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秦府被抄全家遭難 傻子被囚難裡逃生
關燈
小
中
大
車放在旁邊小樹林裡,派了五十個官員輪流看守。
十個人一班,由天黑直到次日天明。
有人來禀報:“将軍,要不要把他們放出來活動筋骨?”“不用,死不了!”“再請問将軍,今晚讓他們宿在什麼地方?”“就在車裡。
”正在這時候,夥頭兵把飯菜做好了,大饅頭,甩袖湯。
夥頭兵給秦母、賈氏、羅士信每人端了一份。
徕乎爾看見了,把手一擺說:“等一等。
”夥頭兵不敢動了。
徕乎爾吩咐:“留兩份給秦母和賈氏,另一份端回去。
”夥頭兵問:“那羅士信呢?”“不能給他吃飯,一會兒給點刷鍋水就行了。
”夥頭兵不敢言語,隻好照辦。
再說秦母偌大年歲,在囚車裡押着,晃蕩了一天,骨頭節都疼。
又想兒子,又想孫子;又想過去,又想以後。
老人家心如刀絞,一路上光顧哭了,如今看着飯菜,怎麼能吃得下去。
賈氏也是一樣,不知丈夫怎麼樣了!又不知張氏把懷玉帶到哪兒去了,她能不能好好待他。
俗話說:母子連心,賈夫人也哭得淚人兒一般,怎麼能吃得下飯去?這時有個當兵的還不錯,勸秦母說:“老太太!你們娘兒倆就别哭啦!此次去京城千山萬水,光走也得走上一個多月,不吃東西哪兒行?再說受這麼大的罪,更要吃飯。
快吃點吧!”說着把饅頭遞了過去。
秦母口裡唉了聲,把饅頭接過來,又囑咐賈氏說:“兒媳呀!你也勉強吃點吧!”賈氏看着婆婆點了點頭,也把饅頭接了過去。
娘兒倆剛吃了兩口,就聽見傻英雄羅士信喊道:“娘啊,嫂子,我餓呀!”羅士信走了一天,水米沒沾牙,焉有不餓之理。
他一看别人都有吃的,惟獨自己沒有,這才管娘要吃的。
秦母一看傻兒子沒有吃的,心裡難受,自己也吃不下去了,當時淚如雨下。
賈氏夫人也嗚嗚地哭了起來。
秦母向看守哀求道:“好心的老爺們!我求求你們,老身吃不下去,把這份給我那傻兒子吃吧!”賈氏也提出了這個要求。
有個當兵的一看這也不算什麼,就把飯菜端過去要給羅士信。
誰知有個哨長,把眼一瞪,一巴掌把饅頭打落在地,兩碗湯也灑了,又打了這個當兵的一個嘴巴:“他媽的!你聾啦?剛才将軍怎麼吩咐的?你竟敢違抗将軍。
”别的當兵的過來相勸:“哨長老爺!适才他解手去啦,沒聽見徕将軍的吩咐,您别生氣!”衆人這裡正勸呢,傻子那裡可又嚷上了:“我餓呀!我餓呀!”徕乎爾飯後正坐在床上閉目養神,聽見羅士信叫喊,馬上披着衣服走出營帳,說:“你喊什麼?”“我要吃飯!”徕乎爾從當兵的手裡要過一根馬鞭子,冷笑道:“我給你飯吃!”說着劈頭蓋臉,照羅士信的腦袋打了起來。
羅士信的身子在囚車裡,腦袋卡在蓋兒上,躲也不能躲,隻好把牙一咬,緊閉雙眼任其鞭打。
這一回羅士信可吃了虧了,滿頭、滿臉被打得都是鞭痕。
徕乎爾打了一氣,停住手說:“怎麼樣?吃飽了沒有?哈哈哈!”說罷,把鞭子往地上一扔,回帳篷去了。
秦母、賈氏看羅士信被打,心都碎了,除了哭以外,别無他法。
天黑後,官兵都睡下了。
十個看守,靠着樹坐着,昏昏沉沉似睡非睡。
約到定更時分,天氣突變,先刮了一陣冷風,緊接着下起雨來。
雨越下越大。
看守們沒有防雨用具,全都跑到帳篷裡去了。
這場雨下起來沒完,當兵的都困急了,又見下雨,尋思不會出事,慢慢都睡着了。
羅士信在囚車裡可沒有睡。
