?”“哎呀國丈!你以為我保舉你作二路大元帥,真叫你去平定瓦崗不成?”“那是何意?”“我且問你,裴家父子和你是否有仇?”“當然有仇,遠的不說,隻此次裴元慶那小子把我扔到河裡,差一點把我淹死,我就恨不得把他碎屍萬段。
”“着啊!既然和他有仇,如今你是元帥,他是先鋒,還不是在你手心裡攥着。
要曉得,如若不讓你去當這個元帥,真讓裴元慶當了元帥,他平定瓦崗之後,回到朝内。
他們可就要得勢了。
如若聯合韓擒虎、賀親壁、薛世恒和長平王邱瑞,那時我們可就吃虧了。
”“啊呀!多虧老丞相高見。
隻是,我這個仇如何報法,如何才能把裴元慶置于死地,還請老相爺指教。
”“這有何難,他在你手下為将,下管找個什麼借口也能要了他的命。
那時,我再在金殿之上,皇上面前給他老裴家奏上一本,保管讓他全家抄斬。
”“還是老相爺聖明。
” 張大賓在宇文化及那裡摸了底之後,當即奏明楊廣,擇吉出兵,在教場點齊了十萬大軍,張大賓帶領所有将領到太廟辭行,又上殿辭别天子。
文武百官在十裡長亭為張大賓和裴元慶餞行,然後點放大炮三響,十萬大軍離開京城長安,直奔河南瓦崗山而去。
一路上,饑餐渴飲,曉行夜住,不必細表。
這一天大軍來到瓦崗山外,離金雞嶺五裡紮營安寨。
當兵的挑了壕溝,搭好吊橋,布滿鹿角,紮好轅門,夥頭軍埋鍋造飯,衆三軍飽餐已畢,元帥張大賓升坐大帳。
這時的張大賓,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他懷抱大令,手握令箭,兩眼左右瞟了一下,虎着臉開口說:“衆将官都到齊了嗎?”“回大帥,。
我等俱已來到。
”張大賓吩咐一聲:“點卯。
”點卯已畢,張大賓說:“裴元慶何在?”“卑職裴元慶參見元帥!”“裴元慶!本帥交你一支令箭,命你領兵五千,攻打瓦崗山寨,你要一股作氣,剿滅賊寇。
三日之内掃平瓦崗,違令者斬。
”“得令!”裴元慶上前去接令箭,張大賓眼珠一轉,令箭并未交下:“裴元慶!”“末将在!”“你可記住軍中的十六條戒律、五十四斬。
如若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本帥在天子面前保你升官;”“謝元帥!”“嘿嘿!如若你要打了敗仗,小心你的腦袋!”張大賓說到這裡,把令箭往下一扔:“去吧!”裴元慶彎腰拾起令箭,心中暗想:這個張大賓滿臉殺氣,心懷叵測。
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哪有打了敗仗就要腦袋的道理?有心和他分辯幾句,又一想:諒瓦崗幾個毛賊,不值一打,我打不了敗仗,他也奈何我不得,何必和他惹氣?于是強壓怒氣,說了聲:“末将去了!”轉身出了大帳,點兵五千,吩咐一聲:“列開旗門,兵發瓦崗山寨。
”馬童牽過戰馬,兵丁擡過他的八楞梅花亮銀錘,他提錘上馬,“咚咚”一聲炮響,五千人馬進了金雞嶺,殺奔瓦崗寨前。
裴元慶年輕氣傲,藝高膽大,沒把瓦崗義軍放在眼裡。
瓦崗山上的人物,他也早有耳聞。
販賣私鹽的程咬金當了混世魔王,馬快班頭秦叔寶作了元帥,打闆算卦的徐懋功成了軍師,就這些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殺他個雞犬不留。
不多時官軍來到了瓦崗山石頭城外,偏将帶領一隊兵丁走到城門前高聲喊叫:“瓦崗山的毛賊草寇聽真,現有朝廷特派征讨瓦崗山二路元帥帳前前部正印先行官裴三将軍裴元慶特來讨戰,叫你們的那個魔王快快出來送死!” 瓦崗山軍師徐懋功早已得到禀報,胸有成竹。
這一天,程咬金、秦瓊、徐懋功等正在臨時改建的金銮殿上議事,守城的軍兵來報:“報魔王千歲!報大帥、軍師!外面有裴元慶讨戰!”軍師徐懋功點頭:“再探再報!”報事的軍兵出去之後,徐懋功對程咬金說:“魔王千歲!此事如何是好?”“三哥!軍師!你說怎辦就怎辦!别問我,我是屁事不懂,就會掄斧子打仗!”“如此說來,殿頭官!”“有!”“免戰牌高懸!”“是!”徐懋功這一句話引得滿殿武将和程咬金盡皆驚訝。
程咬金忙說:“啊呀呀我的軍師,你這是怎麼啦?就憑咱們瓦崗山,但凡有個名的,哪一個沒有兩下子,為何要挂免戰牌呢?”“魔王千歲!你有所不知。
這個裴元慶乃山馬關總兵裴仁基的三兒子。
他是紫陽真人的愛徒,善使一對八楞梅花亮銀錘。
此人自幼即力大無窮,十五歲時曾倒拔垂楊柳,能力舉千斤鼎。
不
他知道自己一無韬略,二無武藝,此次到兩軍陣前還不是送命?他回到國丈府坐立不安,晚飯用過,随即打轎奔丞相府而來。
門人通禀之後,張大賓來到丞相府的正廳。
