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張子豔救夫自刎 秦叔寶棄官反隋
關燈
小
中
大
動,這是怎麼回事,我并無派誰幹何差使呀!覺得事情有些蹊跷,随喊:“來人哪!”值夜門官聞聲趕到殿上,說:“侍候王爺!”“我且問你,夜裡有誰來過這裡?”“禀王爺!沒人來過。
”“誰出去過?”“子豔夫人出去了!”“為何我的大令少了一支?”“王爺!您不是命子豔夫人去辦事,給了她一支大令嗎?”“不對呀!我沒命她去辦什麼呀!”随揮手令門官退下。
這時,楊林回憶起自己拿到公文時,曾說過可殺不可留的話。
大概子豔以為我是要殺秦瓊,一定是她偷拿走一支大令,給秦瓊送信去了。
倘若他們用令箭騙開城門逃走,豈不害了他們夫妻擔驚受怕。
想到這裡,立即傳令,命衆太保和官兵到堂前聽令。
衆人到齊之後,獨少秦瓊和中軍官上官敵。
楊林令羅方、薛亮速到靠山王府查看十三太保情況;又命三太保、四太保到城門去打探消息。
羅方、薛亮回報:“四更左右,秦瓊和上官敵全副武裝,離開王府。
”三太保、四太保也回報:“順昌門門軍說:秦瓊和上官敵手持大令已出城多時了。
”楊林聞聽立時率衆人上馬,出順昌門直追下去。
按理說:秦瓊的馬快,楊林不可能追上。
誰知上官敵的馬已經老了,跑不快,秦瓊不能自己獨逃,所以隻好和上官敵同行。
楊林騎的是寶馬,十二家太保騎的也都是良馬,因此才被追上了。
秦瓊見楊林追上來,就和上官敵商議,叫上官敵先走,自己留下等待楊林,阻擋一陣。
上官敵策馬繼續跑去,秦瓊把馬調回頭來,伸手摘槍,立馬大道,中間等候。
工夫不大,楊林和衆人趕到。
楊林把馬帶住,十二家太保左右排開。
秦瓊滿臉殺氣,頗有拼命的架勢。
楊林卻一點也沒有生氣,帶笑說道:“兒呀!因何不辭而别,意欲何往?”秦瓊見楊林沒有打仗的意思,雙捧仍挂在馬鞍橋上,這才放了心,于是把大槍橫擔在鐵過梁上,拱手欠身說:“王駕千歲!兒有急事需回山東,來不及告辭,請王駕寬恕!”楊林說:“叔寶哇!你走的原因我知道。
是不是子豔告訴你,唐璧來了公文,說你是山東響馬,把你母、你妻和你兄弟押解來京城,你怕我殺你,所以不辭而逃。
對也不對?”“王駕!你說對了。
正為此事,我才逃走。
”楊林聞聽哈哈大笑:“兒呀!你想錯了,子豔也多心了。
我恨的不是你,是節度使唐璧。
唐璧信口胡言,誣良為盜。
他怕我追查他丢失皇綱之事,這才誣陷于你,為的是堵老夫的嘴。
叔寶哇!你不必恐慌,老夫絕不能聽他擺布,你快随為父回京城去才是!”楊林的這一番話并不是往回诳秦瓊,是他的肺腑之言。
秦瓊也聽出來了。
但是,他心裡明白,唐璧說的并非誣陷,我跟你回去,早晚也得露餡兒,随說:“王駕千歲!我不能回去了!”“為何?難道我說的這些你還不信不成?”“王駕!我對你實說了吧!唐大帥的公文并非誣陷,我秦瓊确實和響馬有牽連。
我們四十六人在‘賈柳樓’結拜,歃血為盟,不求同生,但願同死,有福同享,有禍同當,搶劫皇綱的響馬程咬金、尤俊達都是我的結拜弟兄。