一則餓得他睡不着,二則頭上被打的傷痕,讓雨一淋,傷口火辣辣地疼。
羅士信想:壞了!像這樣我非死在這個小車裡不可!徕乎爾太壞了,要活活把我餓死。
不行!我得出去,吃飽了找我哥哥秦瓊去。
傻英雄把主意想好,先看看手上的手铐,是硬木做的,羅士信兩手一叫力,三下兩下把木铐脫落,兩隻手卻破了。
羅士信忍着傷疼,又把脖鎖弄斷,兩隻大手把上蓋的鐵條抓住,用盡平生之力,輕輕說了聲:“給我開!”把鐵條掰彎。
又叫了一下力,身子從囚車裡邊探出來。
幸虧外邊下着大雨,有雨聲掩護,誰也沒有聽見。
羅士信慢慢地從車裡出來,活動了一下筋骨,先奔做飯的帳篷,進去之後用手亂摸。
摸着蒸籠,伸手抓出幾個饅頭來,不顧一切,狼吞虎咽,一轉眼就吃了十幾個。
又摸到菜湯,用碗舀着喝了個夠。
傻子怕再挨餓,又往懷裡揣了十幾個饅頭。
他想:我娘和嫂子還沒吃呢,就又拿了幾個饅頭,端了一碗湯,來到囚車邊上說:“娘!娘!你吃飯吧!嫂子!你也吃點吧!”秦母昏昏沉沉,忽聽耳邊有人呼喚,把眼睜開:呀!我的傻兒子怎麼出來了?問:“士信!誰讓你出來的?”“娘!那裡邊不好受,是我自己出來的。
”老太太一聽吓了一跳:“兒呀!你快回去吧!要是讓他們發現了還能活嗎?”“娘啊!我再也不進去了,我帶你們找我哥哥去!”傻子說罷,不容分說,把兩輛囚車的繩套往自己肩頭上一背,把車拉出小樹林,順着大道就走了。
秦母和賈氏吓得渾身顫抖,不知該如何是好。
羅士信走出去有二裡來地,值夜的看守換崗,提着燈籠一照,發現剩下一個囚車,裡邊沒有人,另外兩輛囚車,連人帶車都沒有了。
這個家夥直吓得大叫起來:“不好啦!囚犯都跑了,快來人呀!”他這一叫把徕乎爾叫醒了,馬上帶人追趕羅士信。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十個人一班,由天黑直到次日天明。
有人來禀報:“将軍,要不要把他們放出來活動筋骨?”“不用,死不了!”“再請問将軍,今晚讓他們宿在什麼地方?”“就在車裡。
”正在這時候,夥頭兵把飯菜做好了,大饅頭,甩袖湯。
夥頭兵給秦母、賈氏、羅士信每人端了一份。
徕乎爾看見了,把手一擺說:“等一等。
”夥頭兵不敢動了。
徕乎爾吩咐:“留兩份給秦母和賈氏,另一份端回去。
”夥頭兵問:“那羅士信呢?”“不能給他吃飯,一會兒給點刷鍋水就行了。
”夥頭兵不敢言語,隻好照辦。
再說秦母偌大年歲,在囚車裡押着,晃蕩了一天,骨頭節都疼。
又想兒子,又想孫子;又想過去,又想以後。
老人家心如刀絞,一路上光顧哭了,如今看着飯菜,怎麼能吃得下去。
賈氏也是一樣,不知丈夫怎麼樣了!又不知張氏把懷玉帶到哪兒去了,她能不能好好待他。
俗話說:母子連心,賈夫人也哭得淚人兒一般,怎麼能吃得下飯去?這時有個當兵的還不錯,勸秦母說:“老太太!你們娘兒倆就别哭啦!此次去京城千山萬水,光走也得走上一個多月,不吃東西哪兒行?再說受這麼大的罪,更要吃飯。
快吃點吧!”說着把饅頭遞了過去。
秦母口裡唉了聲,把饅頭接過來,又囑咐賈氏說:“兒媳呀!你也勉強吃點吧!”賈氏看着婆婆點了點頭,也把饅頭接了過去。
娘兒倆剛吃了兩口,就聽見傻英雄羅士信喊道:“娘啊,嫂子,我餓呀!”羅士信走了一天,水米沒沾牙,焉有不餓之理。
他一看别人都有吃的,惟獨自己沒有,這才管娘要吃的。
秦母一看傻兒子沒有吃的,心裡難受,自己也吃不下去了,當時淚如雨下。