宇文化及一見面就說:“恭喜國丈,賀喜國丈!”“我有的隻是憂愁,哪來的喜事可賀?”國丈作了二路大元帥!大仇馬上就可以報了,怎麼不喜?”“此話怎講?”“哎呀國丈!你以為我保舉你作二路大元帥,真叫你去平定瓦崗不成?”“那是何意?”“我且問你,裴家父子和你是否有仇?”“當然有仇,遠的不說,隻此次裴元慶那小子把我扔到河裡,差一點把我淹死,我就恨不得把他碎屍萬段。
”“着啊!既然和他有仇,如今你是元帥,他是先鋒,還不是在你手心裡攥着。
要曉得,如若不讓你去當這個元帥,真讓裴元慶當了元帥,他平定瓦崗之後,回到朝内。
他們可就要得勢了。
如若聯合韓擒虎、賀親壁、薛世恒和長平王邱瑞,那時我們可就吃虧了。
”“啊呀!多虧老丞相高見。
隻是,我這個仇如何報法,如何才能把裴元慶置于死地,還請老相爺指教。
”“這有何難,他在你手下為将,下管找個什麼借口也能要了他的命。
那時,我再在金殿之上,皇上面前給他老裴家奏上一本,保管讓他全家抄斬。
”“還是老相爺聖明。
” 張大賓在宇文化及那裡摸了底之後,當即奏明楊廣,擇吉出兵,在教場點齊了十萬大軍,張大賓帶領所有将領到太廟辭行,又上殿辭别天子。
文武百官在十裡長亭為張大賓和裴元慶餞行,然後點放大炮三響,十萬大軍離開京城長安,直奔河南瓦崗山而去。
一路上,饑餐渴飲,曉行夜住,不必細表。
這一天大軍來到瓦崗山外,離金雞嶺五裡紮營安寨。
當兵的挑了壕溝,搭好吊橋,布滿鹿角,紮好轅門,夥頭軍埋鍋造飯,衆三軍飽餐已畢,元帥張大賓升坐大帳。
這時的張大賓,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他懷抱大令,手握令箭,兩眼左右瞟了一下,虎着臉開口說:“衆将官都到齊了嗎?”“回大帥,。
我等俱已來到。
”張大賓吩咐一聲:“點卯。
”點卯已畢,張大賓說:“裴元慶何在?”“卑職裴元慶參見元帥!”“裴元慶!本帥交你一支令箭,命你領兵五千,攻打瓦崗山寨,你要一股作氣,剿滅賊寇。
三日之内掃平瓦崗,違令者斬。
”“得令!”裴元慶上前去接令箭,張大賓眼珠一轉,令箭并未交下:“裴元慶!”“末将在!”“你可記住軍中的十六條戒律、五十四斬。
如若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本帥在天子面前保你升官;”“謝元帥!”“嘿嘿!如若你要打了敗仗,小心你的腦袋!”張大賓說到這裡,把令箭往下一扔:“去吧!”裴元慶彎腰拾起令箭,心中暗想:這個張大賓滿臉殺氣,心懷叵測。
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哪有打了敗仗就要腦袋的道理?有心和他分辯幾句,又一想:諒瓦崗幾個毛賊,不值一打,我打不了敗仗,他也奈何我不得,何必和他惹氣?于是強壓怒氣,說了聲:“末将去了!”轉身出了大帳,點兵五千,吩咐一聲:“列開旗門,兵發瓦崗山寨。
”馬童牽過戰馬,兵丁擡過他的八楞梅花亮銀錘,他提錘上馬,“咚咚”一聲炮響,五千人馬進了金雞嶺,殺奔瓦崗寨前。
裴元慶年輕氣傲,藝高膽大,沒把瓦崗義軍放在眼裡。
瓦崗山上的人物,他也早有耳聞。
販賣私鹽的程咬金當了混世魔王,馬快班頭秦叔寶作了元帥,打闆算卦的徐懋功成了軍師,就這些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殺他個雞犬不留。
不多時官軍來到了瓦崗山石頭城外,偏将帶領一隊兵丁走到城門前高聲喊叫:“瓦崗山的毛賊草寇聽真,現有朝廷特派征讨瓦崗山二路元帥帳前前部正印先行官裴三将軍裴元慶特來讨戰,叫你們的那個魔王快快出來送死!” 瓦崗山軍師徐懋功早已得到禀報,胸有成竹。
這一天,程咬金、秦瓊、徐懋功等正在臨時改建的金銮殿上議事,守城的軍兵來報:“報魔王千歲!報大帥、軍師!外面有裴元慶讨戰!”軍師徐懋功點頭:“再探再報!”報事的軍兵出去之後,徐懋功對程咬金說:“魔王千歲!此事如何是好?”“三哥!軍師!你說怎辦就怎辦!别問我,我是屁事不懂,就會掄斧子打仗!”“如此說來,殿頭官!”“有!”“免戰牌高懸!”“是!”徐懋功這一句話引得滿殿武将和程咬金盡皆驚訝。
程咬金忙說:“啊呀呀我的軍師,你這是怎麼啦?就憑咱們瓦崗山,但凡有個名的,哪一個沒有兩下子,為何要挂免戰牌呢?”“魔王千歲!你有所不知。
這個裴元慶乃山馬關總兵裴仁基的三兒子。
他是紫陽真人的愛徒,善使一對八楞梅花亮銀錘。
此人自幼即力大無窮,十五歲時曾倒拔垂楊柳,能力舉千斤鼎。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