我雖沒有參與反山東燒濟南,但此事和我有關,請你不要責怪唐璧才是!”“秦瓊!你說的可是實話?”“句句實言!”楊林一聽,好像冷水澆頭一般,眼前發黑,手腳冰涼,好半天才問道:“秦瓊啊!我且問你,你身世清白,家大業大,為何要和匪類來往,難道說你就不怕王法嗎?”到了這個地步,秦瓊也沒有退路了,立刻回答說:“王駕容禀!我秦瓊一不瘋二不傻,幼年也曾讀過經典,對待是非曲直也能看出一二。
你看看,隋炀帝,他欺娘戲妹,弑兄圖嫂,滅絕人倫,情同禽獸。
自他登極以來,大興土木,擴建宮室,選美女、興徭役,荒婬無恥,窮兵默武,鬻官賣爵,殘害忠良。
奸臣宇文化及和嶽王楊素狼狽為奸,結黨營私,搶男霸女,任意胡為,各地官吏毒如蛇蠍,兇似虎狼,苛捐雜稅,橫征暴斂。
老百姓有苦無處訴,有冤無處伸,當兒賣女,苦不堪言。
你光知道給楊廣送皇綱,讓這昏君任意揮霍,你哪管千萬百姓妻離子散。
現今有志之士,紛紛揭竿而起,高舉義旗。
王爺呀!這就叫官逼民反呀,試問這種造反何罪之有,罪從何來?我秦瓊的确有家有業,但我秦瓊也不是隻圖自己安樂之輩。
你說響馬是匪類,但就我所見,響馬都是些英雄好漢。
我秦瓊素來和他們就有來往。
請王爺三思,我說的難道不對嗎?”秦瓊這一番話,隻說得楊林閉口無言。
但是,他并不恨秦瓊,反而對秦瓊添了一層敬意。
心想:罷了!如若隋朝的官員,都像秦瓊這樣,何患國不富、兵不強?隻可恨楊廣、楊素、宇文化及這一幫人,把老臣拚卻性命掙來的大好河山,糟踐得支離破碎,如不整頓朝綱,嚴肅法紀,我隋朝怕就危在旦夕呀!但是,說來說去,楊林是隋朝的開國之勳,決不願隋朝的天下拱手讓人,所以他對反隋朝的人仍視為仇敵。
他說:“秦瓊啊!你是真響馬也罷,假響馬也罷,老夫念你年輕無知,法外
”“誰出去過?”“子豔夫人出去了!”“為何我的大令少了一支?”“王爺!您不是命子豔夫人去辦事,給了她一支大令嗎?”“不對呀!我沒命她去辦什麼呀!”随揮手令門官退下。
這時,楊林回憶起自己拿到公文時,曾說過可殺不可留的話。
大概子豔以為我是要殺秦瓊,一定是她偷拿走一支大令,給秦瓊送信去了。
倘若他們用令箭騙開城門逃走,豈不害了他們夫妻擔驚受怕。
想到這裡,立即傳令,命衆太保和官兵到堂前聽令。
衆人到齊之後,獨少秦瓊和中軍官上官敵。
楊林令羅方、薛亮速到靠山王府查看十三太保情況;又命三太保、四太保到城門去打探消息。
羅方、薛亮回報:“四更左右,秦瓊和上官敵全副武裝,離開王府。
”三太保、四太保也回報:“順昌門門軍說:秦瓊和上官敵手持大令已出城多時了。
”楊林聞聽立時率衆人上馬,出順昌門直追下去。
按理說:秦瓊的馬快,楊林不可能追上。
誰知上官敵的馬已經老了,跑不快,秦瓊不能自己獨逃,所以隻好和上官敵同行。
楊林騎的是寶馬,十二家太保騎的也都是良馬,因此才被追上了。
秦瓊見楊林追上來,就和上官敵商議,叫上官敵先走,自己留下等待楊林,阻擋一陣。
上官敵策馬繼續跑去,秦瓊把馬調回頭來,伸手摘槍,立馬大道,中間等候。
工夫不大,楊林和衆人趕到。
楊林把馬帶住,十二家太保左右排開。
秦瓊滿臉殺氣,頗有拼命的架勢。