賈氏夫人也嗚嗚地哭了起來。
秦母向看守哀求道:“好心的老爺們!我求求你們,老身吃不下去,把這份給我那傻兒子吃吧!”賈氏也提出了這個要求。
有個當兵的一看這也不算什麼,就把飯菜端過去要給羅士信。
誰知有個哨長,把眼一瞪,一巴掌把饅頭打落在地,兩碗湯也灑了,又打了這個當兵的一個嘴巴:“他媽的!你聾啦?剛才将軍怎麼吩咐的?你竟敢違抗将軍。
”别的當兵的過來相勸:“哨長老爺!适才他解手去啦,沒聽見徕将軍的吩咐,您别生氣!”衆人這裡正勸呢,傻子那裡可又嚷上了:“我餓呀!我餓呀!”徕乎爾飯後正坐在床上閉目養神,聽見羅士信叫喊,馬上披着衣服走出營帳,說:“你喊什麼?”“我要吃飯!”徕乎爾從當兵的手裡要過一根馬鞭子,冷笑道:“我給你飯吃!”說着劈頭蓋臉,照羅士信的腦袋打了起來。
羅士信的身子在囚車裡,腦袋卡在蓋兒上,躲也不能躲,隻好把牙一咬,緊閉雙眼任其鞭打。
這一回羅士信可吃了虧了,滿頭、滿臉被打得都是鞭痕。
徕乎爾打了一氣,停住手說:“怎麼樣?吃飽了沒有?哈哈哈!”說罷,把鞭子往地上一扔,回帳篷去了。
秦母、賈氏看羅士信被打,心都碎了,除了哭以外,别無他法。
天黑後,官兵都睡下了。
十個看守,靠着樹坐着,昏昏沉沉似睡非睡。
約到定更時分,天氣突變,先刮了一陣冷風,緊接着下起雨來。
雨越下越大。
看守們沒有防雨用具,全都跑到帳篷裡去了。
這場雨下起來沒完,當兵的都困急了,又見下雨,尋思不會出事,慢慢都睡着了。
羅士信在囚車裡可沒有睡。
一則餓得他睡不着,二則頭上被打的傷痕,讓雨一淋,傷口火辣辣地疼。
羅士信想:壞了!像這樣我非死在這個小車裡不可!徕乎爾太壞了,要活活把我餓死。
不行!我得出去,吃飽了找我哥哥秦瓊去。
傻英雄把主意想好,先看看手上的手铐,是硬木做的,羅士信兩手一叫力,三下兩下把木铐脫落,兩隻手卻破了。
羅士信忍着傷疼,又把脖鎖弄斷,兩隻大手把上蓋的鐵條抓住,用盡平生之力,輕輕說了聲:“給我開!”把鐵條掰彎。
又叫了一下力,身子從囚車裡邊探出來。
幸虧外邊下着大雨,有雨聲掩護,誰也沒有聽見。
羅士信慢慢地從車裡出來,活動了一下筋骨,先奔做飯的帳篷,進去之後用手亂摸。
摸着蒸籠,伸手抓出幾個饅頭來,不顧一切,狼吞虎咽,一轉眼就吃了十幾個。
又摸到菜湯,用碗舀着喝了個夠。
傻子怕再挨餓,又往懷裡揣了十幾個饅頭。
他想:我娘和嫂子還沒吃呢,就又拿了幾個饅頭,端了一碗湯,來到囚車邊上說:“娘!娘!你吃飯吧!嫂子!你也吃點吧!”秦母昏昏沉沉,忽聽耳邊有人呼喚,把眼睜開:呀!我的傻兒子怎麼出來了?問:“士信!誰讓你出來的?”“娘!那裡邊不好受,是我自己出來的。
”老太太一聽吓了一跳:“兒呀!你快回去吧!要是讓他們發現了還能活嗎?”“娘啊!我再也不進去了,我帶你們找我哥哥去!”傻子說罷,不容分說,把兩輛囚車的繩套往自己肩頭上一背,把車拉出小樹林,順着大道就走了。
秦母和賈氏吓得渾身顫抖,不知該如何是好。
羅士信走出去有二裡來地,值夜的看守換崗,提着燈籠一照,發現剩下一個囚車,裡邊沒有人,另外兩輛囚車,連人帶車都沒有了。
這個家夥直吓得大叫起來:“不好啦!囚犯都跑了,快來人呀!”他這一叫把徕乎爾叫醒了,馬上帶人追趕羅士信。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