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裴元慶力舉千斤鼎 魚皮國派使送怪獸
關燈
小
中
大
隋揚帝楊廣要看裴元慶的本領,第二天升座英武殿。
這英武殿乃是專備皇帝閱武的地方。
殿前有空場可以跑馬射箭,并備有十八般兵器。
當時,三班文官,四班武将,九卿四相,八大朝臣等文武官員朝賀已畢,分列兩廂。
太監傳旨:請裴家父子上殿,賜坐。
裴家父子四人謝恩落座之後,楊廣滿面春風,說:“裴元慶!”裴元慶急忙站起,跪倒:“陛下!”“平身!”裴元慶站立一旁。
“元慶!我昨日在禦花園和你講的話你都記住沒有?”“臣記住了!”“你看,文武百官俱在,朕也在此,你有何本領要全施展出來,練好了朕自有封賞!”“是!”裴元慶下殿的時候,裴仁基又囑咐:“兒呀!這正是你立功的時候,你要小心在意,拿出十二分本領來!”“爹!我知道。
”裴元龍、裴元虎也說:“老三哪!有鋼使在刀刃上,這可是你露臉的機會!”“哥哥!你們放心。
”裴元慶來到大殿前邊,先踢踢腿,舉舉砘子,射射箭,活動開了,打了趟拳,最後有人牽過馬來,裴元慶飛身上馬,掌中擎着一對亮銀錘,施展開他的八八六十四路翻天絕戶錘的招數。
兩柄大錘使起來銀光閃爍,上下翻飛,如匹練騰空,如流星趕月,一會兒馬上貼闆橋,一會兒橙裡藏身。
這真是馬随人意,人借馬力。
衆文武官員和楊廣看得瞠目結舌。
楊廣雖也會點武藝,但他并非真行家,為了顯示他懂行,一邊看一邊搖頭晃腦,啧嘴咂舌,還不時的小聲叫好:“嗯!好!”他一說好,文武官員都跟着說好!正在他們搖頭晃腦的時候,裴元慶大錘招數使完,一個收式,從馬上下來,上殿跪倒:“啟奏萬歲,臣已練畢。
”“好,你辛苦了。
”“多謝陛下!”“元慶,你還有何本領?”“陛下!臣的本領都練完了。
”剛說到這裡,老奸賊字文化及三角眼一轉,暗道:不能讓裴家得勢,務必設法把他們除掉,不然這朝中的事就不能由我一人作主了,對,我得治治這個裴元慶。
想到這裡,他高擎象牙笏闆:“吾皇萬歲,萬萬歲!臣有本上奏!”楊廣忙說:“愛卿有何本奏?”“陛下,老臣聽說裴三公子能夠單臂力舉千斤鼎,老臣尚未見過。
能否請裴三公子當衆舉鼎,老臣也開開眼界。
”楊廣不知宇文化及的用意,聽說裴元慶能舉鼎,自然要看看這個熱鬧了,遂說:“對呀!不是愛卿提起,朕倒忘了。
裴元慶!”“陛下!”“适才宇文丞相說你能力舉千斤鼎,朕倒要看看。
”“臣遵旨!” 裴元慶下得殿來,把腰帶勒了勒,把靴子換了,卸去盔甲,蹲在地上用手在沙子上蹭了蹭,為的是除去手上的油汗,可以把滑,然後邁步向銅鼎走去。
什麼叫鼎?鼎的樣式就和香爐差不多,三條腿,大肚子。
英武殿前一排溜擺着九隻大銅鼎,鼎上鑄有各種吉祥的文字,并鑄有這個鼎的份量。
裴元慶在這一溜大鼎前面走了一趟,選了一隻重一千一百四十斤的大鼎。
他先圍着這隻大鼎轉了兩圈,然後用手搬了搬,三條腿都搬活動了,隻見他運了運氣,騎馬蹲裆式一蹲,舌頂上腭,一彎腰兩隻手抓住兩隻鼎腿,一叫力說了一聲:“起!”大鼎端到胸前,那裴元慶面不改色,氣不發喘,好像毫不費勁似地一翻腕子:“起!”兩隻手把鼎舉過了頭頂。
滿朝文武都看傻了,不由得一陣贊歎聲:“好神力!”楊廣手扶龍書案,把脖子伸出老長,也看得出了神,連連叫好。
裴元慶年輕好勝竟兩隻手舉着大鼎,邁步走上了大殿,來到楊廣的龍書案前。
“吾皇萬歲!萬萬歲!臣遵旨把鼎舉起來了。
”楊廣一看,這個裴元慶有多大力氣,不光舉起了千斤鼎,而且還能走上殿來,就不住的贊歎說:“元慶!你真有神力!朕算是開了眼界了,快快把鼎放回原處吧!”“領旨!”裴元慶剛剛轉過身來,忽聽有人喊了一聲:“且慢!”原來是宇文化及他借此機會要害裴元慶:“萬歲,裴三公子果然神力,力大無窮,老臣以前光聽說過,沒有親眼得見。
如今見了,也不在我活此一生,要論力氣,裴三公子不亞于小兒宇文成都,可惜他不在京城,不然倒可以叫他陪三公子一塊兒練一練。