楊林卻一點也沒有生氣,帶笑說道:“兒呀!因何不辭而别,意欲何往?”秦瓊見楊林沒有打仗的意思,雙捧仍挂在馬鞍橋上,這才放了心,于是把大槍橫擔在鐵過梁上,拱手欠身說:“王駕千歲!兒有急事需回山東,來不及告辭,請王駕寬恕!”楊林說:“叔寶哇!你走的原因我知道。
是不是子豔告訴你,唐璧來了公文,說你是山東響馬,把你母、你妻和你兄弟押解來京城,你怕我殺你,所以不辭而逃。
對也不對?”“王駕!你說對了。
正為此事,我才逃走。
”楊林聞聽哈哈大笑:“兒呀!你想錯了,子豔也多心了。
我恨的不是你,是節度使唐璧。
唐璧信口胡言,誣良為盜。
他怕我追查他丢失皇綱之事,這才誣陷于你,為的是堵老夫的嘴。
叔寶哇!你不必恐慌,老夫絕不能聽他擺布,你快随為父回京城去才是!”楊林的這一番話并不是往回诳秦瓊,是他的肺腑之言。
秦瓊也聽出來了。
但是,他心裡明白,唐璧說的并非誣陷,我跟你回去,早晚也得露餡兒,随說:“王駕千歲!我不能回去了!”“為何?難道我說的這些你還不信不成?”“王駕!我對你實說了吧!唐大帥的公文并非誣陷,我秦瓊确實和響馬有牽連。
我們四十六人在‘賈柳樓’結拜,歃血為盟,不求同生,但願同死,有福同享,有禍同當,搶劫皇綱的響馬程咬金、尤俊達都是我的結拜弟兄。
我雖沒有參與反山東燒濟南,但此事和我有關,請你不要責怪唐璧才是!”“秦瓊!你說的可是實話?”“句句實言!”楊林一聽,好像冷水澆頭一般,眼前發黑,手腳冰涼,好半天才問道:“秦瓊啊!我且問你,你身世清白,家大業大,為何要和匪類來往,難道說你就不怕王法嗎?”到了這個地步,秦瓊也沒有退路了,立刻回答說:“王駕容禀!我秦瓊一不瘋二不傻,幼年也曾讀過經典,對待是非曲直也能看出一二。
你看看,隋炀帝,他欺娘戲妹,弑兄圖嫂,滅絕人倫,情同禽獸。
自他登極以來,大興土木,擴建宮室,選美女、興徭役,荒婬無恥,窮兵默武,鬻官賣爵,殘害忠良。
奸臣宇文化及和嶽王楊素狼狽為奸,結黨營私,搶男霸女,任意胡為,各地官吏毒如蛇蠍,兇似虎狼,苛捐雜稅,橫征暴斂。
老百姓有苦無處訴,有冤無處伸,當兒賣女,苦不堪言。
你光知道給楊廣送皇綱,讓這昏君任意揮霍,你哪管千萬百姓妻離子散。
現今有志之士,紛紛揭竿而起,高舉義旗。
王爺呀!這就叫官逼民反呀,試問這種造反何罪之有,罪從何來?我秦瓊的确有家有業,但我秦瓊也不是隻圖自己安樂之輩。
你說響馬是匪類,但就我所見,響馬都是些英雄好漢。
我秦瓊素來和他們就有來往。
請王爺三思,我說的難道不對嗎?”秦瓊這一番話,隻說得楊林閉口無言。
但是,他并不恨秦瓊,反而對秦瓊添了一層敬意。
心想:罷了!如若隋朝的官員,都像秦瓊這樣,何患國不富、兵不強?隻可恨楊廣、楊素、宇文化及這一幫人,把老臣拚卻性命掙來的大好河山,糟踐得支離破碎,如不整頓朝綱,嚴肅法紀,我隋朝怕就危在旦夕呀!但是,說來說去,楊林是隋朝的開國之勳,決不願隋朝的天下拱手讓人,所以他對反隋朝的人仍視為仇敵。
他說:“秦瓊啊!你是真響馬也罷,假響馬也罷,老夫念你年輕無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