”這是宇文化及成心使壞,他這裡廢話說起來沒完,裴元慶就得舉鼎站住等他。
宇文化
這英武殿乃是專備皇帝閱武的地方。
殿前有空場可以跑馬射箭,并備有十八般兵器。
當時,三班文官,四班武将,九卿四相,八大朝臣等文武官員朝賀已畢,分列兩廂。
太監傳旨:請裴家父子上殿,賜坐。
裴家父子四人謝恩落座之後,楊廣滿面春風,說:“裴元慶!”裴元慶急忙站起,跪倒:“陛下!”“平身!”裴元慶站立一旁。
“元慶!我昨日在禦花園和你講的話你都記住沒有?”“臣記住了!”“你看,文武百官俱在,朕也在此,你有何本領要全施展出來,練好了朕自有封賞!”“是!”裴元慶下殿的時候,裴仁基又囑咐:“兒呀!這正是你立功的時候,你要小心在意,拿出十二分本領來!”“爹!我知道。
”裴元龍、裴元虎也說:“老三哪!有鋼使在刀刃上,這可是你露臉的機會!”“哥哥!你們放心。
”裴元慶來到大殿前邊,先踢踢腿,舉舉砘子,射射箭,活動開了,打了趟拳,最後有人牽過馬來,裴元慶飛身上馬,掌中擎着一對亮銀錘,施展開他的八八六十四路翻天絕戶錘的招數。
兩柄大錘使起來銀光閃爍,上下翻飛,如匹練騰空,如流星趕月,一會兒馬上貼闆橋,一會兒橙裡藏身。
這真是馬随人意,人借馬力。
衆文武官員和楊廣看得瞠目結舌。
楊廣雖也會點武藝,但他并非真行家,為了顯示他懂行,一邊看一邊搖頭晃腦,啧嘴咂舌,還不時的小聲叫好:“嗯!好!”他一說好,文武官員都跟着說好!正在他們搖頭晃腦的時候,裴元慶大錘招數使完,一個收式,從馬上下來,上殿跪倒:“啟奏萬歲,臣已練畢。
”“好,你辛苦了。
”“多謝陛下!”“元慶,你還有何本領?”“陛下!臣的本領都練完了。
”剛說到這裡,老奸賊字文化及三角眼一轉,暗道:不能讓裴家得勢,務必設法把他們除掉,不然這朝中的事就不能由我一人作主了,對,我得治治這個裴元慶。
想到這裡,他高擎象牙笏闆:“吾皇萬歲,萬萬歲!臣有本上奏!”楊廣忙說:“愛卿有何本奏?”“陛下,老臣聽說裴三公子能夠單臂力舉千斤鼎,老臣尚未見過。
能否請裴三公子當衆舉鼎,老臣也開開眼界。
”楊廣不知宇文化及的用意,聽說裴元慶能舉鼎,自然要看看這個熱鬧了,遂說:“對呀!不是愛卿提起,朕倒忘了。
裴元慶!”“陛下!”“适才宇文丞相說你能力舉千斤鼎,朕倒要看看。
”“臣遵旨!” 裴元慶下得殿來,把腰帶勒了勒,把靴子換了,卸去盔甲,蹲在地上用手在沙子上蹭了蹭,為的是除去手上的油汗,可以把滑,然後邁步向銅鼎走去。
什麼叫鼎?鼎的樣式就和香爐差不多,三條腿,大肚子。
英武殿前一排溜擺着九隻大銅鼎,鼎上鑄有各種吉祥的文字,并鑄有這個鼎的份量。
裴元慶在這一溜大鼎前面走了一趟,選了一隻重一千一百四十斤的大鼎。
他先圍着這隻大鼎轉了兩圈,然後用手搬了搬,三條腿都搬活動了,隻見他運了運氣,騎馬蹲裆式一蹲,舌頂上腭,一彎腰兩隻手抓住兩隻鼎腿,一叫力說了一聲:“起!”大鼎端到胸前,那裴元慶面不改色,氣不發喘,好像毫不費勁似地一翻腕子:“起!”兩隻手把鼎舉過了頭頂。
滿朝文武都看傻了,不由得一陣贊歎聲:“好神力!”楊廣手扶龍書案,把脖子伸出老長,也看得出了神,連連叫好。
裴元慶年輕好勝竟兩隻手舉着大鼎,邁步走上了大殿,來到楊廣的龍書案前。
“吾皇萬歲!萬萬歲!臣遵旨把鼎舉起來了。
”楊廣一看,這個裴元慶有多大力氣,不光舉起了千斤鼎,而且還能走上殿來,就不住的贊歎說:“元慶!你真有神力!朕算是開了眼界了,快快把鼎放回原處吧!”“領旨!”裴元慶剛剛轉過身來,忽聽有人喊了一聲:“且慢!”原來是宇文化及他借此機會要害裴元慶:“萬歲,裴三公子果然神力,力大無窮,老臣以前光聽說過,沒有親眼得見。
如今見了,也不在我活此一生,要論力氣,裴三公子不亞于小兒宇文成都,可惜他不在京城,不然倒可以叫他陪三公子一塊兒練一練。
”這是宇文化及成心使壞,他這裡廢話說起來沒完,裴元慶就得舉鼎站住等他。
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